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關鍵字

長治久安|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

2009-09-14

莫拉克風災過去,災後重建的問題接踵而來,民國九十八年八月二十八日通過的災後重建特別條例,掀起一陣軒然大波,到底災後重建會遇到哪些問題?政府推出的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又有哪些爭端?希望透過屏東縣霧台鄉的例子,大家一起討論,是否能有更細膩的作法?

嘉蘭村的88山寨|部落的臨時安置之處

2009-09-07

一場災害,讓嘉蘭部落五十多戶民宅,掉入洪流之中。失去家園的部落居民,在臨時收容的空間裡,建造一個八八山寨,他們希望以團結的力量,走上漫長的重建之途。

走出下陷區|產業重建之路

2009-09-07

屏東特產-黑珍珠蓮霧,遠近馳名,說來諷刺,它是土地沉淪後而興盛的產業,屏東沿海地層下陷嚴重,導致海水入侵、土壤鹽化,鹽分是黑珍珠美味鮮紅的關鍵。這次颱風重創林邊鄉和佳冬鄉的蓮霧園,而更靠海的石斑魚養殖區,甚至全毀,地層下陷區是淹水的高風險區,如何才能走出下陷的陰影,遠離水患。

【災後重建】莫拉克風災過後|遷村的欲走還留

2009-09-07

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山區,東部與南部許多原住民部落,家毀人亡,引發社會的震撼。

陳有蘭溪災區現勘|崩山 惡水 土石流

2009-08-24

溫室效應導致氣候異常,老天爺的臉色,也越來越難以捉摸。今年8月2日,新竹創下40年以來的最高溫,接著8月7日莫拉克颱風來襲,老天爺在台灣山區,倒下了將近一年的雨量,山區的土石也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雨量最集中的區域包括玉山北側濁水溪上游的陳有蘭溪流域,以及玉山南側高屏溪上游的旗山溪與荖濃溪流域,是災情最嚴重的地區。洪水、崩山、土石流,透露著什麼樣的警訊?

當洪水退去|檢視佳冬、林邊救災系統

2009-08-24

莫拉克颱風重創林邊溪兩岸的佳冬鄉和林邊鄉,家毀了,農地、漁塭也沒了,當洪水退去,重建家園的路才正要開始...

莫拉克颱風走後|還高屏溪一個公道

2009-08-17

八月九日早上,莫拉克颱風剛離開台灣,可是災難卻正要開始,因為就在這個時候,高屏溪攔河堰管理中心測量到,高屏溪的水位創史上新高,深度高達24.4公尺,高屏溪沿岸鄉鎮的淹水情況非常嚴重,尤其是上游地區,沒有一個山區聚落倖免於難。不過在災情新聞的背後,卻很少人注意到,人為對河川的破壞,才是水患一年比一年惡化的主因…

【莫拉克颱風】危險的河彎之處|台東知本溪、太麻里溪暴洪釀災

2009-08-17

當暴洪沿著河谷奔流而下,自然的巨力,摧毀一切人工設施,帶來重大災情。人們在悲傷之餘,無盡哀怨,但是一切怨恨,無法改變水流運動的自然邏輯,它有一定的規律,預示著將至的危機。

【莫拉克颱風】淪陷水中央|屏東佳冬的淹水成常態?

2009-08-17

隨著氣象局不斷上修雨量預測,莫拉克颱風一舉創下台灣氣象史上許多記錄,單日降雨量最高,累積降雨量也最高。大雨重創台灣,從山上、平原到沿海聚落無一倖免,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到台東,淪陷在水中央。

【辛樂克颱風】來自大地的警示|水漫廬山、山行大不易、斷橋危機|災區現場的省思

2008-09-22

辛樂克颱風帶來了豪雨,讓台灣島上脆弱的地質環境,再度面臨考驗,許多地區都發生土石流的災情,有些是人為因素,有些是因為國土規畫不當,每次颱風過後,就會讓累積幾十年的老問題,一一的被顯現出來,這次我們的島節目,將從道路、橋樑、行水區利用和集水區保護四個面向,深入探討這些長期被忽視的問題。

重返我們的島—遠離水中央 (高屏篇)

2008-08-04

高雄市是一個地勢低漥的地方,早期到處都是農田、埤塘、溼地,伴隨著都市化的發展,農地與埤塘漸漸消失、填平,取而代之的是不透水的柏油路面,也埋下了日後淹水頻仍的因子…

【六一二水災】淪陷中的家園|雲嘉沿海地區的淹水惡夢

2005-06-27

連續一週的豪雨,雲嘉地區一夕之間成了水鄉澤國,一期稻作還來不及收割,全部泡在水中央,望著浮在水面上的飽滿稻穗,老農欲哭無淚。多年來,沿海地區的居民早已習慣了洪水進出家園的日子,房子能墊高的就墊高,不能墊高的,就把值錢的家電用品搬到膠筏上,一家人泡在水中看電視、吃飯、睡覺。對於都市人來說,這是難以想像的奇觀,但是對於雲嘉沿海地區的居民來說,這是每天要面對的生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