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紙寮窩,一個典型的客家聚落,周圍全是山勢低矮的小山丘,客家人稱這樣的地形為「窩」,滿山綠意最多的就是竹林,早期居民日常所需,幾乎都來自竹子,翠綠竹林也是劉家先人開創造紙產業的基石。
過去每年清明到端午,是竹子大量生長的季節,往往是紙寮窩最忙碌的時候,大批工人到這裡砍竹、挑竹、浸泡竹子,透過一道道繁瑣工序,製造出竹造紙。竹造紙的紙質較為粗糙,大多作為金銀紙使用。日治時期對宗教限制,加上後來工業機械化生產,手工竹造紙產業漸漸沒落,聚落也跟著蕭條,只剩下少許器具和造紙遺跡。
紙寮窩居民不捨造紙歷史被淹沒在時代裡,挖開水池、興建造紙工坊,要把紙寮窩先人的造紙技術給傳承下去。為了讓現代人更能理解竹子變身紙張的過程,居民設計手抄紙體驗課程,讓遊客親手操作和植物產生互動,以往居民和大自然相處的生活經驗,也成為導覽時的好題材。
不過,紙寮窩的居民年歲已大,故事,誰來傳承?2015年,原本在都會生活的楊禮仁,決定回到家鄉,希望延續紙寮窩的自然資源和人情溫暖。
近年來,年輕人返鄉成為一種趨勢,七年級的劉育育和林秀芃,參與苗栗苑裡反風車運動後,開始反思人與土地的關聯,成立「苑裡掀海風工作團隊」,要替苑裡吹起一陣不一樣的風。他們從當地生活最為密切的藺草產業著手,第一步就從認識藺草開始。
原本被認為是雜草的藺草,後人不斷衍生出各式各樣藺草編織的產品,很難想像一支藺草造就了苑裡鎮的興盛,帽蓆出口還曾經攀上全國出口的第三名。然而,手工製作的藺草編織,還是不敵工廠作業線,大量生產的塑膠產品。
昔日,苑裡平原全都是藺草綠浪,如今,羅朝昱夫妻是苗栗苑裡少數還在種藺草的農戶。劉育育和林秀芃忙著請教藺草種植方式,去年他們試圖復育一小塊藺草田,遇到許多問題。在拜訪藺草產業鏈的過程中,劉育育和林秀芃意識到,高度仰賴人力的藺草產業,每個環節都出現斷層危機。
劉育育認為,如果每個田區都能留個角落讓藺草生長,藺草就不會斷了根。當藺草編織不只是展現工藝技巧的藝術品,而是把藺草編織活用在日常生活,人們就不會失去使用藺草的能力。
回到新竹芎林紙寮窩,楊禮仁的未來藍圖裡,也希望紙寮窩生產的紙張,不只是體驗課程,還能被運用在生活中。
竹林、藺草,我們曾再也熟悉不過的植物,如何重新回日常生活,在這些人的嘗試下,能不能再度串連起我們與自然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