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教室

採訪/撰稿 于立平
攝影/剪輯 張光宗

陽光從茂密的樹林間,輕輕的穿透過來,耳邊圍繞著蟲鳴鳥叫的交響樂,深深的呼吸一口自然的空氣,感受到植物的花香與青草香,在這片森林中,有一間非常特別的教室。

一提起要到學校上課,許多學生可能會有小小的壓力,不過如果可以在森林中上課,相信學生們一定會充滿好奇,路邊的一棵小樹就讓小朋友駐足好久,這一條山中小徑是前往二格山自然中心的必經之路,沿途蕨類密佈、溪水潺潺,原始的自然美景,讓人遠離塵囂。

解說員戲稱這一片森林是「魔法森林」,因為無時無刻都充滿了驚奇,抬起頭五色鳥正在輕輕的鳴唱,彎下腰仔細尋找,許多昆蟲都躲藏在樹葉間。

在解說員的帶領下,這些長期居住都市的大朋友與小朋友,正學習如何品味自然,近幾年在台灣,類似這樣的生態學習課程愈來愈多,老家住在台北縣石碇鄉的方先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也投入生態教育的行列,他將自己擁有的127公頃土地,規劃成以體驗學習為主的自然中心,

造訪自然中心的遊客,首先要以步行的方式,穿越原始的泥土林道,經過一兩小時的森林洗滌之後,終於看見一間紅磚瓦的古厝,這間古厝是自然中心裡最主要的建築物,古厝的牆角,早已被蜘蛛家族攻佔,屋外的水池,不時傳來各種的蛙鳴,有時一轉身,驚訝的發現蜥蜴正在樹葉上休息,在這裡沒有豪華的住宿中心,沒有現代化的設備,只有大自然的陪伴,即使是坐著上課,在半開放的山中教室裡,也能感受群山綠野的環繞。

曾經土地與我們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如今我們必須學著重新認識土地,二格山自然中心和一般森林遊樂區或是生態農場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少了很多觀光味,多了很多自然味,這裡沒有大量的觀光人潮,只開放給參加生態課程的學員,學員們必須自備碗筷上山,並且把垃圾帶下山,儘量降低人類活動,對大自然可能造成的傷害。

體驗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只有真實的處於環境中,才能深受感動,目前二格山自然中心,也嘗試利用土地上現有的資源,將生態的課程多元化,像是這一大片雜草叢生的茶園,也成為另一個教學場所。

布農族的laung與幾個朋友,長期在二格山自然中心工作,對於從小在山裡面長大的他們來說,森林就像朋友一樣熟悉,而遇見這些森林中的動物,就像看到自己的鄰居一般稀鬆平常,當他發現都市人,對於大自然充滿驚奇,覺得非常有趣。

其實類似這樣的環境學習中心,在國外已經行之有年,它的功能有點像學校以外的學校,從深層的角度來看,環境學習中心可說是都市與工業過度發展下的一個產物,當人們與自然隔離之後,又渴望親近自然,於是利用都市邊緣的呼吸空間,創造出一個可以體驗與學習的自然場所。

在山林溪流之間,享受一段空白,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渴望,不過當我們透過自然中心,重新學習如何與大自然相處時,或許也該反思,我們每天的生活,是不是離自然太遠太遠了。

因為參加公視的兒童營隊活動,第一次來到二格山自然中心,當時驚訝的發現這個地方和一般的生態農莊有極大的不同,因為它沒有觀光味、沒有度假小屋,只有半開放的山中教室,非常非常的接近自然,於是對於這樣的一個地方充滿了好奇。

有時覺得很奇妙,在都市裡很多人都說好希望住在山上與海邊,好希望親近自然,於是大家花了好大的力氣,去體驗自然享受自然,但是最後我們又必須回到城市中生活,從拍攝二格山自然中心,我看到了人們對於自然的渴望與需求,也看到了一些矛盾,我自己覺得類似這樣的環境學習中心,其實是都市高度發展下的產物,它提供了現代人一個反思的空間,一個出口,也讓人們重新學習與土地相處,不過有時在想,既然大家都這麼喜愛自然,那又是什麼讓我們跟自然隔離,為什麼到頭來我們必須花了很大的力氣與財力,只為了追求遠離塵囂的寧靜呢?難道我們不能從生活、從自己開始改變嗎?

地點
集數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