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關鍵字

台灣鳥類警示錄

2006-02-20

台灣鳥類生態資源豐富,有留鳥、冬候鳥、夏候鳥、過境鳥、迷鳥等,台灣曾紀錄過的鳥類種數超過五百種。美麗的鳥兒為我們的環境帶來鮮活姿態,但牠們當中,有些鳥類卻面臨關鍵存亡的生存威脅,數量岌岌可危。

金門賞鳥拼經濟 

2006-02-06

當賞鳥躍升為吸引外國人來台旅遊的主題,增添了台灣的觀光資源,也讓台灣生態的美景,開始走向國際化。在金門候鳥季中,一群來自日本的專業賞鳥人士,以賞鳥為主題,開創台灣以賞鳥招攬國外遊客的新契機。

無尾港失樂園

2005-05-30

今年四月,收到最新一期無尾港文教促進會的刊物《螺訊》,赫然發現裡面有許多篇文章標舉著「廢除無尾港溼地,催生馬賽自然公園」,心裡感到萬分納悶:無尾港文教促進會一向是以推動生態保育與社區文化教育為宗旨,何以今日竟會發出廢除水鳥保護區的訴求呢?於是我們再度走訪無尾港溼地,拜訪這一群曾經對水鳥保護區滿懷期待,如今卻萬分失望的在地居民。

都是候鳥惹的禍?

2004-03-01

禽流感來襲,專家學者都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怎麼散布進來的?候鳥成為最大嫌疑犯!在台灣各地,有許多鳥類研究者,長期進行候鳥繫放採集計畫,面對候鳥莫名背負帶原者的罪名,他們決定以科學方法,還給候鳥一個公道。

濕地進行曲第二部–永安濕地的明天

2004-01-26

在台灣關於「濕地」這兩個字的解釋,以前和現在有很大的不同,早期人們總認為濕地是蚊蟲叢生,無用的爛泥灘,只要是開發工程,最先想到的要利用濕地,走過填海造陸、海岸大肆開發的年代,這些被蠶食之後,所遺留下的濕地,現在反倒成為稀世珍寶,是生物的樂園、是生態旅遊的景點,是商機也是生機。

濕地進行曲第三部–濕地的生與死

2004-01-26

在台灣關於「濕地」這兩個字的解釋,以前和現在有很大的不同,早期人們總認為濕地是蚊蟲叢生,無用的爛泥灘,只要是開發工程,最先想到的要利用濕地,走過填海造陸、海岸大肆開發的年代,這些被蠶食之後,所遺留下的濕地,現在反倒成為稀世珍寶,是生物的樂園、是生態旅遊的景點,是商機也是生機。

濕地進行曲第一部–HAPPY生態村

2004-01-26

在台灣關於「濕地」這兩個字的解釋,以前和現在有很大的不同,早期人們總認為濕地是蚊蟲叢生,無用的爛泥灘,只要是開發工程,最先想到的要利用濕地,走過填海造陸、海岸大肆開發的年代,這些被蠶食之後,所遺留下的濕地,現在反倒成為稀世珍寶,是生物的樂園、是生態旅遊的景點,是商機也是生機。

高美溼地的今昔|意外誕生的熱門生態景點

2003-11-03

故事要從二十多年前說起,因為意外,讓這裡成為水鳥與遊客都可以休憩的地方,珍貴的水生植物也在這裡落了腳...

黑琵之家|研究黑面琵鷺中毒事件

2003-04-14

2002年12月到2003年2月的四波肉毒桿菌桿菌中毒事件,造成73隻黑面琵鷺的死亡。第三波中毒事件發生後,祈偉廉醫師投入緊急應變中心的工作,推論毒源可能來自死亡的文蛤。魚類對肉毒桿菌毒素的耐受性高,吃了含有毒素的文蛤後並不會死亡,但是黑面琵鷺吃了這些魚就會中毒。

溼地新生

2003-01-27

今年冬天,從北方過境台灣渡冬的過境鳥,又再度停棲在牠們熟悉的西海岸,這次牠們聽到­的不再只有挖土機與怪手的引擎聲,看到的不再只有滿海岸的垃圾,還有愛鳥人的驚呼與期­待...

黑琵之死|黑面琵鷺發生集體暴斃事件

2002-12-23

每年黑面琵鷺會來到曾文溪口渡冬,它是國際級的保育類動物,全球數量不到1000隻,­今年就有700多隻來到七股。然而,在入冬以來最強的寒流侵襲台灣時,卻發生黑面琵鷺­集體暴斃的事件。

鳥人共和國|搶救黑面琵鷺

2002-11-18

每年,冬侯鳥黑面琵鷺都會到台南七股曾文溪口渡冬。在保育觀念不盛行的年代,黑面琵鷺只是賞鳥人之間互傳的鳥種,並未變成具體的保育行動,直到國際間一次亞洲水鳥調查,確定了黑面琵鷺數量不到300隻,正面臨絕種的壓力,再加上1990年台南縣政府打算將黑面琵鷺棲息的溼地規劃為工業區,將會危及黑面琵鷺的生存,於是搶救黑面琵鷺的行動開始展開。 「要顧鳥,還是要顧人?」似乎變成一個兩難的問題,當時的情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