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園區」關鍵字

科學園區何處去之一》中科聽證:中科三期后里園區

2007-11-09

秋風起,金黃色的稻海隨風起伏,水稻結穗是最需要水的時候,盈滿的水田,讓水稻根部充分的吸收水分,而農民等待的就是,即將到來的收穫時刻。 台中后里是台灣重要花卉產地 但后里地區的田間景觀卻很不一樣,許多農地並沒有種植二期稻作。工人正忙著搭棚架,因為土壤中嬌貴的百合幼株需要細心呵護,百合是后里非常重要的花卉,年產值就高達十億元,一點也不輸給高科技產業。花卉產業是高度仰賴人力的產業,也養活了不少家庭,...

科學園區何處去之二》宜蘭城南基地

2007-11-09

宜蘭設置科學園區一事早有聽聞,也曾在監察院門口遇到三星蔥農北上抗議,因為宜蘭科學園區的紅柴林基地就要設在三星蔥最高產值的農地上,今年年初,國科會決定紅柴林基地開發計畫暫緩,優先開發城南基地與中興基地。9月3日,城南基地預定地上的居民到環保署陳情,這才知道居民反對土地被徵收,科學園區承載著地方的發展夢,居民卻要被強徵土地,科學園區該何去何從?

老產業遇上新科技

2006-05-29

宜蘭三星鄉,一個以種蔥聞名的鄉鎮,農人、蔥田 、水圳,交織成一幅田園山水畫,好山好水的魅力,竟也吸引了高科技的目光,國科會預計將這裡,劃設為新竹科學園區的宜蘭基地,當老產業遇上新科技,傳統與現代開始產生衝突,純樸的小鎮,宛如面對一場暴雨來襲。

科技之夢

2006-05-29

中部科學園區進駐,圓了后里人期盼發展的科技夢,后里即將出頭天!在歡迎的掌聲之下,隱藏著一股不安的情緒,中科所帶來的污染,會不會成為后里的痛?

綠牡蠣悲歌|新竹香山海域重金屬污染

2005-01-31

2004年年底,根據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老師林曉武的研究報告,新竹香山一帶的牡蠣銅含量高達1000ppm,是世界平均標準的40倍以上。這樣的數據引發民眾對綠牡蠣的擔憂,新聞報導中又開始出現對牡蠣聳動式的報導,養殖牡蠣的蚵農一臉無奈。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新竹科學園區,園區也在第一時間出示數據表示自己排放的廢水,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各說各話的報導對真相沒有助益,我們決定深入追蹤,了解原因為何?...

趕走惡鄰居|居民反對竹科設汙泥焚化爐

2005-01-31

自從科學園區內蓋了一個焚化爐,計劃處理園區污水廠所產生的污泥,還將園區內廠商製程所產生的廢溶劑拿來當燃料,焚化爐二十四小時運轉,附近居民常聞到奇怪的味道,離焚化爐約五百公尺的龍山國小,在一月初莫名下起灰的雪,而引起各界關注。

工業區大進擊

2004-01-12

民國四十八年,國軍弟兄進駐六堵一塊山坡地,以簡單的工具在基隆河畔開挖,建設台灣第一個工業區,引進紡織、製藥、以及設立物質局倉庫,六堵工業區的出現,象徵台灣由務農為主的經濟結構,邁入工業領軍的大時代。

看不見的毒害|遭重金屬汙染的土地和地下水

2002-01-28

工廠住宅林立的都會區,地底下卻埋藏著汞污泥,這樣的荒謬至極的事件,發生在台北縣新莊市,地下水及土壤已經受到汞污染的事實,居民不願相信,但環保單位卻早已知情,我們更關心的是這些看不見的毒害,究竟還存在那裡?其實台灣已經有八大工業區的地下水及土壤都已經遭受污染,其中也包含了頂著高科技光環的新竹科學園區,仔細追查才發現,許多污染廠址不但鮮為人知,更在經濟的聲浪下受到政府的漠視,最後民眾的健康以及環境的公益,就如同台灣的地下水及土壤一樣,被看不見的毒害,一寸一寸的腐蝕,一點一滴的流失。

客雅溪的出海口|香山濕地的生態危機

2001-07-30

香山濕地有274種鳥類、208種魚類、118種貝類、115種昆蟲及43種螃蟹,牠們熱鬧鳴放卻又岌岌可危。

變色的光環(下)

2001-06-04

新竹科學園區的成立,雖然為新竹地區帶來經濟繁榮與就業機會,但也帶來了環保、交通、教育及物價、房地產高漲等問題。本集將以圍牆作為譬喻,探討園區與周邊居民的互動情形與公害防治。同時將介紹園區旁邊的世外桃源-風空。關於經濟發展之外,是不是也必須兼顧當地人文,這個議題也將在本集一併探討。

變色的光環(上)

2001-05-28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二十年,是台灣高科技產業IC製造重鎮,也是國家經濟的命脈。但是年產值近一兆元台幣的新竹科學園區,卻沒有相對應的環保工業。特別是針對流經新竹縣市的客雅溪所造成的污染,早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本集將披露由於園區工廠生產製程的多樣化,及有害化學物質的經常性使用,使得新竹科學園區在保護環境資源,及對污水的污染管制方面,有其侷踀與困難。然而從物原料的使用上,來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卻是目前唯一且最經濟的解決方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