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十七年三月十五日,完成編組第一次高砂義勇隊,奮勇進攻菲律賓島,於千古斧斤未入大密林中,剷除荊棘,攀越高峻懸崖,跨越「史坦萊」天險,從事修築道路、運輸補給,且直接參加戰鬥。
戰爭中,在地軸都會震動的火炮轟擊下,屍體堆積如山壘,血流成池,高砂義勇隊死守第一陣地,終於擊退頑強敵人,且又突破敵方包圍圈,義勇隊有超越人力之剛毅果敢行動,且是滿懷忠義之徒。
日本人認為原住民擔任高砂義勇隊,在工作期間特別的認真,又很重視所屬團隊的榮譽,如果不去紀念這些作戰而死亡的人是不好的,所以日本人決定送在大戰中陣亡的義勇隊原住民青年到大武山,更在每一年紀念他們。
在大武山的紀念碑稱為「高砂義勇隊忠魂碑」,紀念那些亡魂,所以在戰場死亡的才送到那裡,在家裡死亡的則不送到那裡。
一般都是年輕人在那邊做,過去對年輕人的稱呼叫「青年團」,不分男女都有去那邊做工作。原住民青年開始搬運的時候是16歲,如果接到命令是明天,原住民青年就會在前一天開始準備,前一天到河邊去搬砂送到衙門(派出所),各自帶著自己的裝備,例如:麻袋、畚箕、用扁擔挑等等,大約凌晨四點鐘出發,大約越過舊泰武村以後才天亮。
高砂義勇隊忠魂碑上寫著「後進之士,苟能因此碑而發憤自強,是則不唯仰其流芳餘韻,亦可謂將人倫綱常永遠保存世間矣。」昭和十九年三月十五日,高雄州知事-正五位勳三等高原逸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