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代的台灣,有一群研究學者走出斗室,為台灣生態與自然環境大聲疾呼。
1985年,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小如開始投入蘭嶼角鴞的田野調查,十多年來完成角鴞族群動態與生態史研究,促成學界對臺灣稀有鳥種的瞭解。蘭嶼角鴞是一種留鳥,不會隨著環境變遷而改變棲地,當樹林不適宜居住時,牠只會慢慢凋零,因此劉小如把保育重點放在持續紀錄島嶼環境的變遷,避免環境惡化到角鴞無法生存。
她估算蘭嶼角鴞的隻數,這十年來變化不大,但是適合生存的環境逐漸減少,雖然傳統雅美(達悟)文化與牠們和平共存,然而未來十年,雅美(達悟)文化的轉型可能更為趨向漢人文化,屆時蘭嶼生物受到的衝擊將比臺灣更為明確。
另外一例是綠蠵龜的家鄉-澎湖望安,是臺灣推動動物保育相當成功的代表地區,漁民與綠蠵龜的關係,從早期的掠奪演變為今日的和平共存。體型龐大、笨拙的綠蠵龜是世界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過去臺灣東岸綠島、蘭嶼以及澎湖,每到夏天就有母龜上岸產卵。近年來因為過度捕捉和棲地破壞僅剩澎湖望安看得到母龜上岸產卵,早期望安漁民捕食海龜卵與海龜肉,偶爾出售獲利,當開發與保育產生衝突,海洋大學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等研究人員設法將此地劃為保護區,才能繼續研究工作,並嘗試與當地人互動。
在程一駿推動保育觀念之初,漁民發出極大反彈,透過溝通,漁民才了解在利益與動物保育間可以找到平衡點。程一駿知道要落實保育,必須要有地方人士來共同參與,於是他從雇用當地居民開始,帶動就業機會,並協助望安民眾成立生態保育會,這是臺灣第一個結合生態觀光的自主性保育組織,保育會向官方爭取經費,讓漁民投入保育海龜的行列也能有收益,改變了漁民態度,進而認同保育的做法。
近幾年,望安由於沙灘倒退情形相當嚴重,綠蠵龜的產卵位置已經與十多年前大不相同,部分直接產在沙灘上的卵窩常被海水沖失,必須以人工移位來保存。學者加上民眾合力下,保育工作正在一步步地推動,由於海洋環境惡化,保育的路勢必越走越艱難,但是望安人相信只要持續,綠蠵龜不會離開他們的沙灘。面對環境的問題,生態學者劉小如認為,人是大自然裡的一環,關心這塊土地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一種感情。
1962年,美國海洋學者瑞秋.卡森出版《寂靜的春天》一書,為地球生態危機敲響警鐘,九○年代的臺灣學者走出研究室,為臺灣生態與自然環境大聲疾呼,喚醒人類對自然界的尊重。我們的守護者在島的各個角落為我們守護環境,他們打下的基樁,也許可以讓春天回復她的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