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味的油煙|逛夜市要好吃也要顧空氣

採訪/撰稿 錢志偉
攝影/剪輯 葉鎮中

最近幾年,各縣市都在推廣所謂的「環保夜市」,實施禁煙、不用免洗筷,垃圾減量,但唯獨油煙減量最難推行。權責單位「有陳情才稽查」的步調,民眾忽略油煙對健康的危害,讓業者有恃無恐,也讓居住在餐飲攤商附近的社區和民眾,籠罩在致癌的危機當中…

臭豆腐、蚵仔煎、雞排、碳烤魷魚…,台灣小吃的種類及口味聞名國際,造就了不少的夜市商圈,但許多人逛完夜市回家,卻常有身上衣服或頭髮沾滿油煙味的經驗。

環保媽媽環境保護基金會在2014年走訪北、中、南1508家餐飲業進行調查,發現48%的餐飲業油煙排放不合格,其中以夜市違規最嚴重。

環保媽媽的調查顯示,近半數業者將油煙直接「上天下地」,不是散逸在空氣中,就是排入水溝,堵塞排水發出惡臭。「有油煙直接往古蹟排放的,最觸目驚心的是油煙管通水溝,再用水泥封死」,環保媽媽基金會董事長周春娣說。

夜市油煙 感覺性公害難判定

中山大學環工所教授周明顯分析,氣味屬於「感覺性公害」,臭不臭每個人認知不同,目前環保稽查違規也以勸導為主,除非是累犯才會開單懲罰,「攤商隱身在夜市中,大家都在排,也找不到陳情檢舉的對象」。高溫熱油煎炒炸會產生油煙,不光氣味聞久了讓人難耐,更會危害健康。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副研究員龍世俊即指出,油煙中含有一種「多環芳香烴」的致癌物質;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肺癌連續28年高居婦女死因第一位,即與時常在廚房接觸油煙有很大的關係。學者推測,這項結果與台灣人炒菜習慣有關,喜歡熱油快炒「火越猛,青菜越清脆」,食材煎烤炸的油煙含有懸浮微粒,人體吸入後卡在肺部導致癌症。



然而,現行空污主動稽查只限於工廠,對於家庭或餐飲業油煙採取「有陳情才稽查」的步調,民眾走過、路過對油煙沒放在心上,業者有恃無恐,即使遭稽查違規也以勸導為主,無太大嚇阻效果。

記者走訪夜市詢問攤商「為何不裝設排油煙設備」?絕大部分回應是「耗電」、「體積大占空間」、「攜帶不便」、「小本經營不想多增成本」…,導致業者沒有裝設油煙處理設備的意願。


要求攤商加裝排油煙設備 新北市無煙環保夜市上路

為了降低夜市的油煙排放量,新北市環保局最近正努力推廣所謂的「無油煙環保夜市」,輔導地方攤商加裝排油煙設備。

每週三、日營業的林口流動夜市,總共有一百六十攤移動攤販,是新北市規模最大的流動夜市。為了避免油煙擾鄰,夜市自治會訂公約要求所有攤商必須加裝排油煙設備,是全台流動型夜市的首例。

夜市自治會長陳建仁說,過去夜市經常被住戶頻繁檢舉,現在夜市所有攤商100%都裝設油煙防制設備,民眾逛起來也比較舒服。新北市環保局公害稽查小組發言人孫忠偉表示,市府未補助攤商一毛錢,均是業者自發性加裝。

最近幾年,各夜市都以「環保夜市」為號召,實施禁煙、不用免洗筷、垃圾減量…,唯獨油煙減量最難推行。以林口流動夜市的例子來說,小本經營的夜市攤商都能裝設,其他營業規模大的業者沒有理由不裝,這也突顯餐飲油煙並非無法處理,而是要不要處理的問題。 

集數
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