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小熊救家園|地景藝術帶出桃園航空城徵收開發爭議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 陳志昌 張光宗,剪輯 陳志昌

桃園縣大園鄉與蘆竹鄉,由民間舉辦的地景藝術節正式展開,吸引了許多遊客。眾多藝術作品,不只展示藝術的美麗,還蘊含著居民的哀傷,希望藉著這隻巨大小熊,表達保護家園的心情…

桃園縣蘆竹鄉一處工廠內,正在建造的小熊,估計高度八公尺,是桃園航空城地景藝術節的主要展示作品。藝術家呂文忠說明,小熊創作是突發的念頭,並且在沒有經費下動工,木構建造需要人力,除了當地居民,更有不少志工來幫忙。

2012年桃園航空城計畫啟動,分別由交通部與桃園縣政府推動,總開發面積6800多公頃,徵收面積3400多公頃,成為台灣最大土地徵收案。包含了機場園區核心區及周邊特定區,再結合自由經濟貿易區的規劃。

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表示,其實桃園機場區域內,早期就設有自貿園區,但是成效不彰,不明白再擴大徵地開發的原因。在計畫不明,弊案未解的情況下,要求暫停審查,舉辦討論公益性、必要性的審議聽證會。對此民航局代表回應,已經討論過。

蘆竹鄉水尾地區,因為鄰近機場,被限建了三十多年,許多居民因為房屋無法修繕,居住品質惡劣。罹癌的蔡阿姨一直有個心願,想要整理老屋養病,讓家人安居,卻沒想到長期限建之後,再來航空城徵收案,這次連房子都沒有了。

同村的阿川伯,長期務農,家旁有片生態田園,生活自在。他是大地主,徵收可以增加財富,但他不為所動,認為百年家族土地,世代都應守護。面對徵收來臨,阿川伯最擔心,一旦失去老家,朋友無法相聚,沒有農地耕作,住進公寓就是等死。

面對不斷的陳情抗爭,航空城徵收仍加速進行。反對居民痛斥航空城是炒地皮計畫。不過也有居民與土地仲介團體,聲援航空城徵收開發,希望加速地方發展。在營建署召開的審議大會中,警察佈起防線,嚴格限制出入。

審議現場,立委林淑芬質疑航空城需要第三跑道,為何不用現有的舊海軍機場,要到海邊建新跑道。立委廖正井表示,當時是地方為了開發,才爭取建新跑道。面對徵收引發爭議,居民提出分期開發的要求,但是官方表示必須再研議。居民擔心大會通過徵收開發案,發言後撒出小蟑螂,諷刺這是炒地蟑螂的會議。

航空城開發徵收案通過後,反迫遷居民深受打擊,組織幾乎瓦解,不過協助居民的團體認為,保護家園是人權議題,反抗徵收的行動不能終止,於是挨家挨戶再把居民凝聚起來。

今年九月,縣政府在舊海軍機場舉辦地景藝術節,巨大月兔成為焦點,居民不滿,辦地景藝術節來拆地景,根本是極度諷刺。反迫遷聯盟於是心想,為何不能舉辦一場民間版的地景藝術節,重新凝聚組織,宣誓反對徵收的決心。

民間版的地景藝術節在水尾、宏竹、三塊厝等地,設置不同地景藝術,有懷鄉的泥塑水牛、豬舍壁畫、象徵擊倒官商結構的巨球和家園被徵收的迷失小熊。三個地區都是農業區,也是航空城開發通過後要保護的重點區域。

大園鄉的尤家,遭到污染的農地,已經展開整治,未來可以復耕,但是突然被劃入徵收範圍,土地又要失去。尤家有棟百年古宅,老屋伴青竹,炊煙映白雲,有如都市旁的世外桃源,面對徵收拆除,尤家老媽媽一說就是滿臉淚光。

水尾地區廣大的農業區內,有間水鹿養殖場,養殖場主人用了三十年光陰,讓養殖場穩定經營,也提升了農業地區的價值。但是徵收一來,養殖場難保,水鹿是對環境很敏感的動物,一旦遷場重建,無異是一場災難。

航空城開發爭議重重,通過營建署的區委會徵收審查,卻只做總體性的政策環評,未做更精細的個案環評,遭到環保團體質疑。對此環保署也出面表示,政策環評不能取代個案環評,因此航空城開發還未完全底定,必須再走環評程序。

開發6800多公頃,徵收3000公頃,造成數萬居民大遷徙,桃園航空城開發案,台灣最大的土地徵收案。居民為了守護家園,不斷抗爭,希望迷失小熊,一起幫忙救家園…

集數
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