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在現場】新竹東茂智慧園區開發案說明會|2025.02.17

採訪報導
2025.2.17(一)上午在新竹縣峨眉鄉中盛社區活動中舉辦的東茂智慧園區開發案環境影響說明會。

新竹縣東茂智慧產業園區開發案,昨日(2/17)在新竹縣峨眉鄉中盛村和寶山鄉油田村各舉辦一場環評前的說明會,與會民眾表達對開發案的相關疑慮,並要求應與周邊開發案一起送環境部環評審查。

到Google News按★追蹤「公視我們的島」

有業者計畫在新竹縣峨眉和寶山交界處,申請東茂智慧產業園區開發案,昨日(2/17)在新竹縣峨眉鄉中盛村和寶山鄉油田村各舉辦一場環評前的環境影響說明會,該開發案占地18.8公頃,業者表示,預計引進低污染的研發及資訊產業,期望創造就業機會。

開發業者分別在新竹峨眉鄉和寶山鄉各舉辦一場環評前的說明會。圖為2/17(一)上午在峨眉鄉中盛社區活動中心。
東茂智慧園區開發基地位於新竹峨眉和寶山交界。 圖片來源/東茂智慧園區開發案環境影響說明書
園區開發後的建築景觀示意圖。圖片來源/東茂智慧園區開發案環境影響說明書


園區所在地前身是鴻福高爾夫球場,周遭還有一期東方樂活養生園區以及二期頌林新經濟產業園區,一二期皆已進入施工階段,東茂智慧產業園區屬於第三期,第四期為竹科湖畔花園旅館開發案,已在上週五2月14日剛舉辦完說明會,後面還有第五期的休閒農場,共計五期開發。

【島在現場】新竹峨眉住商開發案 地方青年自辦說明會

居民認為新竹峨眉和寶山交界這五期開發案,應視為整體開發,合併審查。

當地居民觀察,自去年9月起,一二期的開發過程因泥沙外流,致使中盛村野溪等流域生態受影響,峨眉鄉在地青年也到場表達憂心,未來其他園區開發恐怕會讓環境無法負擔。

2024年9月,施工中的二期頌林新經濟產業園區。
2024年9月,在地青年拿起中盛村野溪中的石頭,表示原本都是清澈的黑色石頭,由於上游開發和水土保持問題,使得大雨後都有一堆泥沙覆蓋在石頭上,藻類無法生長,昆蟲、魚蝦等生物的食物來源消失。

 

開發單位的水保技師說明,未來施工會增設沉沙池、排水溝等工程,避免泥沙外溢,影響居民生活環境。

開發單位的水保技師表示,去年9至11月降雨量大,附近河流濁度變高,有發現因一期開發處的地盤軟弱,於是用鋼板設置臨時沉沙池。未來三期的東茂園區施工則會利用天然原生池塘、滯洪沉沙池及建置排水溝等,來避免泥沙外溢。

除了可能帶來的生態衝擊,當地居民認為,這五期開發案橫跨新竹峨眉鄉與寶山鄉,占地總共高達82公頃,是該地方有史以來量體最大的開發案,又都彼此相鄰,應該整體評估,他們懷疑業者切分五期,是為了規避開發案超過30公頃要送中央進行環評審查,30公頃以下則由地方審查的規範。

在地青年李嶽在會議上提出,第二期的頌林新經濟產業園區跟第三期東茂智慧產業園區,產業類似,應合併送環境部審查。

在地青年李嶽強調,第二期的頌林新經濟產業園區跟即將開發的第三期東茂智慧產業園區,引進產業類似,且主管機關皆為新竹縣政府,應該合併送到環境部送審,進行環評審查,要求業者承諾未來不得變更地目引進製造業污染家園。

新竹縣政府產業發展處回應。

對於民眾認為應該合併審查,新竹縣政府產業發展處回應,「若後續環評委員認為有合併審查的需要,超過30公頃就要送到經濟部產業管理局做審查。」

​東茂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蔡典霖表示,開發園區因依照產創條例申請設置,不用合併環評,今日說明會也會將民眾意見記錄下來,未來在審查提出說明。

​東茂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蔡典霖表示,開發園區因依照產創條例申請設置,不用合併環評。

​對於居民質疑東茂與頌林性質相近,且加起來超過30公頃,應該送到環境部環評審查,新竹縣政府產業發展處則回應,「若後續環評委員認為有合併審查的需要,超過30公頃就要送到經濟部產業管理局做審查。」但產發處也說明合併審查依法要有條件,例如兩案有沒有相鄰?污水處理廠、道路等設施有沒有共用等?但目前這兩案並沒有相鄰。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指出去年在峨眉鄉中盛村野溪架設自動相機,拍到石虎蹤跡。

​現場也有台灣石虎保育協會人員出席,指出去年在峨眉鄉中盛村野溪架設自動相機,以觀察野溪周圍的生態現況,沒想到竟意外拍下石虎蹤跡,更顯示園區開發要審慎考慮地方生態的破壞。最後因民眾表達意見踴躍,為了充分蒐集地方意見,業者將擇日在中盛村再加開一場說明會。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