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政府在大安區濱海地區,推動一項海岸藍帶觀光計畫,規劃在海岸線上,分成南北雙園區,南園興建五公頃的媽祖文化園區,北園修復六公頃的大安濱海樂園,總經費十二億元。台中市府計畫以六億元,打造一尊十七公尺高的媽祖神像,園區將招商委外經營,預估一年能吸引一百五十萬人潮,帶來十五億商機。
這項媽祖園區開發計畫,立即遭到群眾反對,前往市府前抗議。部分宗教團體,認為有獨厚特定宗教之嫌。台中市政府則表示,這是一個觀光園區,沒有獨厚特定宗教。
大安在地居民,認為在海邊建一座媽祖神像,其實對當地助益不大。關心台中市政的文史工作者江慶洲表示,過高的建設預算,將會形成浪費,讓市府財政更加惡化,排擠其他預算。
熟悉台中公共建設的陳家彥,來到南園的媽祖文化園區,他指出,預定地目前是荒廢的水上遊樂區,巨大神像預定聳立在後方的防風林帶上。在這個地方,重新整地興建媽祖園區,他懷疑實際效用有多高?會有多少遊客前來?
吳牧師居住大安二十多年,相當熟悉當地發展,他表示,北園的大安濱海樂園,早期是公共造產委外經營的海水浴場遊樂區,因為水質污染及經營問題,已經關閉十多年。吳牧師更強調,大安深受季風氣候影響,風沙相當大,不應再開發園區,而是該廣植樹木。
整個南北園區開發案,其實是為既有的開發解套,解決公共建設閒置化的問題。但是以開發建設,解決不當的開發建設,是不是最好的方式?在媽祖文化園區附近的龜殼環保公園,就是一個例子。
龜殼公園早期是濱海垃圾場改建的公園,一度年久失修後,花費千萬資金,改建成更大的環保公園,但是無論如何改建,都無法避免使用率低,如同閒置的問題。走入園區海邊,設計的景觀步道,面對著垃圾遍佈的沙灘,完全暴露花錢興建,無錢維護的問題。
台中媽祖文化園區也是一樣的問題,以前錯誤興建的園區,荒廢閒置後,是不是就該用更大、更鉅資的開發,去修飾填補過去的錯誤?讓市政的錢坑,越補越大洞。
媽祖信仰人人虔誠,信眾會到廟裡膜拜,不一定會去參拜觀光石像,畢竟正神總是供奉在廟裡。在台中,從媽祖園區到海豚館,整個海岸線陷入大開發中,對於海岸生態造成破壞,也讓市政經費陷入鉅額透支,或許回歸自然,讓海濱成為防風綠帶,才是真正的台中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