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關鍵字

淨灘狂想曲|揪團一起彎腰撿垃圾

2014-09-01

如果有兩小時空檔可以親近海灘,你會做些什麼?日光浴…戲水…還是彎腰淨灘?一個暑假,十一個沙灘,一群熱血青年+愛上台灣的外國人+無數淨灘志工,還給海灘短暫清淨,推動重新思考的生活革命…

逐臭之夫|與垃圾為伍的生活

2009-02-09

為了找出支撐這些政策的科學數據,有一群人,他們的工作就是到全台各地的垃圾掩埋場、垃圾焚化場,這些廢棄物聚集的地方,進行研究工作。他們習慣與垃圾為伍,因為他們是「逐臭之夫」。當我們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的同時,我們實在應該感謝這一群幾乎被遺忘的研究人員。

邁向生態城市系列報導─蛻變中的西雅圖

2008-09-29

美國,是全世界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但是西雅圖,卻是美國第一個達到京都議定書溫室氣體減量標準的城市,西雅圖市長甚至串聯了全美850個城市,共同推動全美市長氣候保護協議。西雅圖如何邁向節能減碳的生態城,成為全美最適合人居的大城市,又有哪些值得台灣參考的地方?我們的島節目特別製作「邁向生態城市」系列報導,看看在這一場對抗全球暖化的城市競賽中,西雅圖的蛻變!

少用一個塑膠袋

2006-02-20

限塑政策從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一日,由公部門開始實施。隔年一月,擴大到全國六萬兩千多家百貨公司、量販店、超市、連鎖便利商店及有店面的餐飲業。三年的時間過去,環保署宣布,從今年三月份開始取消第六類,也就是有店面的小吃店限用塑膠袋的規定。限塑政策改變的原因為何?未來的限塑政策又要如何走下去?

限塑一年

2004-03-08

你有沒有算過, 每天生活消費你要用掉幾個塑膠袋?環保署從九十二年一月開始推動第二階段限用塑膠袋政策,包括百貨公司、量販店、連鎖超商、有店舖的餐飲業者不能再無償提供消費者購物塑膠袋,必須由消費者付費購買0.06厘米的厚塑膠袋。原本環保署推估,如此一來每年可以省下六十億個塑膠袋用量。

固執塑膠

2003-02-24

根據統計,熱固性塑膠以及它的複合材料製成的產品,每年至少在三十萬噸以上。而歷年累積下來的廢棄物,在回收再利用的技術困難,市場價值極低的情況下,幾乎不是掩埋就是焚燒,如果處理不當,也有可能會造成環境的負擔。

資源再利用|廢塑膠的春天

2003-02-10

在塑膠製品來不及被大眾了解的情況下,似乎成為萬惡不赦的全民公敵。然而近幾年在垃圾費隨袋徵收的施行,以及資源回收觀念日漸普及的情形下,同樣是塑膠廢棄物,有的塑膠材料,命運已經跟往常不一樣。 在宜蘭的一家資源回收分類再製處理廠,是台灣第一家從分類回收再製成產品,一貫作業的工廠。塑膠基本上分成兩大類,熱塑性與熱固性。熱塑性的在高溫可以重新再製,熱固性的如橡膠、就不行。 塑膠廢棄物回收系統能逐漸成型,...

焚化之火

2002-12-02

後山台東是台灣的淨土,這裡沒有什麼大型工業,也少有污染,發展無煙囪的觀光產業是縣­政府及地方一直努力的方向,未來這片土地將豎起兩支焚化爐的煙囪。擔心焚化爐排放「世­紀之毒戴奧辛」,以及含有重金屬的灰渣會污染空氣與土地,威脅身體健康,是每個焚化爐­周圍居民的恐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