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播出

涌翠閣的地方創生

摘要
日本興起地方創生思維,以地方人力結合在地產物,透過創意巧思,提升地區的文化與經濟,讓人口回流,振興地方。在雲林虎尾,一間保留下來的歷史老屋,成為地方創生平台,將文化與農作進行連結,開展屬於台灣的地方創生。

雲林涌翠閣的小庭園,正在舉辦藝術開展的茶會,藝術家與遊客齊聚一堂。涌翠閣有著氣派的建築風格,彎繞的屋身和漫長的通廊,過去成為虎尾郡高級招待所,戰後接收做為宿舍,住滿十幾戶居民,直到道路建設計畫,老屋面臨拆除,2010年被搶救下來。

涌翠閣指定為歷史建物,並且修復完成,計畫找尋新的經營者,蔣耀賢、商毓芳夫婦,結束過去在高雄歷史建築的經營工作,來到雲林生活,一年前接手承租經營。他們過去推動過藝術村計畫,希望讓老屋成為一個地區沙龍,成為藝術家聚集、展示的地方。

在老屋大廣間裡,藝術家鄭元東透過絹絲畫,以輕柔姿態,訴說不同的愛情故事。在老屋小浴室,展出小小藝術家的畫展,呈現多元的文化風格。涌翠閣開幕後,吸引許多遊客,就連家住附近,從未看過老屋原貌的年輕人,也慕名前來。

蔣耀賢希望獨立進行老屋經營,擔心過多公費補助,反而妨礙自主性。他建議不能全部當成營利空間,而是恢復老屋的生活態樣,讓更多喜歡老屋的朋友,感受舒緩的老家感覺。經過一年營運,涌翠閣計畫在週年慶時,舉辦一場宴會,除了重現過去招待所空間的使用樣貌,也結合在地農業的地方創生精神。

雲林是地瓜生產大縣,產量全台第一,許振興專門租地生產地瓜,品質優良。租地面積高達一百多公頃,為的就是能穩定貨源,提供大企業使用。許多食品加工業者,成為許振興的固定客戶,讓他可以專心生產農作。

林進誠是雲林知名地瓜食品業者,希望透過食品加工技術,提升地瓜的食用價值。切開地瓜蛋糕,以不同品種地瓜,發揮巧思,構成美麗色澤,呈現不同口感味覺。希望以地瓜為本,創作更多食品,為雲林農作找尋出路。

雲林農友蔡綉佳的溫室中,有著不同品種的番茄。為了照顧家人,選擇回鄉務農,接受政府輔導訓練後,已經務農十年。一開始,農園以慣行農法種植,後來漸漸轉為友善農法,透過照顧土地,培養地力,讓農作自然生長。賣相不好的番茄,她也發揮創意,加工成特色食品。

涌翠閣週年慶開始,在舞蹈家吳文翠的舞作下,參與賓客陸續進場。茶點時間的食品,有林進誠提供地瓜蛋糕。蔣耀賢以產地酒精神,介紹雲林的甘蔗酒,表達土地復耕精神。

晚間,舉辦老屋宴會,金黃燈光下的美麗光影,再現過去風華,晚宴的餐飲,都是當地餐飲業者與在地農民提供,有創意西點、美味芋頭,特別是前菜就送上蔡綉佳的冰心番茄,用酸甜滋味,打開賓客味蕾。涌翠閣的老屋美食盛宴,吸引許多慕名者前來,覺得歷史空間與在地食物結合,相當有意義。

夜色中,老屋散發溫馨光芒,傳出優美琴聲,訴說著一棟老屋的新生力量,一群人以多元思維,結合在地力量,為土地找尋生機,開創屬於雲林的地方創生之路。

 

熱門事件
學科
文化
縣市
  • 雲林縣
關鍵字
古蹟文創, 古蹟活化, 文化資產, 老屋保存, 地方創生, 歷史建物, 在地農業

日本興起地方創生思維,以地方人力結合在地產物,透過創意巧思,提升地區的文化與經濟。在雲林虎尾,一間保留下來的歷史老屋,成為地方創生平台,將文化與農作進行連結,開展屬於台灣的地方創生。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張光宗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金門土雞返鄉路

摘要
吃雞「起家」,辦桌、入厝,祭祖、圍爐,通通少不了牠。土雞是和台灣人飲食文化最為密切的經濟動物之一。對生產效率的追求,進口雞種的普及化,台灣各地農家常見的特色土雞品種,漸漸消失。台灣土雞血脈,如何繼續傳承?離鄉近三十年的金門土雞,要怎麼重新踏上返鄉之路,回到金門人的餐桌上?

仔細巡視雞舍,觀察雞隻們的健康狀況,輕輕撿起母雞剛產下的雞蛋。位在中興大學牧場中的這幾座雞舍,跟一般養雞場看起來雖然沒有太大不同,卻是保存著台灣土雞種原的諾亞方舟,有來自花東、新竹、嘉義、金門等地的特色雞種,牠們的外表和血緣,都和市面上常見的商用雞種,很不一樣。

時間回到1981年,剛從美國學成歸國,在中興大學畜牧系任教的李淵百,在當時擔任農發會技正黃暉煌的支持下,開啟了台灣土雞研究。

李淵百回憶,當時台灣根本沒有土雞的研究資料,他於是到各地區調查,發現雞種變化非常大,譬如台東跟花蓮那時候的土雞,是黑色小型鬥雞,苗栗新竹一帶客家庄養的,則是大型鬥雞。

隨著社會型態變遷,養雞產業逐漸朝著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追求更高的飼養效率,成為雞農目標。體型小、飼養時間要將近半年才夠成熟的土雞,雖然風味較佳,生產成本卻很高。有民間育種業者,將國外引入的雞種,和本地土雞配種成肉量多、飼養時間短的「仿土雞」,受到農民歡迎。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土雞,其實就是這種土洋混血的雞。

自由貿易的腳步,更將吃炸雞的美式速食文化,還有生長效率更高,35天就能上市的白肉雞飼養模式,帶進台灣。

眼看地方特色雞種,消失速度越來越快,李淵百決定在中興大學成立保種中心,帶著學生全台奔走,收集各地特色土雞品種,他認為這些雞種應該有一些特色,雖然還不知道會有什麼用途,至少先保留下來,不一定將來還有用。

大自然自有一套公平而奧妙的運作法則,長肉長得快、生蛋生得多、抗病力強、肉質風味佳,這些優點,並不會同時存在一種雞身上。當追求生產效率成為唯一目標,就必須犧牲其他能力。李淵百想保存的,正是土雞身上這些多樣化的特性。

為公雞人工採精,再幫母雞人工授精,保持品種純淨。收集種蛋之後,依照家族的不同,標上編號,分別孵化,再幫剛孵化的小雞別上翼標,也就是雞的身分證。這樣的工作,三十年如一日,讓台灣土雞得以代代相傳。研究人員也以這些種原庫為基礎,持續選育新品種。

中興大學動科系教授陳志峰,接手李淵百的土雞研究工作後,除了為保種雞建立DNA資料庫,也進一步和法國、越南、泰國的保種單位合作交流。從DNA的層次,來分析台灣特色地方雞種的遺傳與生物多樣性,結果發現跟其他國家的雞種相較,確實有獨特性。

保種雖然重要,卻不是短時間內能看到成果,興大保種中心一度連飼料錢都付不出來,差點斷炊。如何爭取更多經費和資源,一直是個難題。更大的考驗在於,要怎麼讓這些土雞,重新回到民眾的日常飲食,而不只是侷限在學術用途,台灣土雞才能生生不息。在眾多雞種中,來自戰地的金門土雞,肩負起打頭陣的任務。

早年金門軍事管制,對外聯繫不易,讓本地的特色土雞,得以保存下來。管制解除後,雞種自由頻繁交流,金門土雞幾乎消失。幸運的是,1991年,當時中興畜牧系的學生翁嘉駿,將金門土雞帶回學校保存。事隔近三十年,這些土雞踏上返鄉路。

目前,畜試所對於想要飼養金門土雞的民眾,採取登記制,一次可以領30隻小雞。但是種雞數量有限,2016年雞舍又遭到莫蘭蒂颱風吹毀,使得小雞供應很不順暢,這批新加入的生力軍,對金門土雞的推廣將是一大幫助。

在金門養雞,還有項獨特資源,就是金門酒廠所產生的酒糟,每天高達三百噸,如果沒有妥善處理,不但會散發臭味,對環境更是一大負擔。拿來作為飼料,讓養出來的雞帶有特殊風味。不過只靠這些動物來吃,消耗酒糟的速度還是太慢。台大退休教授何國傑進一步引入飼養黑水虻的技術,來加速處理酒糟。

吃掉酒糟之後,長得又大又肥的黑水虻又可以取代玉米、黃豆、魚粉等進口原料,做為雞飼料,開啟循環經濟的新模式。

從對生產效率的追求,到現今漸漸有消費者,開始反省工業化畜牧的問題,希望選擇友善生產的畜產品,這些一度被市場淘汰的特色土雞,總算有機會重現價值。

親手將小小金門雞,溫柔的放進新家,李淵百和興大團隊呵護了近三十年的土雞血脈,終於回到故鄉。興大保種中心裡,還有許多曾生活在台灣各地區的土雞,也在等待能走上返鄉之路的一天。

學科
動物, 農業
縣市
  • 金門縣
關鍵字
土雞, 經濟動物, 特色雞種, 生產效率, 仿土雞, 白肉雞, 友善生產, 黑水虻

吃雞「起家」,辦桌、入厝,祭祖、圍爐,通通少不了牠。土雞是和台灣人飲食文化最為密切的經濟動物之一。對生產效率的追求,進口雞種的普及化,台灣各地農家常見的特色土雞品種,漸漸消失。台灣土雞血脈,如何繼續傳承?離鄉近三十年的金門土雞,要怎麼重新踏上返鄉之路,回到金門人的餐桌上?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剪輯 張光宗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翻轉耗能建築

摘要
選購保溫杯或買冰箱,你一定會注意它保溫保冷的效果,但是買房子的時候呢?一棟棟耗能建築,到了夏天就成了吃電怪獸。其實改造耗能建築並不困難。究竟有哪些妙招,可以讓房子退燒,健康又省荷包呢?

走進台北士林這條小巷,一整排都是三四層樓的透天厝,其中一戶綠意盎然,樟樹、柳樹、茂盛枝葉,就像是替房子撐起一把綠色洋傘。

屋主趙先生六年多前搬到這裡,為了解決房子西曬問題,他先是種樹,不但自己家種,還幫左右鄰舍種,幫鄰居的房子降溫。光是種樹還不夠,外牆做外遮陽,窗戶外也加裝碳化竹簾和電動百葉簾。

不但外牆和窗戶要散熱,趙先生也設計屋子的通風路徑,屋子後方天井的冷空氣進入室內,由下而上利用空氣對流原理,讓熱空氣從上方排出。家人幾乎全天在家,但是一天當中開冷氣的時間只有三、四個小時,夏季一個月電費只要1400元,相較於沒有做隔熱的鄰居,一個月電費高達6000元,省下的電費非常可觀。

另一位住在大樓的石小姐,則是營造屋頂農園,鋪設隔熱層,讓屋頂不再發燙。除了屋頂隔熱,利用外遮陽,外掛黑網、彩色網或竹簾,都是幫房子降溫的好方法。

強迫關冷氣不是節電的好方法,幫建築散熱、隔熱,才是省電王道。台灣90%以上的建築都是水泥構成,水泥蓄熱能力強、隔熱能力差,這些熱能會以輻射方式不斷釋放,夏天很多房子室內牆面都超過35度。因為房屋隔熱太差,大家只好冷氣全開,造成都市溫度不斷飆高的惡性循環。

邱繼哲自己住家的牆壁,全都舖設1.5公分厚的PS板做隔熱,他還自創雙層窗戶,窗戶間加掛百葉簾,夏天散熱、冬天保溫。

不只是一般住家,許多工廠廠房在興建時都開始採用遮陽、通風等節能手法。桃園龍潭這家髮妝工廠,廠房設計之初,就將當地地勢、陽光與風向納入考慮,建造出冬暖夏涼的建築。廠房剛開始設計時,就根據光線與風向,安排辦公室、會議室和工廠的位置,屋頂還用鵝卵石與土壤層層隔熱,牆面利用垂直綠化與雨水回收降溫,辦公室一年開冷氣的時間不到一個月,每年約可節省140萬電費。

在許多先進國家,對建築的能源耗用都有嚴格規定。以德國為例,從1977年制定建築節能法至今,標準不斷加嚴,新建築物的耗能量降到只有之前的十分之一,德國的房子再買賣或租賃時必須提出能源護照,明確記載空調使用、隔熱等能源消耗狀況。德國還推出一種「被動房」的認證,房屋的外牆跟窗戶,必須達到最嚴格的保溫隔熱標準,讓空調耗電量降到最低。

葉士傑在歐洲讀建築設計,回台灣後決定將德國被動房的概念應用在台灣,他將台北一間舊公寓改造,成為台灣第一間取得德國被動房認證的房子

被動房非常重視外殼的保溫隔熱,窗戶採用隔熱的雙層玻璃外加氣密膜,室內安裝全熱交換機,確保在開冷氣同時也有新鮮空氣。為了精準算出房子的耗能量,德國開發出一套簡單清楚的軟體,房子改造前後可以節省多少電,透過這個程式一目了然。被動房在台灣遇到的一大挑戰是濕度問題。台灣高溫、高濕,跟歐洲的環境大不相同,在降溫外還必須除濕,冷氣使用才會更有效率。

新加坡同樣處於高溫高濕環境,近年來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動建築節能,延攬世界各國的人才到新加坡做研發,新加坡-ETH研究中心的未來城市實驗室,就設計了一套既節能又省空間的空調系統。

一般大樓的中央空調,在降溫同時還要降低空氣中的濕度,中央空調的冷水必須維持在6到7度。但是3for2計畫中,將空調分成兩個系統,一個負責引進戶外新鮮空氣,經過熱交換的降溫、除濕後,再從地表緩緩釋出,讓人體感覺更舒適。另一個系統是天花板上的冷水管,由於空氣中水氣降低、冷氣效率提高,空調的冷水,只需要維持在16度。因為冷卻水的溫度不需要太低,這套系統比新加坡大部分中央空調節電40%,此外更大的效益是,它可以大幅減少傳統中央空調管線所占用的空間,增加業者投資意願。

回顧台灣,空調一直是尖峰用電主要來源。邱繼哲指出,我們夏季尖峰用電比起其他季節高出了25%,相差高達6000MW以上,比起三座核電廠裝置容量還多,而空調用電中大部分是用來冷卻建築物,如果能改善建築的隔熱散熱,可以大幅降低尖峰用電。

其實政府在建築技術規則中,對空調的節能、建築外殼的隔熱等也有訂出規定。邱繼哲認為政府雖然有訂建築熱傳透率等標準,但只適用於新建築,而且標準太過寬鬆。對於新建築外殼的隔熱性能,政府是否真有認真查核,也是個問題。

舊有建築方面,建研所表示從2003年開始,政府對中央廳舍與大專院校做建築節能改善的補助,總共花費14.7億,每年可省電費3.2億,不到五年成本就回收。包括建研所所在的大樓也經過改善,才解決了西曬問題。但在私人建築方面的節能改善,目前政府並沒有獎勵機制,一般民眾只能從網站或出版品上,了解相關資訊。

相較其他國家,德國早已定出嚴格的建築節能規範,新加坡也提出優厚的獎勵措施,計畫到2030年,全國80%的建築都是綠建築。台灣在建築耗能上的管理能不能再加把勁?

夏季尖峰、用電飆高,解決電力吃緊的治本之道,要從建築節能著手。讓房子退燒,居住環境會更健康,用電量也才會有下降的可能。

學科
能源, 生活
縣市
  • 台灣
  • 台北市
  • 桃園市
  • 龍潭區
關鍵字
耗能建築, 隔熱, 建築節能, 被動房, 空調系統, 尖峰用電, 綠建築

選購保溫杯或買冰箱,你一定會注意它保溫保冷的效果,但是買房子的時候呢?一棟棟耗能建築,到了夏天就成了吃電怪獸。其實改造耗能建築並不困難。究竟有哪些妙招,可以讓房子退燒,健康又省荷包呢?

國外
  • 歐洲
  • 德國
  • 亞洲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陳添寶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本週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