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政府計畫拓寬193縣道,從新城到七星潭路段,雖然名為拓寬,實際上超過七成是新闢道路,興建必要性在地方引起爭議。
花蓮著名的景點七星潭旁,有條蜿蜒的道路-縣道193。早在1999年,政府就規劃拓寬193三棧到光華路段,作為砂石車專用道,2010年,配合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計畫,193被定位為景觀道路。到了2015年,縣府又變更說法,以紓解蘇花改通車後車流為由,重新啟動拓寬計畫。
193縣道拓寬案,1999年就已經通過環評,但是超過三年沒有開發,依法要辦理「環境現況差異分析與對策檢討報告」。為了審查拓寬案對環境的衝擊,從2015年底至今,花蓮縣環評委員前後總共開了十次會議,補件再補件,其中爭議最大的部分,是拓寬案對保安林的影響。
為了讓爭議較小的南段先行開發,縣政府將拓寬計畫分成北中南三段,2016年9月環評大會決議,193縣道南段有條件通過,北、中段暫不開發。但是鄉長與地方代表對北段拓寬始終不死心,他們相信這是促進地方發展的解藥。關心193拓寬案的民間團體,則對於拓寬的必要性感到疑惑。他們指出,從二十年前至今,政府的拓寬目的一直在改變,縣府似乎是先射箭再畫靶,為拓寬而拓寬。
保安林不能被移除,是歷次環評審查中,環評委員的共識。為了讓拓寬案能繼續進行,開發單位在最後一次的專案小組審查時,做了重大修正,6.5公里路段中,有5公里往西遷移,超過七成是新闢路線。
2018年4月16日,花蓮縣政府召開環評大會,對193北段拓寬案做出定奪。場外民間團體紛紛表達疑慮,地方代表與贊成民眾則高舉開發布條,形成對峙場面。
在地居民真的都贊成開發嗎?他們對道路拓寬是什麼看法?我們實際走訪193,路線附近的老農民對拓寬案不太清楚。原本的道路往西移約三十公尺,再開一條路經過加灣社區旁,這邊的住戶很多是外省老兵後代,住在這裡四、五十年,都沒有土地所有權,他們聽聞道路要經過房屋旁,但不確知實際路線,也不清楚後續土地徵收的問題。
幸福193聯盟總召譚凱聰認為,新闢道路跟舊路銜接,形成三叉路口,可能會增加行車的危險。道路旁定置漁場的老闆黃先生則認為,193縣道目前最迫切需要改善的是治安和照明,道路寬度是其次的問題。黃先生也擔心,舊路旁邊又要加開新路,實際上根本沒這麼多需求,未來在維護與使用上,可能會造成更多問題。
繼續往南,來到車流量最大的七星潭,部分大客車駕駛表示,假日七星潭這段路確實比較擁擠,目前大客車不能行駛193縣道,都是從民有街再轉進七星潭。但這段車流量最大的路段,另一側是機場範圍,目前不在預計拓寬路段內。
幸福193聯盟認為,與其花費七億拓寬道路,何不把經費放在公共運輸改善上。
193縣道分成北中南三段,分段環評、分段審查,環保團體認為,有切割環評的疑慮。其中南段通過的是環境現況差異分析與對策檢討報告,北段卻只有提較為簡略的環境差異分析,恐有適法性爭議。
興建道路是否一定等同於發展?道路拓寬外,有沒有更好的選擇?193縣道未來的發展,能不能達成縣府所說的開發目的?值得更長久的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