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巨木的緣起,是林試所助理研究員徐嘉君有天被問到台灣最高的樹有多高開始?因為這句話,徐嘉君從此踏上尋找超高巨樹的旅程,但茫茫樹海要如何找起?

 

在沒有科技協助之前,她靠著口述歷史或是山野傳說,一步一腳印地去找,但人的記憶會失真,往往耗費心力抵達之後,才發現真實樹高與傳說樹高誤差很大。

2019年徐嘉君和成大測量及空間資訊系王驥魁教授組成「找樹的人」團隊,利用光達技術描繪出樹冠高度以及地面地形的模型,再設定條件篩選出65公尺以上的巨木潛在點位。然而一開始要如何設定尋找的範圍?徐嘉君從歷史文獻、訪談等資料去推估有可能的巨木熱區。

2019年以棲蘭、丹大地區的1265平方公里標定出272棵巨木點位,再從中挑選出有可能會破紀錄的巨木和可及性較高的,在大雪山南坑溪上游找到了72.9公尺高的台灣杉;2020年他們加入林務局的航空照片圖資來比對,標定出139棵巨木點位,在八月找到了樹高79.1公尺的桃山神木(台灣杉),刷新了最高樹紀錄。


台灣杉巨木_桃山神木樹高79.1公尺 (圖片來源:徐嘉君)

不過,尋找巨樹過程並不容易,大面積的光達圖資還是需要人工判讀辨識來做篩選,從百來棵的光達圖中,窮盡眼力的找出目標物。尤其台灣地形多變,更是增加光達圖資誤判的機率,有的地勢坡度超過70度,有的樹型歪斜,造成樹高誤差。找出目標巨木的可能位置後,再利用點狀雲描繪出3D樹型協助分析。


桃山神木生長谷地的周邊樹木群落3D模型 (圖片來源:找樹的人 FB)

更重要的是實地勘查,為了找尋這次的桃山神木,找樹的人團隊歷經四次踏查,好不容易已鎖定巨木位置,卻遭到高及人腰的箭竹林鬼擋牆,箭竹反彈的力道讓他們遲遲無法推進,直到八月份箭竹開花死亡後才得以突破重圍,但難題並未結束。

進行測量的前一天,剛好碰上巴威颱風來襲,讓徐嘉君忐忑不已。幸好,上午十點風雨稍歇,趁著這片刻寧靜,徐嘉君立刻登樹完成測量,當樹高傳來破紀錄的數字,在場人士都振奮不已。

找一棵樹,往往不是一次就成功到位,每次還要耗費七至八天的時間,背後還有研究團隊耗費許多的人力、精神,這樣到底值不值得?

徐嘉君經常都被問到這個問題,為什麼要去找巨木呢?徐嘉君認為巨木的存在可以提供生態解謎,像是為什麼這裡的環境得以支持巨木的生長,從地質分析來看,這些古老的巨木大多生長在早期崩塌地上,豐厚肥沃的土壤層讓巨木的根得以牢牢扎根於此,挺過無數的颱風與地震。除了生態研究上的探討,提供森林生態的基礎資訊之外,巨木也能促進民眾的保育意識的提升。王驥魁則認為探索巨樹的過程中,讓他更認識台灣這座島嶼的萬物,也是一種自我探索。


極端氣候下,乾旱頻頻發生,對巨木生態也造成衝擊。

徐嘉君也憂心極端氣候對巨木生長造成威脅,尤其是長期乾旱。缺水除了會延緩生長速度,如果併發天然林火或是其他人為災害像是外來入侵的病蟲害等等,都可能讓巨木承受無法回復的傷害與死亡。她以2018年的低溫為例,當時棲蘭地區短時間降下了大量的雪,她所追蹤的一棵超過45公尺的香杉,因為融雪後的「土壤凍拔」現象造成傾倒死亡。她呼籲這些超高巨木都應該列入優先保護監測對象,這也是建立巨木地圖的目的。

然而巨木地圖的曝光,也引起部分人士的擔憂,擔心山老鼠會有機可趁,對這樣的疑慮,徐嘉君回應與其隱藏遮掩,不如資訊公開,受全民監督,更能保障這些樹木的安全。況且這些巨木,大多生長在人力無法可及的山林深處,盜伐者要花高成本、高風險來運送,不符合經濟效益。

2019年底,徐嘉君找樹的人團隊,決定對外開放全台山區光達圖大約五萬多張,放置在 「台灣的群眾 一起尋找台灣的巨木」找樹網站,想募集公民科學家協助判讀可能潛在的巨木點位,排除電塔等人工構造物等,希望加快腳步,讓台灣最高樹木能盡速呈現在世人面前。為了增加趣味性,針對註冊玩家設計晉級制度,不同等級有不同造型的徽章,找到最高樹木的民眾還能獲得巨木命名權。


台灣地形多變,光達圖與實際樹高往往有誤差,有些甚至相差到10公尺。(圖片來源:找樹的人網站)


群眾找樹任務需要人工協助,判讀光達圖像,排除人工構造物等設施 (圖片來源:找樹的人網站)

 

 

 

 



台灣森林四季都有不同風貌,但鬱鬱蒼蒼中,我們對森林的了解卻是少之又少,你可能也不知道,台灣是東亞唯一有超過70公尺巨木分布緯度最高的地方。而我們也不知道,到底台灣最高的樹到底會有多高?是否會有超過80公尺的樹?懷想著種種的疑惑,我們從找尋答案的過程裡,一起更認識台灣森林。

學科
山林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找樹的人團隊成員攀上樹高79.2公尺的桃山神木(畫面來源:找樹的人)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整理報導|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中研院推估模擬 未來西北太平洋颱風將減少四成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以台灣所處的西北太平洋區域,以20世紀末、21世紀中、21世紀末做三組實驗,各25年的長時間模擬,並以增溫4度的RCP8.5情境來看。許晃雄副主任的研究團隊發現到21世紀末,大約是2075-2100年,西北太平洋的颱風會減少四成,以現在一年平均20幾個颱風的話,減少四成就剩下10幾個颱風而已,是全球有颱風的海盆裡面減少最多的、最敏感的。

暖化導致鋒面北移 北台灣春季降雨可能減少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針對台灣未來春雨變遷也做過研究,發現在2040到2060年的時候,整個大氣環流的改變,會變成不利於鋒面在台灣北方的發展。

由於台灣春雨大部分都是鋒面帶來的,暖化讓春雨跟鋒面都往北移,所以台灣附近的春雨就減少,而春雨又是台灣很重要的春耕的水資源,許晃雄指出不只是台灣,事實上從華南到台灣、日本南方,整個雨帶北移,雨量減少,整個北台灣降雨都會明顯的減少。

許晃雄從現在的觀測來看,颱風帶來的降雨,貢獻了台灣整年大約40%的雨量,未來颱風少了,即使單一颱風雨量變強,是否能夠彌補不足之處,還需要再進一步監測。

不過,他也強調,這是以碳排最嚴重、暖化最嚴重的情境來看,假設未來十年二十年,全世界的碳排放量能迅速減少的話,情況就不會這麼嚴重

強烈的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是今年沒有颱風侵台的主因

許晃雄表示今年是滿獨特的一年,在11月之前都沒有颱風影響到台灣,只有11月初,閃電颱風從南邊掃過去的擦邊球,但對台灣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從6月到10月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都非常強烈,整個水氣都被帶往中國和日本,也導致今年中國日本下了很久的梅雨,但許晃雄也坦言這還無法判定說一定是全球暖化造成的結果。


2020年7月4日大雨侵襲日本九州 熊本、鹿兒島(圖/美聯社)

由於強烈的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在東側的太平洋上面,颱風一發生就直接被帶著往北移。再加上今年又碰到強度在中度到強度之間的反聖嬰現象。以往反聖嬰現象發生的時候,台灣、華南地帶就比較容易沒有水,雨量會變少,今年就更加明顯。

許晃雄說明類似情況以前不是沒有發生過,只是今年沒有颱風比較嚴重一點。從2000年以來的長期趨勢來看,未來暖化情況下,中研院環變中心的研究結果傾向於雨量偏少。


圖片來源:氣象局氣候監測報告

他認為值得觀察的是,從2018、2019、2020連續三年,2018年7月只有一個瑪莉亞颱風影響到台灣,今年則是一直等到11月初才有閃電颱風,2019年有三個颱風但都沒有直接登陸,影響台灣時間都很短暫,所以過去三年來,颱風產生的雨量都非常的低

北台灣缺水成常態 氣候變遷更增加水資源調配難度

許晃雄團隊的未來氣候推估,北台灣缺水將成為常態,尤其北部地區將會是乾旱/缺水熱點。他說明石門水庫是北部的重要水庫之一,但由於容量小,每年必須要補給4次到5次,才足以提供我們所需要的水資源。


2020.10石門水庫  (照片提供:林瑞婉)

 


圖片來源:
台灣乾旱研究:變遷、水資源衝擊、風險認知與溝通(2016-2018)計畫。2019臺灣氣候變遷乾旱風險評估與調適-中研院永續科學研究計畫。

為了解決北部水資源不足的問題,政府推動板新地區供水改善計畫,將南勢溪與翡翠水庫供水區域擴及新北市板橋、新莊、鶯歌等地,減輕石門水庫供水壓力。許晃雄研究團隊模擬估算,如果在不考慮氣候變遷的情況下,板新二期可以解決缺水不足的問題。但如果加上2040-2060年的氣候變遷模擬,春雨量明顯減少的情況下,新竹、桃園或新北市,它的水資源會呈現不足,尤其桃園的農業用水會減少40%。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要做好調適策略來因應。


圖片來源:
台灣乾旱研究:變遷、水資源衝擊、風險認知與溝通(2016-2018)計畫。2019臺灣氣候變遷乾旱風險評估與調適-中研院永續科學研究計畫。

學科
科學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張岱屏、林書帆
攝影|顏子惟, 整理|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從10月中旬,經濟部旱災緊急應變小組第2次工作會議,公告桃竹苗及台中市開始第一階段夜間減壓供水,部分地區的二期稻作停灌休耕。緊接著,台南、嘉義11月18日也進入第一階段夜間減壓供水。農委會11月25日臨時召開記者會,宣布嘉南地區明年一期稻作確定停灌,此舉將衝擊19,385公頃的農地,以及兩萬多名農民,北彰化地區在11月25日實施夜間減壓供水。

這段期間,北部地區雖然有著連綿雨勢替水庫增水不少,但中南部苦等不到雨水加持,水庫蓄水量節節下降,年復一年,我們都在仰賴老天爺給水喝.....

老天爺給水不足 全台缺水危機陸續浮現

近日北部民感受到雨不停歇的天氣,水庫也有所進帳,但全台水情依舊緊張,截至12月9日台灣水庫即時水情來看,台灣本島的21座重要水庫,有10座的蓄水量都在五成以下,白河水庫甚至不到一成。

北區:
桃園石門水庫蓄水量小幅上升增補到57.7%、新竹寶山水庫剩下45.8%、寶二水庫蓄水量到37.9%;苗栗的永和山水庫剩下30.6%、鯉魚潭水庫35.7%,明德水庫更慘跌至16.3%。

中區:
台中德基水庫蓄水量35%,石岡壩29.3%,淤積嚴重的南投霧社水庫在11.8%。

南區:
灌區廣大的曾文水庫,蓄水量僅有22.2%,白河水庫甚至已經不到7.7%。

為什麼沒有水?跟氣候因素有關嗎?

根據氣象局資料,今年梅雨季降雨少,加上10月底前都沒有颱風侵台,這是自1964年以來首次發生的現象。在6至10月上旬,各水庫集水區的降雨量是歷史平均值2~6成。

一直以來,春雨和颱風是台灣水庫的主要進水來源,少了這兩個帶來雨水的機會,也就寫下今年6月以來,全臺平均降雨為1993年後最少的紀錄。

從下方氣象局所提供的圖表可得知,平均氣候值為1325.7mm,但今年只有798.8mm,足足比往年少了快要一半的水。

資料來源:氣象局提供
資料提供:氣象局

尤其桃園到嘉義水庫集水區降雨量,更是有歷史紀錄以來最低的一次。

【相關專題】
水 為什麼留不住?

從歷年蓄水線和同期蓄水量來看  今年蓄水量普遍低於歷史記錄  

如果我們將時間尺度拉大來看,在水庫歷年蓄水量水位線,可以發現整體今年水庫的蓄水狀況都比往年的水位線還要低。

桃園石門水庫歷年蓄水量變化:

桃園石門水庫自今年3月以後,有效蓄水量都少於近五年的平均蓄水量

新竹寶山+寶二水庫歷年蓄水量變化:

新竹寶山與寶二水庫只有6月蓄水量曾高於去年,其餘時間都比去年低;苗栗的永和山水庫是從2月開始,都低於近五年蓄水量平均值、鯉魚潭水庫是從3月中之後都低於去年水位線。

苗栗明德水庫歷年蓄水位變化:

苗栗永和山水庫歷年蓄水位變化:


 

苗栗鯉魚潭水庫歷年蓄水位變化:

苗栗境內三座水庫,明德水庫蓄水量則是從今年7月開始低於近五年蓄水線,永和山水庫則是早在2月,蓄水量就比近五年同期少,差距越來越大;鯉魚潭水庫的水位線,從今年4月開始走下坡,比起去年水位低很多。

台南曾文-烏山頭水庫歷年蓄水量變化:

南部的曾文與烏山頭水庫的蓄水量從今年4月中開始情況不樂觀,比過去10年平均值低很多。

先天不足的降雨量   後天失調的水庫宿命

一直以來,台灣的水庫由於地形陡峻、地質特性脆弱,再加上地震多、土壤鬆軟等因素,加上集水區頻頻不當開發。過往颱風夾帶豪雨沖刷集水區,導致大量泥沙入庫,各地水庫都有淤積的情況。

為了延續水庫使用壽命,幾個淤積嚴重的水庫,像是石門水庫和明德水庫的淤積率都超過30%,每年都要花費高額清淤費用來保持庫容量。

以台灣現有水庫壩堰合計的話,設計總容量有2,856,346,000立方公尺,有效容量也只剩1,906,838,000立方公尺,約莫六成。

【相關專題】
搶救下一滴水 
集水區大崩壞?

沒水所帶來的衝擊  

水情嚴峻,首先衝擊到的就是桃竹苗地區二期稻作宣布停灌,緊接著嘉南地區的一期稻作也確定休耕,由農委會提供停灌補償。台中東勢、苗栗卓蘭、大湖等地的柑橘,因為缺水灌溉,落果、裂果到處都是。這次的乾旱,農委會估算受到影響的農作物超過7千公頃。

 

 

 

 

 

 

專家預估明年反聖嬰年來到  春雨情況仍可能不樂觀

只有有機會,水利署就進行人工增雨作業,因為未來還充滿高度不確定性。根據中央氣象局長期天氣展望的報告,臺灣的秋末及冬季時節,大陸冷高壓持續發展,氣溫逐漸下降。東北季風帶來的鋒面,讓迎風面的東北部及北部地區有降雨發生,而背風面的中南部則是枯水期,降雨機會明顯減少。

同時從過去的統計資料來看,當反聖嬰現象逐漸發展,冬季時臺灣溫度訊號不明顯,雨量較為偏少。因此一直到明年三月,我們還有很長的時間需要面對缺水狀況,需加強因應對策。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副主任許晃雄與國外研究團體合作,引用全球氣候模式來模擬,發現如果到21世紀末,比如說2075-2100年之後,西北太平洋的颱風會減少40%。以現在平均大概一年20幾個颱風來看,就剩下10幾個颱風,所以西北太平洋地區是全球有颱風的區域中最敏感的。

另外許晃雄根據以往做過的研究來推估,未來2040到2060年的時候,整個大氣環流改變,而暖化讓春雨跟鋒面都往北移動,連帶台灣附近的春雨就減少。不只是台灣而已,從華南到台灣,到日本南方,整個雨帶的雨量都減少了,所以整體北台灣降雨量都會有明顯減少的趨勢。

抗旱最佳兩大武器節水與省水 更重要的是惜水

面對缺水,政府表示要繼續推動新北雙溪、苗栗天花湖、台南南化二等3座水庫的興建,並加高7座水庫的壩體來增加蓄水量,但這真是根本之道嗎?

打開水龍頭就傾洩而下的水,便利到經常讓我們忘記,水也是需要珍惜的資源。而大規模的水庫建設,毀山滅林,衝擊自然環境,要如何利用多元的方式留下水,才是永續之道。

早期傳統的埤塘,到了今天還是可以善加利用,而深藏在地下的伏流水、地下水是我們的救命之水。更有效的解法是從源頭的山林保育做起,防止集水區的崩塌擴大,才能減少砂石入庫避免淤積以及讓水庫濁度飆高。另一方面,集水區避免不必要的擾動,才能真正保持水庫的壽命。

當我們享受著水帶來的便利時,別忘了,水有可能會消失,它並非取之不盡,這樣才能想出更多方法讓水留住。

而民眾自發性的行為也很重要,像是住家雨水儲存、廢水回收再利用,各種節水策略都是共度缺水危機的好辦法。

【相關專題】
埤塘保命水
抗旱 水哪來?
 

學科
水文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整理|張瑜珊、林燕如
製圖|張瑜珊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2005年 花蓮漁民捕獲的巨口鯊,學術單位買下準備製成標本

海洋裡有一種巨大而神秘的生物,牠跟鯨鯊一樣,屬於大型軟骨魚類。因為有著大大的嘴巴,因此有了巨口鯊的名稱,名字很嚇人,但牠卻是溫柔的巨獸,不會主動捕捉獵物,總是張開大嘴透過海水濾食的方式來進食。通常棲息在深海,只有夜間會在特定海域游到較淺的水域,但由於族群量少,樣本取得不易,我們對牠的了解並不多。 (來看看日本2020年拍攝到巨口鯊的海中影像)

 


巨口鯊標本(攝於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海保署新聞稿/提供

根據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莊守正教授的研究報告,在大型鯊魚當中,巨口鯊算是最為稀少的種類,2019年12月為止,全球累計約200筆捕獲紀錄,其中台灣花東外海就超過60%的捕獲紀錄,顯示台灣是巨口鯊主要的利用國家,因此我們對巨口鯊的永續是責無旁貸的。

2013年我國開始實施巨口鯊混獲的通報制度,累計至今已有136隻的記錄,海大莊守正研究團隊在2019年接受海保署委託,從資料初步分析,巨口鯊都在花蓮沿近海的流刺網船所捕獲,資料中可明顯看出雌魚多過雄魚,而從胃內容物來看食性分析,牠們主食水母與磷蝦。

莊守正的研究報告也指出軟骨魚由於種類、棲地、習性多樣,會在生態系中進食不同營養位階的餌料生物,因此有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這類生物通常成長緩慢、產子數相對較少,族群量如果突然大量下降,首當其衝的將會直接影響生態系的平衡。

長期關心動物保育的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自2011年起就關注大型軟骨魚的處境,在鯨鯊已被列入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後,他們下個關注目標就鎖定了巨口鯊。光是今年就記錄到8起被流刺網捕到的巨口鯊。這更讓他們心急,在網路上大聲疾呼別讓巨口鯊滅絕,希望海洋委員會、漁業署盡速公告禁捕巨口鯊。


數據資料來源:漁業署        想看更詳細的數據資料按這裡

 

動物社會研究會認為巨口鯊並非是台灣漁業或是民生魚食所必須仰賴的經濟魚種,而且以過去漁業署所累積的捕獲熱點和漁船軌跡,早已足夠讓海委會海保署把巨口鯊列入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將捕捉熱點劃設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農委會漁業署也能依照漁業法,公告每年的四至八月為巨口鯊的禁捕期和劃設禁捕區,讓珍貴物種得以生養繁衍。

海保署發布新聞稿回應,目前建議農委會能夠實施總捕獲量管制,在累積科學調查及生態資料後,再評估是否列為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從2019年起已委託學者進行巨口鯊研究調查,今年(2020年)更進一步與漁民洽談電子標識調查的合作計畫,主要希望能夠確認巨口鯊棲地範圍和移動路徑,作為評估保育策略的依據。並以鯨鯊為例,當初從提案到正式列入保育類名錄,就費時一年。
 


2012.04.24 研究人員在宜蘭朝陽漁港進行鯨鯊標識放流

 

莊守正認為鯨鯊的總量管制是軟骨魚管理的最佳實例,鯨鯊從每年的80尾下降到30尾,逐步在2008年全面禁捕。建議巨口鯊未來應以近年捕獲的數量做為參考,訂出限制數量的捕撈,以及在混獲季節進行漁期或漁區的限制。配合科學採樣與研究同時進行,增加漁民對巨口鯊捕獲或目擊的通報意願,才能擬定對巨口鯊更完善的保育管理策略。

由於台灣的捕獲量,占了全世界的六成以上,牽動著巨口鯊的族群未來,動物社會研究會呼籲政府應加快速度,建議由政府補助漁民,與科學界合作,共同進行標記野放,以更了解珍稀的巨口鯊,別讓台灣成為巨口鯊的墳場,讓牠們有機會繼續在地球上生活下去。

 

▼延伸閱讀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詳細報告 
海洋保育署新聞稿
海洋保育署臉書
108 年度台灣巨口鯊混獲資料庫建立及生物學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莊守正 
花蓮漁民捕獲罕見巨口鯊 重量逾6百公斤(2019年5月6日)

 

學科
動物, 海洋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整理|林燕如
攝影|于立平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丹.巴伯:我在十年前開始學習文化燃燒,我對文化燃燒的了解還不算很深入,但是我現在的工作就是在當代、現代的脈絡下來管理火,我在新南威爾斯州的國家公園工作,是隸屬於國家公園的專業消防員,已經有15年時間。2010年,有人引薦我到昆士蘭州的約克角(Cape York)學習文化燃燒。目前我是一位文化燃燒的實作者,創辦了克魯依點火棒(Koori Country Firesticks)這個組織,來推廣原住民運用火的傳統智慧。


實施過文化燃燒的森林,底下有野火燒過的痕跡,樹冠層還是完整的

取之於叢林的鑽木取火智慧

丹.巴伯:這種樹我們俗稱為草樹(Grass trees),學名叫做刺葉樹(Xinthorhoea),這像草的東西其實就是它的葉子。這是一種很棒的植物,有很多用途,它的葉子可以吃,裡面濕濕的富含水分。當它開花,有非常多美好的花蜜,用手沾一下就能吃,所以我們也稱呼它叫「林中棒棒糖」(bush lolly)。它的花莖也是我們會採集的部位,非常的直,可以用來當作矛,也可以做成點火棒,質地柔軟而且很輕。

我們用它乾燥的莖來鑽木取火,我看過有人不到一分鐘就成功,這當然就取決於你的材料有多好,還有你有多壯。以前的人都長得很壯,這就是幾千萬年以來人們生火的方式。

我們所在的這片區域,是在去年(2019年)12月遭遇森林野火。你可以看到已經有許多植物新生,只要一點雨水,刺葉樹就會到處蹦出來,火雖然從你身邊帶走了一切,但是它也會再帶回點火棒給你。


丹.巴伯為我們示範鑽木取火


俗稱草樹的刺葉樹,是最佳起火材料

 

文化燃燒是人與大地的連結 

丹.巴伯:當人們問「什麼是文化燃燒?」,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這裡面有非常多的元素,它不是單一一件事。所以我通常會透過解釋「文化燃燒」和「減災燃燒」(hazard reduction)之間的差異來讓人了解。

現代的減災燃燒,消防員會先拉一條防火線,然後開始沿著這條長長的界線點火,然後火開始往森林裡面燒,這條線就像大浪一樣,開始累積很多能量,所以火變得很大很熱。減災燃燒的目的,顧名思義,就是要減少災損,所以你要趁非野火季的時候,盡可能燒掉越多森林裡的枯枝落葉越好,這樣可以避免人們受到野火的威脅。但這樣的做法對生態系來說並不明智,整片森林可能受到很嚴重的傷害,我身為一個專業的消防員,我也曾經操作過做這樣的事。現代的消防系統,講求的就是效率和快速,節省人力和時間。

在我們的文化中,所有樹木,還有一切跟這片領域(country)相關的事物,從微生物或者是螞蟻、昆蟲,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你不會想毀了牠們,因為牠們對這片叢林來說都很重要。當然大一點的哺乳類,袋鼠、小袋鼠、袋熊、蜥蜴、蛇還有鳥類,牠們的食物有些在森林底層,也有些在樹梢。火災之後,植物開始重新長出花、堅果、種子等等,還有很多的叢林草藥(bush medicine),我們都要仔細的觀察它們接下來新生的狀況,土壤層本身就像是一個種子銀行。

人不能吃太多藥、喝太多酒、吃太多食物,什麼東西都是過猶不及,火也是一樣。進行文化燃燒的時候,我們要保護樹,尤其是大樹、老樹,我們不會讓火超過膝蓋高,不能讓火燒到樹冠層,留下樹上的枝葉,為地表的植物遮蔭。我們通常在五、六月冬天的時期進行,這時候的氣候條件低溫涼爽、濕度高,或許還有一點風,這對燃燒是好的,我們不要強風。

在一個點起火後,火會開始慢慢以360度的圓圈狀,以緩慢的速度往外擴散,在對的條件下,火圈會越來越大,而且你可以跟著火一起漫步。這樣溫和的火勢,能夠讓森林中的小動物,有足夠的時間逃離。

每片不同的領域,它的系統也不一樣,你不能把每片土地都看成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傳統上,不會固定在同樣的時間來做文化燃燒。你在某個地點,只會在每一年特定的時間燃燒,其他的時間,就會去其他的地點施作。

從你還是小嬰兒的時候,長輩就開始帶著你接觸火,所以從小就不會對火感到害怕。這是你每天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傳統上,原住民是不會和火對抗的,「打火」對我們來說是外來的觀念,火是我們的靈魂,給我們光亮和溫暖,讓我們烹煮食物、製造工具,它給我們這麼多東西,我們為什麼要去對抗它。

森林野火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這片土地沒有被好好照看,傳統的住民被迫離開,這是這兩百年以來一直發生的事。當你把傳統住民從他們的領域趕走,你就改變了這個國度,因為我們這些原住民,是遺失的元素。這是我們存在的目的,我們的工作就是照看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大地之母,而火就是我們照顧她的方法之一。

火教給我們的那些事

丹.巴伯:要真正的學習文化燃燒,你必須一直待在土地上,去觀察火,還有圍繞著火所發生的一切。我當然可以用說的,告訴你它是怎麼一回事,分享一些經驗,但是是火本身在教我們這一切,是這片土地在教導我們。

2014、2015年左右,我們開始在這裡做了第一次文化燃燒,在這之前,這片區域已經有20年沒有遭遇過野火。所以我們認為,是時候在這裡給森林一點火,我還是運用了一些我的專業訓練,用鐵耙先耙出一條防火線,這是為了避免火超過這條線以外的區域。當然,在我們原住民的文化燃燒裡面,我們是不需要去做這樣的防火線,但因為我們要符合現代的需求,我們不能讓火真的走太遠、燒到鎮上。另外,如果有一些岩石或者溪流,這些都可以作為自然的屏障。

我去了昆士蘭州,學習了這一切,改變了我對火的觀念。當我回到我的工作崗位,跟我的同事聊這些經驗,我問他們有沒有可能在新南威爾斯州也做一些文化燃燒,大部分都是禮貌性的表達這很有趣,但是沒有更進一步了,沒有實際的支持,沒有深入調查,我們想施作文化燃燒,也受到政府的阻礙。我們只能用減災燃燒的名義申請,但也不一定能夠得到許可。

今年(2020年)森林野火過後,很多媒體注意到我們,國內外都有,也有不少人說想要學習。我希望這樣的作法能夠得到更廣泛的認同,也能有更多原住民加入,用這樣的傳統智慧來管理山林,也能變成是新的工作機會。

學科
山林, 文化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大洋洲
  • 澳洲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整理 |陳寧
攝影 |陳寧、陳慶鐘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圖片來源: 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

從1998年到2020年五次珊瑚白化現象  珊瑚生態發出求救警訊

泰瑞.休斯主任:珊瑚白化是珊瑚面對環境暖化時的壓力反應,隨著全球氣候暖化的加劇,在氣溫破紀錄高的年度,我們觀測到許多區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珊瑚白化案例。1998年,我們第一次看到大堡礁發生珊瑚白化,2002年又發生了一次,間隔了14年後,第三次發生白化是在2016年,緊接著在隔年,也就是2017年又發生。很不幸的,我們在今年(2020年)看到了第五次珊瑚白化現象開始發生。

白化的珊瑚狀況是非常差的。白化發生的原因,是由於珊瑚和牠組織內的共生藻,彼此之間的共生關係瓦解了。共生藻賦予了珊瑚色彩,因此當共生藻死亡時,珊瑚將會失去顏色,變得慘白。如果溫度不要變化得太劇烈,珊瑚的白化不一定會導致珊瑚死亡,但單單在2016年,長達八個月的白化事件中,我們就看到30%的珊瑚死亡。2017年,我們又再失去了20%的珊瑚,也就是在這短短的兩年內,緊接著發生的兩次白化事件中,大堡礁平均每兩株珊瑚就有一株死去。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經歷了三次相對比較涼爽的夏天,我們看到珊瑚逐漸從白化中康復,但即使是生長情況較好的珊瑚,也需要長達十年的時間才能真正的恢復健康,所以我們對於珊瑚白化發生頻率越來越高的狀況,感到十分擔憂。
 

每次白化事件之間的間隔,越來越短。全球首度記錄到珊瑚白化事件是在1980年代,再下一次白化發生是在24年之後。但從2010年開始,這個間距縮短到6年,隨著全球持續暖化,氣候預測模型告訴我們,將會有更多緊接著發生的白化事件。

所以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如果我們想要為了下一代保住這些珊瑚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好好處理各種導致珊瑚白化的原因,是當務之急。

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加速氣候變遷  置身事外情況將會越來越糟

泰瑞.休斯主任:我是感到有些沮喪向人們談論氣候變遷對於珊瑚的影響。因為我們已經持續做了30年,對於氣候科學專家,或者是我這樣的珊瑚生物學者來說,全球暖化早已不是新發現,而是我們已經花費數十年研究的議題。

當1998年發生了第一次珊瑚白化之後,我們就一直發聲,也憂心珊瑚的未來,我們也針對未來珊瑚白化發生的頻率以及嚴重程度做了一些預測,遲早會見到白化現象年復一年連續發生,那些預測都十分準確。但這並不像你的房子著了火這樣,會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像雪梨或墨爾本這些大城市,在今年(2020年)夏天因為森林大火而帶來非常差的空氣品質。這樣的恐慌總算讓許多人感受到,氣候變遷確實是一個很巨大的問題,它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式,就在這裡。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使得這個情況更加惡化。

我們從一個涼爽的世界,進到一個溫度正常的世界,現在仍然處在持續暖化的軌跡上,如果我們不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一切將會變得越來越糟糕。我們可以將今年的森林野火視為一個警訊,不只是對未來的警訊,也是對現在的警訊。

改變的時機到了  該如何終結出口化石燃料

泰瑞.休斯主任:繼續燃燒化石燃料對於大堡礁的未來是非常不利的,而且澳洲大部分化石燃料的產地,橫跨了大堡礁世界遺產區域。也有一些影響是來自在地的,例如船運、疏濬工程、污染,以及來自化石燃料運輸港口的噪音,每一天都影響著大堡礁。

澳洲政府對於野火的反應非常讓人失望,對於設定更高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也是不情不願。澳洲的碳排放在接下來的十年,也就是到2030年,根據預測,還是維持平平的一條線,沒有降低的趨勢。澳洲在巴黎氣候協定中的表現也是頗具爭議的。我們的總理不願意在2050年達到零排放,但有超過70個國家都承諾了。下一次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將會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我想屆時澳洲政府準備提出的減碳承諾,仍然是很薄弱的。
 


2015年12月12日巴黎峰會宣布通過巴黎協定

世界上大約有4億人口依賴珊瑚礁維生,維繫了糧食安全,這些人大多數生活在相對較小、較為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因此澳洲是比較特殊的案例,因為相對來說,澳洲是個大且富裕的國家,人們不會因為無法在大堡礁捕魚而挨餓,儘管如此,大堡礁對澳洲來說,仍有著社會和經濟的重要性。它為旅遊業帶來每年60億澳幣的價值和收入,如果失去這些,對於有著65,000人就業人口的昆士蘭州旅遊業來說,會是巨大的影響。大堡礁周邊的煤礦業,假如能夠轉型為再生能源,只要我們能擁有健康的珊瑚礁,我們的觀光產業就能永續發展。

我認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已經開始意識到珊瑚白化,以及全世界的珊瑚礁逐漸劣化的問題,不只是發生在澳洲.即使是管理最完善,或者位置最偏遠、人為活動極少的珊瑚礁群,也受到了全球暖化影響,因為幾乎每個地方的氣溫都升高了,我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了,澳洲是個富裕的國家,我們負擔得起能源轉型,搶救大堡礁已經刻不容緩了。

 

全球平均升溫1度改變珊瑚多樣性  強者生存弱者將消失

泰瑞.休斯主任:我們不太確定世界溫度還會升高多少,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是升溫1.5度之內,自從工業化時代開始以來,全球平均溫度已經升高了1度。對珊瑚來說,這樣的溫度非常無法適應。珊瑚礁所分布的熱帶地區,已經發生過三到四次白化事件,大約只有非常少數的珊瑚沒有經歷過白化,大約是4%。大堡礁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自1998年以來經歷過4到5次白化事件,發生間隔也越來越短.這代表著珊瑚發生白化後,只擁有非常短的時間能夠復原,下一次白化就又發生了,這很讓人擔憂。


圖片來源: Klara Lindstrom_ 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

在熱帶地區,白化也正在改變珊瑚礁群的物種分布,也就是說,白化是有選擇性的。各種珊瑚之中有輸家和贏家,贏家指的是體質比較強壯的珊瑚,牠們比較不容易受溫室效應影響,熱浪來襲時比較不會白化,在接下來的冬天,溫度一降下來,就能夠恢復原本的顏色;而輸家則是比較容易受溫室效應影響的物種,只要溫度稍微上升,牠們就白化了,而且一白化,死亡率也較高。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物種正在轉變,比例上,耐受力高的物種越來越多,比較脆弱的越來越少,這點值得注意,因為不同的珊瑚各自發揮著不同的功能。

最脆弱的珊瑚物種,是那些長得高、呈分枝狀的珊瑚、鹿角珊瑚,或長得像桌子形狀,樣子平而圓的珊瑚,這兩種型態珊瑚在暖化之下,是非常脆弱的。但它們提供了很多立體空間,許多的角落與縫隙,正是這樣的棲地型態,才能孕育高度的生物多樣性,構成這個生態系。

所以當我們失去越多這兩種型態的珊瑚,所造成的影響是更廣泛的,不只是失去珊瑚本身,也是失去這整個生態系,包括魚類,有些是商業上重要的魚種,牽涉到人們的糧食安全。而事實上,大堡礁的珊瑚物種也正在出現這樣的演替,所以大堡礁就彷彿正在一段旅程上,過去曾經有那樣的格局,現在它改變了,未來也會繼續變化,根據預估,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會使得全球比起工業化前的時代升溫3度,這絕對會對珊瑚礁造成無比的傷害我們目前所處的環境,對珊瑚礁來說,還勉強能撐住,也還能維持它的功能,支持人們的生計,提供食物來源,但是已經沒辦法再像25年前的珊瑚一樣了。

泰瑞.休斯主任:儘管困難重重,我還是保持樂觀,若我們能越快行動,還有一些時間能拯救大堡礁以及世界各地的珊瑚礁,但這樣的機會之窗是非常狹窄的,而且這扇窗正在關閉,只要澳洲越快停止出口化石燃料,不僅對珊瑚礁,也對其他人類賴以維生的生態系有所幫助。

學科
海洋, 能源, 科學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大洋洲
  • 澳洲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整理|陳寧
攝影|陳慶鍾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雪梨皇家植物園布萊特.桑莫瑞爾博士

 


圖片來源:美聯社

經歷千萬年的歲月  野火的演替形成今日澳洲原始林的生態

布萊特.桑莫瑞爾博士:澳洲森林裡有許多的澳洲原生植物,它們經過了一千萬到一千五百萬年的演化,來適應有火的環境。特別是澳洲大陸不斷向北移動越來越乾旱,也更容易發生火災,但許多的物種已經適應野火.最重要的是,如果野火的火勢不要太猛烈,它們很快就可以重新長回來。但如果火太頻繁,或是溫度非常高,就像今年的澳洲,它們就沒辦法反應的太好,所以這取決於火勢的大小以及發生的頻率,我們並不希望野火來的太頻繁。

許多澳洲的植物,會在野火結束之後釋放出種子,這些種子會封在土壤層中。當火勢一過,煙霧中、燒掉的樹之中會散發出化學物質,會幫助種子發芽,這種溫度要高到讓種子外殼破裂、新鮮種子能釋出的情況不常發生,所以火是能使不少物種受益的。

有些尤加利樹會在樹皮下長出新芽,有些植物會長出地下莖,就算它露出土壤外的頂部燒死了,它們也能再長出新芽。在這個區域裡,尤加利樹是最主要的物種,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破裂的樹皮下,新芽已經冒出來的,芽點會藏在樹皮裡的深處,火勢一過,這些縫隙裡,就會有柔軟的嫩芽長出來,它們長得非常快,只經歷了六七個禮拜的時間就長了這麼多。想想看,這是很神奇的事,這些樹皮如此的厚,大概一公分厚,但是這些芽可以這麼快的穿破它然後生長,在沒有野火之前,你根本找不到芽點。

另外一種尤加利樹,它的樹皮則是會在完成保護內層的任務後慢慢剝落,質地變得柔軟,回歸土壤,成為植物、微生物等其他生物的養分。而樹幹本身,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還是這麼的屹立不搖,而且它的新芽已經準備重生。

樹幹會持續的擴張、生長,製造一層新的樹皮來保護樹本身,直到下一次野火來襲之前。希望火不要來得太快,這些樹如果要能長出夠厚的保護層,至少要七到八年,甚至更久。所以它需要好一段時間來生長,開花、製造種子和新芽,以及保護自己的樹皮。

另外,像是班克木 (Banksia)這樣的植物,在沒有火的時候,它的果莢通常都是緊閉著,像我們自己到野外採集時,回到實驗室後,甚至要把它放進烤箱烤一烤,才能促使它打開。火燒過之後,這些果莢就蹦開了,裡面的種子,像紙一樣薄薄的,有小小的翅膀,他就可以隨著風傳播到遠方。


班克木果莢
 


班克木的小苗

我們一直在監控著這片保護區內的植物,這裡是絕佳的地點,讓我們能更清楚的了解植物對野火的反應,我們也因此了解到,不同的物種在應對野火的方式都不太一樣。

此外,我們的藍山園區內也種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樹種,包括亞洲、北美洲、歐洲,很不幸的也在這次野火中遭到波及。不過,在這些植物的原生地,並沒有太多的資料,可以知道這些樹種遇到火災時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所以我們一邊整理這些燒毀的枯枝,也紀錄這些樹種在火災之後的情況,這些資料未來也可以運用在世界各地的相關保育工作。

在氣候變遷下 種子銀行是未來世代繁殖的寶庫

布萊特.桑莫瑞爾博士:在雪梨市區西南方的安南山 (Mount Annan)我們則成立了一個種子銀行,這個機構的目的,是儲存種子以及植物的組織,當遇到一些環境問題,或者物種消失的危機時,我們能夠有所反應。

森林野火是澳洲生態顯著的風險因子之一,特別是我們正在遭遇氣候變遷的衝擊。所以我們的目標是採集種子,特別是稀有或者瀕危的物種,加以儲存。我們已經收集了不少素材,萬一有物種因為野火而滅絕,我們可以用它來繁殖並且補充野外的族群。

當我們準備到林地採集特定物種的時候,有許多的行前準備工作。我們必須在對的時間以及地點,確保我們可以採集到適合儲存進種子銀行的材料,例如研究路線,與國家公園巡守員、或者一些私人地主協調,當我們出發的時候,必須利用四輪驅動車到達定點,然後花費大量的時間,找到我們鎖定的植物族群,檢查它們的果實或種子是否已經適合採集,不能太早就將它們摘下來。同時也要確認我們已經採到了足夠的量,但也不能採集過多,因為種子留在原生地時,也會自然的繁衍,我們只要在一個範圍內取得具代表性的樣本即可。接著,仔細的記載該物種的資料與細節,也要採集它們的臘葉標本,以便我們能有可參考的資料進行鑑定確認。

種子風乾,含水量極低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它們放進零下二十度的冷凍庫中.許多物種在這個溫度下可以良好的保存。1900年代收集的種子通常儲存在很差的環境,這種情況下,種子大概可以保存幾百年,我們現在所做的是盡全力將這些物種用低溫保存,以達到最長的生存時間。

有些植物的種子不適合用冷凍保存,我們就採取組織培養的方式。將植物組織的一小部分小心的消毒,去除上面的細菌和真菌,接著放進含有營養成分以及荷爾蒙的洋菜培養基。從野外很難採集到乾淨的材料,這是一項很具技術性的工作,而且也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處理成本也高得多。

種子銀行也投注了許多心力在瓦勒邁杉(Wollemi Pine)的相關研究,自從1994年這種樹由一位國家公園巡守員發現以來,我們就開始研究它了。當時完全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而我們擁有6500萬年前的化石,裡面的植物與瓦勒邁杉非常相似,我們研究它如何繁殖與生長,每一個小小的發現都令我們更了解它。

2004年的時候,我們在瓦勒邁杉的棲地發現了外來的傳染病,從此開始嚴格限制進入。它的野外棲地範圍不大,而且位置大概距離雪梨鬧區只有一兩百多里,是人為活動很頻繁的地方。今年的野火季中,瓦勒邁國家公園的賈士伯山(Gasper Mountain)區域發生了森林大火,只有國家公園的特殊消防員才能進到那裡,幸好他們控制住了野火,得以讓瓦勒邁杉不受影響。雖然我們的研究指出,瓦勒邁杉可以耐火,也存活了數千年,但我們還是不希望這樣的威脅過於頻繁的發生。消防員們設法制止了大火,但還是對瓦勒邁杉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幸運的是它們還健在,而且會繼續生存下去。

在園區的苗圃中,我們已經穩定的繁殖瓦勒邁杉,有些用於研究,有些用於補充野外族群。我們正在嘗試建立一個新的瓦勒邁杉野外族群,我們必須觀察這個地點的環境以及氣候條件、土壤的類型,以及確認這個區域是完全沒有疾病或對疾病有穩定的防禦性,我們也要確定這個區域是遠離人群的,遺憾的是,人為活動對於正在生長中的瓦勒邁杉,有著負面的影響。

 

學科
科學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大洋洲
  • 澳洲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整理|陳寧
攝影|陳寧、陳慶鍾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台灣的水從哪裡來

台灣的水七成來自颱風和梅雨,平均年雨量約2千多毫米,是全球平均降雨量的六倍,照理說不會缺水,但卻名列第十八缺水國家,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是台灣山區地勢陡峭、加上河川短促,降雨大多都迅速地流入海洋。豐沛水源中可以被儲存下來使用的只有18% 。根據水利署的資料,台灣每人每年水資源分配只有全球平均值六分之一,屬於缺水國家,加上各種污染以及開發行為,更是加速了水資源的惡化。
 

相關專題
燃燒的未來
●與水共存之路

■台灣的水遭遇那些困境

為了留住水,蓋水庫成為選項之一,但犧牲自然環境打造的水庫是萬靈丹嗎?

2004年艾利颱風帶來大量泥沙,石門水庫濁度飆高,淨水場難以取水,民眾經歷了長達18天,無水可用的夢魘。
莫拉克風災之後,曾文水庫也估計累積了九千萬立方公尺的淤泥,讓曾文水庫的蓄水量不到四成。
 


2004年艾利颱風過後,石門水庫水面都是漂流物,難以取水


2010年 曾文水庫在莫拉克風災過後,庫區內留有大量淤泥
​​​​

全台96座水庫,平均淤積率將近三成,每逢颱風豪雨土石流就容易造成水庫淤積,水庫功能被削弱,甚至都要花費高額清淤費用來保持庫容量。想要讓水庫擁有長壽,就無法忽視水庫上游的集水區管理問題,近年來集水區頻頻傳出開發聲浪,不管是道路的開闢、露營地、景觀咖啡、山林濫墾等,層出不窮的違法與違規,都帶來水土保持和污染水源的風險。


嘉義一處山坡地違法開挖


原本是一片密集竹林遭到砍伐,露出大片裸露土坡

相關專題
搶救下一滴水
●曾文水庫SOS
 

 

研究人員也發現,降雨型態變為更劇烈。從氣象局2009-2018年的降雨資料來看,除了2014、2015年全年的累積雨量較少之外,平均年雨量並沒有太大變化。


資料來源:氣象局氣候監測報告

近年來,也能察覺到極端降雨幾乎集中在短時間內。2018年8月23日受到熱帶性低氣壓的影響,中南部地區陸續降下豪大雨,部分測站甚至在短短24小時內,測到超過六百毫米的累積雨量,雨水迅速攻占城市與村落,讓台灣中南部釀災。


2018年8月 嘉義東石掌潭社區在豪雨過後,積水仍未退去

2014年底到2015年的降雨不如預期,導致乾旱,政府推動桃園、新竹、苗栗、嘉義部分地區一期稻作休耕,之後也推動部分縣市民生用水減壓供水,以紓解用水困境。不只影響到居民的日常生活,長期缺水更是衝擊生態,諸羅樹蛙、紫斑蝶的棲地都受到威脅。人類的作為帶給氣候變遷的影響,環環相扣的後果最後讓自己和野生動物都承擔了。


2015.1.18烏山頭水庫進行祈雨活動

相關專題
●水 為什麼留不住
●沒水怎麼活
823熱帶低氣壓釀災

 

■維護水環境,保護水源

當工業廢水排入河川、農地工廠灌排不分離,種種因素讓台灣河川難以清澈。以淡水河為例,這幾年來淡水河水質雖然有改善,嚴重污染河段比例從2001年的16.6%下降到2016年的2.9%,但中度污染河段的比例仍有15%,比起2001年13.84%還微幅上升。

另外,像是有黑龍江之稱的二仁溪河段,在2002年時100%都屬於嚴重污染,到了2017年,嚴重污染河段減少到19%,雖然有進步,但污染程度在全台河川中還是前幾名。其中污染最嚴重的支流三爺宮溪,占二仁溪流域總污染量的六成五。三爺宮溪沿岸許多工廠污水並沒有接管做妥善處理。


二仁溪流域的三爺宮溪,沿岸仍有許多小型工廠將廢水排入溪流

這兩條河川的遭遇並不是個案,全台灣大大小小的河川,經常還是面臨各式產業廢水、廢棄物堆置等污染。如何杜絕未經處理的產業廢水排放到河川,農地上的工廠集中管理,設置污水處理廠,畜牧業加裝廢水處理設施等,才能讓河川恢復清澈,我們的水質才有機會改善。


​​2020年3月10日 觀音工業區廢水排放口,廢水直接流入海洋

相關專題
變遷 淡水河(20年變遷)
重生 二仁溪(20年變遷)

除了工業廢水,集水區環境的保護也是重要關鍵。

從以往治水方式來看,2004年艾利風災,立法院通過「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預計用250億經費來治水、2009年莫拉克風災時,立法院三讀通過「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治理及穩定南部地區供水特別條例」的540億元,政府不停地編列高額預算治水清淤,環保團體認為預算都花在工程手段並不能治本,只有減少擾動集水區內的自然環境,降低開發強度,才能讓水土不流失,涵養水土,才是根本之道。


2017年3月政府提出8800億前瞻計畫,其中編列130億用來加強集水區保育治理,引發環保團體擔憂

相關專題
擾動集水區
一杯清水,250億
●攔住水又失去水(20年變遷)

■在城市如何留住水

氣候異常越來越頻繁,很難說,未來會不會發生有錢都買不到水的情況,陽光、空氣、水,這生存的三大要素,少了水,我們還有辦法活下去嗎?

如何留住水呢?政府在建築技術規則中規定,一萬平方公尺以上的新建案,都必須設置雨水貯存或中水回收系統。南港的一處工業園區,就在地底下設計了1,500噸的大型貯水池,一年可以回收兩萬噸雨水,省下大約六十萬水費。而都市地區新建大廈時,必須抽乾大量地下水才能施工。這些乾淨的水,抽取後往路邊一排,在缺水期更顯浪費。台中市政府與各工地合作,在工地設置儲水桶,供民眾或公務車取用。


新北市北大水資源回收中心在2014年底完工,廠外八隻拐杖糖造型的取水口,

除此之外,最簡單的作法,就是設置雨撲滿,把天上降下的雨,一點一滴存起來。海洋大學河工系就有三座雨水回收系統,可以貯存超過100噸以上的雨水,包括廁所沖水、清潔、澆灌、生態池等等用水,全都來自雨水。

當極端氣候成為常態,都市排水系統已經無法負荷短時間內降下的暴雨,每個環節都能為水負起責任,這不只是為防災準備,也是為有限的水資源而存糧。

相關專題
打造城市水庫
抗旱 水哪來 

學科
水文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林燕如 / 整理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澳洲政府13號宣布將砸下5千萬澳幣,約合10億台幣,搶救野生動物與復原棲地的經費,為了搶救倖存的野生動物,澳洲政府在新南威爾斯空投兩噸的蔬菜糧食,讓當地動物足以果腹。

燒不盡的澳洲野火從哪來

2019年的澳州為什麼會又乾又熱,與幾個異常氣候因素有關:首先澳洲在2018年10月遭逢聖嬰現象,這次的聖嬰現象持續到2019年8月才結束,雖然影響沒有十分強烈,但也讓澳洲變得比以往更加乾燥、炎熱;同時又遇到60年來最強的印度洋正偶極 ,造成澳洲附近的海溫較以往更低,不易形成降雨,導致澳洲西部、中部與東南部降雨量減少。

圖說:影片內容--澳洲氣象局製作的"了解什麼是印度洋正偶極"

2019年九月初又遇到平流層突然增溫事件(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簡稱SSW),將通常潛伏在南大洋上空的溫暖西風吹向澳洲,也加劇澳洲又乾又熱的天氣狀況。

相關新聞
●熱浪侵襲 澳洲飆40.9度 創逾百年紀錄
●歷經多次旱災 澳洲善用耐旱植物打造庭園
澳洲野火肆虐動物缺糧 政府空投糧食救援

 

儘管澳洲氣象局在2019年8月,就發出乾旱可能導致野火的警訊,希望相關單位與民眾做好準備,但光是2019年12月20日為止,已經傳出一百多起火災,上千棟房舍遭到燒毀,夏季高溫和嚴重火災的惡性循環,讓熱浪變得更加猛烈,澳洲南部有的氣溫甚至高達50度。過於乾燥、高溫的環境,讓火勢更難以控制。火勢與上升氣流形成火積雲,而火勢引起的強風會助長火勢蔓延的速度,並可能把燃燒物吹到數公里外的遠方,引發新的大火。

此後澳洲的野火就再也沒有停過,澳洲當局表示失控的野火,目前只能靠大量的降雨才能阻止,因此未來撲滅野火的進度仍是個未知數。

相關新聞
●澳洲受熱浪侵襲 全國均溫達攝氏40度
●澳洲野火續延燒 新南威爾斯週日溫度稍降

澳洲野火對野生動物的衝擊

澳洲政府預估,自2019年9月以來,新南威爾斯的野火已燒死將近10億隻動物。位在南澳省外海的袋鼠島,還有數千隻無尾熊和袋鼠葬身火海。搶救下來的無尾熊都被送至野生公園照護。另外,島上瀕臨絕種的短嘴黑鳳頭鸚鵡,目前還無法確定死亡數目,但很多棲地都被破壞,學者擔憂牠們未來生存將會變得困難。


圖說:無尾熊動作遲緩,已經有數千頭命喪火窟。

澳洲東南部3座主要城市,雪梨、墨爾本和首都坎培拉全被濃厚的煙霾籠罩,入列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大火產生的灰燼也飄至數千里外的南美洲、紐西蘭等地區。2千多公里外的紐西蘭,雪白的冰川因此變成焦糖色,專家擔憂將會加速冰川消融速度。


圖說:野火產生的濃煙,讓雪梨的空氣汙染,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8倍,達到「危險」等級。

在南澳州(South Australia)官員表示,許多駱駝因野火肆虐而闖入農村,和居民爭搶早已短缺的食物和水源,破壞當地基礎設施帶來危險,因此預計將進行為期五天的撲殺行動,射殺10000隻駱駝,以減少駱駝對當地水資源造成的衝擊。

相關新聞
●澳洲野火煙霧 飄至1.2萬公里遠南美洲
●澳洲森林火難撲滅 雪梨遭霧霾籠罩
澳洲野火延燒烈 紐西蘭冰川竟遭波及

野火的防治對策 是否到位?

這次大火也讓澳洲民眾關心起,身為煤炭出口大國澳洲的能源及氣候政策,仰賴燃煤發電的澳洲,人均碳排量在全球名列前茅,而支持石化產業的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雖然承認氣候變遷與澳洲的大火有關,但表示這只是造成大火的眾多因素之一,並不打算調整目前的能源及環保政策,同時拒絕縮減國內的石化產業。

面對層出不窮的野火,數千名澳洲民眾走上街頭,要求政府正視氣候變遷拿出對策來減碳,指責現任總理莫里森無能。

以往澳洲每年夏季都有野火發生,也曾發生過多起重大野火事件,根據澳洲犯罪學研究院的統計,1974年至1975年的野火季,南澳州(South Australia)從11月初一直燒到2月初,焚毀面積為1600萬公頃;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在1968年至1969年、1969年至1970年、1974年至1975年以及2002年,這4個年度均爆發多起野火。平均每年被野火焚毀的面積為4000萬公頃,約有11個台灣大。


圖片截自NASA FIRMS 野火網站: (從2020.1.1-1.10)

而有別於過往都在1、2月才發生的野火,這次延燒數月的火災及數年的乾旱,也讓社會大眾再次思考,已比 1960到1990 年的平均溫度高出 1.5°C的澳洲,是否成了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下的受害者?澳洲從洪水、乾旱到近日的野火,飽受氣候變遷的威脅,帶給世人的警訊,提醒我們人類的所作所為最終將反撲到己身。

延伸閱讀
BBC 澳洲野火的分析報導
立場新聞【大災難】燃燒 4 月未止熄的澳洲山火 傷亡、成因與後遺

📛如何能幫助澳洲的野生動物們
澳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Zoo and Aquarium Association,簡稱ZAA)網站,可以看到更多資訊。
或是加入澳洲無尾熊醫院的助養計畫
 

學科
災害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大洋洲
  • 澳洲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整理|陳炯翊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1896年,林杞埔(今南投竹山)撫墾署署長齊藤音作組團欲攀登玉山主峰,卻誤登玉山東峰,隨行的林學博士本多靜六採集了第一份紅檜標本,將近八十年的台灣檜木砍伐史就此揭開序幕。1899年,阿里山作業所嘉義出張所書記石田常平,在阿里山發現一片由紅檜、扁柏組成的巨木林,歷經二十多年砍伐後,1935年日本政府在阿里山設置一座樹靈塔,有研究者指出,設置樹靈塔主因並非懼怕樹靈作祟,而更有可能是1934年日本訂定「全日本愛林日」、推行「愛林運動」的產物,附帶有強化國家認同及宣揚阿里山開發政績的目的,也無礙大東亞戰爭後期全面「徵召」原始林為國奉獻

"我可以慰靈,但你得先為我而死"

民間圍繞著樹靈塔歷久不衰的靈異傳聞,固然存有部分批判殖民政府掠奪的意識形態,另一方面或許也隱含了人類的愧疚之情。公視記者陳佳利長期關注盜伐議題,她提及2018年製作〈枉死之森〉專題報導時,前往新竹山區一處遭盜伐的香杉林,盜伐者的目的是取得號稱與牛樟芝有類似功效的香杉芝,被砍倒的巨大香杉屍橫遍野,迫使記者一行人只能以跪姿在樹身下爬行。陳佳利回憶,她爬過樹底下時心中湧現滿滿的歉意:「我是帶著懺悔完成那個專題的。而且我覺得樹會把祂的哀傷傳遞給進到那個領域的人,真的會。」近年香杉盜伐暫息,推測是因為林杰樑醫師在2013年根據一份經濟部委託的試驗報告,提出牛樟芝有安全性疑慮,但紅檜與扁柏等珍貴樹種的盜伐仍未停歇,甚至變本加厲形成集團犯罪。陳佳利感嘆,製作森林相關專題時,最辛苦的不是路途遙遠,而是看到過往的錯誤持續發生。

「台灣雖然有百分之六十的土地是森林,但了解森林的人其實不多。」喜愛登山的陳佳利發現,即使是戶外活動的同好,也不見得清楚自己途經的山林發生了什麼事,或是過去森林保育運動的歷史。這便是「我們的島」製作《檜木林》這部紀錄片的初衷:希望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讓觀眾了解三十年來的森林保育運動脈絡。

生態人文學者陳玉峯在其著作《台灣植被誌(第四卷)檜木霧林帶》指出,「20世紀的台灣林業史,事實上就是伐檜史。」台灣森林保育運動也與檜木息息相關,1987年《人間》雜誌記者賴春標接連發表三篇專文,第一篇就是〈紅檜族群的輓歌─西林林道記事〉,促成第一波森林運動,1989年禁伐天然檜木林;第二波森林運動起自1991年,陳玉峯揭發林業試驗所六龜分所砍伐櫸木原始林,促使農委會於1992年宣布全面禁伐天然林;不過到了1998年興起的第三波森林運動,才算是真正普及的公民運動,起因為保育人士質疑退輔會於棲蘭山以枯立倒木整理之名行砍伐之實,這是《檜木林》所介紹的重點歷史之一。紀錄片結尾安排退輔會森林保育處總技師張明洵,說明森林在木材生產之外的遊憩價值、生態價值,十分具有歷史意義。

另一個紀錄片點出、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是原住民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過去保育人士認為,要確保棲蘭山僅存的原始檜木林不受摧殘,最有保障的方式就是設立國家公園,但以往國家公園完全排除人為利用的思維,使生活在其中的原住民處處受限,傳統生態知識無以為繼,即使搶救棲蘭運動的幾位領導者皆強調國家公園的設立須保障原住民權益,但在信任尚未建立的情況下,馬告國家公園最終並未成立。所幸政府與原住民之間仍持續摸索新的夥伴關係,從「我們的島」相關專題如〈馬告山風雲錄〉與〈檜木鄰〉,到柯金源導演的新作《神殿》,都可以看出變遷的軌跡。

搶救棲蘭運動喚起大眾對森林的關注,至今已過了三十個年頭,對於森林的種種生態系服務功能,不少人已經耳熟能詳,柯金源因此不斷思索,想找出一條新的、以哲學思考為出發點的觀看路徑。如同他在《我們的島:台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一書中透露:「想延伸視野、超越祂們外在的形體,貼近表現其生命循環、以千年尺度計的護生功德,才能超脫現世的觀點。」

《神殿》提出的大哉問之一是「人為什麼會對自然界的一切現象感覺到美?」柯金源想詮釋「因為生命同源,你只要用心體悟就可能互相感應。」《檜木林》談的是台灣山林百年來從開發到保育的歷史,《神殿》則藉由壯闊山景的鳥瞰畫面,傳達更加久遠的時間感。片頭之所以會有恆春出火特別景觀區及高雄泥火山的景象,是因為柯金源聯想到地球成形之初是個火球,之後才逐漸冷卻,因此想藉拍攝惡地形來隱喻四十六億年的地球演化史,藉由追溯共同的生命起源,邀請觀眾思考我們與巨木間的連結。

「時間」一直是各種民間信仰中生物甚至物品「成精」的要素。正如柯金源所說:「超過百歲的樹我們就會尊稱祂為老樹公,那何況在山裡面整片上千年的巨木,當你進入祂的領域時,不就像是進入神殿一樣嗎?」若是回到台灣森林開發史的脈絡,神靈的意象可以延伸出更多思辨:人們對森林遭砍伐的愧疚投射出「怨靈」的形象;大伐木時代終結後殘存的零星巨樹被視為「神木」,成為觀光景點,但學者早已發現孤立檜木容易枯死或被風吹倒,陳玉峯引述植物學者柳榗的形容:這些「神木」往往「寂寞而死」,即使以神為名,祂們與親族之間、與人類之間的聯繫早已斷絕。

根據《台灣植被誌》的記載,泰雅語稱紅檜為 Ka-pa-rong Ma-why,扁柏為Ka-pa-rong Ko-zit,兩者統稱「Ka-pa-rong烏‧杜」,烏‧杜不僅是神靈之意,也代表泰雅族人在自然中的行事規範。陳玉峯寫道:「當你違反山林的和諧,烏‧杜會讓你知道;當你一意孤行,你會得到詛咒,你打不到獵物,你收成不佳,你得不到健康與祝福,嚴重的話,甚至無法延續後代。你必須懺悔,同烏‧杜與山林和解,你必須以雞或動物之血,灑在大地上,做潔淨禮且誠心贖罪,烏‧杜也將諭知你,是否已接受你的告解,如此,你得重回神秘的懷抱,接受它的慰藉。」由此可看出泰雅族人與環境的關係是彼此相繫而非分離。也許單獨一棵巨樹便足以令人浮現敬拜之情,但祂們若有神力,也是鑲嵌於整體自然界。一棵樹活在森林中才能像個神,被砍下做成神像只是一塊死木;真正的珍寶是完整的檜木原始林,而不是檜木聚寶盆。

曾至台灣採集植物的日籍植物學者松田英二曾說:「所謂自然的研究,不是世人所認定的,木與草的研究,不是土與石的研究,也不是蛇與蚱蜢的研究。是透過這些,去感知、敬拜終極的萬物之主,也就是神的研究」,所謂植物採集「不過是為觀察更深奧的、廟堂宮殿上的『某種東西』的程序而已。」矛盾的是,包括為台灣杉命名的早田文藏在內,支持這些分類學者研究熱情的是當時台灣總督府的「有用植物調查」,目的是殖民地的天然資源。自然史研究者吳永華所著的早田文藏傳記名為「台灣植物大命名時代」,隨之而來的則是林產大開發時代。有用植物調查固然支持了部分純粹的學術研究,但一種植物「有用」與否,往往決定了它的命運。

柯金源便是有感於人類或許太執著自身賦予萬物的價值觀,因而導致種種種問題(例如將「奇木」視為珍寶引發盜伐),因此在《神殿》開頭引用了《道德經》中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他認為這兩句經文代表人類尚未為萬物命名、賦予價值判斷的時代。我們認為某些樹是一級珍貴木,某些樹是一般的雜木,「但生命的最初是很純粹的,萬物都同等重要,在一個生命可以自由繁衍的情境下在地球生存。」

 

人為何會將巨樹或森林視為神靈般崇敬?也許部分原因是人類認為森林在「守護」自己。我們確實受惠於森林甚多,但也許這些巨靈並不為捍衛人類而存在。《道德經》所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並不是指自然對萬物殘暴無情,而是指自然的運行無善無惡。自然萬物本身的內在價值,便值得我們抱持敬意。

陳玉峯在《台灣植被誌》中寫道,紅檜常生長在溪澗谷地,當祂迎來生命盡頭而倒下時,常形成天然橋梁,「因而紅檜又寓含著:『山與山之間的橋樑;人與人之間的橋樑』,象徵流暢的管道,代表人與人、人與地之間的交通。」這兩部紀錄片本身也像是一座橋梁,不僅能讓觀眾藉此一睹深山中的巨木身影,更重要的是藉由這座橋梁,我們或許能開始尋找如何對待山林的最佳解答。


 

學科
山林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檜木, 森林, 山林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檜木林完整影音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撰稿/林書帆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