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葉明蘭
廢樹枝的小旅行|廢木再利用成永續資材
2017年3月,台中市南屯區文山掩埋場,枯木悶燒多日,造成空污嚴重,引發社會關注。面對廢樹枝如何處理,台中市思考回收再利用,同年8月首創廢木料銀行;2022年,台南市也設立廢木料銀行,什麼是廢木料銀行?如何將廢樹枝轉化成可利用的資材?
關於竹子--部落鄉愁與傳承
台中原住民部落大學,2023年4月分在大雅區一處彷彿小部落的區域,開始竹屋課程。每週一次,總共36小時課程。一間有著原民傳統技藝和現代建築工法的竹屋,短短兩個月從無到有。
從新竹女中小禮堂 看校園老建物保存困境
創建於1924年,日治時期大正13年,即將建校百年的新竹女中,校園景觀跟最早時期的樣貌,幾乎不同。但校園中一座1932年落成的小禮堂,過去90年,沒有跟著一棟棟已經消失的老校舍,歷經改建或重建,很大程度保留最早的狀態。
【晶鼎焚化爐】蚵仔文蛤問號篇:WHY 彰化焚化爐蓋不停?
5月17日,包括彰化縣養殖協會,多位蚵農代表共同組成自救會。抗議晶鼎焚化爐案,鹿港鎮各級民代也出席表態,反對彰濱鹿港區設立事業廢棄物焚化爐。
【晶鼎焚化爐】乳牛問號篇:WHY 彰化焚化爐蓋不停?
經濟部工業局為了去化各個工業區產生的事業廢棄物,以BOT模式交由晶鼎綠能科技公司,在彰濱工業區興建事廢棄物焚化爐 ,引發在地居民強烈抗議。
只要肉和蛋?雞糞怎麼辦!|養雞場的難題
彰化縣芳苑鄉是養雞產業十分密集的鄉鎮,台灣十顆雞蛋裡面,有七顆從芳苑出產,但是難聞的雞屎惡臭,讓當地居民苦不堪言。今年五月傳出漢寶村有間廢棄10多年的肉雞場,要復養肉雞,引發周遭鄰里關注。
開箱北埔新姜天水堂|北埔姜家家族與老屋的故事
新竹北埔姜家是客家族群中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姜家分成「老姜」家族和「新姜」家族,姜家在北埔留下許多老建築,日前新姜家族後代為老宅「新姜天水堂」申請文資保存,但是其他子孫對於老宅留還是不留,有不同意見...
給雞一個舒服的溫度|雞舍升級解缺蛋?
2023年3月初,農委會在彰化二林圖書館,針對禽舍升級補助計畫,與中南部農民進行座談。為了改善國內缺蛋狀況,農委會希望透過禽舍現代化,提高產蛋率,預計2023至2025年投入10.5億,改善200間禽舍。
缺蛋‧搶蛋‧蛋價回不去?|雞蛋的供與需發生什麼事?
2023年農曆過年後,國內雞蛋產量大幅減少,雞蛋價格節節升高,民眾還是買不到蛋。以每天需求12萬箱、2400萬顆雞蛋來算,農委會統計最低供應量每天11.1萬箱,少了180萬顆蛋。不過養雞協會數據,最低供應量降到10.4萬箱,一天缺300萬顆,蛋商與蛋農則認為,實際缺口達到每天少四、五百萬顆雞蛋,供需嚴重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