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06 05/22
今年四月中政府動員國軍,以一個工兵營的軍力進駐石門水庫上游,希望在梅雨季來臨之前,清除羅浮橋附近這一大片淤泥。一車車的淤泥被堆置在河岸,當豪雨一來,這些淤泥是否將再度被沖進水中?而淤泥有沒有再利用的機會呢?在傳統的磚瓦工廠、在研發綠建材的學院裡,有一群人正努力為水庫淤泥找尋出路,他們要「點泥成金」! |
2006 05/22
當一個社區,從挽救水圳開始,創造社區的美麗景觀,連帶的,也挽救一片海洋,為生態做出貢獻。小小的卯澳社區,從搶救水圳到永續經營,讓未來不再失根漂浪,一步步打造心目中的水水家園。 |
2006 05/22
旗山老車站,見證旗山的百年發展,成為所有旗山人的共同記憶。但是火車不再來,車站變成廢墟,保存與拆除成為懸而未決的課題。在日漸凋零中,老車站像位歷盡滄桑的老母親,在旗山街頭漫長等待著,那顆感恩與追念的心。 |
2006 05/15
世豐水力發電廠,位在花蓮縣卓溪鄉,電廠取用豐坪溪的水發電,工程施作後,經由居民檢舉,環保單位才知道,世豐公司動工時間,已經超過環評法規定,主管機關核定後三年內未動工,必須做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及對策影響報告。 |
2006 05/15
從生物多樣性來看,全世界不過100種招潮蟹,而台灣招潮蟹是台灣特有種,這是台灣招潮蟹特殊的價值,卻也造成台灣招潮蟹命運多舛的開始。 |
2006 05/08
楊梅基督教教會是許多人追求心靈平靜的地方,但現在卻總是空空盪盪的,原來神聖的光輝,竟然敵不過居民對電磁波的恐懼。好不容易由信徒出錢出力才蓋好的教堂,因為高壓電纜帶來的心理壓力,不但到教會的信徒變少了,連原本住在裡面的住戶也一個個搬離。 |
2006 05/08
群山圍繞的茂林鄉,象徵魯凱族群生生不息的氣息,濁口溪橫貫整個鄉,溪流的下切力強勁,不僅是魯凱族人的生命之泉,也像一把鑿子,雕琢出茂林曲流合抱,蜿蜒如縷的河谷地形。 |
2006 05/08
水孕育了生命的源頭,在地球水資源中淡水佔了3%,海水佔了97% ,其中表層海水比例不到2%,海水大部分都是深度超過200公尺的海洋深層水。深層海水過去不見天日,千萬年來緩慢隨著潮流移動,但21世紀一項被稱為藍金的產業,逐漸萌芽成熟,或許將成為台灣下一個明星產業。 |
2006 05/01
五溝水,一條因歷史與生態而富有的水圳,卻在人為漠視與破壞下,日漸消失,讓一個能夠開創水圳意象的社區,失去最珍貴的資源。 |
2006 05/01
從民國九十一年開始,有一封「墾丁國家公園被世界國家公園組織除名」的e-mail在關心環保人士的電子信箱中流傳開來,雖然世界上並沒有哪一個組織可以將任何一個國家的國家公園除名,但是墾丁的真實景象卻與許多人心中的國家公園印象差距越來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