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添寶

棲蘭森林運動|搶救台灣殘存的天然檜木林

2001-01-29

1998年保育人士舉發退輔會森林保育處,於棲蘭山以枯立倒木整理之名行砍伐之實,於是一場"搶救棲蘭檜木"的森林運動在全國燃起。 同年環保團體發起"棲蘭檜木國家公園"催生連署,為森林而走千人遊行、為森林祈福守夜等活動,透過民間的力量全力搶救台灣殘存的天然檜木林,而經過三年的努力,棲蘭檜木的前景為何?

核處是魚家|核電廠對漁業資源的衝擊

2000-10-02

臺灣北海岸萬金石與東北角貢寮海域是臺灣的漁鄉,漁業產量豐富,清晨三點,基隆漁市已是人聲鼎沸,這裡是東北方最大的魚貨集散地,不過這些年來,經由兩岸貿易而來的魚,似乎漸漸占據了魚攤,也有魚販感嘆,金山附近的魚因為靠近核電廠,因而乏人問津。 原本每年七月,是北海岸與東北角烏魚苗迴游的時節,成群小烏魚占據了貢寮雙溪河河口,但是令人訝異的並不是數量,而是每一隻魚,都有了變形的身軀。1970年代晚期,...

觀光災情|草嶺村民將震災經歷包裝成旅遊賣點

2000-05-22

地震後再到草嶺觀光,除了滿滿的飯店招牌外,還多了幾處觀光景點的招牌--「大走山碼頭」、「遊湖看走山」、「921大走山」,當所有災民還在埋怨政府的救災政策時,草嶺村民早就拾起悲情做起地震的生意來了,甚至連地震當天的受難經驗也成了觀光說詞。

廢土的旅行|九二一地震後營建廢棄土

2000-04-24

地震來了、房子倒了,倒塌的房子混雜著破家具及垃圾,最後去了哪裡?921地震之後,產生了3000萬公噸的建築廢土,這樣龐大的廢土量,是平時台灣營建廢土的兩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政府在地震之後以緊急命令的方式設置了許多廢土臨時棄置場,然而這些廢土棄置場的位置是否適當呢?

【災變系列】-不安的大地(上)|台灣歷史地震災害

1999-07-12

早在1644年,台灣就有地震發生的記載,在各種天災中,地震為台灣民眾帶來的傷害,遠比其他的天然災害還要嚴重。自1897年有了地震儀觀測地震以來,台灣總共發生22次的重大地震災害。 嘉義在過去歷史三四百年 發生過七次大地震 台灣在地震危害度分布上共分為四個區域,最嚴重的是第四區,範圍含蓋了嘉義市、嘉義縣與花蓮縣,其中,不管是從地震危害分布圖來看,或過去的地震記錄看,嘉義在過去三、四百年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