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身一變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剪輯  陳忠峰

隨著瓦斯和電力的普及,木炭這種黑黑小小的燃料,慢慢退出人們的生活,隨著產業沒落,燒炭專用的炭窯,也往往在荒煙漫草中逐漸頹圯,在北投的十八份,有一群人犧牲假期,付出體力耐力,拒絕讓老炭窯,無聲的消失在歷史洪流裡…

在熙熙攘攘的北投捷運站出口,這一天,北投社大舉辦成果發表博覽會。學員表演賣力,觀眾反應熱烈。一旁有個小攤位,不是要推薦社大課程,而是希望透過DIY體驗,來招募志工,要在陽明山上,展開一個圓夢計畫。

早年,陽明山上的農民,會利用農閒,砍伐相思樹、燒製木炭來貼補家用,在北投的十八份地區,全盛時期曾經有20幾座的木炭窯,只是隨著產業蕭條,炭窯一個一個倒下毀壞,整個陽明山區,目前只剩下吳家的木炭窯,還保存完整。『我年紀大了,沒那個力氣做了,看哪個機關出錢,保存起來,幾代下去, 能一直在,這樣就好了。』八十七歲的炭窯主人吳欽銘,對這個陪伴他大半輩子的老炭窯,已經沒有能力自行修復,他衷心期待老窯能有新生機。

走過160年的歲月,隱身在山中的老炭窯,記錄著那段製炭維生的過往。雖然炭窯就位在登山客頗多的中正山登山步道旁,不但知道它身世的人不多,還常常被誤認為是個防空洞。

在雜草叢生的混亂中,老炭窯遇上迫切危機,主結構是泥土與石頭的炭窯非常怕水,負責擋雨的『窯厝』,如果不動手修復,恐怕撐不過今年的颱風季節,而且炭窯是許多小動物遮風躲雨的庇護所,一旦窯體損毀,已經在裡頭生活多年的台灣特有種─大蹄鼻蝠,也將家園不保,修護勢在必行。

呼應吳老先生的期待,為了維護歷史空間特有的古早味,修復方式排除了容易施作的鐵皮鋼筋,而是選擇古法,對老窯許下永久的承諾。主導修復工程的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洪仁德表示,要以尊重先人智慧的觀點,把祖先最傳統的技藝, 最傳統的技術,用本地的材料,藉由這個修復,完全恢復過來。

北投文化基金會、北投社大與泉源里社區發展協會,聯手舉辦工作假期,招募志工,並且邀請三位在地耆老,來重現古法修復的技藝。炭窯位在半山腰上,車子到不了,材料必須靠人力搬運上去,所有的材料都是志工一步一步搬上山。

正式開工前,耆老堅持先祭拜才能動土,流露出對土地的尊重與崇敬。繁茂的相思樹下,祭拜儀式完成之後,志工們各自拿起工具,第一步,幫老炭窯理去一頭亂髮。接近午餐時刻,大家的午餐由社區媽媽幫忙打理,辛苦工作一上午,大鍋飯菜吃起來特別香甜。回到半山腰上,掀開炭窯主人在三十多年前架的鐵皮屋頂,圓滾滾的『窯龜』終於現身,可惜,這窯基毀壞,窯龜的土變質,沒有黏度,無法再燒炭。重新燒炭的期待落空,炭窯的修復,轉向歷史建物保存的方向。

拆除舊屋頂,架樑木、做竹架、舖上甜根子草,不動用鋼筋水泥的古老方法耗時費工,但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只有耆老才懂的古老方法與智慧,才有機會在年輕一代面前再度重現,在一起工作的過程中,老方法有了傳續下去的機會。

因為眾人的關注,冷清的老窯變得溫暖了,傳統古法再現與修復過程的經驗傳承,成為耆老與志工的共同記憶。蓬頭垢面的老窯,在今年春天,成功搖身一變,展現帶著復古風的新面貌,驕傲地向世人訴說,先民那段製窯維生的過往。趕在雨季前完工的新窯厝,將能保護這座百年老窯,在歲月洪流中,繼續走下去。

側記

過去的點滴,是我們能一路走到現在的根本,歷史不該被遺忘,歷史空間的保存,更是不能忽視的重要工作。但是卻有許多老建物在翻修過程中失去原始面貌,如何用正確的觀念,用適當的方式,讓歷史建物注入新活力而不失古味,北投的吳家木炭窯修復過程,立下了一個優質示範。

集數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