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區戰爭|慈濟內湖園區開發案爭議

採訪/撰稿 林燕如
攝影 陳添寶 陳志昌 張光宗 陳慶鍾,剪輯 陳慶鍾

台北市內湖,是個被群山包圍的盆地,在眾多綠意裡,大湖公園的湖光山色,更是讓許多人流連忘返。美景當前,卻有兩方人馬拉起紅白布條。一場開發與否的拉鋸戰,早已在這裡開打多年…

連續幾天的豪雨,大溝溪水一路奔騰進大湖山莊街箱涵,再匯入大湖公園。每當大雨來到,大湖公園就擔負起減災防洪的重要任務。

大湖地區的發展,可以回溯到民國68年,政府填平部分湖區蓋公園設施及道路,開發的腳步,隨即而來,大湖公園周邊的樓房越蓋越多。不過,早期政府容許建商在山坡地、行水區蓋房子的錯誤政策,讓這裡的居民,住的不安心。

張禹治在大湖住了三十多年,很了解大湖地區的變遷,她表示,最讓當地居民擔心的,就是區域排水問題。很難想像,現在在內湖擔負重任的大溝溪景觀滯洪公園,曾經也面臨開發威脅,張禹治和一群社區居民出來阻擋。

而這片大湖公園對面的土地,原本也是天然湖泊,屬於保護區的溜地目,民國69年遭人非法填土,鋪上柏油路面,作為私人網球俱樂部、公車總站、幼稚園等用途。民國86年慈濟基金會買下這片土地,計畫興建兒童醫院,引發民眾擔憂,自此開啟開發與否的爭論。

因為民國86年溫妮颱風和民國90年納莉颱風帶來的驚人雨量,讓台北市內湖區嚴重淹水,洪水奪走大湖里五條人命,慈濟內湖基地也難逃淹水災情。慈濟在納莉颱風過後,暫停開發申請,利用原有設施、鐵皮屋和停車場,將這裡作為推廣資源回收的示範點。

民國94年,慈濟再度向台北市政府申請變更保護區,作為社會福利特定專用區,規劃興建具有回收中心、志工發展中心、救災中心和社服中心功能的大樓。慈濟的開發分為南北兩處基地,南基地1.7公頃、北基地2.8公頃,共計4.5公頃。

按照慈濟的規劃,開發基地內建蔽率35%,保留65%的開放空間,同時為了降低周遭居民對淹水的疑慮,還做了滯洪池等防洪工程。但居民所關切的,除了水,還有斷層帶及順向坡等地質問題,慈濟表示開發範圍內沒有斷層帶,也不會開挖坡腳,要周遭民眾放心,民眾指出慈濟要興建的大樓,緊鄰基隆斷層和順向坡,將對環境有所衝擊,種種對環境的不確定因素,居民希望透過環境影響評估來加以釐清,慈濟則認為依法不需環評。

慈濟變更保護區一案,正反雙方十幾年來僵持不下。慈濟保護區變更案進入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查,十年來進出台北市都委會審議,慈濟開發基地的容積率從160%修改到120%,不斷縮小開發量體。

慈濟內湖園區的開發案,不僅在環境層面有諸多討論,更大的爭議在於變更的適法性。這一次慈濟向台北市政府提出的保護區變更,是依據都市計畫法第27條第1項第3款:「為適應國防或經濟發展之需要」,反對者認為慈濟與經濟發展毫無關聯,市府則回應,社會福利設施是社會安定的力量,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同意慈濟申請變更。

從民國90年到99年,台北市政府的保護區變更案例,超過30個,包括正在審議中的松山慈惠堂、北投優人神鼓劇場等案,都是沿用都市計畫法第27條第1項第3款,以經濟發展為名來做個案變更。而優人神鼓變更保護區一案,在最近一次都審會議中,優人神鼓主動撤案,希望不要干擾保護區應有的山林保護功能。

慈濟變更保護區一案,在第657次都審大會,有七位委員認為要納入通盤檢討,有四位委員支持個案變更,主席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做出「納入通盤檢討,但在不違背檢討原則下,可先行審議」的審查結論,這個結論在歷屆審議,前所未見。

通盤檢討的意義,除了評估各種土地分區是否符合現況,在環境變遷、災害頻頻的今天,更需要透過通盤檢討,來重新審視現行保護區政策,能否足以因應?如果先行審查個案,就失去通盤檢討的精神,都市計畫學者楊重信更擔心引發連鎖反應,將導致都市計畫崩解。

六月起,台北市政府將開始進行內湖區通盤檢討,這場漫長的審議,到底是替內湖留下更多保護區,還是大開方便之門?許多人都在觀察,也是驗證市政府對保護區政策的最佳機會。

雨勢轉小,大湖居民前來查看大溝溪的狀況,就怕淹水噩夢再度來到。氣候變遷 讓強降雨的頻率越來越高,大湖居民能不能過安全無慮的生活?答案也許就在這波內湖區的通盤檢討中。

集數
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