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播出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監察院前,一群來自苗栗的鄉親,抗議當地掩埋場的設置,雲林縣環保人士林富源到場聲援。街頭上,常常看見林富源四處參與抗爭的身影,回到地方,他又成一位社區藝術家。

雲林縣虎尾鎮鹿場社區是一個農業聚落,生產稻米、苦瓜等作物,但是沒有什麼知名度。當地農民吳秋榮專精農業,曾經獲得神農獎,接任社區理事長後,希望改善社區空間,推動觀光產業。林富源進入社區,協助社區改造一個公園,將原本垃圾堆積的荒廢空間,改造成村民聚集的共享場所。

林富源帶著村民,鋪設磚石花園,挖設人工魚池,興建活動舞台,並且運用鐵雕藝術專業,幫過去養鹿的鹿場社區,打造一個歷史意象,慢慢形塑村民期待的新花園。

吳秋榮的兒子吳宗翰,接手父親的農場,開啟青農的人生。父親培育新品種,到了現今一代,開始專注作物的品質與穩定產量。吳宗翰原本就讀電機,透過專業結合農業,因此還合夥開設農機研發公司,設計製造火耘機,利用高溫來殺菌。

林富源長期推動社區藝術,看見農村的困境,於是成立了一個友善農作的產銷平台,協助農村經濟。雲林有許多青農,成為產銷平台主要的合作夥伴。

產銷平台有理貨中心,將農作做整理分級,符合消費端的需求。而青農有著創新精神,常常試種新作物,或改良新品種,向消費端介紹與說服,還有前往農地互動溝通,都是產銷平台。

多年來,林富源在許多社區打造藝術作品,同時協助居民創作。他堅持作品必須有在地故事,甚至利用在地廢棄物,透過藝術賦於新生命。

從街頭抗爭者、社區藝術家,到農業平台經營者,林富源以不斷斜槓的人生,開啟人生實踐。

學科
農業, 文化
縣市
  • 雲林縣
  • 虎尾鎮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張光宗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在新竹縣五峰鄉的花園村,陳登順和趙春妹夫婦合力將外觀神似木瓜樹的植物砍下,這種樹叫做「蓪草」,在台灣西北部及東部海拔2000公尺以下地區,都不難發現它的蹤跡,尤其花園村曾以蓪草作為經濟作物,居民普遍對這種植物不陌生。

蓪草,又被叫做「通脫木」,生長在山坡雜木林,潮濕而有日照的土地上,廣泛分布在中國、琉球以及台灣,同時也是台灣的原生植物。運用耆老傳承的通脫技術,取出濕潤而柔軟的蓪草髓心,將它風乾,可以做為天然的製紙原料。

蓪草紙在19世紀,因外觀潔白透亮,與一般植物纖維製成的紙張不同,被歐洲人稱為「米紙」,甚至一度被誤以為是由白米做成,後來自然博物學家透過顯微鏡觀察,才揭開謎團。1852年,英國皇家植物園園長William Hooker經過一連串求證,確認米紙源自生長於台灣的喬木,並為這種植物命名,歸類在五加科,1859年再經後人修訂成現用的學名,蓪草因此成為台灣第一種被依照分類學命名發表的植物。

從日治時期開始,蓪草就被列為殖產項目,在台灣北部、東部都有生產記錄,由原住民將通脫後的髓心賣給漢人加工。而蓪草紙在台灣,從清領時期跟著水彩畫出口;到日治時期末,發展出改良的美術蓪草紙,蓪草卡片等,受到歐美各國喜愛。二戰結束後,遇上美國對人造花原料的大量需求,許多台灣製造的蓪草紙、蓪草花及裝飾品,開始銷往美國市場。

當時維持蓪草產業的大廠中西化學,不僅打開外銷通路,也發展出前所未有的染色技術,成功幫蓪草增值。然而1950年代,石化產業興起開始出現大量價格低廉的塑膠製品。塑膠花興起後,隨著製作技術改良越來越擬真,蓪草花卻因為原料與撩草人才短缺,而越來越貴,產業逐漸沒落。


懂得如何撩草的人才越來越少

花園村地名的由來,是因為這裡曾經滿山遍野都有蓪草花盛開。但到目前為止,人工培植的蓪草,只剩下以文化保存為目的,少量栽種。花園國小為了讓孩子更了解家鄉故事,將蓪草列入校訂課程,並在校內種植,讓學生一走進校門就能看到;此外,也讓風乾後的蓪草髓心成為美勞材料。

新竹曾是蓪草的主要產地與加工地,在客廳即工廠的年代,蓪草產業創造許多就業機會。張秀美的媽媽就是其中一位業者,從小在蓪草堆中長大,對蓪草文化肩負傳承使命,因而創辦蓪草文化藝術工作室,不定時開課帶民眾認識蓪草。

實際上,蓪草應用可以追溯到秦朝宮廷,當時嬪妃就會以蓪草紙花做成精美的髮簪。而在當代,台灣蓪草學會理事長陳建華仍繼續保存這項工藝,以純手工製作出一朵又一朵唯妙唯肖的人造花,並致力推廣。除了工藝傳承,台師大科教所劉湘瑤教授,站在科學教育的角度,把蓪草命名的過程,當作科學史教材,甚至將蓪草紙實際融入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試著分辨蓪草紙和其他紙材的差別。

無論在台灣的工藝面或科學史,蓪草都占有一席之地,先人運用巧思在日常生活,如今我們卻因為被塑膠製品包圍,逐漸失去採集、運用自然植物的能力。在有心人士的努力下,希望蓪草的故事,不只是即將消逝的記憶,而能成為一段被重拾而說不盡的蓪情草理。

學科
植物, 文化
縣市
  • 新竹縣
  • 五峰鄉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 撰稿 張瑜珊
攝影 剪輯 許中熹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雲林斗六的太平老街,是整個城市發展最早的區域,至今仍保有許多老建築,短短六百公尺,從街頭繁複華麗的仿巴洛克式山牆,到街尾線條簡潔的現代主義風格,呈現出不同時期的建築潮流。

除了日式建築,老街上還有兩間僅存的傳統閩式建築竹管厝,其中一間是當地文史工作者張妙祝的老家,這間老屋在2019年發生漏水問題,張妙祝嘗試自行整修,卻發現整修屋頂牽涉到整個建築結構,而有修繕竹管厝經驗的師傅又很難找,整修工作因此停頓下來。

公有歷史建築或古蹟如果需要修繕,較容易取得相關專業資源,但太平老街上的老屋,全都沒有正式文資身分,即使居民有心保存,有時也不知從何修起。老街另一位居民葉玲如,也遇到類似情況。

幾年前葉玲如為了整修水電線路,拆除自家老屋的裝潢隔板,才發現房子仍保有原始木造結構,他想保留老屋原貌,卻苦於找不到適合的匠師與工班。張妙祝指出:「一般人整修房屋,通常不會想到要找建築師做詳細的規劃,也不會想到要找大木匠師,有文資潛力的老屋,可能就會在不當裝修過程中被修壞。」


具有文資潛力的私有老建築消失的另一個原因,是屋主不想保留。過去每當具有文資價值的老屋面臨拆除,希望藉由公權力保留的文化界人士與屋主間,往往產生對立。有別於文資法由上而下的指定古蹟或歷史建築,文化部從2017年開始推動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鼓勵民眾自發性申請修繕補助,依補助比例,要求至少保留三到十年。文化部文化資源司科長楊淑華表示,希望這樣的方式可以讓民眾看見老屋的價值,為潛在文化資產爭取更多時間。

目前太平老街包括張妙祝與葉玲如在內,共有四戶加入私有老建築計畫,張妙祝肯定此計畫用心,但他也發現,像竹管厝這樣的早期常民建築,匠師技藝凋零得比日式建築還嚴重,即使有文化部的資源,仍然很難找到匠師。此外,整修老屋比蓋新房子更耗費心力,收益卻不會更高,因此願意投入的建築師與營造廠商仍是少數。張妙祝建議,若私有老建築計畫要發揮更大影響力,需要更加重視人才與工班的培力。

老街上的建築大多是共用牆壁,這也可能構成修繕上的挑戰。接手家族銀樓事業的老街居民顏辰舫,曾留學英國學習珠寶設計,因為喜歡歐洲古老城區的氛圍,在自行整修時拆除多餘裝潢,回復老屋的原貌,但漏水問題卻因為隔鄰不願修繕,無法完全解決。「所以我希望老街如果要修繕,是大家一起的事情,不是只有單一戶,因為我們會受左鄰右舍的影響。」顏辰舫說。

沒有五十年的老建築,就不會有一百年的古蹟,保留老屋,不僅是留下潛在文化資產,也為地方與家族,留下歷史記憶。

學科
文化
縣市
  • 雲林縣
  • 斗六市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林書帆
攝影/剪輯 葉鎮中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能源貧窮在台灣,並沒有公認的定義,英國的定義是能源支出超過收入10%。2015年,工業技術研究院曾與家扶中心合作,調查了一千個該中心輔導的家庭,發現這些弱勢家庭的能源支出,平均占可支配收入的18%。

當時主導研究的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能源研究組組長林志勳表示:「大家以為台灣經濟發展這麼好,應該不會有能源貧窮,我們看到這個數字也是嚇一跳,後來發現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弱勢家庭可能因為受捐贈的關係,使用較為耗能的二手家電。」

二手家電在弱勢家庭中十分普遍,葉媽媽一家,是新竹家扶中心輔導的低收入戶,他們長期租屋生活,部分出於經濟因素、部分避免搬家不便,家中幾乎沒有大型家具。客廳沒有電視,只有慈善團體捐贈的舊沙發,幾個孩子都是席地而睡,但有些家電還是不能省,例如冷氣:「夏天幾乎晚上都要開,因為小朋友會熱。」葉媽媽說。

葉媽媽知道一些節電知識,例如冷氣溫度設定不低於26度,並搭配電扇使用,但他們的冷氣是耗電量較大的窗型定頻冷氣,冰箱也因為老舊嚴重結霜:「是有人跟我們說,買新的會比較省電,但新冰箱要將近兩萬塊,我們家每個月結餘最緊繃也只剩七千塊。」

依據2019年工研院家庭用電消費習慣調查,冷氣、冰箱與照明,占了一般家庭電器用電量的前三名,這些家電是否節能,與家庭整體用電量關係密切。工研院在同一份調查也發現,低所得家庭的節能冰箱、冷氣擁有率,都比高所得家庭低。

近年民間組織與地方政府關注能源貧窮問題,家扶中心意識到二手家電可能增加電費負擔,現在會對民眾捐贈的家電進行篩選,並媒合企業捐助,為弱勢家庭更換節能家電。

另一家能源公司,則是與銀行合作,將紙本帳單轉為電子帳單,並以省下的費用來協助能源貧戶,協助方式以更換節能照明為主。共同創辦人胡德琦表示,弱勢家庭通常沒有心力考慮節能,有時甚至連住家最基本的照明燈具損壞,也無力更換,而且普遍使用傳統T8螢光燈管。胡德琦說:「T8燈管的瓦數大約是40瓦甚至更高,換成LED燈是20瓦左右,使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更換後能減少一半的電力使用。」

宜蘭縣政府也發現到更換節能冰箱的效益,工商旅遊處副處長池騰聯說:「使用十五年以上的冰箱跟一級節能冰箱相比,耗能差了1.5到2.5倍,依照我們估算,更換後一年可以省下一千七百多塊到兩千塊電費。」

除了更換電器,縣政府委託的輔導團隊,會透過實際訪視、了解弱勢家庭用電情況,並提出建議。節電志工李淇說:「我們會提醒冰箱上方不要堆放物品,後方及左右兩邊要預留五到十公分的空隙,避免影響散熱;像熱水瓶之類不需要24小時開啟的電器,會建議使用定時器。」

近年中央陸續推出「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計畫」、「節電夥伴計畫」,補助各縣市推動節能,不過並非每個縣市都會針對能源貧窮提案。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認為,改善能源貧窮是思考電價合理化的必備因子,相關議題應有更完整的政策定位,不應只停留在地方政府自發性提案的層級。

台灣電價自2018年4月以來,已經連續七次凍漲,不僅電價長期偏低,且住宅、工業用電呈現「雙低」現象。以2020年的資料來看,在32個工商業國家中,住宅及工業平均電價分別排名倒數第四及倒數第六,對節能十分不利,但電價合理化,必須避免影響弱勢族群。趙家緯說:「我們在中央層級唯一提出的因應方案,好像就只有用電度數多少以下不調漲,但依地方政府經驗,部分弱勢家庭用電量,是會超過這個度數的。」

宜蘭縣政府協助過的126個弱勢家庭,有26%每期平均用電500度以下,符合現行住宅用電凍漲標準,但有74%超過500度,其中更有38%超過800度。至於全台灣的能源貧戶究竟有多少?則缺乏更全面的調查。

林志勳提醒,近年台灣推動能源轉型,能源成本可能因此上升,更需重視能源貧窮議題。他舉例:「2018年法國總統馬克宏調整燃油稅,也是希望將能源價格合理化、減少化石燃料使用,即便他也提出要對弱勢族群做補貼,卻還是引發黃背心運動的社會衝擊。」趙家緯則表示,如果事前有完善的配套措施,調整電價的社會支持度可能會更高。

終結能源貧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此之前,許多家庭還是得生活在陰暗、悶熱的環境中。要點亮弱勢家庭的希望,不能只靠民間組織,投入更多資源與研究來減緩能源貧窮,才能讓能源轉型兼顧社會正義。

 

學科
能源
縣市
  • 台灣
  • 宜蘭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林書帆
攝影/剪輯 葉鎮中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2020年12月,在台北華山舉辦的台東慢食節,週末不到九點,就擠滿了人,因為食物好吃又別緻。在大排長龍的蓋亞那工作坊,負責人Ibu把鹹豬肉、洛神花蜜餞、炸野菜、還有小米,全都裝在長長窄窄的月桃葉裡。

「它只要遇到熱氣,就有獨特的月桃香味。我們也會保護它,知道要拿來做食器,就不要讓它打藥。」Ibu說。月桃葉以前常拿來包粽子,而且它的纖維強韌,可以編織袋子。食物裝在綠色葉子裡很好看,很多人搶著拍照。

而在拉勞蘭小米工坊,負責人戴美花忙著用血桐葉裝A Bai,客人很多,她隨手一折,就是一個容器,「以前我們生活要上山打獵,老人家會用這個包食物,說用這個包食物會保溫。」戴美花說。

用葉子裝食物美麗又有趣,這是台東慢食節,吸引人潮的招數嗎?來環保站看看,垃圾桶裡的葉子,可以直接掩埋分解腐化,也可以直接丟到垃圾車進焚化爐。這裡不像一般美食市集,留下一堆一次性餐具,需要回收處理。

台東慢食節的前身是「產地到餐桌」活動,策展人郭麗津表示,那時候主辦單位就驚覺,活動帶來驚人的垃圾量,「我們發現,當時只有二十攤店家,一天就集結了非常多垃圾,所以從2015年冬天,團隊在執行的過程中,就自發性地思考說,如何讓大家參加這麼一個好的、對環境友善、對土地友善理念的活動,能不留下對環境的負擔。所以垃圾減量、無塑,就是那時候開始的嘗試。」

台東慢食節現場,許多人帶著自己的玻璃便當盒、提盒、矽膠餐盒,或在現場租借餐具。東海岸特調米釀的負責人林子琳一邊忙著擦乾玻璃杯,一邊說,「會覺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件好事,每次活動結束,帶回去的垃圾,從數量這麼多,減到這麼少,其實是很有感。」

慢食,不是只有慢慢吃的意思。慢食,是從義大利開始的國際運動。Good, Clean,Fair,吃健康優質的食物,吃友善環境的食物,吃買賣公平對等的食物。

現場有綠島來的鰹魚粽,是用鰹竿釣釣上來的,「我們覺得是最保育,因為它是一隻一隻釣。其實釣這個很辛苦,我們今年開始出去釣的船長漁夫,最年輕的是六十幾歲。所以我們開始師徒制,要做傳承。」食在很慢的負責人紀玲說。

而從台中移居台東的老孫與小蒨,對辣椒情有獨鍾,不灑藥、不用化肥、手工除草,用老祖宗的方法保存辣椒,「我們是用油封的概念,因為沒有添加劑。香料接觸空氣會很容易發霉,今天我就是用油去阻隔空氣和香料接觸,就這麼簡單。」尾餘記的邱奕蒨說。

像這樣自備碗筷,不用一次性餐具,這樣的減塑、減垃圾,只有在台北美美的美食節,才行得通嗎?

小琉球燒王船 招募志工來洗碗

2020年12月中,屏東小琉球舉辦了三年一科的燒王船。現場有人熱心地招呼遊客來吃便當,「來,雞腿的,要不要?肉燥的在前面。」這些便當全都裝在不鏽鋼餐碗裡,這是琉球鄉觀光發展協會與海洋志工隊等,共同發起的活動,為了減塑減少垃圾,他們募款、號召志工,來成就這樁美事。

一大清早三、四點,志工們就來煮飯,他們一天要準備多少便當呢?「第一天是1500個,是因為星期六日,有很多觀光客。這裡主要是提供觀光客的點心區,所以六日那兩天都是1500個。」小琉球居民洪卉榛說。

用不鏽鋼餐碗,大概少掉多少垃圾?「我們比這幾天就好,你以前的免洗餐具,就是一個便當盒,或是一個餐盒,上面加個塑膠蓋,統計起來,四天餐食的量,可以減少一萬個的免洗餐具。」琉球鄉觀光發展協會總幹事洪桂蓮表示。

此外,台灣咾咕嶼協會秘書長張欣怡,也和明義堂、中軍府等幾個轎班溝通,不用一次性餐盒。當一桶桶香噴噴的麻油雞湯送來時,轎班就用不鏽鋼碗筷進食。張欣怡說,「轎班會一起吃飯,琉球的轎班大概就六、七十頂轎,每個轎班平均下來大概就有一百五到兩百個,很平均,可能會更多。我就想了一下,六十幾個轎班,如果一個轎班兩百多人,一起吃一頓中餐,就會產生一萬多個垃圾。」

主辦單位的好意,大家可以接受嗎?小琉球明義堂轎班羅先生說「保護生態,這樣不會破壞環境,不然現在海很多垃圾。」;也是浮潛教練的曾宏聖說,「其實這片海有很大力量,為什麼有很大力量,我不會講。就是它對小琉球人的一種照顧吧。所以我們必須愛惜,它才可以更照顧我們下一代。」

小琉球的垃圾必須打包坐船,運到屏東處理,居民都能體會垃圾處理不易,帶著朋友回家鄉參與迎王祭活動的李小姐說,「像我是琉球人,如果有朋友要來玩,我都會提醒他們,自己自備水壺,還有環保餐具,因為小琉球的垃圾要運出去不容易。」

但是,不用免洗餐具就需要洗碗,一邊忙著洗碗的潛水教練蔡佳臻說,「滿多來洗碗的是在地潛水教練,因為這幾天也不能下水,就來這邊幫忙,也會有遊客吃完便當之後,發現我們有這樣的活動,就一起來洗碗。」參與發起不鏽鋼餐碗的海洋生態保育工作者蘇淮也來洗碗,「大家幫忙洗的,我一個人可能洗不完。第一天快兩千個,第二天也差不多快兩千個,後面兩天比較少一點,一千多個。」

洗碗是件苦差事,但就是有人願意支持減塑、減少垃圾的理念,甘願來洗碗,洗碗志工林志龍說,「這一科原本沒有要來,但就正好要到高雄出差,所以我是昨天晚上才來,就覺得很懷念,所以就是請了一天假。正好來這邊洗一天,待會就要回台北。」同樣從台北來的王小姐說,「那時候聽到這個活動,我覺得好蠢喔!怎麼會有人做這個事情?現在會覺得說,你只要願意洗一個碗,少丟掉一個東西,就是一個浪漫。」

小琉球燒王船和台東慢食節,都實踐了群眾的美麗減塑。每個廟會、每個市集,也可以這樣做嗎?答案絕對是肯定的。只是,要不要做而已。

學科
生活
縣市
  • 屏東縣
  • 琉球鄉
  • 台北市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 呂培苓 于立平,撰稿 呂培苓
攝影 許中熹 陳添寶 柯金源,剪輯 陳添寶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國小學生努力奔跑,展開馬卡道祭典中的走鏢活動,傳說過去族人都是擅長傳遞書信的飛毛腿。馬卡道族原本居住在台南與高雄交界,因為戰爭被迫遷徙到屏東平原,展開隱姓埋名的流離生活。

十多年前,高樹加蚋埔和萬巒加匏朗社區的馬卡道族人,陸續恢復夜祭,追尋文化傳承,萬巒的老埤社區也從2015年開始,在每年農曆10月15日舉辦夜祭。

夜祭開始,族人前往水源地進行請水儀式,希望風調雨順,五穀豐收。接續老祖祠供奉祭品,邀請祖靈降臨,參與夜祭。儀式中耆老吟唱快失傳的歌謠,向祖靈表達心聲。族人以黃荊製作頭冠,裝扮祭典服飾。老埤馬卡道文化協會理事長潘燕寶表示,恢復夜祭除了有文化復振的意義,也有獲得身分、爭取土地的目的。

老埤社區附近的隘寮社區,也有馬卡道族人居住,隘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潘玉燕已經多年回來尋根,參與夜祭。社區位於隘寮溪旁,曾數度水患,居民被迫遷徙,定居此處。潘玉燕擔任理事長後,推動社區發展,找到傳統植物,發展文創產業。黃荊又名埔姜,是生長在荒地的先驅植物,早期平埔族群做為祭祀頭冠,或曬乾燃燒驅趕蚊蟲。並且一再研發,製成現代燃香,成為文創商品。

黃荊開發出許多商品,讓社區在文創發展、長輩照顧等事務,不斷獲獎,成為其他社區參訪對象。這裡同樣面臨年輕人口外流的問題,於是透過產業發展,吸引青年進駐。

大武山下,散居著馬卡道族群,歷經戰亂遷徙,面對災害流離,長期隱藏部落身分後,族人開創未來,追尋傳統的部落文化。

學科
文化
縣市
  • 屏東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張光宗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新竹市政府城市行銷處副處長林正光表示,市政府大概在今年九月下旬,發現護城河內出現美國螯蝦的蹤跡,有時還會有居民去誘捕。「美國螯蝦以前沒有出現過。」林正光推測,護城河裡的美國螯蝦,很可能來自民眾棄養。

自從美國螯蝦出現後,數量迅速增加,為了盡快控制族群量,十月起,新竹市政府啟動誘捕計畫,初期使用魚網人工捕捉,短短五天就移除了三千隻。直到現在,光是站在護城河岸邊,都還能清楚看到河裡的石頭縫,不時有零星美國螯蝦爬上爬下。

為什麼美國螯蝦的出現,讓新竹市政府如臨大敵?因為牠不但不是台灣原有物種,更是肆虐國內數十年的外來入侵種。清華大學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研究助理張瑞宗指出,美國螯蝦繁殖力強,而且母蝦還存在護幼行為,使得此物種在野外的適應力跟存活率都具有優勢。從基隆到台中、嘉義到屏東、宜蘭、花蓮等縣市,都有美國螯蝦的活動足跡。

美國螯蝦早已被證實會危害生態環境,包括攻擊國內原生的淡水魚蝦、青蛙、蝌蚪等生物,甚至是在田埂打洞導致田間水分流失、進而影響農作物減產,類似危害遍及各國,中國、日本、西班牙、義大利等都有過紀錄,多年前就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

農委會漁業署養殖漁業組副組長陳文深說明,一般而言,若要輸入外來物種活體,都需要先遞交申請,由該生物類別的主管機關進行審查,如漁業署便是負責淡水生物部分;若是首次輸入的物種,審查時就會成立首次輸入小組,邀集專家學者共同評估該外來物種的潛在威脅性,審查通過後才會同意輸入。

過去,美國螯蝦雖然沒有列在我國禁止輸入的物種名單上,但陳文深也強調,農委會從來不曾同意輸入美國螯蝦,當然更不允許養殖。那麼美國螯蝦到底是怎麼進來台灣的?目前學界普遍認為,美國螯蝦大約是在1980年前、也就是《野生動物保育法》立法以前,就因食用或觀賞價值被業者自行引入,後來因養殖疏失或人為棄養,導致逸出到野外,演變至此。

想要移除像美國螯蝦這樣擴散面積廣大的外來物種,實在不容易,更不要說全台各地垂釣螯蝦的行為時有所聞,如果捕撈者又放生到其他水域,便可能造成另一樁生態浩劫。而且除了美國螯蝦以外,國內還有另外兩大外來種螯蝦,正在入侵本土環境,分別是大理石紋螯蝦和澳洲淡水小龍蝦,都值得警惕。

陳文深補充,今年起,漁業署已函送包含74個水生物種的「具高入侵風險應予以禁止輸入外來種名單」給國貿局,待國貿局公告後,未來違法輸入名單物種者,將可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處新台幣20萬到100萬元不等的罰鍰,包含美國螯蝦與大理石紋螯蝦,都名列其中。

長久以來,包含美國螯蝦在內的許多外來物種,因為各種人類行為而逃到野外、威脅生態,這些問題都在在突顯,源頭管制的重要性。張瑞宗提到,政府應該負起把關責任,不適合引入的物種就不該被引入,倘若真的被引渡到台灣還逸出野外,則必須密切監測,擴散以前就要積極防堵,一旦擴散才要防堵,便來不及了。

學科
動物
縣市
  • 新竹市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廖羿雯
攝影/剪輯 陳慶鍾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馬頭山的馬雲宮展開廟會活動,地方居民膜拜慶祝,感謝神明保佑地方安寧。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老家就在馬頭山下,她一直記得家族遷居到馬頭山的歷史。當地許多耆老都會敘述,過去如何找尋水源,開墾山林,運土修田。居民種過許多作物,曾經一度繁榮過,但是工商社會來臨,開始有人口外移的問題。


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述說當年歷史

2015年,富駿公司計畫在馬頭山興建乙級事業廢棄物掩埋場,引發當地居民不滿,抱怨為何要來破壞山林。黃惠敏表示,馬頭山是惡地地形,地下水文錯綜複雜,加上位於河流上游,如果開發不慎,就可能影響到水質。

高雄內門地區盛產火鶴花,有著數億規模的花卉產業。火鶴花最怕灰塵,一旦沾染就會傷到花葉,遭到淘汰。火鶴花業者擔心,內門距離馬頭山不到四公里,如果一旦興建掩埋場,可能重創花卉產業。

馬頭山由於山林密布,形成良好生態,透過影像紀錄,可以發現許多動物出沒。蟹類研究學者劉烘昌指出,馬頭山是台灣罕見的厚圓澤蟹重要的棲地。

居民多年抗爭,發現開發業者做地下水監測時,打入地下的監測管,竟然未開管洞,引發爭議,最後環評決議進入二階環評,進行更嚴密的審查。

掩埋場開發案停頓,居民才鬆一口氣,卻沒想到開發公司的相關企業,又在旁邊推出畜牧場開發案,並舉辦環評前說明會。

開發公司指出,興建畜牧場是為了發展新農業,能夠照顧土地,並促進地方的經濟發展。面對居民抱怨掩埋場舊案未了,畜牧場新案又來,開發公司表示兩案不同,公司進行全面的思考,以追求永續為目標。

周遭社區居民聚集說明會場,阻止會議進行,強調馬頭山不要掩埋場和畜牧場,只要成立人文生態園區。

為了抗爭開發,當地組織和居民多次舉辦市集,希望讓外界看見馬頭山的美好。今年又想出新點子,在實踐大學協助下,舉辦第一屆馬頭山惡地服裝秀,透過服裝設計認識地方生態與歷史。

服裝秀以馬頭山附近九個社區的不同特色設計製作服飾,再由學生與居民共同出場走秀。像是一身將軍服,就是以當地歷史,結合生態與產物的設計。

目前鄰近的龍崎、內門,已經劃入地質公園及保留區,居民希望一併劃設進去,讓馬頭山永保自然美麗。

面對馬頭山一再面臨開發,當地居民組成自救團體,向外界介紹這裡的珍貴和面臨的問題。他們齊力抵抗,希望為故鄉找尋永續的未來。

 

學科
山林, 開發
縣市
  • 高雄市
  • 旗山區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張光宗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石滬是一種傳統捕魚方式,已經維持百年以上,利用潮間帶的陷阱漁法,將當地石材堆砌成石牆。漲潮時海水淹沒滬堤,魚蝦進入石滬。當海水緩緩退去,自然就會困在淺灘中,能輕易捕抓,同時也是比較友善環境,讓資源永續的漁法。

桃園市新屋地區的石滬群,是目前台灣本島保存較完整的11座石滬,在地民間團體不希望特殊的客家漁業文化消逝,充當起守滬人,只要一有時間,就結伴來到海邊修復石滬。他們修復的,不僅是老祖先的智慧,也是為魚蟹、貝類、螃蟹提供一個躲藏的好去處。

不過,這些五、六十歲以上在地守滬人,非常擔心石滬文化會停滯在他們這個世代,就在今年七、八月分,廣招各地青年,進行一日石滬修築匠師的體驗,讓更多人了解新屋地區過往的歷史和文化。

石滬旁的古宅中,遺留那段歷史的印記,從前石滬捕上來的魚,需要挑回家處理,所以房子都會蓋得離石滬很近。從小在這邊長大的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理事長李仁富說到,過去這裡的居民,大多過著半農半漁的生活。從石滬捕上來的魚,為了保持鮮度,捕上岸後會馬上做處理,大條的魚可能拿去市場賣掉或直接吃掉,小條的就會曬成魚乾保存。

現今社區因為傳統漁業沒落,人口外流,整個聚落不到一千人,不過這裡卻有座特別醒目的大廟,主神為七尊夫人與七尊王爺。李仁富說,當年有艘王船擱淺在石滬中,當地居民因此興建小廟來供奉,而後生活風調雨順,慢慢擴建成現在大家所看到的大廟,可以說守護石滬超過140年。

從文化、信仰到生活,大自然賜予的資源,養活每個世代。石滬就像家後院的冰箱,從小在這裡長大的居民,回憶著石滬捕魚的盛況。曾經魚多到會跳到石滬上,用撿的都可以裝滿魚簍。

或許石滬的實際用途已經不再符合效益,把石滬當成一個載體,承載著祖先的智慧,長輩的記憶,以及讓現代人感受與自然相處的和諧。修築好的石滬,就像連成一條的海洋育嬰房,也許我們看似花了好多力氣,但其實,石滬給我們的,比想像的還要更多。

 

學科
海洋, 漁業, 文化
縣市
  • 桃園市
  • 新屋區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陳淯茜 劉啟稜
攝影/剪輯 劉啟稜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今年12月18日將舉行公投,四項議題中有兩項都和能源有關,分別是核四重啟以及天然氣第三接收站遷離大潭。其實能源議題一直是公投的熱門項目,過去跟能源相關的公投還有停建燃煤機組、降低火力電廠發電量、終止非核家園政策等,顯示能源議題既重要,卻也欠缺社會共識。

然而在投票前,民眾真的了解能源現況嗎?根據台大風險中心2020年民調,有三分之一以上台灣民眾以為核電是最主要發電方式,跟實際的情況有相當落差。

除了基本的電力資訊,許多跟能源轉型相關的問題,公眾討論並不充分,也缺乏資訊,包括:政府的能源轉型目標是在2025年達成非核。再生能源、天然氣和煤分別達到20%、50%、30%的目標,這個目標是怎麼訂定的?距離2025年僅有四年,但再生能源發電量目前占比僅約6%,要如何在四年內以三倍速成長?第三接收站是拉高天然氣占比的關鍵,蓋接收站對桃園大潭藻礁生態的衝擊是什麼?已經封存進入第七年、建照失效的核四廠,還能夠重啟發電嗎?如果沒有充分的資訊和討論,公投的意義似乎也大打折扣。

我們的島節目將在11月22日起連續推出能源轉型的系列報導,釐清能源議題的種種疑點,期待在公投之前呈現更多資訊,讓民眾對能源現況有更清楚的認識。
 

學科
能源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本週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