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非塑人生(重製短版)

採訪/撰稿 林燕如
攝影 鄭嘉明 劉啟稜 陳忠峰,剪輯 陳忠峰

你喜歡塑膠產品嗎?你是否意識到,我們幾乎被塑膠所包圍?它的形態千變萬化,它的出現滿足了一切生活所需,卻也造成難以消滅的環境惡夢。面對這股塑膠狂潮,有人選擇與塑膠保持距離…

2013年5月,七年級生洪平珊決定從台北搬到台南,展開新生活運動。她用自己的生活來做一場實驗,嘗試過一個無塑生活。洪平珊從減量、回收、重複利用的三R原則做起,並且記錄下自己的塑膠垃圾,這才驚訝發現,原來自己還是製造了不少塑膠垃圾。

全球對塑膠的依賴,可以追溯到二次大戰後。資源缺乏,科學家們利用石化廢料創造出塑膠,由於成本低廉,很快成為市場新寵兒,各式各樣的塑膠產品,進攻每個領域,它深入我們生活,帶來便利,也帶來污染。

台北市清潔隊一年回收的塑膠類垃圾,平均有五千多噸,其中最多的就是塑膠容器。而不能回收,必須焚燒的,也有將近四分之一是塑膠垃圾,就像揮之不去的惡夢,如果民眾任意棄置或焚燒,就會對環境造成威脅。



除了對環境造成傷害,有些塑膠產品還會釋放塑化劑,帶來致癌風險。因此要避免塑膠危害,就要從減量做起。以最常見的塑膠袋來說,根據環保署統計,全台灣每年用掉一百八十億個塑膠袋,平均每人每年就用掉七百多個塑膠袋,看到這麼驚人的數字,成功大學的綠腳趾社,走入學校附近商圈,要向店鋪宣導不要主動提供塑膠袋,希望減少塑膠袋的使用。



他們不只是對店家宣導,在班上也放置塑膠袋回收箱,讓同學順手就能交回塑膠袋。然而關鍵,其實在於消費意識的改變,我們在買東西時,經常會忘記帶購物袋,於是無意間又增加了塑膠袋,因此要養成有意識的消費行為,很重要。考慮到這點,洪平珊每次出門前,都會評估好要買哪些東西,做好準備。

在追求實踐低塑生活的過程,洪平珊就像在玩闖關遊戲,得一一找出替代品。也在尋找替代品時,看到老產業的困境。

在台南市的小巷弄,有間經營了五十多年的亞鉛店,還在努力跟塑膠對抗。在塑膠還沒進來前,一些生活器具都靠亞鉛店老師傅手工打造。民國60年代,塑膠挾著便宜、外形亮麗,輕巧又便利的優勢,成為世代霸主,也讓需時費工的手工器具,節節敗退。



洪平珊認為,想要抵擋塑膠狂潮繼續氾濫,關鍵就在於生活態度,為了推廣少用塑膠品,她擺攤推廣理念。

希望越來越多人重視塑膠議題。也期待越來越多非塑產品出現,要降低對塑膠的依賴,就不會是夢想。

地點
集數
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