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卡故事】 台南麻豆魚塭廢棄物堆置12年

整理/製圖

高雄美濃農地遭不法業者盜挖土方並回填營建廢棄物,當地居民將開挖的巨大坑洞,形容為「大峽谷」,事件在網路延燒,讓事業廢棄物任意棄置的問題,再度成為焦點。長期關注事業廢棄物流向的台南社大環境小組召集人黃煥彰,也呼籲另一起長達12年都未清理完畢的台南麻豆魚塭廢棄物也需要大眾的關注.....

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麻豆魚塭廢棄物的緣起

​2013年1月24日,台南地檢署與台南市環保局查獲台南麻豆和左鎮兩處土資場,非法收受台塑石化公司(以下簡稱台塑石化)產出的副產石灰(底灰),約有5萬4千多公噸;同一時間,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發現在麻豆區的一處約2公頃魚塭,地主以土壤改良為名,回填大約有3.7萬噸石灰。(相關新聞:台南魚塭廢棄物 竟是雲林六輕石灰)

​台南市環保局檢測發現副產石灰pH值超過12.5,屬於強鹼,具腐蝕性,回填到農地、魚塭有污染環境之虞,認定副產石灰屬於廢棄物。台南市環保局按照違反《廢清法》第28條對台塑石化追討不法利得一億四千萬元,並要求限期改善。由於屆期未改善,台南環保局按日開罰,每日罰鍰六千元,截至2024年1月,已對台塑石化總共裁罰7472萬4千元。台塑石化不服裁處,認為早在2002年就將副產石灰登記為產品,提出行政訴訟。


註: 什麼是副產石灰
​石化業在燃燒石油焦時會產生二氧化硫(SO2),故需以石灰石來進行脫硫吸收,因而產生石灰事業廢棄物。

麻豆魚塭持續被填埋事業廢棄物

​2013年7月,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發現這處麻豆魚塭又被填埋玻璃纖維。細小的玻璃纖維,容易隨風飄散,對附近居民的眼睛、鼻子、喉嚨及肺部可能有所危害。玻璃纖維屬於經濟部公告再利用物質,雖然可以做為鋪面使用,但必須跟混凝土充分攪拌,未經充分處理的玻璃纖維被填到魚塭,台南市環保局以違反廢清法開罰六千到三萬元,並要求地主限期改善。

​2016年,台南社大再度發現大量污泥混合物被填入魚塭,污泥混合物中包含粉碎的玻璃纖維、電路板。台南社大使用快篩儀器進行初步檢測,發現重金屬鎳411ppm和鉻449ppm,數值都超過環保署規範的土壤管制標準。不過,台南市環保局認為地主回填後,做農業設施使用,並不會直接接觸土壤生產農作物,不適用土壤管制標準,而要用廢棄物的溶出試驗來測量,認為重金屬數值在容許範圍內。(延伸閱讀:利用的真與假-麻豆魚塭養出廢棄物 )

台塑石化與環保局之間的訴訟

​麻豆魚塭被回填的台塑石化副產石灰究竟是產品還是廢棄物?成為爭論重點。環保署在2012年時說明如果產品已經喪失市場價值、或因價格波動長期違法堆置或棄置、或是有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之虞,就應認定為廢棄物。

2015年、2018年、2021年,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台南市環保局敗訴,台南市環保局提出上訴,最高行政法院在2023年6月判台塑石化敗訴,確認台塑公司未依規定合法清除事業廢棄物,有改善義務,同年8月,台塑石化提出再審。

麻豆魚塭後續狀況

​2024年台南市環保局邀台塑石化及地主召開清理協商會議,各方同意暫時擱置爭議,由台塑石化提出廢棄物清理計畫書,經環保局審核通過後,2024年9月初開始清理麻豆區副產石灰,目前已清理約3.3萬噸責任量,尚待進一步驗證;左鎮區則待相關行政程序完備後清理,並會要求責任人全程配合清理作業。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黃煥彰在記者會上,指出有食安疑慮的麻豆魚塭已經堆置12年,居然沒有被納入清理計畫,台南市環保局則回應,之前因官司纏訟期間,無法展開清除工作。但在2024年底台南社大環境小組提出後,環保局已在2025年1月16日前往現場勘查,4月9日現場開挖採樣,共檢測八處,結果都是屬於「一般事業廢棄物」,因此案涉及違反《廢清法》,已全案移送台南地檢署,要求責任人立即進行清理復原工作。

​台南社大認為麻豆魚塭與民生食安息息相關,呼籲台南市府應要求台塑石化,盡速提出清運計畫書,並在一個月內完成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