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民國九十三年的桃園大停水,逼得政府不得不正視石門水庫的問題,而在九十五年通過石門水庫整治條例,撥出250億特別預算來進行整治。集水區的保育也在整治的重點目標之一。長年來,政府總是認為是超限利用造成崩塌,而崩塌又讓水庫淤積,這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是否都能夠用特別預算來解決難題?而政府對於集水區內的土地規劃又是如何打算的呢?
沒有言語,大地的自然力,要回自己原來的模樣。山洪摧毀巴陵壩,河道回復原始的容貌,反撲的力量排山倒海而來,人該怎麼做?
水是台灣的命脈,台灣的年雨量雖然高達2500公釐,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但是雨量分布極不平均,而山高水短的土地條件,雨水一下子就流入大海,加上人口密集,每個人所分配到的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七分之一,名列世界第十八個缺水的國家,全球暖化又造成乾季延長,暴雨集中,水資源管理面臨更嚴苛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