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播出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搭著捷運來到新北市紅樹林捷運站,這個距離淡水河出海口只有五公里遠的地方,有著全世界最大水筆仔純林,沿著木棧道走進紅樹林裡,沿途的泥灘地上,充滿了生機。

相較保護區裡的生物,可以自在的生活在泥灘地上,居住在步道另一側的陸蟹,命運卻是大不同。

陸蟹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涵洞、排水道,或是草叢間、石頭縫隙,都可以看到牠們的身影。每年五到九月繁殖季來臨,牠們就會從內陸,移動到水邊釋幼。這段繁衍新生命的旅程,卻有如陸蟹媽媽們的天堂路。

緊鄰自行車道的紅樹林捷運站和停車場,也可以發現陸蟹的蹤影,牠們經常沿著建築物的縫隙,鑽進這些設施中,命喪往來的行人腳下或車輪下。就算能在人的腳步或車輪下逃過一劫,陸蟹也可能因為迷路,無法再回到自然環境,一旦缺水太久,可能在建築物中乾死。

有些陸蟹體長只有一兩公分大,又有絕佳的保護色,一個不注意,不小心踩過去,也不會讓人有太大的感覺,牠們卻有著無可取代的生態地位,是滋養海岸林的重要角色。

紅樹林生態教育館的駐館人員,希望台北捷運公司和相關單位,能透過改善設施、填補縫隙,來減少陸蟹的路殺問題,不過紅樹林一帶的陸蟹,族群量有多少?受到路殺等人為干擾的情形又有多嚴重?過去數十年來的生態資料,幾乎是一片空白。

紅樹林生態教育館和荒野保護協會,特地舉辦志工培訓課程,號召民眾一起來調查陸蟹,為下一步的政策遊說累積能量,也讓更多人認識淡水河岸的陸蟹,面臨的生存挑戰。

車一輛接一輛,湧入台中高美濕地,夕陽西下,潮間帶閃耀著金黃光芒,這是一天中遊客數量最高峰的時刻,對於居住在堤岸另一側的陸蟹們,人潮為牠們帶來的,是生存壓力。

沿著番仔寮海堤開闢的道路,阻隔了陸蟹媽媽前往海岸釋幼的路,也是路殺的熱點。在這次調查正式開始前,團隊更赫然發現,周邊又有陸蟹的棲地,遭到填土而消失。

相關單位對於公共運輸的規劃,態度始終消極,遊客總量管制也遲遲未有進展,伴隨著大批遊客而來的,是不斷增長的停車需求。2017年,我們就曾在番仔寮海堤旁,紀錄到農地遭到填土,陸蟹棲地消失的現象。事隔多年,同樣的情形還是持續上演。

夜色降臨的時刻,一群由在地居民組成的調查志工,聚集在番仔寮海堤旁,戴起頭燈,兵分兩路,準備開始今天的陸蟹調查工作,同時也努力救援,協助陸蟹過馬路,人力有限的狀況下,仍然敵不過南來北往的車輛。

和過去三年的調查相比,今年調查團隊也發現了新的路殺點,就位在2019年剛啟用的高美濕地遊客中心旁。

每隻抱卵的陸蟹媽媽,都蘊藏著幾十萬個新生命。如何在滿足遊客需求,和維護陸蟹棲地間找到平衡?仍是個難解的問題,需要人們願意慢下腳步,才有機會扭轉牠們的命運。

學科
動物, 濕地
縣市
  • 新北市
  • 淡水區
  • 台中市
  • 清水區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剪輯 葉鎮中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這裡,是高雄市旗山、內門、田寮的交界處,有一座馬頭山。2015年6月,廢棄物處理廠商,想在馬頭山興建掩埋場,差一點就被開發為乙級廢棄物掩埋場,經過三年多的抗爭,目前程序暫停在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

Z業者原本認為,馬頭山的自然資源與地下水不多,設場對環境衝擊不大,但居民經過三年多調查,發現生物與地下水都非常豐沛。2018年年底,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宣布此案暫緩,爭議就此落幕。居民把抗議組織自救會,轉型成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也將抗爭力量化為當地社區發展的能量。

從2020年2月開始,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和高雄市內門區內南社區發展協會,共同推動社區林業計畫,一個月進行一次到兩次的自然環境自主調查,以此盤點社區資源。

參與調查的居民,每次至少六、七人。他們大多六、七十歲以上,但是手腳很靈活,上坡、下山得心應手,穿越密林或草叢,也都輕而易舉。像是61歲的劉茂林,在地方上有「草地博士」的稱號,山區的捷徑、路邊的植物、樹林或溪邊的動物,幾乎都難不倒他,所以照相機要放在哪個區域、綁在哪棵樹上,都得仰賴他的意見。

戴著農用斗笠,坐在挖土機上操作機器手臂,劉茂林渾身上下散發農民特質。從小在馬頭山長大的他,年輕時曾在高雄市待了十年,返鄉生活至今已經三十多年。以時下年輕人流行的語彙來說,現在的劉茂林,是十足的斜槓人生。他從工開怪手、也務農養蜂,只要有空,一定義務投入社區工作。

至於社區工作的部分,劉茂林不只出一己之力,連33歲的兒子劉易承,也被他拉下水。日常是老人調查團,假日就換青壯年出馬,平日在外地工作的年輕人,會利用休假回到馬頭山。

一到星期六或星期天,一行人走在山徑上,再爬進果園,到了照相機所在位置,大家七手八腳看起來不太熟練,不過,這是必經的過程。50歲的蔡美玲第一次拆裝照相機,劉達亮負責指導,另外,劉易承是第三次擔任調查記錄。54歲的吳順興是蔡美玲的先生,夫妻倆對社區一向親力親為,他們不只接下老人的棒子,也努力為下一代守住家園。

從2015年6月起,馬頭山因為掩埋場的爭議案,一時失去寧靜,雖然危機暫時解除,但剛起步的運動已經停不下來,只要地方有需要,人人都會挺身而出。山村市集上二十多個攤位,有人在推廣理念,也有人促銷農產品,而馬頭山最引以為傲的生態導覽,更是不能少。

六、七月之交,芒果採收即將結束,破布子季節已經進入尾聲,老農民忙得很開心,這是屬於馬頭山的夏天,沒有什麼改變,不過,也有些變化正在悄悄發生。馬頭山被稱為惡地,是因為月世界的特殊地形,再加上當地廣大的刺竹林,給人感覺不好親近。但是,這些年的環境運動,讓外界重新認識馬頭山,這裡的各種生態資源豐富,農村生活維繫著人與人的互動,還有社區營造也邁開第一步。

學科
山林, 開發, 文化
縣市
  • 高雄市
  • 旗山區
  • 高雄市
  • 內門區
  • 高雄市
  • 田寮區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李慧宜
攝影/剪輯 許中熹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台南律師湯德章為了堅守正義,不幸犧牲,他的壯烈事蹟,為後世所景仰。台南市設立湯德章紀念公園,同時他居住的故居,也成為人們參訪的建築。

二二八事件後,湯德章家族受到極大壓力,生活並不順遂,經濟拮据下,1960年代將房舍賣給別人。接手的屋主相當愛惜房子,數十年未更動,但是最近因為生病,不得已必須轉售房屋,引發拆除危機。

李文雄深愛台灣歷史文化,在台南經營知名冰果室,得知湯德章故居可能被拆除,立即奔走搶救,希望政府能夠重視。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出面邀集專家、民代與官員,共同商討如何保護這位台灣重要人物的故居。

湯德章故居,過去一度因為開路,計畫拆除,後來台南市政府修訂都市計畫,停止開路,解除危機。但是這次轉手變賣,新地主計畫拆屋,搶救團體進行文資提報,希望文化部指定為不義遺址,或是由台南市政府指定為古蹟。

新地主知道社會發起搶救行動,也願意配合,希望有人出面收購土地與房屋。台南市政府將故居暫定為古蹟,等待進一步審查,但是新地主提出售地時限。搶救團體擔心時間有限,在網路上發起搶救湯德章故居行動,最後成功募款兩千多萬元,解決拆除危機。但是要永久保存故居,以及常態編列整修、維護經費,還是需要政府出面指定文資身分,並且結合民間進行後續營運。

1960年代,曾有一首「素蘭小姐要出嫁」的台語老歌,風靡台灣大街小巷,演唱者黃三元被譽為寶島歌王。他在彰化縣埔心鄉的家族老屋,也因為建築相當有特色,成為地方知名景點。

這棟由黃三元父親黃義,在1940年建築的家族老屋,具有中西合併的特色。黃三元故居其實在家族老屋的隔壁,目前依舊保存。但是黃義所建的家族老屋,因為部分產權交易,面臨拆除危機,外界就以搶救黃三元故居,稱呼這場搶救行動。

埔心鄉長張乘瑜將黃三元的家族老屋,視為地方重要文化資產,長期推動地方再造,將老屋周邊的房舍重新整理,希望帶動觀光發展。目前在張乘瑜溝通下,黃義家族成員多數願意保留,並朝向指定文資身分發展。他希望老屋能保留下來,並以黃三元的故事,成立一間台灣歌謠文化館。

許多名人故居、歷史老屋,總是面臨家族沒落,無法守護老屋。甚至不知道搶救回來的故居、老屋,能有什麼作用。三百年前開墾屏東平原的崇蘭蕭家,利用搶救回來的家廟,作為推動地方文化的火車頭,開啟地方觀光發展。

日治之後,蕭家沒落,建於1881年的家廟跟著毀壞,二十多年前蕭永忠回到家鄉,成為家廟管理人,卻碰上開路計畫,要拆除部分家廟,讓他決心守護,進行重建。透過申請文資身分,獲得縣定古蹟指定。並且在重修過程中,意外發現傳統彩繪大師陳玉峰的作品。

修復完成的蕭氏家廟,不只是家族的歷史榮耀,也扮演地方發展推手,附近區域也進行了社區改造,一起建了深具文化意義的地方廟宇,提供傳統匠師展現技藝的空間,同時邀請居民參與,完成一條藝術巷弄。

蕭永忠的兒子蕭登峰,回鄉創業,透過新興傳播科技,將文資歷史網路化,吸引更多年輕人。打破過去文資只是歷史講古,加深互動遊戲的樂趣,在古老文本中,找尋新的文化經濟。

修復老屋,不只上一代的文化保留,更能為下一代開創生活,守護依賴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協力,但是永續經營,必須有新的觀念,新的作法,讓過去的歷史,成為文化資本,世代經營永世留存。

學科
開發, 文化
縣市
  • 台南市
  • 屏東縣
  • 彰化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 賴冠丞 張光宗 許中熹,剪輯 張光宗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最近大家會在公園綠地中,看到一隻大鳥的身影,牠安靜地在樹蔭下吃蚯蚓,當察覺到有人停下腳步關注牠,就會化身成一根木頭,動也不動,等關注或威脅解除,才會繼續找牠的蚯蚓,或者玩起小水坑裡的落葉。

來到都市的公園,攝影師蕭啟仁讚嘆黑冠麻鷺尋找蚯蚓的功力,「真的很厲害,都知道蚯蚓在哪?」。現在這麼常見的黑冠麻鷺,很難想像在十多年前的台灣,牠還是稀有鳥種。一旦出現鳥蹤,鳥友們都會連夜開車,千里迢迢地去尋鳥,只為了按下快門。

不過這幾年,黑冠麻鷺在公園太普遍了,甚至不怕人,大家對牠的出現也就忽略了。但依舊有鳥友會觀察牠的行蹤,蕭啟仁如果發現黑冠麻鷺的腳上,有熟悉的腳環,就像看到老朋友一般特別興奮,因為從腳環就可以知道牠從哪裡來,觀察牠的一舉一動,回報給研究單位。

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的袁孝維教授提到「繫放是科學家常常會使用的工具,用來追蹤個體,掌握同一隻黑冠麻鷺的行蹤」。2010年,袁教授開始做黑冠麻鷺繫放研究,2015年建置了黑冠麻鷺故事館,2018年建立回報平台,讓民眾能與黑冠麻鷺更加親近,同時也發揮公民科學家的力量,監測並記錄族群與範圍。

袁孝維說:「回報平台可以累積很多生物學上的知識,刺激大家把資訊分享給我們,也讓我們知道,原來台大繫放的黑冠麻鷺,最遠會跑到苗栗,還會飛到關渡、宜蘭大學的草皮上。」藉由民眾的目擊回報,彙集成可觀的生物記錄。

黑冠麻鷺的英文名字叫做Malaysian Night Heron,名字中雖然有夜鷺的含意,但牠應該是在晨昏的時候活動,而不是夜行性鳥類。主食是蚯蚓,台灣以蚯蚓為主要食物的鳥類並不多,再加上氣候變遷等因素,讓族群逐漸擴張,現在不只公園綠地有黑冠麻鷺,許多校園裡也出現牠們的鳥巢,成為環境教育的活教材。在實際觀察動物行為的體驗中,民眾對生命教育有了新的感知,進而潛移默化對生命的尊重。

曾經有民眾擔心,黑冠麻鷺的數量不斷地增加,會不會影響原本城市中的生態平衡,不過袁孝維教授提醒「生態系從來沒有靜態的平衡,都是動態的平衡」,只要不是人為的干擾與介入,物種的增加與減少,從消長到平衡,生態系會有自己的韻律。黑冠麻鷺進入城市綠地,可能是因為牠的適應力變強、數量變多,但是如果這裡的食物減少了,牠們自然也會因為缺乏食物而離開。

下次如果遇到我們身邊的鄰居-黑冠麻鷺,可以靜靜地觀察牠們,抱持尊重的態度,不去干擾牠們,讓動物與我們之間,維持最美好友善的距離。

學科
動物, 城市
縣市
  • 台北市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 劉啟稜 陳淯茜
攝影/剪輯 劉啟稜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位在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處,社子島有著兩極化的面貌,在倉儲、回收業、小型工廠與住宅之間,藏著百年古厝、都會區難得一見的田園風景。田邊的小工寮,左鄰右舍話家常,還會各自帶食材,共餐共享,維繫著緊密的鄰里關係與無形文化資產。

每年元宵節,夜弄土地公,居民會抬著土地公神像繞行聚落。這個起源與社子島容易淹水的背景有關,居民用鞭炮提醒土地公保佑地方,希望免去淹水之苦。

1963年,超級強颱葛樂禮帶來驚人雨量,造成台北盆地大淹水,雨量大、漲潮、海水倒灌,再加上石門水庫洩洪,社子島淹了三天。這場颱風也改變大台北的防洪規劃,為了達到兩百年防洪頻率的標準,決定沿河興建九公尺堤防,但是高堤只保護到延平北路六段。

經濟部在1970年的「台北地區防洪計畫檢討報告」中,明訂社子島為限制發展區,全面禁建,當時沒有發布細部計畫,導致社子島缺乏完善的公共建設,連衛生下水道都沒有。

社子島所在的延平北路七到九段,原本沒有堤防,直到1987年,行政院才決議以二十年洪水頻率的保護標準,興建六公尺高的堤防。堤防內,歲月的痕跡寫在居民臉上,也一道一道刻劃在建築物上。五十年來,解除禁建是居民最熱切的期盼。

能不能解除禁建,關鍵在防洪計畫。2010年5月,台北地區防洪計畫決議,將社子島提高到兩百年的防洪標準,興建9.65公尺高的堤防,基隆河側的堤線必須內縮80-130公尺,淡水河側堤線則內縮30公尺,需要大約50公頃的土地,因此社子島需要一個新的都市計畫。2015年,市政府成立社子島專案辦公室,展開對話。

2016年2月,台北市府舉辦i-Voting,提出運河社子島、生態社子島、咱的社子島與不予開發四個方案,供居民投票。整體投票率35.16%,最後生態社子島以3032票獲選,成為開發主軸,在高保護的240公頃範圍內,以韌性城市與智慧社區的理念,打造住宅區、商業區與產業區,預計容納三萬人,將以全區區段徵收的方式推動開發。

2018年6月,社子島都市計畫的主要計畫有條件通過,附帶三點決議:保存聚落紋理、安置逐戶列管和辦理安置聽證會。2020年4月,細部計畫通過。

都市計畫中,將保留十二處歷史建築,其中有十處位在公共設施範圍,會移到鄰近公園內安置。社子島自救會發言人李華萍質疑,文資異地保存,脫離原來的聚落紋理,失去它的核心價值,未來不是文資公園,而是蚊子公園。自救會訴求的是「解除禁建、原地改建、九大聚落全數保留。」並且有兩千多位社子島居民,連署反對區段徵收。

在台北市政府的區段徵收前置調查中,反對區段徵收的社子島居民占42%,贊成方占3.66%。社子島住著一千多戶有屋無地的人,對於自救會的訴求,社子島居民權益促進會理事長楊明照有不同看法:「土地不是你的怎麼原地保留?就地改建,房子你的,土地是別人的,要怎麼整建?除了區段徵收以外,真的想不出別的方法。」

長期關心社子島的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副教授廖桂賢表示,整個抹掉重來,是全區區段徵收最大的問題,這是非常暴力的開發方式,把本來的空間全部剷除了,本來的社會網絡,會受到很嚴重的破壞。

區段徵收是政府強制徵收土地進行開發,地主可以選擇領取補償金,或是申請領回大約40%的抵價地,而對於有屋無地或無屋無地的居民,台北市府將以多元優惠的安置計畫加以保障。

長期關注土地徵收問題的政治大學地政系徐世榮教授認為,區段徵收必須符合公益性、必要性、比例性,以及是否為最後迫不得已的手段等必備要件。徵收涉及人民基本權利的剝奪跟侵害,是憲法層次的課題,違反憲法對人民生存權、工作權、財產權的保障,先進國家大都摒棄不用。

廖桂賢副教授則表示,都市計畫應該思考怎麼讓大家一起好,如果沒辦法讓所有人都更好,至少不要讓弱勢的人更糟。她認為,社子島居民過去一直是被特別犧牲,台北市其他地方,把不用淹的水加到社子島,其實是一個災害的轉移,加上禁建五十年來,沒辦法修繕房屋,生活環境不斷衰敗,需要特別條例去補償社子島的犧牲。

爭議中,開發計畫一路闖關,居民認為溝通不足,多次向監察院提出陳情,監察委員趙永清與高涌誠,在一年多的調查後,對台北市政府提案糾正。

從2015年啟動社子島開發規畫至今,五年過去了,都市計畫的主要計畫與細部計畫完成審定,防洪計畫在2019年12月經行政院核定,另外二階環評將2020年7月舉行,與此同時,區段徵收的籌備作業也持續進行著。

邁向解禁,過程很艱難,市府與居民需要更多溝通,讓社子島變好的共同願望,才能實現。

學科
開發, 城市
縣市
  • 台北市
  • 士林區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 張光宗 葉鎮中,剪輯 張光宗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吃過早餐,教授帶著研究生,來到周有鎮出借的稻田,啟動無人機。從空中俯瞰。六月,正是水稻準備收割的時候,不過教授的無人機,可不是來空拍美景的,它正在紀錄稻子葉片的光譜。

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講師溫子萱說,「主要是有看葉綠素的情況,作物會大量反射近紅外光,反射紅光,我們根據這個來做計算。」


照片提供 王裕民

前一天在台東無人機紀錄的光譜,回到屏東立刻交給電腦運算。稻葉多、顏色又深綠的部分,代表葉綠素含量高。在電腦畫面中,黃色稻田區裡,葉綠素多的部分,就會呈現出橘色。「也就是說,它的氮含量,是比較高的。因此我們可以推測,他的水稻在這個地方,過量施肥了。」王裕民教授說。

過量施肥會造成稻子倒伏,畫面中兩張照片,是根據GPS在同一個地點拍攝。左邊是稻子成熟後,出現倒伏的地區。同一個地點,三個禮拜前,空拍機多光譜影像,已經顯現「這裡施肥過多了。」

關山的周有鎮一家,共同經營四十多甲的水田。孫子周士堯說,這個多光譜影像系統帶來很多方便,「就不用像現在,還要用人的方式,用走的才可以知道,我這邊施肥太多,這邊施肥太少。」

同樣在關山,范呈豪的家族經營契作面積高達九百公頃水稻田的碾米廠,他們已經開始用無人機噴藥及灑肥料,「靠這個一個早上可以處理四到六公頃,如果用人力一個早上就虛累累了,人工就差不多兩公頃。」

如果施肥的無人機,搭載了水稻田多光譜GPS圖資,那麼就可以在肥料太多的區域,加速飛過,減少肥料釋放。

年輕的范呈豪希望,可以盡快累積水稻田溫度、濕度、光照的大數據,建立起災害預警系統,「你可以提前預防,減少農民的損失,政府也不用花大筆錢補貼農損。」

台灣的務農環境,從最早期的人力加上牛耕,轉變到機械栽種,現在是AI的時代了。不過達到這個理想前,還是有現實的阻礙。王裕民說,「所有的伺服器都在田區裡,我們沒辦法預測田區是不是有高壓電塔,是不是有火車的高壓線經過,是不是有手機基地台在干擾資料傳輸,是未來會面臨的最大問題。」

未來進入5G通訊,原本的3G、4G網絡,將更便宜地讓給非消費性通訊。但是,5G時代將會有更多的基地台。

極端氣候下的糧食問題,要嘛尋找適應新環境的品種,要嘛發展新科技幫助生產。前者曠日費時,後者有科技公害的爭論。

人類不斷追求經濟與物質的成長,看來,也把自己推進永無止境的賽局裡了。

學科
農業, 科學
縣市
  • 屏東縣
  • 台東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呂培苓
攝影 陳添寶,剪輯 顏子惟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屏東三地門鄉的德文部落,老人家柯大白一邊幫油芒小苗拔草,一邊說:「我今年七十八歲了,上次看到油芒, 是十八歲的時候。你說,油芒消失多久了?」

柯大白說,部落傳統會種植小米、玉米、高粱、芋頭以及油芒。「其實油芒不好吃,散散的,沒有特別的味道。」但山上人家有什麼吃什麼,不會特別挑,而且油芒種在小米四周圍,「很奇怪,鳥就比較不會來吃。」

油芒本來是部落的傳統作物,但後來敗給比較好吃、比較賣得出去的玉米、芋頭等等,漸漸的,大家就不吃不種了。

2010年,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邢禹依博士出國開會,一位英國學者Dorian Fuller告訴她,台灣有一種孤兒作物,叫做油芒,只有在台灣,沒有傳到別的地方。邢博士回來後就請實驗室的助理徐子富到山上去找。

2011年,徐子富在屏東三地門鄉的德文部落,看到了六株油芒。那,徐子富是怎麼認出來的?原來,他查到了台大植物標本館裡面,藏著一百年前,日本博物學家採集的油芒標本。有趣的是,採集的地點,包括台東和高雄。這是不是說,以前油芒可能很普遍,平地也有?這個植物考古題,還有待解謎。

那油芒對人類有營養價值嗎?邢禹依博士說,「跟許多禾本科植物比較起來,油芒的胚很大,而且油份很多。在它富含的油脂裡,有色胺酸,這是能讓人開心的物質,而且是人體沒辦法自己合成的。」油芒的脂肪是稻米的八倍、蛋白質是稻米的兩倍,和小麥差不多、鈣與鎂的含量是稻米的七倍。

八八風災之後,德文部落很多人搬走了,少數災後留下來的人家,依循部落的習慣,菜園裡絕對不會只種一種作物,而是多元種植,龍葵、樹豆、山萵苣等等,都種。就是這個多元種植的習慣,讓油芒這個早就不受歡迎的作物,得以保留。

畢生研究種子學的台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說,保種是很重要的,在雨水充足的環境下,我們可能不覺得,有抗旱基因的植物有什麼重要性,「但是一旦乾旱來了,它的能耐就顯出來了,」郭華仁說,現在氣候變幻莫測,保留多元種子的重要性在於「我們人類將來會用到。」

因此郭華仁一直希望「原住民族傳統知識保護條例」能夠立法,他認為可以成立一個基金會,是台灣原住民族共有。像現在很多人想種油芒,需要種子,就可以付一點錢給基金會,感謝他們保種的貢獻。如此一來,也可以鼓勵繼續多元種植,達到保種目的。

那麼,拿到種子真的隨便種就可以活了嗎?

油芒的莖桿上面有厚厚的一層蠟,可以保護植株體內的水分不會被快速蒸散,這是油芒抗旱的構造。另外,在屏東林邊因為海水倒灌而造成土壤鹽化的光采濕地,試種的油芒可以存活,也能結穗,證明相當程度可以抗鹽。

但是能抗旱、抗鹽到什麼程度呢?

如果想大面積種植,以上兩個問題,就很重要了,而且,大面積栽種就必須機械化。油芒在原鄉,瀟灑自在,往四面八方橫長不斷地分蘗,但是,這會造成結穗期不一致,因而無法用機械一次性採收。所以在農委會農改場旗楠分場,周國隆博士正在進行純化油芒的過程,目標在栽培出生長高度一致、結穗期一致的油芒,這是商業化生產的必須條件。

在周國隆的種植經驗裡,油芒在小苗的階段生長很慢,很容易被雜草包圍,和紅藜很不一樣。想要商業化大面積栽種,就要先過這一關。然後,油芒還必須發展出加工產業鏈,一旦生產過多,就必須靠加工食品來去化油芒的產量。

中研院委託農改場培育的第六代油芒種子 ,將會把種子所有權交給德文部落的答樂歌部落產業發展協會,以符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精神。答謝並對保種者致敬。

而在山的另一邊,大社部落的武棟,在祖先的土地上,堅持以野植法栽種最原始的油芒種子,「能夠活下來的,就是適合山上的。」他說。

學科
植物, 農業, 文化
縣市
  • 屏東縣
  • 台東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呂培苓
攝影/剪輯 顏子惟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新冠肺炎被認為與17年前的SARS一樣,可能源自野生動物,但一群聯合國科學家在2020年4月發表聲明,指出人類是唯一需要為這次大流行負責的物種。其實五年前就有學者做過統計,發現1940年至2000年的新興傳染病爆發原因,農地利用改變及棲地破壞,占了最大比例,這些因素可能增加野生動物與家畜、人類接觸的機會,進而傳播疾病。

1998年,馬來西亞立百病毒的爆發,正是因為棲地破壞。起因是帶原的果蝠在原本居住的森林被砍伐後,轉而棲息在果園和鄰近豬舍,透過排泄物等途徑將病毒傳染給豬,再經由養豬場員工引發人類族群的大流行,當時導致雙溪立百村一百多人死亡。

台灣雖然尚未發生立百病毒感染案例,但也有其他長期存在的人畜共通傳染病,狂犬病就是其中一個例子。2020年年初,一隻在花蓮市市郊被發現的白鼻心,確診染上狂犬病,為了釐清疾病擴散情形,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貞志與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合作,在防檢局委託下,進行野生動物採樣調查。他表示,狂犬病相隔半世紀於2013年再度現蹤後,許多人開始關注野生動物疾病監測的重要性,「否則有一天,疾病可能感染家畜,感染人。」

從SARS到新冠肺炎,近年不少新興傳染病的源頭都指向蝙蝠,不過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陳怡寧,檢驗台灣31種蝙蝠的結果,並未發現任何能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反而因為牠們會捕食病媒蚊及農業害蟲,其存在對人類利大於弊。

世界上所有生物身上都會攜帶病毒、細菌等微生物,野生動物身上的病原是否會影響人類,很多時候是取決於我們自身的行為。陳貞志從2016年起開始在鰲鼓溼地進行候鳥禽流感監測,追蹤候鳥活動範圍,釐清哪些區域是禽流感高風險區。他指出,野鴨身上攜帶的大多是低病原性禽流感,避免在野鴨活動區域,如溼地旁,飼養家禽,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對預防高病原性禽流感爆發十分重要。

或許從人類的角度來看,與其耗時費力進行監測,更希望能一勞永逸地消滅疾病,但感染人類的一千四百多種病原中,有61%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想消滅這類疾病,只能消滅所有動物宿主,即使我們有可能做到,也負擔不起龐大的生態代價,甚至可能引發反效果。例如加拿大曾經為了防治狂犬病,鼓勵獵人獵殺當地的保毒宿主臭鼬,卻使原本有固定領域的動物,因為受到干擾而遷移,反而更容易將疾病傳播到其他地方。

疾病,原本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連登革熱病媒蚊也在生態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蔡坤憲指出,病媒蚊同時也是鳥類、爬蟲類等生物的食物來源,牠們只占台灣135種蚊子中的寥寥數種。因此我們在防治疾病時必須因地制宜,居家環境透過清除斑蚊偏好的人工容器,來防止其繁殖。郊區環境如果有疫情發生,可以用暫時封鎖的方式禁止民眾前往,以阻斷疾病傳播,盡量不使用化學藥劑,避免病媒蚊產生抗藥性,或影響蝴蝶、蜜蜂等其他昆蟲。

像是登革熱這種蟲媒疾病,牽涉的往往不僅是醫學問題,還有環境與生態問題,每年都有數百人感染的恙蟲病也是如此。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郭奇芊研究團隊,在2020年發表一篇研究,指出澎湖恙蟲病的盛行,可能與外來種銀合歡占據廢耕地有關。因為銀合歡提供了恙蟲宿主小黃腹鼠良好的棲息地,使恙蟲得以大量繁殖,並且在冬季天候惡劣時生存下來。

恙蟲病的例子,體現了病原、宿主與環境變化之間複雜的交互作用,其中各項因子都可能對疾病發生與否產生影響。陳貞志認為,台灣在病原檢測方面技術十分先進,但面對未來可能頻繁發生的新興疾病,對各項環境因子,如生物多樣性消長、氣候變遷等進行長期監測研究,將是釐清疾病為何、如何爆發的關鍵。

當疾病來襲,考驗的不僅是個人的免疫系統與社會應變能力,也包括我們對與其他動物共同擁有的生態環境,是否足夠了解。在人口持續增加的全球化時代,新冠肺炎絕不會是最後一個新興傳染病,只希望當下一場人類大瘟疫來臨時,我們已有充分準備。

學科
動物, 科學
縣市
  • 台灣
  • 花蓮縣
  • 嘉義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林書帆
攝影 陳慶鍾 陳添寶,剪輯 陳慶鍾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在過去半個世紀中,病毒「外溢」(Spillover,即病毒跨物種傳播)的發生次數,增加了三倍,因此奪走了無數生命。然而人們總是在每次瘟疫爆發的當下,才意識到危機正在發生。

2014年伊波拉疫情在西非爆發,當世界聚焦在伊波拉病毒時,地球上還有其它致命疾病虎視眈眈,立百病毒 、屈公病毒、茲卡病毒......,這些人畜共通病毒,其實擁有很多共同點。它們來自何處?如何致人於死?以及該如何防止它們的擴散?世界為下一次大規模爆發做好準備了嗎?

本片透過講述這些致命病毒的生還者和醫護人員的故事,試圖為觀眾找出答案。

學科
科學, 生活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2017年 美國公共電視(PBS) 製作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另一邊東華大學校園裡,人與鳥的關係有很大的不同。拿著望遠鏡,學生仔細找尋環頸雉的蹤跡,他們正在進行鳥類調查,紀錄環頸雉在校園中的分布。環境學院楊懿如老師表示:「我們都很想知道,環頸雉是如何適應學校有狗又有人的生活」。

校園中的環頸雉,喜歡待在樹林邊緣的草地上,當遇到驚嚇或感覺危險時,立刻就會衝回樹林尋求掩護。「這片也是熱點,每次都可以數到個幾百隻鳥類吧,數量多得誇張。」陳以芩與陳是語兩人興奮地聊著,校園是兩人第一次看環頸雉的地方。

但大多數的農民,還是非常苦惱環頸雉的出現,因為保育類身分,不能抓、不能碰,更別說吃牠了,只能用嚇阻的方式驅離,架設假人、插旗子、綁雞毛或架鳥網,還是要時常巡田,希望牠們不要太靠近農作物。

林務局目前已計畫利用「生態系服務給付」方案,鼓勵農民友善耕作,初步會先針對瀕危物種和重要動物的棲地實施。林務局保育組棲地經營科科長石芝菁表示:「生態給付精神著重在三個面向,農民願意維護棲地、棲地營造、相關的成效給付,希望鼓勵友善生產的農民,能有多一項資源和經濟誘因,一起參與保育工作」。

花蓮富興Lipahak生態農場的賴萌宏,長期都在思考如何改善農作與動物的互動關係,他在農場裡做過不少實驗,放鞭炮、稻草人、彩帶條、疏種、種子泡苦油或拉線等等,再放上紅外線攝影機,觀測這些設施方法的效果。賴萌宏無奈的表示,「我如果不是一個農夫,也會覺得環頸雉很可愛,問題就是作物被吃,能體會農民會用一些激進的做法」。

城市裡的消費行為,其實是保育的一個重要面向,如果慣行農業沒有出路,就會促使農民做改變,再藉由政府規劃與執行生態給付的方案,是否就能減緩人與動物的衝突。

學科
動物, 農業
縣市
  • 花蓮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 / 劉啟稜、陳淯茜
剪輯 攝影 / 劉啟稜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本週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