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相關報導

梨山‧天冷

2007-04-13

從民國九十年的桃芝颱風,到民國九十三年的敏督利颱風,每當發生水災或土石流,政府與社會輿論往往把矛頭指向高山農業。這幾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國土復育」政策,首當其衝的就是在林班地「租地造林」的農民。今年一月,上千名墾農集結台北抗議林務局的造林政策。墾農的要求合理嗎?他們是水土保持的破壞者,還是無辜的代罪羔羊?

無痕山林:來去山林不留痕跡

2007-03-16

台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面積屬於山林。每到假日越來愈多登山客走向山林,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但是,總有許多煞風景的事,一點一點侵蝕著山的寧靜美好。

白賓山封山紀事

2007-02-02

假日的早晨,許多登山客穿著一身勁裝,準備步行上山活動筋骨,屏東縣瑪家鄉的白賓山,因為離市區不遠坡度又緩,因此這條大眾化的登山路線,備受南部登山客的青睞。

夢想國道十一號

2007-01-26

第一次知道「環島千里步道」的訊息,是幾年前還在歐陸生活的時候,從朋友寄來的那封信裏,彷彿看到一條負載著夢想的步道,蜿蜒環繞在故鄉的土地上,但那仍屬於想像的層次。然而,在去年春天啟動且持續進行中的步道運動,讓人看到了實現這個夢想的可能性。

阿里山BOT風雲|阿里山森林遊樂園區蓋觀光飯店

2007-01-12

當阿里山BOT案浮現,大規模的國土出租與開發,究竟會為這個台灣地標,帶來何種改變?當觀光浪潮主導一切,誰還記得這個山頭,曾是生物的重要棲地,以及居民的世代家園!

愛 上山、愛上 山|從能高越嶺古道檢視國家步道系統

2006-12-25

四百年前,這個島嶼的美麗樣貌讓葡萄牙人驚呼「Ilha Formosa(美麗之島)」,如果我們不想成為「富而沒啥」的島民,一條規劃完善的國家高山和歷史步道系統,或許可以提供讓我們輕輕走過土地母親背脊的情感經驗,並將這層聯繫和感動轉化為對土地倫理的思考。

梅嶺車禍的生態省思

2006-12-11

當遊覽車以高速墜落橋下,撞碎了許多家庭的滿心悲傷,也打破長期以來的旅遊迷思,究竟旅遊的極限為何?台南市梅嶺風景區的車禍,又給了我們怎樣的生態省思呢?

工業城的綠珍珠

2006-11-27

談高雄願景,柴山是一個理所當然的選項。沿著台灣海峽綿延十公里、東西寬兩公里的柴山自然公園,是都市綠帶的表徵,看看高雄市其他的山,只有柴山還有這麼大片自然的山林。然而,在居住在工業城市的高雄人,一到假日都往柴山跑,就是因為柴山的綠,但柴山的好,除了上山的人要珍惜之外,更需要公部門完善的管理策略,以及清楚的上位政策。

故鄉。林田山

2006-09-11

花蓮林田山以社區的力量,創造的昔日風華,成為知名的旅遊景點,但是社區內的居民,最近卻因為國有財產收回的政策,被迫遠離家園,離開他們居住長達半世紀的家鄉。

反思國家公園

2006-07-03

國家公園設立的目的,原本是以生態保育、文化保護為主,但是在因應旅遊浪潮下,常常是側重遊憩功能,忽略生態保育、文化保護的責任,讓生態面臨危機、文化遭到破壞,大演本末倒置的荒謬劇。

大自然的教室

2006-07-03

陽光從茂密的樹林間,輕輕的穿透過來,耳邊圍繞著蟲鳴鳥叫的交響樂,深深的呼吸一口自然的空氣,感受到植物的花香與青草香,在這片森林中,有一間非常特別的教室。

守護松鶴林場巷

2006-06-12

七二水患重創松鶴部落,在國人投以高度關心後,才發現位於松鶴上方,竟然保留一大片台灣林業歷史的珍貴遺址,這處林業遺址,半世紀來就隱身在山林之中,彷如一座消失的桃花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