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的代價|高鐵鳥擊事件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 張光宗 陳慶鍾,剪輯 張光宗

2007年1月5日高鐵通車,全長345公里,最高時速300公里,讓人們節省時間,卻讓部分野生動物,失去生命…

高鐵300公里的時速,再靈敏的動物,都閃避不及,因為設施特性,地面動物不容易穿越軌道,但是能飛翔的鳥類,卻常常成為輪下亡魂。

許多關心野生動物的朋友,三年前在臉書成立高鐵鳥擊事件簿,邀請搭高鐵的朋友,拍下車頭血跡,上傳臉書,希望透過資料的累積,釐清鳥擊現象,作為改善策略的基礎,目前累積了一千多位社員。吳銘,是其中最活躍的一位。他經常去台南六甲現場觀察。這裡的環境,有稻田、樹林、水塘,鳥類數量多,很容易在高架橋梁下方,找到鳥擊屍體。

吳銘觀察到,屍體會孳生隱翅蟲等,衍生環境衛生問題,也常有野狗跑來撿拾掉落軌道的鳥屍,還可能引來猛禽進入軌道,增加風險。但從2007年到現在,到底有多少鳥類因此死亡,並沒有確切數字。

鳥類喜歡停棲在高鐵旁的電線上,列車一來容易因驚慌亂飛而遭撞。也因為鳥類的活動習性,通常清晨與黃昏是鳥擊高峰,熱點也通常在軌道附近適合鳥類過夜的地點。

根據高鐵公布統計,2007年通車時,平均每班車鳥擊數是10隻,2013年已經降到平均每班車0.35隻,高鐵公司表示鳥類有學習天分,鳥擊現象趨於穩定,但實際情形還需要多觀察。特生中心研究員林德恩就表示,每天班次多,中午時段鳥擊幾乎是零,用很多零去稀釋密度很高的那班,數字就不一定精確了。

志工的努力,熱點與高峰期都浮現了,接著該思考的是怎麼改善,高鐵局表示暫無具體改善計畫。死亡的鳥類以非保育類的紅鳩、麻雀居多,得不到重視。

同樣受到高鐵影響的二級保育類水雉,命運就很不一樣…

台南官田,目前是國內水雉最多的地方,但十多年前全台數量不到50隻,岌岌可危,而高鐵281k到283k路段,穿越了水雉生態熱點-葫蘆埤,依當年環評結論,必須進行棲地補償,高鐵局在葫蘆埤南方兩公里,租下了15公頃的台糖農地,2000年由中華鳥會與台灣濕盟執行棲地營造與復育計畫。十多年來克服了水源問題,旱田變成溼地,打造安全棲地,水雉數量從五十幾隻增加到五百多隻。

好不容易水雉數量增加了,但是為了覓食,會到附近農田活動,近幾年卻發生嚴重的死亡事件。官田地區耕種兩期,一期稻米,一期菱角,每年十二月中旬,部分農民會採用直播法來揭開稻作序幕。為了避免鳥害,會先把稻穀浸過農藥再撒,這些稻穀卻成了野生動物的毒藥。

參考台南市政府提供的資料,目前已發現272隻水雉中毒死亡,對水雉復育計畫,是很大的打擊。除了水雉,彩鷸、紅鳩等鳥類也傷亡慘重,中毒現象急需改善。

2011年,林務局與慈心基金會共同推動綠色保育計畫,希望農民以無毒耕種方式,為野生動物留下一線生機。消費者也可透過綠保標章,確認農產品來自無毒的田園。但無毒耕種的人力成本高,有機資材也較貴,加上通路不普遍,運作起來很辛苦。官田地區300 公頃的菱角田,參加綠保的只有9.8公頃,目前朝向集中化發展。

種菱角,從播種到收割全部要人力,近年來,持續種植的農民越來越少,菱農老化,能不能吸引年輕人回來,是當前的大考驗。

在官田菱角產業面臨問題之際,因為高鐵而產生的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當下擔負的是更重要的責任。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黃忻怡表示,萬一外面環境不好,起碼還有園區作為庇護站,但畢竟15公頃能容納的水雉有限,期望藉由這個地方的故事,鼓勵周圍農友,朝安全無毒的方向來耕種。

園區每年營運經費需要五百萬元,由高鐵、林務局、台南市政府分擔,高鐵主要負責土地租金,每年一百多萬,高鐵的財務危機,會不會影響園區經營,工作人員是擔心的。高鐵回應,目前為止已投入2950萬資金,無論財務狀況如何,關懷土地的理念不會改變。 

雖然高鐵的當前危機重重,生態面的衝擊,卻不能不面對,這是一份對生命的態度,是企業必須積極處理的社會責任。 

集數
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