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之春|小金門離島風情

採訪/撰稿 李慧宜
攝影/剪輯 葉鎮中

小金門,離廈門的最近距離,只有六千公尺,是「前線中的前線」。這座島嶼,物資缺乏、交通不便,在單打雙不打的那個年代,也被稱為「離島中的離島」。總之,住在這裡的人,一切,都得靠自己!

烈嶼鄉,俗稱小金門,面積14.85平方公里,共有五個離島,人口一萬餘人,是金門縣五鄉鎮中的一鄉,東邊離大金門兩公里,西邊與中國廈門也只有六公里的距離。

身為廈門商港外的一座離島,十九世紀末以來,小金門一直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二十世紀中葉起,小金門又在台海兩岸對立的氣氛下,捱過半世紀,在純樸的農村外觀下,小金門總是散發著一股濃濃的戰爭味。像「八達樓子」是中日戰爭的遺跡,也是小金門交通要道的置高點;街道上獨立作戰的精神喊話,是小金門在冷戰時期孤立無援的寫照;還有聚落裡的老房子,也曾是駐軍部隊的情感慰藉!

小金門島上,民宅旁防空洞的密度,比大金門還高,隨意走在路上,就能看到各式樣貌的防空洞。文史工作者林馬騰說,八二三砲戰發生在民國47年8月23日,那時很多村莊被夷為平地,後來政府補助民間共築防空洞,因為民間貧苦,所以通常是三、四戶人家,合作出錢在住家旁,蓋一個防空洞。

不過,民國81年,金門地區全面卸下戰地政務的角色後,防空洞一一變成農家的菜園或儲藏室;而過去門禁森嚴的重要碉堡,也在去戰地化的潮流中,逐漸成為戰地遺跡或紀念的展示場所。這種種景象,宣示著小金門正在劇烈轉變中!

小金門唯一的對外交通,是每天與金門本島之間的對開航班,各有30個班次,雖然與過去軍管時期,出入皆有管制比較起來,便利性已經大為提高,但是小金門人還是天天引頸期盼,那已經喊了二十年的金門大橋!

提升醫療、加強交通、促進觀光,是金門大橋為小金門創造的三大功能。但是,小金門人對交通便利後可能引進的大量人潮,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穿過乾淨的街道、茂密的樹林,窗外偶爾出現老房子和一些軍事設施。林英生開著車往海邊駛去,他是小金門卓環國小的校長。為了鄉土課程教學,民國77年起,他開始往充滿禁忌的海邊探索。小金門四周沿海,到處都有他的足跡,也成為他教學的自然教室!

林英生說,「貓公石主要分布在小金門西北岸一帶,從埔頭到后頭這一段,差不多有1公里左右。另外,除了小金門,大金門古寧頭、北山斷崖那一段,到金門中段的龍口,也都有貓公石。貓公石形成的原因,是因為海邊上方的紅土層,受到雨水的淋溶作用影響,將土壤中的鐵質溶掉以後往下帶,之後慢慢膠結成類似氧化鐵的結合層,再加上潮汐海水把黏土部分洗掉,剩下比較硬的氧化鐵留下來,就變成一大塊具有蜂窩狀孔穴的岩石。」

在林英生眼中,貓公石不只讓海岸風景更加豐富,也是天然的消波塊。而小金門海岸的地質型態,不只貓公石有看頭,像是南山頭地區的柱狀玄武岩,以及玄武岩的洋蔥狀風化,還有被一大片綠色海草覆蓋的生痕化石,都是難得一見的特殊景觀。

人跟候鳥一樣,在不斷尋找棲地與食物的過程中,建立一時的家園與永遠的故鄉。小金門人也是如此,在有文字紀錄的六百多年開發史中,總是有一代一代的人們,離開家鄉,又回到家鄉。

小金門島上,有一棟西河衍派家族的二層樓建築,是小金門島上的洋樓代表。照牆上融合了東西方的設計裝飾,顯現當年林家的富裕,牆壁上修補過的彈孔,則是戰爭留下的痕跡。林家後代林馬騰進一步說明,「當時我叔公在新加坡經營航運,光是大輪船就有十幾艘,因為家境富裕,在民國25年,匯了五千塊大圓回小金門蓋洋樓,這個洋樓是中西合璧的形式,最漂亮的裝飾都設計在二樓的照牆上。過去傳統的閩南式建築講究風水,蓋房子的時候,不能擋到附近人家的巷子,所以蓋起來就是一列一列很整齊。」

因為戰亂的緣故,林家洋樓長期成為社區的公共空間,這裡曾是國小教室、村里辦公室、社區防空洞,甚至也是軍隊指揮所,直到民國70年,軍方才把洋樓還給林家。花了二十多年,林馬騰將洋樓逐漸恢復原貌,也把過去洋樓前的防空洞,整理成一處休憩空間。對他來說,洋樓、老房子這些聚落中的建築物,才是小金門最美的人文資產。

越過大海往西望,是廈門的高樓大廈與繁華景象,看在小金門人眼裡,難免會有些許惆悵,但是小金門人心裡很清楚,未來小金門的發展,還是必須回到在地的獨特性。

小金門的聚落裡,不時藏著驚喜。為了抵禦寒風,人們把風獅爺鑲嵌在老牆上,為了嚇阻白蟻,人們讓白雞高高站在屋頂上。這些設計,雖然不見得有實質功效,卻能讓孤單的離島人,心裡至少有個依靠。軍事管制解禁後,卓環國小的孩子們,已經可以自由進出過去軍隊駐紮的後山,也能在學校內的彈藥庫房中,體驗祖先過去經歷的戰爭歲月。小金門的傳統風貌、戰爭史蹟,還有多樣的海岸線,都是小金門不可取代的過去,以及未來發展的立基點。

小金門這座小小島嶼,是最前線,也是最離島。現在,戰爭已經遠離,孩子也漸漸長大,雖然冬天的北風強勁,不過小金門人知道,春天的腳步,已經越來越接近了。

地點
集數
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