老眷村的新移民|「以住代護」讓眷村重生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 張光宗 陳慶鍾 葉鎮中,剪輯 張光宗

近二十年來,隨著眷改工程進行,老眷村陸續拆除,大時代下的集體生活記憶,漸漸抹平。少部分保留下來的眷村,人去樓空,日漸傾頹。如今這些老屋,迎來一批新移民,他們要怎麼在這裡生活出新時代的眷村味?

沿著屏東市勝利新村一角的小巷,慢慢走到巷子底,紅色大門裡迎接訪客的,是滿園子的綠意,一家獨立書店,靜靜坐落在此。

勝利新村曾是日治時期的飛官宿舍群,在地方文史工作者奔走下,2007年,屏東縣政府將其中71棟指定為歷史建築,卻因為財力有限,修繕進度緩慢,逐步整修,開放標租做為營業空間。

2012年,蔡依芸成為第一批進駐者,經營獨立書店,經常邀請作家或歌手,來辦講座和音樂會。她很慶幸當時原住戶才搬離一年,就接手經營,否則房子的損壞程度,可能更嚴重。

至今,勝利新村還有接近一半的老屋,尚未翻修,2017年,屏東縣政府向文化部申請到「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經費,修復工程才開始加速。屏東縣愛鄉協會副總幹事葉慶元指出,過去因為經費短缺,有些房屋連鋼棚架都沒有施作,經過風雨侵蝕,開始坍塌。有了文化部經費挹注後,現在勝利新村可以看到很多鋼棚架工程,陸續開始施作。

勝利新村的建築陸續整修開放,漸漸打開知名度,不過除了目前做為文物展示的「將軍之屋」,還有戶外醒目的裝置藝術作品,吸引遊客目光焦點之外,聚落內還有很多需要放慢腳步,才能發現的精彩空間。

當全台各地保留下來的眷村,陸續以文創園區的形式重新開張,如何打造出屬於在地的特色和深度,恢復社區活性,考驗地方政府和經營者的巧思。

相較於過去公部門修復之後,標租給民眾做為商業使用,而非做為居住空間,高雄市啟動了另一場保存眷村的新實驗。高雄左營的建業新村裡,幾組建築工班,忙碌進行老屋翻修工程,原本空蕩蕩的社區,往來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1940年,日本政府在高雄左營興建軍港,還有全台最大的海軍官舍聚落。不過日軍僅居住短短三、四年,就戰敗離開台灣,這批結構獨特的建築,成為戰後遷台國民政府海軍眷屬的落腳之處。

2010年,高雄市文化局將總面積59公頃的左營海軍宿舍,其中的建業、明德、合群三個村子,登錄為文化景觀。原住戶陸續搬離,住進眷改大樓後,房子日漸毀壞。高雄市文化局接手代管八百多棟房舍後,要如何維護管理?甚至進一步活化再利用?如果全部由政府出資整修,將是非常龐大的財政壓力。

確立了引入民間資源共同修繕,和回歸居住功能,不做商業使用這兩大原則之後,2014年,文化局首先在鳳山黃埔新村,推動「以住代護」計畫,讓有意申請入住的民眾,負擔部分修繕費用,換取短期居住資格,媒合了45組民眾入住。

2017年市府提高補助金,每戶補助一百萬,入住期間也由先前的三年延長至五年,並擴大辦理範圍,鳳山黃埔新村推出28戶,左營建業新村推出36戶,吸引超過500組民眾投件。

長年投入古蹟修復的結構技師施忠賢,獲選之後,特地請來老匠師,用古法修復每處細節。未來他打算把修復後的房子,當作交流、實習傳統修復工法的基地。

在建業新村的另一角,藝術家翁國嵩和他的妻子,則把老屋打造成結合工作室和住家空間。翁國嵩的妻子從小在眷村長大,搬離多年後,如今總算有了重溫眷村生活的機會,修繕老屋的大工程,耗費他們不少心力。

實驗性計畫能延續多久,仍是未知數,租約總有結束的一天,參與的住戶們,仍然珍惜停駐在這個空間的緣分。儘管只是過客,但如同過去的眷村,住戶也是來來去去。只要房子裡還有人,眷村裡的生活記憶,就會繼續滋長下去。

集數
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