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遺生物」關鍵字

17度C生存線:保護櫻花鉤吻鮭的新挑戰

2025-09-21

國寶級的保育物種-台灣櫻花鉤吻鮭,僅棲息於大甲溪上游,低於攝氏17度的溪流中,對水溫極為敏感。1980年代數量一度銳減至200多尾,瀕臨滅絕。雪霸國家公園歷經30年推動保育工作,2024年已經有一萬多尾。櫻鮭數量回升加上研究技術進步,中研院團隊以從前不曾採用的研究方式,前往七家灣溪、合歡溪、羅葉尾溪等溪流進行研究,將對保育行動帶來哪些啟示?

櫻鮭的歸鄉路:護持國寶魚櫻花鉤吻鮭回家

2009-07-20

一條路,讓人上山,農業上山。伴隨這條路的開發,差點毀滅了冰河記憶之一,國寶魚--台灣櫻花鉤吻鮭。一群人,多年來絞盡腦汁,要讓牠們順利返回山上的老家…

陸封之河:大甲溪

2000-01-17

提起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若說起國寶魚的家--大甲溪,或許大家反而感到陌生。但是,對台中地區兩百多萬人來說,大甲溪不只是地圖上的一個代名詞,更是他們朝夕賴以為生的重要命脈。不論是史前人類、平埔原住民或是早年的泰雅和當代的漢人,數千年來,無一不是依靠著大甲溪而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也因此,這條旺盛豐厚的大甲溪,被東勢人喻為「母親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