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相關報導

水與石頭的樂章

2007-08-24

有一種特殊的地理景觀叫做壺穴,分成海成壺穴跟河成壺穴兩種,一般人最熟知的說法,就是靠水流帶動搬運物,像是小岩石之類的,然後與岩石摩擦產生凹洞,慢慢的從小凹洞變成大洞。壺穴的產生因素,除了地理條件,水流條件還有岩石的節理等等,需要長時間的淬煉方能夠形成,所以常有人說壺穴是大自然的天然雕塑藝術,在基隆河暖江橋下的壺穴,是全台灣壺穴發育最為完整的一段,萬瑞公路開闢後對壺穴地形已經有所破壞,在人為開發的危機不斷浮現的情況下,水與石頭的樂章是否還能繼續彈奏?

河與路

2007-08-03

這幾年來隨著環境意識的抬頭,任何的開發行為都必須要考慮到對環境的衝擊,這次所報導的高架道路專題,有之前就已經備受關注的北側環河快速道路,也有即將動工的特二號快速道路,兩條道路看起來各不相關,但都跟河流有關,過去我們仰賴河流運輸,現在對於河流卻有種疏離的感覺,我們現在對於河流的態度到底是什麼呢?

我那山上的家|瑞峰國小的環境教育

2007-07-27

第一次到台南南化的關山村,是因為當地著名的有機黑糖,那是今年(2007)三月的事了。當時,有一晚,我們透過當地朋友介紹,認識了關山唯一的學府-瑞峰國小。而接待我們的,是教導主任林瑞崑。林主任待人熱情,也是位生態專家。當晚,他心血來潮,拉著我們走上山進行夜間觀察,沒想到,卻也同時帶我們走進了瑞峰國小這個大家庭裡...

東港溪的青春夢

2007-07-27

你認識自己的故鄉嗎? 隨著火車的遠離,許多在外的遊子,對故鄉的依戀,總是更加濃厚,但是在細細思索之後,忽然才驚覺到,對故鄉竟是如此陌生。一群屏東的遊子,在離鄉多年之後,用著學習的心情,重新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

水庫疑雲|石門水庫水質亮紅燈?

2007-07-20

石門水庫是台北縣、桃園縣四百萬人飲用水的來源,最近卻被環保人士揭露,水庫表層水的酸鹼度高達pH9以上。石門水庫的水質出問題了嗎?是環保人士過度擔憂,還是水庫的管理與上游整治出現漏洞呢?

莎卡蘭溪砂石劫|溪流整治衝擊高身鯝魚棲地

2007-07-06

六月初,一位南部朋友來電說,一定要去屏東三地門的排灣族部落口社村看看,那裡的人們熱情好客,風景優美宜人,最重要的是,離沿山公路不遠處的莎卡蘭溪,也是保育類魚類高身鯝魚的家。但是,當我們一走近莎卡蘭溪,一切卻又完全不一樣...

誰來幫幫水圳?|高雄美濃水圳風貌遭衝擊

2007-01-26

在一座一座閘門的分配下,水經過水圳導引流入田裡,滋養著人類的糧食。水圳旁的階梯,宛如熱情展開的雙臂,隨時等候洗衣的婦人或戲水的孩子。在美濃,平原上的聚落,是跟著水圳長出來的。

水圳在唱歌

2007-01-26

水,是大自然中最美妙的元素。她供養著土地,跟農人的汗水結合在一起,長出人們日常所需的各種食物,她流經之處,沿途水聲不絕,或潺潺、或澎湃,陪伴著人們一起度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美濃,水透過水圳流入農田,使得美濃成為高雄最重要的穀倉,而水邊生活,也成為美濃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成長記憶。透過「水圳在唱歌」的報導,讓您更深入了解,水、大地和人類,是如何在美濃平原上,找到共存共榮的相處之道。

念念曹公圳|高雄的母親之河

2006-12-11

曹公圳六孔制水閘門遭拆除的消息在十一月底被披露,文史工作者與高雄水利會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一方認為六孔制水門有重要的文化資產價值,一方卻認為為維護居民生命財產安全舊水門一定要拆。藉著此一事件,我們回到源頭,追溯曹公圳的故事,尋找它現在的樣貌。

救命!石門水庫

2006-10-30

湳仔溝,一條位於石門水庫集水區的小溪流,由於這裡地勢較低,四處都是水漥泥濘,因此才被取名為湳仔(台語「爛土」),2003年起,北區水資源局陸續編列了三億多的預算,分二期執行湳仔溪的整治工程,沒想到今年十月初,民眾檢舉工地內竟有廢棄土大舉入侵,甚至廢土裡可能還夾雜著焚化爐的灰渣等不明物質,此事件也突顯石門水庫集水區的管理,早已亮起紅燈。

再見‧淡水蟹

2006-10-09

在溪流中、山澗旁,偶爾會與一種生物巧遇,有時一瞬間,牠們就快速的躲入石縫、洞穴裡,不過那怕是短暫的現身,總讓人增添幾分的驚喜,曾經牠們是許多人兒時的記憶,而今在台灣各地,卻是愈來愈難見到牠們的身影。

快速的代價

2006-08-14

當許多媒體爭相報導雪山隧道通車的便利,同時間卻聽聞幾位坪林居民投訴,他們因為雪山隧道的興建,陷入無水可用的痛苦。比起重大工程的效益,環境問題通常是被忽略的,比起廣大用路人的便利,少數坪林居民的權益也難以獲得重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