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全日本有四千多個農電共生農場,分布在千葉縣、福島縣、神奈川等地,發展出不同的營農光電型態,2024年公視我們的島採訪團隊來到日本,想要了解當地農民與社會企業是如何摸索,走出農電共生之路,過程中又要面對哪些課題?我們的島特別企畫「日光能否共享?」,借鏡日本,一起尋求與日光共生的可能。
在台灣的本土原生龜有斑龜、金龜、中華鱉、食蛇龜、柴棺龜等5種,但都遭到棲地消失、劣化與捕捉、路殺等壓力,讓野生族群都面臨生存困境。
為了提供多元環境新視角,我們的島與各地導演合作,推出「環境映像」影展,讓好片能夠讓更多人看見,這些作品有的紀錄家鄉,有的是導演本身長期關注的生態環境議題,其中六部也是「2023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的入選作品,在公視我們的島YT頻道也能收看
氣候變遷帶來的劇烈變化,極端高溫也是其中之一。
這幾年,世界各地都陸續傳出熱浪,巴黎甚至進行模擬演習,假設2032年連續出現攝氏50度高溫時,該怎麼做,而台灣也飽受高溫的威脅,在各層面都受到了衝擊.....
2024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定為:「修復土地,沙漠化和乾旱」,提醒大眾水資源的重要性。台灣雖然四面環海,但山高水急,水資源難以自然留存,而各項開發與污染,也加速惡化水資源的處境。根據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調適平台資料,台灣近六十年的年降雨雖互有增減,但豐水年與枯水年差距逐漸加大,且枯水年次數有增加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