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嘉明
核燃料的未知旅程|核一核二用過燃料棒何去何從?
2011年,福島核一廠因為地震海嘯,三座反應爐發生爐心熔毀。五年過去,搶救仍在進行,東電不斷向熔毀的反應爐灌入冷卻水,受污染的地下水、除污後的輻射污泥,一排又一排,占滿原本的樹林與空地…福島核災後,國內反核聲浪也達到高峰。2014年政府宣布核四封存,核四爭議暫時平息。然而另一個更大的風暴,卻在既有的核電廠內,隱然成形。
當華光散盡:夷平式的居住正義?
中正紀念堂旁,一處看似雜亂的違章建築,零落中有其秩序,和周遭大樓相比,華光地區的存在,顯得格格不入。走在巷弄間,很難想像,它身處繁華的台北市中心,瞭解它背後的故事和歷史脈絡後,才發現,華光社區擁有的,是台北市發展史的縮影,也是城鄉移民史的見證,隨著法務部強制拆除地上物,九月底要淨空交給財政部國有財產署,違建戶持續抗爭,華光社區的故事,會怎樣說下去?
【核電爭議】309廢核遊行實錄|遊行人數史上破紀錄
一波波人群,不斷走上街,彷彿沒有盡頭的人龍,309全台廢核大遊行,創造反核運動的高峰,也寫下公民運動的歷史…當「我是人‧我反核」的口號,響徹島嶼天空,為何核災讓人心不安?為何人民期待非核家園的到來?
【義築行動】義起築個夢|台東達魯瑪克部落的兒語記憶亭
每個人心裡都有個夢想,有人等待機緣到來、有人徬徨不知如何著手、有人已經開始實踐夢想。在年輕建築師簡志明心中,認為建築技術不該只服務有錢人,他想利用自己的專長,去協助偏鄉部落免費蓋房子,用建築來實踐公益。在他的夢想中,蓋的不只是建築物,更在部落居民,在年輕建築人身上撒下築夢的種子,讓他們也有築夢的勇氣。
在安居與安葬之間|屏東、三峽殯葬專區設置爭議
屏東縣政府前,屏東市民高喊縣長下台。新北市三峽居民上凱道,要替朱立倫上一堂公民課。板橋居民則是立起新北市政府牌位,怒喊新北市殯葬政策已死,從北到南,民眾高舉著抗議標語,反對殯葬設施的進駐。 對於死亡,許多人感到不安又害怕,但死亡卻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到底人生最後的這一條路該,該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