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關鍵字

猴不教 誰之過

2012-01-09

來到高雄市柴山,很多熱心民眾都會提醒你,要小心猴子搶東西,柴山獼猴的負面形象,似乎已經深植人心,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試圖找出人猴關係變遷的脈絡,尋求解決方案。2011年12月6日,柴山正式升格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正好讓許多人重新思索柴山的獼猴問題,重新找回人與猴之間的那條界線。

中國記者的台灣環境行|走訪台灣環境議題現場

2011-08-29

跨海而來,一群中國環境媒體的朋友,來到台灣,進行十天的環境議題參訪。他們看見台灣風景的美麗,也看見台灣土地的傷痛,在他們心中有著迴響,關於環境的共同保護,一個攜手並進的人間課題。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長期推動台灣與中國的環境交流工作,希望透過參訪,讓彼此相互學習,共同為守護環境努力。今年有八位中國媒體記者來訪,他們是來自北京、上海、雲南等地的資深記者與高級主管,首次來到台灣,...

成龍濕地的美麗容顏

2011-06-20

藝術行動開始,以藝術作品為濕地裝扮,讓世人驚豔濕地之美。在雲林成龍濕地,長期的社區行動進行著,期待保留國土最美的容顏...

老建築新生命|花蓮將軍府的風華歲月

2011-01-17

對大部分到花蓮的遊客來說,花蓮印象,不外是大山大海或是原住民文化。但許多人不知道,花蓮還保留著許多日本移民村、日式官舍,帶著日治時期濃厚的氛圍。這些日式建築在歲月洗禮下逐漸毀壞,最近這幾年,花蓮民間發起保護日式建築的運動,藉由老房子的復舊,找回了許多遺失的歷史記憶。

大學生的公民課

2011-01-17

在新竹清華大學裡,一群學生正在上一堂,沒有老師、沒有課表、沒有考試,也沒有學分的公民課,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堂課?

不一樣的自然課

2011-01-03

宜蘭的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是秋冬候鳥的重要棲地,但是這幾年一直都面臨溼地陸化的危機,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在專家學者的協助下,開始進行長期調查,然而在這段期間,促進會也借助專業者來訪的機會,舉辦生態體驗課程,希望讓更多孩子瞭解腳下的這片土地…

海風 日頭 鹽田樂

2010-11-15

2001年,嘉義縣布袋鹽場曬鹽的情景,劃下句點,十年的光景,老天爺讓廣大的鹽田,變成一片水澤,土地回歸自然。不願意讓百年鹽業只存在記憶裡,年輕人和老鹽工,在洲南鹽場再造鹽田風光,兩代間的觀念差異如何溝通?在打造成小朋友遊戲空間時,如何兼顧生態?

山區小校的真實價值

2010-11-01

學校的價值是什麼?當學生人數成為學校存廢的考量,位於新社山區的福民國小,創造校園的價值,來證明小校的動人力量。

野孩子的大地遊戲

2010-04-05

四年前第一次踏進屏東麟洛的「田心生態園」,乍看之下一片高低參差的樹林、雜草、池塘及小橋流水,竟然都是「人工做出來的!」三年前,他們又開始整理「柚園」的部分,希望把之前的實驗,調整為-讓整個環境、生態和人之間能取得平衡點。而不同成長背景的人,進來生態園,各自表現出不同的態度,有人覺得,雜草叢生,一定是還沒整理好,所以等整理好再來。有人覺得,恢復成「安全的野外」,是一處值得讚賞,寓教於樂的空間。即使經歷不同價值觀的評論,這群夥伴仍不改其志,所以,友情才是最大的支持力量!

野火∙文化園區|建國啤酒廠、彰化八卦廢棄營區以及日本舞鶴經驗

2010-04-05

當文化創意園區,像一座座被賦予產業任務的區域,其實該思考,文化無法遠離歷史、社區的基礎。如果文創產業,倚重在文創園區的產業領航,或許深根社區的文化野火,更能燃起台灣的希望…

不只貓狗‧校園同伴動物

2010-01-25

校園裡有很多動物,包括天上飛的鳥、花叢中的蝴蝶、地上爬的蛇,以及流浪貓狗。校園動物可能帶來困擾、也可能帶來好處,對於校園動物應該如何看待、對待?

守護嵙角溪

2009-09-21

在拍攝嵙角溪的過程,讓我想起一個故事:「有天某人送了A一束花,為了搭配這束花,A開始整理桌子,慢慢地覺得四周環境不適合,也跟著打掃環境,越改越多,最後整個住家,甚至是社區都全盤改善了。」在我的感覺,嵙角溪的復育也是如此。雲林古坑鄉華山村的居民們,透過嵙角溪的原始風光,重新領會自然的美好,也反省華山以往商業模式操作下對環境的傷害,他們透過共識,推動生態旅遊,讓華山走出咖啡以外的另種風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