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貓狗‧校園同伴動物

採訪/撰稿 朱淑娟
攝影/剪輯 葉鎮中

校園裡有很多動物,包括天上飛的鳥、花叢中的蝴蝶、地上爬的蛇,以及流浪貓狗。校園動物可能帶來困擾、也可能帶來好處,對於校園動物應該如何看待、對待?

趁著冬雨空檔,陽光奮力穿越茂盛的松樹、灑落草地。中央大學四、五隻校狗正舒服地躺在草地上享受陽光,有時跟路過的學生玩在一起,人與動物像同伴,共享陽光與草地。

中央大學汪汪社社員駱易俗說,中大校園流浪狗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棄養,分為成犬跟幼犬,有些是家裡狗不要養了、就丟掉。另一個是家中的狗沒有結紮,一胎最少生2隻,最多12隻,家裡無法養那麼多,只好找地方丟掉。

用絕育取代捕捉,成立「汪汪社」

原本學校不容許流浪狗停留,一發現有流浪狗就請捕犬隊把狗抓走。但有學生認為,捕犬無法解決校園流浪狗問題,於是在2002年成立「汪汪社」,與學校協調暫停捕犬,用絕育取代捕捉,嘗試用另一種方式解決問題。

汪汪社社員余致蓁表示,反對捕犬隊進入校園,因為目前來看,他們的捕犬手法並不是非常人道,希望能盡量避免這個過程。另外她認為,捕犬隊訓練不足,抓到的通常都是乖乖趴著很溫和的狗,會攻擊人、會追車、吠人的,都是警戒心比較重的狗,反而不太抓得到。「所以我們覺得捕犬無法解決校園流浪狗問題。」

也有學生認為,讓流浪狗停留在校園,有時反而有助於減少流浪狗數量。因為校園是開放的空間,趕走一批會再來一批,只是把狗趕走並非最好的方法。

汪汪社前社長謝恩平說,因為狗有領域性,應該讓學校保留一些親近人的狗,利用牠們的領域性去抵抗外面一些不知道習性不親人的狗,減少進到校園的機會。

人改變行為就能與動物和平相處

讓流浪狗停留在校園,並不是一開始就能相安無事。狗的行為會造成人的困擾、甚至影響安全,但也有學生認為這不完全是狗的錯,只要人有正確與動物互動的知識,困擾就會降到最低。

余致蓁說,同學最常反映的問題,像是追車吠人、製造髒亂,肚子餓會去翻垃圾翻食物。汪汪社一直在跟同學宣導,不要把手上食物餵狗,不要讓狗狗適應人類的食物,狗才不會去翻垃圾製造髒亂。

另外,狗本能會去追高速移動的物體。比如騎腳踏車時被狗追,希望能慢下來,而不是尖叫害怕、愈騎愈快,反而會激起狗狗去追東西的慾望。「狗跟人相處其實跟人與人相處滿像的,你不要犯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去犯人。」

校犬對學生也有正面的教育意義

校園是一個小社會,無法自我隔絕,提早讓學生接觸流浪狗,是最好的社會教育。成功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王毓正指出,在討論校園應不應該有狗的前提下,應該先去問一個問題,假如流浪狗在社會中充斥著各個角落,那為什麼校園裡會沒有流浪狗?

他表示,如果沒有讓學生認識社會就是這個樣子,要如何讓他去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問題要如何解決?「認識是一切的源頭,是一切的開始。」

另外有學生認為,校園有動物,有助於人學習與動物相處的知識。動物也可以跟人做好朋友,建立互助的互伴關係。

汪汪社前社長謝恩平說,既然你有這麼多狗,你就有更多機會去親近牠,更多機會去了解狗的相關知識,加上社團宣導,生活中接觸得到這些狗,有助於以後如果想養一隻狗,或看到路邊野狗,你會知道不能餵牠吃什麼,例如狗不能吃巧克力會心臟病。狗看起來很愛喝牛奶,其實狗不喝牛奶。

汪汪社社員余致蓁說,校園有一些狗狗很貼心,有女生很晚走回宿舍不安全,狗狗會陪她們走到門口,「真的很貼心,很不可思議。」

校犬管理是否應由學生社團承擔?

校園是師生共有的空間,如何利用、管理,應該由所有人決定並分擔責任。由一個學生社團承擔校園流浪動物的管理工作是否洽當,有待商榷。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表示,不是把校園狗就交給幾個愛狗的老師、同學、或社團來處理就好,這應該是學校的事情,學校共同討論,有多少動物,要如何對態牠,方法是什麼、制度是什麼?

照顧狗需要資源,目前由汪汪社募款還能勉強支應,但義務工作需要持續不斷的熱情,如何在學業之外兼顧校犬管理工作,是未來的一大挑戰。

汪汪社前社長謝恩平表示,「最主要的困難點是熱情。」汪汪社夾在學生跟學校之間,也夾在愛狗人士跟不愛狗人士之間,有些人說,「狗很可憐你怎不帶回家養」,但這已超過我們能做的限度。不愛的人就說你怎麼在學校餵狗。「其實這有很大的困難。支持我們做下去,最主要是熱情。」

為狗舉辦學校公民論壇,全國首次

高雄市教育局推動「校園愛心犬」制度,讓鼎金國中的「皮皮」成為一隻掛有學校標誌的正牌校狗。校園養狗有好有壞,有人贊成有人反對,為了形成共識,鼎金國中為校狗舉辦了公民論壇,創下國內的第一次。

高雄市教育局老師蔡宜家表示,訂定高雄市校園愛心犬計畫是希望先從學校師生開始來了解動物保護法令,愛護動物具體行為,最後了解動物倫理的相關概念。

鼎金國中校長丁文祺說,經過兩年的實務經驗,校園有動物學伴之後,到底實務上增加生命教育紮根在校園是如何,實務上碰到的困難又是如何,生活上的便利或者不便又是如何,舉辦公民論壇是把正反意見呈現出來。

管理得當,校犬好處多

會中有人認為校犬可以維安、撫慰學生情緒,有人則認為校犬不容易管理,校園不應該是養狗的地方。

鼎金國中老師羅耀堂認為,校犬的正面影響有兩方面,除了校園愛心犬對學生輔導及撫慰功能外,現在的國中國小都是開放校園,沒有圍牆,居民可以自由進出,有風險存在,校犬制度如能建立有一定的規模,有維護學生安全上面的功能。

鼎金國中學務主任徐瓊進則反對,他認為養校狗很多人都不會反對,問題是要管理得當,而通常都無法管理得很周延,有些小狗會攻擊不喜歡的人,辦活動時有些家長突然被攻擊。

校犬讓學生分心、還是讓教室變歡樂?

有老師認為,校狗進出教室會影響學生上課。但也有老師覺得教室有校狗,有助於提升上課情緒。

龍華國中輔導主任吳淑華說,流浪狗進入校園,不只是校園,有時會突然就進入教室,同學注意怎麼突然一隻狗進來了,造成同學分心。

不過,高雄中學老師葉玉瑛卻覺得,學校的狗不是走進來看看你就好,有時會跳起來手放在桌子上看你一下,學生走路還要讓路給牠,老師發考卷還要跳過牠,發生很多很好笑的事,「但因為這樣,教室變得很歡樂。」

當校犬已成學伴

公民論壇討論熱烈,但身為事件主角的「皮皮」卻正在享受南台灣溫暖的陽光。今年已10歲的皮皮,在鼎金國中出生、長大,跟大家一起吃營養午餐,是學童吐露心事的對象。

鼎金國中一年四班班長劉念佳摸著皮皮的頭說,「牠是我們班34號,因為剛好我們隔壁就是輔導室,淑美主任是牠的媽媽,所以就把牠當成我們班34號。」

學生劉雅菁說,「如果人家喜歡皮皮我就很喜歡他。」

鼎金國中輔導主任林淑美說,「皮皮」是2000年11月出生,一直待在鼎金國中,之前照顧牠的是二樓的輔導室,隔壁一年四班學生跟她一起就近照顧皮皮。孩子喜歡牠,有心事願意去跟牠分享,「所以皮皮現在變成鼎金國中的一份子,大家都很愛牠。」

動物學伴有助於學生學習生命教育

有人認為推動校園動物學伴,不只是學校要不要養狗的問題,而是有助於學生學習生命教育。鼎金國中家長會長李淑玫說,她的小孩很愛狗,常跟她說,其實狗跟人都一樣有生命,都要同等對待,只是因為不了解所以把牠們當畜生,這是傳統的概念。

林淑美常常跟孩子說,「我沒有要你去愛牠,或是你去贊成這個東西,但你不准去做惡意攻擊。」就像同學相處一樣,有你喜歡的人、不喜歡的人,不能做到包容,但至少不能去攻擊,「因為每一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

側記

在鼎金國中、中央大學採訪時,運氣很好,都遇到冬日陽光。學生、民眾躺著、坐在,在草地上享受陽光。狗狗有的靜靜坐在草坪上,讓陽光灑落全身。有的則搖頭擺尾在草坪上散步,穿梭在人群周圍,遇到狗同伴,還用身體碰觸打招呼。 

陽光、有點冷的風、人與狗、加上老樹,那個景象看起來讓人心情十分平靜。 

我常想,如果那個景象少了狗、少了樹,看起來又會怎樣? 

人類常常只從自己的觀點或利益出發,主導非人類動物、植物的命運,但從沒想過,只考量人的利益,忽視動物、植物的生存權利,最後遭殃的恐怕還是人類。如何讓人類與動物、植物共存互助,對人類來說,是重要的事。

集數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