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06 01/23
又到了菜市場最熱鬧的時刻,各種蔬菜、水果、肉類、海鮮應有盡有,每家攤販都拉開嗓門大力促銷,強調既新鮮又便宜。這些食物從哪裡來?以蔬菜水果類來說,大多是從果菜批發市場買來的。 |
2006 01/23
黑心食品層出不窮,在這個年代,想要安心地吃東西彷彿也成了天方夜譚。為了找回能夠安心生活的權利,十三年前一群媽媽發起「共同購買」運動,為自己的健康把關。一場媽媽們的消費革命就此展開... |
2006 01/23
食品安全是民眾重視的議題,但除了從報章媒體中被動地得知不合格食品的資訊,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辦法成為一個主動的角色,為自己的健康安全把關? |
2006 01/16
人每天都要進食,雖然吃進什麼東西很重要,但是別忽略了,鍋碗瓢盆、筷子、湯匙等等直接接觸食物的餐具器皿,常常也是影響食品安全衛生的關鍵因素,餐具器皿因為製造或者使用不當造成健康危害的新聞,愈來愈受到消費者重視。食物可能在生長過程中,因為土壤或水份的吸收,意外導致含有重金屬,而塑膠或是樹脂作成的餐具器皿,更有可能在製造過程中,人為添加重金屬,然而消費者對此可能毫無所悉。 |
2006 01/16
五穀、青菜、水果,是現代人提倡的健康飲食,但是你知道每天有多少農藥,吃進我們的肚子裡,在台灣每年會用掉四萬噸的農藥,金額高達五十億元,這樣的紀錄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當健康亮起紅燈,許多人開始覺醒。 |
2006 01/09
黃昏市場湧入大量的採購人潮,耳邊不時傳來小販的叫賣聲,媽媽們仔細的精打細算,選購新鮮又便宜的蔬果魚蝦,卻又擔心會買到有農藥或是重金屬殘留的食物。從民國七十二年開始,癌症就榮登台灣十大死因的榜首,許多學者專家指出,環境污染正在為這場腫瘤熱加溫。 |
2006 01/02
人性往往不斷地在追逐更新更美的東西,追求流行的結果,造成廢棄物的數量不斷地累積,回收趕不上消費的速度,按照這樣下去總有一天廢棄物會堆滿整個地球。所以何不換個方向想,難道不能從設計端,一開始就選擇一個對地球友善的生產方式嗎?基於這樣的理念,許多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設計便應運而生。 |
2006 01/02
冬天,一個不太適合出海的季節,我們卻刻意選擇這個時候前往外傘頂洲。再次拜訪外傘頂洲,除了想紀錄這片沙洲的變遷,也想親身感受東北季風的狂野,體會漁民在沙洲上真正的生活樣貌。 |
2005 12/26
2005年底將屆,「我們的島」與「環境資訊電子報」合作,檢視這一年來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環境事件,舉辦2005十大環境新聞票選活動,希望能喚起大家對環境事件的重視。這次總共有一千多人參與網路投票,票選結果如下: |
2005 12/19
根據環保署最近一季的評比,依據溶氧、生化需氧量、懸浮固體、氨氮平均檢測值所計算出的標準,新竹頭前溪成為台灣最乾淨的河川,一改過去我們認為西部河川比東部河川髒的印象。頭前溪是怎麼辦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