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專家怎麼說
728豪雨》這一波西南氣流豪雨影響怎會這麼大?|ft.前氣象局局長鄭明典|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728西南氣流豪雨事件,從7/28-8/4八天之內,氣象署就連續七天發布豪雨特報,部分地區的時雨量甚至出現超過一百毫米的紀錄。到底西南氣流是什麼?這一次的西南氣流又有什麼特別之處?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呢?這與巨大的天氣系統「季風環流圈」有關嗎? 這次專家怎麼說,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要來說明我們經常聽到的「西南氣流」到底是什麼?跟我們的天氣系統有什麼關聯?這一波的強降雨,...
丹娜絲後續》強風下的光電板-現在的光電板設計有辦法抗風嗎?|ft.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常務理事 姚大鈞|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強風導致多個光電案場受損,不管是地面型、屋頂型都都有傳出受損情形,其中又以水面型光電場受損最為嚴重?問題究竟出在哪裡?跟材料或是結構有關嗎? 這次強風對光電板造成的考驗,正突顯出我們光電政策欠缺相關設計規範,未來光電場又該如何強化安全與韌性設計,來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 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在2024年初就曾提出警訊,要重視強風對太陽光電設施的威脅,...
728豪雨》對於強降雨的減災思維,我們可以怎麼做?| ft.成大防災研究中心主任 王筱雯|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氣象署在4號下午解除0728西南氣流豪雨事件,這場連續多日的大規模豪雨,造成中南部多個地區出現積淹水狀況,也引發不少討論,沿海地區如果提升防洪標準或區域排水治理率,就能避免淹水嗎?又該如何更全面地因應這些環境風險呢?政府推出1000億的治水預算,有辦法處理問題嗎?又有哪些政策工具可以因應水患呢? 我們邀請成大防災研究中心主任王筱雯,分享該用怎樣的思維來看待「水災」這件事?...
台灣史上第3次發布海嘯警報!解析堪察加半島地震|ft.台大地質科學系副教授王昱|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部分畫面來源 / 美聯社、法新社 2025年7月30日早上7點24分(台灣時間),位於太平洋北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外海地區,發生震矩規模 8.8 的地震,強震導致許多國家發布海嘯警報,大家不敢掉以輕心。 氣象署依據太平洋海嘯中心資料,推估海嘯會在30日下午1點18分影響到台灣,針對沿海地區發布海嘯警報,其中又以西南和東南沿海地區最為緊張,預估最高會有一公尺高;最後海嘯警報在下午5點10分解除,...
丹娜絲颱風》台南將軍潮位站出現破500年重現期暴潮紀錄!|ft.成大近海水文中心主任 董東璟|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丹娜絲颱風為西南沿海地區帶來顯著災情,颱風行進時,台南市七股區正處在颱風眼牆的位置,風力最強;另外,在風揚效應以及低氣壓的帶動下,將軍潮位站測到1.02米的暴潮,再加上外海沙洲出現破口,海浪長驅直入,讓西寮里發生海水倒灌高達一米以上的高度,村里承受大水和強風雙重襲擊。
丹娜絲颱風》當強風吹過:民生基礎設施受衝擊怎面對?|ft.陽明交通大學副教授 單信瑜|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它所帶來16級、17級強陣風,造成嘉南地區超過萬戶民宅受損的災害還在,後續的災後復原更是條漫漫長路。這場強風同時也掀開了,西南沿海地區的防災應變上,鮮少被關注到的「風」災議題。
解析實皆斷層|釐清緬甸地震資訊|ft.台灣地震科學中心【聽專家怎麼說】
2025年3月28日,緬甸發生規模7.7強震,造成數千人死傷。這場地震與實皆斷層有關,造成地表長達500公里的破裂,也讓緬甸和周邊國家傳出不少災情,台灣地震科學中心舉辦說明會,解析緬甸地震原因、科學調查和後續餘震。
解讀緬甸大地震?! 跟地震空缺區有關?|ft.台大地質科學系副教授 王昱|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
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緬甸發生震矩規模7.7地震的極淺層地震,緊鄰的泰國也傳出高樓轟然倒下的畫面,震驚全球。這場重大災害造成多棟建物倒塌或受損、超過千人死傷,後續還在統計中,全世界聚焦在這場強震所帶來的災情,也在問,這場強震為何發生?有可能是哪些活動斷層引起的? 而從歷史資料來看,緬甸是否曾經發生規模這麼大的地震? 我們在地震發生的當天(3/28)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