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播出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台中市和平區的武陵農場,遊客除了為盛開的櫻花著迷,獼猴們的一舉一動,更讓大家驚喜。花朵、嫩葉、果實,都是台灣獼猴喜歡的食物,牠們正吃得津津有味,享受著大自然提供的美食。不過聰明的獼猴也已經學習到,一旦人們來了,代表食物也出現了,於是只要有得吃,獼猴就往那裡去。

台東縣東河鄉的登仙橋遊憩區,目前成為近距離觀察台灣獼猴的熱門景點,遊客因為好奇,想親近獼猴,常常會拿出食物吸引牠們靠近。但獼猴畢竟是野生動物,一旦我們越過應保持的界線,就容易產生人猴衝突,獼猴原有的生態行為,也開始有所不同。

鄰近大台北都會區的陽明山國家公園,部分猴群的覓食模式,正逐漸改變。野生動物看到人類,一般會盡速逃離,但這群出現在路邊的獼猴,不但不怕人,還會不斷朝車輛靠近。

陽明山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山林間樹葉、果實充足,對獼猴而言是優良的棲息環境。早在1985年國家公園成立後不久,就在普查下確認,紗帽山一帶有獼猴分布。

不過從2018年開始,陽管處察覺,在國家公園範圍內的觀光熱點區域,有遊客不當餵食獼猴的現象,既影響野生獼猴的飲食健康和習慣,也造成用路安全的疑慮,甚至讓獼猴的生育率上升,族群數量增加,超出自然環境承載量。

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陽管處開始加強巡查、開立罰單,仍無法全面遏止餵食亂象,最後只好從獼猴下手。在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團隊的建議下,採取驅離策略,雖以漆彈槍嚇阻,不造成傷害仍是最高原則。經過巡查員與志工半年多的努力,獼猴聚集在路邊覓食的密度,總算有降低的趨勢。

不過驅趕只是一種手段,更重要的是,正確觀念能深植每位遊客的心。「不餵食、不干擾、不接觸」,是人類在野外遇到獼猴時,應保持的三不原則,人們一時的好奇,往往對牠們造成永恆的傷害,唯有用雙眼觀察,才是和牠們相處最好的方式。

學科
動物
縣市
  • 台中市
  • 和平區
  • 台東縣
  • 東河鄉
  • 台北市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張瑜珊
攝影 陳添寶 陳慶鍾 柯金源,剪輯 陳慶鍾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霧峰區農會香米產銷班第九班,在班長胡坤熹的帶領下,從2015年開始施行友善農法,不過這群堅持不用農藥與化肥的農友,一度面臨嚴重的鼠害侵擾。每當老鼠到田間拜訪,不只會在田埂上鑽出一個個鼠洞,讓田區面臨漏水危機,農友辛苦種出的稻作,更是被牠們從根部啃食,無法成長茁壯。

負責輔導該區的水保局台中分局,以及霧峰區農會,眼看資深農友們全都束手無策,特地邀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鳥類生態研究室團隊,與生態觀察家李璟泓,一起走訪田區、商討對策。評估當地地形條件與鳥況後,他們決定引進「猛禽棲架」來幫農友解憂。棲架作法源自歐美國家與澳洲,農友常在果園中豎起竹竿,吸引掠食性鳥類停棲,幫忙嚇阻田間的小型野鳥。

2012年起,屏科大研究團隊陸續發現,死亡黑鳶體內有劇毒農藥加保扶殘留,此外還有農委會免費發放給農友的老鼠藥可滅鼠,足以證明台灣猛禽正面臨二次毒害的威脅。積極展開救援行動之餘,研究團隊也推廣棲架、巢箱等生物防治作法,希望台灣農友能以更友善的方式解決鼠害與鳥害,還給生活在平原的猛禽,居住正義。

於是,一場名為「邀黑翅鳶來捕鼠」的棲架推廣活動,在霧峰五福社區的福德祠前展開,以往屏科大野保所團隊只在鳳梨田中實驗,這是他們第一次改到稻田中架設。幸好,棲架豎立後一個月,黑翅鳶來報到,透過自動相機的監測,能夠看出有一對定期前來的黑翅鳶,締造一個月捕食67隻老鼠的紀錄,這不只減緩當地鼠害,更讓黑翅鳶一舉成為當地農友的新寵兒。

親眼見證棲架為農田帶來的助益,原班人馬一年半後,決定再次舉行教學活動,並廣邀各地的朋友,一起認識這種生物防治的作法。擁有先前的實作經驗,再歷經一年多的觀察,當地農友一個個從半信半疑的初學者,搖身一變成為棲架推廣的專業助教,甚至主動提供鑽洞機等農機具,讓搭設過程更順利。


畫面提供 水保局台中分局

除了學到作法,學員更了解到,若想在田間豎立棲架,該田區必須符合不用藥的大前提,才能避免被吸引來的猛禽,無辜遭受二次毒害;選定的地點,也得和電線桿與樹林保持一定距離,否則將難以成為黑翅鳶停棲的首選。只要選對架設地點,就有機會頻繁地看到黑翅鳶前來覓食。

棲架的搭設,不只讓五福社區的香米田,上演一場又一場的捕鼠秀,更提供黑翅鳶安心交配的場域,進而在周遭築起生兒育女的新家。除了黑翅鳶,棲架也常吸引到大卷尾、紅尾伯勞等食蟲性鳥種來使用,顯示農田生態系中的生物多樣性,也間接達到蟲害防治的效果。


畫面提供 水保局台中分局

聽聞西部平原的成功經驗,同樣落實友善農法的台東達魯瑪克雜糧產銷班,決定也邀請屏科大來教學,面臨嚴重鳥害的他們,希望透過棲架搭設,吸引猛禽前來驅鳥。這是研究團隊第一次在東部舉行推廣活動,由於周遭地形不同,能吸引到的鳥種也可能不一樣,但他們始終秉持樂觀其成的態度。

歷經一個午後的教學,達魯瑪克農友搭起屬於部落的第一支棲架,他們由衷期盼周邊的猛禽,能前來賞光。仰望著高聳的棲架,回憶起兒時,每逢小米田燒墾之際,耆老總會交代,至少要留下一棵大樹別砍,為的是讓老鷹有停棲的地方,顯示前人或許更早擁有生物防治的智慧。

透過猛禽棲架的作法,能替農友省去購藥成本,並讓生態鏈中各階層的消費者,發揮互相制衡的本能。然而棲架的豎立,永遠不只為了捕鼠或除鳥,更是為了營造友善的農耕環境,讓生存在台灣平原的猛禽,早日脫離二次毒害的夢魘,重建農田本該擁有的完整生態系。

學科
動物, 農業
縣市
  • 台中市
  • 霧峰區
  • 台東縣
  • 卑南鄉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張瑜珊
攝影/剪輯 陳慶鍾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不希望台灣牛的記憶,消失在年輕世代的生活中,七年級生高一鑫花了好幾年時間,四處向老農學習牛耕技巧,希望盡可能傳承這些即將失傳的知識。

2015年,高一鑫來到彰化溪州,想拜訪一位當地仍在用牛耕田的老農。雖然打了幾次電話,都連絡不上對方,卻牽起了他和溪州這片土地的緣分,他帶著水牛拉拉,在這裡落腳,和溪州當地行銷友善農產的團隊合作,開始一步一步實現他推廣牛耕文化的夢想。

高一鑫也帶著水牛到校園裡,讓幾乎沒機會見到水牛的農村小孩,認識屬於他們阿公阿媽的文化,2019年,他也決定租下一塊地,用牛耕作,並且募集消費者認購。

從一開始決定養牛,在訓練水牛拉拉的過程中,遭遇不少挫折,同時也感覺到生活有種被牛綁住的不自由,經過幾年摸索,高一鑫總算開始感覺到,能夠堅持在這條路上、追逐夢想的自己,是幸福的,也希望更多人能夠品嘗到粒粒皆辛苦的牛耕米之味。

學科
動物, 農業
縣市
  • 彰化縣
  • 溪州鄉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 顏子惟 葉鎮中,剪輯 顏子惟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小林村以歌舞與祖靈重逢 重建小林人的驕傲

當年誰也沒想到,中度颱風莫拉克,竟然在五天內降下2884毫米的雨量。台灣第一大河高屏溪,有如一條吞噬天地的水龍,所到之處災情遍布。縣市合併前的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9到18鄰,是受創最嚴重的地區。十年前親眼看著土石流淹沒村莊的羅潘春美,想起當時情景,還心有餘悸!

71歲的羅潘春美,當年離開已經消失的故鄉小林村時,一下直升機就哭喊著:「我們小林整個不見了!小林不見了啦!」現在的她,站在舞台上受訪時說:「2009年8月,那一座獻肚山崩下來,帶走462個親人,那時候我站在我家二樓看,瞬間崩山之後,就完全看不到我們小林了,什麼都沒有!底下盡是一片土石流,哭到哭不出來,現在比較不會流眼淚了,我們要走出來啊!」

問春美阿姨如何走出來,她說:「我非常感謝我們的團長阿亮,八八風災後,我們很痛苦,他組織這個舞團非常有心。阿亮都去找古調讓我們來學,我們每個星期二、星期四都有團練,八年來從來沒有間斷!」

災後的小林村分為「五里埔基地」、「日光小林」和「小愛小林」,春美阿姨現在住在日光小林。她口中的阿亮,是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的總幹事王民亮,也是小林村在經歷八八風災後,重建工作的推手之一。

王民亮表示,日光小林大概有120戶,居民大概150人。「我們年輕人返鄉之後才知道,原來我們的祖先其實是從台南過來的平埔族,把這個脈絡搞清楚,就不會那麼在意今天是不是原本住在小林村,那個意義是,你知道祖先從哪裡來、文化根源又是什麼,甚至,我們還有屬於自己的古歌謠!」

文化重建、族群認同,是小林人最重要的心靈慰藉。今年38歲的阿亮,在2011年成立大滿舞團,帶領小林人透過古謠、舞蹈和演出走出傷痛。邦思齊才5歲,卻非常熟悉每首古謠,他說:「我一直聽、一直聽,聽媽媽唱就會了!」

八年來,阿亮和社區夥伴一起訪問耆老、共同團練,沒有間斷,一個二十人的素人舞團,不僅出國表演,還獲得2019年第30屆傳藝金曲獎的肯定。

離小林村十二公里的甲仙街區,坐擁山河景觀,位居南橫出入口,在八八風災前,一直是高屏溪上游旗山溪,在山區最熱鬧的商業地帶。甲仙商圈店家鄭添德回憶起八八風災,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林村的災難與甲仙的沒落。

鄭添德說:「像小林村死了將近五百人,活下來的人歷經遷村,再加上甲仙周遭的村子又遷到大愛永久屋一千多人,甲仙本來就是個小鎮,沒什麼人,遷那麼多人、死那麼多人,根本像死城一樣!直到現在,南橫公路又還沒修好通車,唉!」他在甲仙經營山產店,原本生意興隆,但莫拉克颱風之後,遊客驟減,只好改賣牛排,做當地人生意。

南橫三星甲仙形象商圈理事長陳敬忠,人稱「阿忠」,面對災難十年後甲仙的挑戰,他認為甲仙人要認清現實,回頭看原本的甲仙到底擁有的是什麼。「我們以前靠大自然給我們帶來資源,賺了一些錢,當時大家經濟都不錯,但是歷經南橫不通、卡玫基颱風,再來是八八風災,是不是要想一想、看一看,自己還剩下什麼。」

全國最大永久屋「杉林大愛園區」課輔班 孩子們重建「我眼所見即是天地」

莫拉克颱風後兩年內,慈善單位與宗教團體,陸續在三十九處基地上,興建3300間的永久屋,其中最大的基地,位於高雄市杉林區的大愛園區,一共有1002間永久屋。

就業不易是永久屋居民最頭痛的問題,當大人必須長期外出工作,孩子的照顧怎麼辦?杉林大愛有個八八腳落課輔班,孩子在這裡上課、寫作業,也要學會自己煮東西吃。

課輔班老師陳麗惠說:「在這裡就業滿困難的,所以居民大部分還是回到山上去種植農作物,小孩子就會丟著,跟家庭比較脫離啊!剛開始的時候,我想說你沒飯吃,有時候星期六、星期天到我家去吃飯,後來想想不對,一直供應他們吃飯,不是長久之計,對孩子也不好,所以我開始想,該如何培養孩子自主也自煮的能力。」

陳麗惠是高雄市杉林區集來人,孩子稱她為麗麗老師。二十年前她住在台中時,遇到九二一大地震,地震後回到集來,又遇到八八風災,現在的她也住在永久屋,為需要被照顧的孩子打造第二個家。

陪伴孩子成長不容易,面對這艱鉅又幸福的任務,麗麗老師也曾經因為身體撐不住而想要放棄。「(民國)107年底,我身體真的負荷不了,曾經想要放棄,可是有一個晚上,一個孩子哭著跑來找我,說阿媽打她。就在那時候,我又燃起了要照顧孩子的希望!」

課輔班的班規洋洋灑灑,貼在牆壁上,全是基本的生活規矩。除了上課之外,每個星期六早上,孩子們也要練習服務社區。師生一起做資源回收,所得收入分成三等份,1/3是課輔班基金、1/3是小朋友零用金、最後的1/3要回饋社會。

課輔班的孩子都有夢想,雅蓁想當美髮師、家榮想做廚師、博硯想成為一名專業的棒球選手。博硯穿著一件衣服,上面有句源自布農族的座右銘,他說:「這句話是我們巴楠花部落小學六年級畢業的時候,去爬嘉明湖,老師建議我們做一件校服,然後就有人提議這個『我眼所見就是我的天地』。那個天地不等於你所看到的那個土地,天地是學習跟經驗的意思,就是我看到的一切,我都可以學習,都值得我們學習。」

努力重建生活 旗山溪洲以老顧老 那瑪夏南沙魯共煮共食

2009年8月10日,旗山溪的水退了,才看得到園子裡的香蕉樹。台灣曾是香蕉王國,高雄市旗山區的溪洲,是王國裡最富庶的地方,因為千百年來的氾濫,沖出了肥沃的平原。

可是,莫拉克颱風造成社區淹水達210公分,嚇壞了習慣淹水的溪洲人。幸好在颱風來之前,溪洲南新社區已經發展出「老人照顧老人」的共老模式,及時在八八風災後發揮重建功能。

南新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徐林素卿解釋,「我們在民國93年,開始推動關懷據點的工作,像是92歲的班長陳柯緣阿媽,負責幫學員點名,林郭準阿媽從93年開始洗米到現在,而我今年剛好滿65歲,是這裡的主管。」

社區長輩們每天早上七點半,到活動中心集合,先打不倒翁熱身,再跳毛巾操鍛鍊筋骨,用蒼蠅拍互打氣球,也是遊戲的一部分。徐林素卿馬上指著104歲的阿媽說:「這個阿媽,事實上是在莫拉克颱風前一年,手已經舉不高了,但是你想想看,98年到現在已經十年了,她到現在幾乎沒有退化!」

旗山溪支流那托爾溪山洪暴發,帶來巨大土石流,也在莫拉克颱風期間重創高雄市那瑪夏區南沙魯部落。八八風災後,南沙魯大部分居民,幾乎都放棄原居所,遷到杉林大愛永久屋。林春福的家人和少數族人不願下山,選擇留在部落一起生活。部落人少,共煮共食方便又能凝聚情感,負責煮的是林春福的媽媽,已經煮到第十年。

隔天清晨,菜車開進南沙魯,為寧靜的部落拉開一天的序幕。三十出頭的林春福,是老獵人,也是新農民,三年前他和族人合作種龍鬚菜,為部落創造新產業。他固定請四個部落婦女採收龍鬚菜,她們雙手齊發,速度非常快。

四個家庭種不到三甲,看似規模很小,卻能支撐留在南沙魯的族人,最基本的生活開銷,也讓林春福可以安心在部落生活。

留在阿禮部落 生態旅遊與林下養蜂創造生機

位於屏東縣霧台鄉,台24線最深處,高屏溪上游隘寮北溪畔的阿禮部落,在莫拉克颱風後,交通全斷。部落唯一的聯外道路台24線,當時被族人調侃是,只有山羊和猴子才能走的路。地質不穩定的因素,使得現在的台24線,還在修補中。不過,跟道路比起來,人的重建似乎好很多。


攝影/李慧宜

7月15日這天,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在阿禮部落,舉辦一場林下養蜂觀摩會,附近神山、大武部落的人,都來參觀包泰德、古秀慧的養蜂場。

颱風後留在阿禮的泰德和秀慧,十年來持續推動生態旅遊,2018年5月,在屏科大的協助下,開始投入林下經濟的養蜂事業。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陳美惠說:「在森林裡要找到一個生產項目,又比較有經濟的可能性,我想蜂蜜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台灣蜂蜜的需求量滿大的,我們的生產遠遠不足,所以這是山村部落在兼顧森林生態保育下,可以創造的經濟機會。」


攝影/李慧宜

一個蜂箱大概有四到五萬隻蜜蜂,包泰德、古秀慧共有十二個蜂箱,一年兩個月過去,他們已經學會照顧蜜蜂。養蜂是項專業工作,為了陪伴部落發展養蜂,屏科大特地成立養蜂小組與養蜂場,整合業界的技術與觀念,無償提供給部落學習。

屏東縣霧台鄉是台灣西魯凱族人口最多的原鄉,可是八個部落,有四個遷到山下的永久屋,族群延續因為八八風災面臨嚴峻挑戰。

入夜後,包泰德、古秀慧利用零碎時間,用陶土捏塑出阿禮部落周遭的群山。用手指「造山」,既能讓內心沉靜,也是以後訪談耆老、留下部落故事的重要工具。四周一片寂靜,只有一盞燈光,留下來的人試圖重建山的形狀、水的流向,他們期勉自己,能記錄下西魯凱族人的遷徙與勇氣。

年輕勢力投入災後重建 為高屏溪流域帶來新能量

2014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委員會」卸牌,象徵政府完成重建的階段性任務。同年9月1日,高雄災區的民間社團,共同組成一個「小鄉社造志業聯盟」,持續第一線重建工作。小鄉社造志業聯盟總幹事陳昭宏說:「重建區是農村,相對而言比較脆弱,所以遇到災難,傷害就會更嚴重!我覺得回頭去看,就是在面對這些事情,如何讓在地更有力量,是最重要的!」

小鄉社造志業聯盟的發展基礎,是高雄旗美社大莫拉克重建站對災區的服務經驗。最特別的是一股年輕勢力勇於承擔重建的任務。在旗山溪洲南新社區,可以看到小鄉社造陪伴社區,推動老人安養的身影,杉林大愛八八腳落課輔班的攝影課,也能看到他們推動的「120公分的角度」攝影計畫。

災區產業振興的工作,小鄉社造更是全力投入,7月6日這天,他們與高雄市六龜區新發地區的山茶茶農第二代,合作舉辦一場文化體驗。小鄉社造專員葉晏慈說:「在這邊工作久了就會發現,其實資源非常豐富,因為靠山,是我們所謂的里山生態,然後有很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有很長久累積的人文歷史。」

其實,如果沒有莫拉克颱風,山村、農村的問題依舊存在,高齡化、隔代教養、產業重振,樣樣都是考驗,在八八風災之後,小鄉社造的年輕人,義無反顧投入重建,對台灣社會是一種重要宣示。


攝影/李慧宜

十年變遷 自然與人的改變 在地才能長出重建力量

十年前的張淑菁,是在泡沫紅茶店打工的年輕媽媽,如今的她,是一個專業社區工作者。在莫拉克颱風十周年前夕,她帶著兩個孩子,重回當年躲避堰塞湖潰堤的樓頂,臉上充滿感恩與自信。

沿著旗山溪畔的老路,王民亮開車回到小林村原址,為祖父和父母依序獻上小花。小林村紀念公園的一張長椅,代表一個罹難的家庭,坐在屬於自家的椅子上,王民亮不再只是一個人,他擁有舞團、日光小林社區,更擁有面對一切挑戰的勇氣。

荖濃溪畔的大智瀑布,在風災時嚴重崩塌,十年後已經長出青草與小樹;而被獻肚山土石流掩埋的小林聚落,現在已是年輕的次生森林,唯一可以辨認的,是沒有被沖毀的那棟矮房子。

十年了,復原過程步步艱辛,杉林大愛的孩子用學習重建新天地,倖存的小林村人,用唱歌來撫慰人心,只要細細回想,往日時光其實就在眼前。

學科
山林, 災害
縣市
  • 高雄市
  • 甲仙區
  • 高雄市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李慧宜
攝影/剪輯 葉鎮中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屏東縣三地門鄉,有一個傳統的排灣族部落-大社。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後,部落族人全數下山住進永久屋,只剩下兩戶人家,留在原居地。這兩個家庭,是由一個奶奶、兩對夫妻和六個孩子共同組成。

在大社部落,大自然是時間的主人。父母親上下班不用打卡、孩子們上下課沒有鐘聲。兩戶人家看似共同照顧91歲的老奶奶,其實奶奶才是老大,哪一天要在哪個農場工作?要做什麼?如何分工?都是她觀察大自然變化後,說了才算數!

山中無甲子 觀自然過生活

拔而熱資和嘎拉露有四個孩子,長女拉麼參,今年17歲,長子山門谷安,15歲,底下還有莪另跟拉璐睿伊。另一個家庭是嘎拉露的姑姑一家人,18歲的地夫拉安,是姑丈武棟家的長子,次子是活潑好動的葛崎。

拉麼參表示,其實大家在山上生活,會覺得大自然有它自己的循環,「它有自己的規則,我們就是順著規則走就好了,不要刻意去改變或是刻意去強迫它改變。」弟弟山門谷安附和姐姐的看法,不過也提出了他的擔憂,他說:「91歲的奶奶說,現在的天氣真的不如以前,以前很規律,什麼季節會下雨、幾月什麼樹會開花,都是很規律的時,會有相對的情況出現,現在卻很難掌握。」


攝影/李慧宜

依循節氣種植 自給自足是基本能力

7月17日,奶奶決定要種花生,這天一早,地夫拉安帶著大孩子到田裡,處理落葉和除蔓,小小孩們只要負責玩就好了!

地夫拉安一走進農場,就馬上到工寮生火。他說:「不管有沒有在農場煮飯,都要生火。因為工寮是用木頭跟竹子搭建的,生火可以驅蚊,又可以保護房子不受潮,同時也是告知祖先『我們來農場了!』」

工作前,奶奶帶領所有人一起禱告。禱告後,無論男女老幼,大家都是彎腰面向土地,把花生種下去。種花生使用的是一種排灣族語叫做Vuka Vuka的工具。地夫拉安說,「它的用途是拿來種芋頭或花生,把長長的鐵鍬插入土裡,然後鬆土挖出縫隙,再把芋頭和花生放進縫隙,這就可以了!」

自給自足是在山上走跳的基本能力,順應大自然生活,是最高指導原則。孩子們一邊種、一邊挖,挖到頁岩或板岩,會堆到田邊形成田埂駁坎。

地夫拉安表示,在大自然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幫忙大自然去管理、保護土地。譬如說把挖到的岩石堆到田邊,也是一種水土保持,山坡地會比較穩固,耕種也才會順利。

其次,他們的耕種不是現代化的慣行農法,而是遵循祖先的傳統方式,既沒有農藥、化肥,更不會有除草劑。拉麼參進一步解釋,其實一年四季都要種植,但是要讓每塊地輪流休息,有耕種的地方,也會有間作,不會全部土地都只種一種作物。像種小米、花生或芋頭的旁邊,也會種些地瓜、南瓜跟紅藜。

在大家種花生的同時,武棟正在另一個田區,針對山豬隨時可能的入侵,進行防禦工事。因為這裡的芋頭長得極好,再不把籬笆做好,芋頭可能不保。看著這片田區,武棟若有所思,他說:「小時候父親還在,每塊耕地都是跟著父親、爺爺一起種,這裡是我返鄉前最後耕作的記憶。」

回到山上才能找到答案

武棟今年44歲,小學畢業後離開部落外出讀書、工作,直到看到大兒子也步上他的後塵,才選擇回部落生活。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武棟感慨良多。「大兒子地夫拉安讀小學第一學期的一個月,狀況就非常多,他會帶同學爬樹、爬牆,老師在聯絡簿留言,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影響學校風氣。後來第二個月,校長甚至打電話給我,說高年級都被地夫拉安帶動了。突然間,我好像看到自己在小學畢業,到市區讀國中的情景,為了所謂的學習,被迫離開原鄉、離開家,於是我跟老婆說,應該是回家的時候了!」

只是萬萬沒想到,才回部落兩、三年,就遇上八八風災,而當時的拔而熱資跟嘎拉露也是處境相同。最後,這兩戶人家決定留下來生活,讓孩子們自學也共學。拔而熱資說:「莫拉克颱風後,政府把我們安置在龍泉營區,當時我們被要求要簽三方契約,意思就是以地換地、以屋換屋,一旦簽下去,就不能回山上住了,所以我們兩家就決定一定要回來,至少留一、兩個人在這邊也好,而且當時也有五、六個不想下山的老人,沒人留下來就沒人可以看顧這些老人。」


攝影/李慧宜

現在,大社的這兩戶人家,跳脫體制內的教育型態,實踐排灣族傳統的學習方式,將孩子交還給家庭生活、農場生產、自然生態的部落環境。對他們而言,教育是一連串的過程、而非目的,學習的內涵蘊藏在生活細節,而開關就在孩子手上。

更重要的是,貫穿生活的、連結自然與人的、跨越時空與祖先對話的,是在這裡的全母語生活環境。從老人到家長,從大人到孩子,每句話、每個念頭與思考,都很排灣族。

武棟的芋頭田,有個特殊的母語名,叫tjaulima,意思是「伸手所及的地方」。武棟說,這塊土地以前叫lima,意思是手能伸直的範圍。拉麼參說:「就是說你的手伸過去就到得了的地方,就是你只要在那裡,就代表那塊地是孕育的土地。」

剛種下花生的田區,時常可以挖到兩、三百年前的陶片。工作到中午,隨手摘採的野菜,加上地夫拉安和山門谷安養的土雞,輕鬆就變成一鍋香噴噴的山產料理。傳承不再是教科書上的諄諄教誨,而是部落日常。


攝影/李慧宜

一個老人、兩戶家庭、四個大人、六個小孩,在莫拉克颱風十年後,為大社部落活出新的定義,他們沒有失根、不會失語,自然與人之間緊緊相連。tjaulima,或許也是祖先的祝福,提醒後人,只有在山上,伸手所及的地方就是部落也是家。

學科
山林, 災害
縣市
  • 屏東縣
  • 三地門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李慧宜
攝影/剪輯 葉鎮中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白海豚啟示錄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中華白海豚,常於媽祖誕辰前後,現身台灣沿海,因此被稱為「媽祖魚」。 牠們的總數不到七十隻,而且正持續減少中,瀕臨滅絕。

台灣的黃祥麟博士,不僅發現白海豚的困境,同時也發現東亞地區的海洋資源,正逐漸枯竭。

《白海豚啟示錄》真實紀錄白海豚在人類開發下所面臨的困境與危機,以及來自台灣、香港、泰國、廈門和廣西的科學家,如何用專業所學與最新科技,共同齊心為白海豚尋求出路…


泰國賞白海豚旅遊


廈門


台灣苗栗死亡個體

 


 

導演 許鴻龍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 碩士

經歷
視群傳播事業有限公司 製作人/導演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副教授
弘光科技大學         副教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攝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剪輯

代表作品
Discovery 《台灣人物誌-李淳陽》    製作人/導演
國家地理頻道(NGC)《綻放真台灣-灰面鷲傳奇》    製作人/導演/攝影
廣電基金《台灣生態顯影一、二季》    製作人/導演
公共電視《新世代觀察家》    製作人/導演
林務局《草地明珠-環頸雉》    導演/編劇/攝影
國科會《台灣生命樂章》    製作人/導演/攝影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月光海岸-墾丁陸蟹生命之旅》    製作人/導演/編劇/攝影
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大雪山王者-黑長尾雉》    製作人/導演/攝影
公共電視《搶救石虎》    製作人/導演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大地的孩子-小石虎返家之路》    製作人/導演/攝影
國道高速公路局《重返里山》    製作人/導演/編劇/攝影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聖稜樹冠》    製作人/導演/編劇/攝影
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護蟹任務》    製作人/導演/編劇/攝影

學科
動物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亞洲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導演 許鴻龍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公共電視和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共同合作,將搭乘勵進研究船,從台南安平港出海,前往台灣東北海域,透過ROV水下遙控載具,下潛千米,尋找可能跟生命起源有關的海底黑煙囪。


潛鎧蝦和貽貝是熱泉生態系常見的物種。

本航次同行的研究單位,包括台大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中央大學環境研究中心、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等,也將同時進行多項深海科學研究。另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也協助深海生物的專業解說。

網路直播108小時不間斷  海上研究實境呈現

2000年公視新聞部,首度直播海底珊瑚產卵實況,揭開海洋生物的繁殖奧秘,讓觀眾更加了解海洋生態。2019年7月,公共電視新聞部再次挑戰,計畫透過衛星網路傳輸,直播海洋科學研究,探索深海研究的歷程,揭開深海生態環境的神祕面貌。

「我們的島」採訪團隊將隨船紀錄,由導演柯金源在船上擔任直播引言人,從7/22(一)~7/26(五)連續五天,全程網路直播108小時海上研究過程,天候與海流狀況許可的話,深海水下遙控載具ROV順利佈放,透過網路直播,觀眾就可以即時目睹東北海域上千米深海,熱液噴泉的地質及生態現況。


ROV是深海研究的重要工具

這次的海洋研究直播將回歸知識性與真實直擊,除了海洋研究訊息的傳遞,猶如跟著紀錄者來到船上,可以隨時觀賞海洋環境美景,以及觀察海上的日夜晨昏及海象變化,靜靜的聆聽海浪聲,感受研究船航行、了解海上生活,以及研究人員的工作歷程。

國際海洋研究組織,幾年前即開始嘗試深海研究直播,並透過學者即時解說、線上提問,進行海洋環境教育。在這次的研究航次,也與船上學者進行「深海講堂」的科普講座,讓更多人理解深海奧秘。


有話好說主持人陳信聰擔任「尋找海底黑煙囪」特別節目主持人,導演柯金源則在研究船上進行網路直播,並與棚內現場連線。

台灣水下上千公尺深海 有熱泉及冷泉生態系 

根據中央地調所的調查結果,在台灣東北方,我國領海範圍內,上千公尺的深海中,至少有六處海底火山,其中三座比較活躍,因而形成熱液噴泉系統,也就是俗稱的海底黑煙囪,獨特的地質狀況,具有礦產潛能,更造就了深海生物綠洲,而在台灣西南海域則有冷泉生態系,目前已經發現13座海底泥火山,其中蘊含著國際矚目的新能源-可燃冰。

以往台灣的深海研究,受限於經費與設備,大多只能利用底拖網採集樣本,拼湊深海環境樣貌,為了能夠更全面瞭解深海,近年來,國內海洋學術研究單位,自主研發深海探勘載具,並成功應用在台灣西南以及東北海域的相關調查,國研院海洋中心也從國外引進深海工作級ROV,可以下潛到3000公尺深進行探測,大大提升深海研究能力。

從珍貴的海底影像中,不但紀錄到海底泥火山噴發的情形,也看見貽貝、潛鎧蝦、管蟲、章魚等多種生物在深海中的生態狀況,同時也見證垃圾入侵深海的危機。

想要了解更多嗎?自7月22日開始,跟著公視一起登上勵進號,探索深海!

 

學科
動物, 海洋, 科學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撰稿  于立平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剛採收的小麥,在豔陽下散發金黃色光芒。台灣99%的雜糧,都依賴進口。最近幾年,不少農民開始嘗試投入本土小麥產業,為了提供消費者優質的本土雜糧,農民多採取友善土地、不施用除草劑的耕作方式。如何克服田間的雜草問題,提升採收時種子的清潔程度,是台灣小農面臨的一大挑戰。

搭配基改作物創造大規模生產 致癌風險卻升為2A等級

台灣小農的生產模式,和國外高度機械化、種植面積動輒高達數千公頃的大農,有著天壤之別。對大規模生產的農民來說,嘉磷塞,也就是俗稱「年年春」的這種除草劑,大幅提升了採收效率,農作物如果還沒完全成熟,有些農民會噴灑嘉磷塞,幾天過後,農作物就會全部乾燥,提升採收的便利性。

自從1974年,由孟山都公司研發上市以來,嘉磷塞如今是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除草劑。嘉磷塞的用量為什麼如此之大?其實和基改作物也有很大的關連。

孟山都公司大量研發可以忍受嘉磷塞的基改作物,大規模種植,甚至需要用飛機來噴灑農藥的農民,噴灑嘉磷塞之後,農作物不會死掉,只有雜草被除掉。利用這種技術,基改種子和嘉磷塞這兩項產品,鞏固了孟山都的事業版圖,也雙雙成為全球反孟山都、反基改運動的頭號公敵。

各國學者紛紛投入研究,嘉磷塞對生態環境和人體的影響,有了越來越多新證據。2015年,隸屬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決議將嘉磷塞的致癌風險提高為2A等級,也就是「極有可能為人類致癌物質」。但美國環保署、歐盟食品安全署則先後表示,嘉磷塞可能不會對人體致癌。隨著孟山都試圖影響科學研究獨立性的證據,不斷遭到媒體批露,嘉磷塞引發的爭議,越演越烈。

孟山都申請放寬殘留量許可 台灣食藥署預告及評估

一連串爭議聲中,2019年4月,台灣食藥署預告將增列十項穀物的嘉磷塞殘留容許量。其中燕麥、大麥、小米、高粱、黑麥、蕎麥、藜等七項穀物,由原本不得檢出,放寬為10ppm;杜蘭小麥、黑小麥由5ppm改為10ppm;油菜籽由不得檢出改為6ppm。

燕麥、藜麥、黑麥都是近年受到歡迎的健康食品。杜蘭小麥,則是義大利麵的主要成分。大麥,是釀啤酒的主要原料。這些雜糧和人們的日常飲食息息相關。而這次的申請案,又是由「香港商孟山都遠東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事實上,2014到2018年間,食藥署曾經在邊境抽驗1523批進口燕麥、黃豆等雜糧,僅有23批不合格,不合格率僅有1.5%。2016年,食藥署也抽查市面上的燕麥片產品,36件樣品中,發現10件含有嘉磷塞,檢測到的殘留量介於0.1 至1.8 ppm。儘管超標,這個數值仍遠低於本次預計放寬的新標準10ppm。

民間團體認為,過去政府採取嚴格的零檢出標準,市面上也不至於出現燕麥等產品缺貨的現象。沒有理由因為農藥商提出申請,就放寬管制。

面對公民團體的質疑,食藥署僅表示,接受申請案之後,就會依照科學方式與標準流程來進行評估,在60天的預告期間內,將收集民眾意見,再做進一步的決策。本次調整十項穀物的嘉磷塞容許量之後,仍然不會超過每日可接受攝取量,也就是民眾無須擔心食安受到影響。但對消費者來說,政府所釋出的訊息過於簡化,一般民眾很難全盤理解,也引發對農藥的恐慌。

學者則提醒,極低劑量的農藥暴露,長期累積下來,所造成的健康風險,仍然不可輕忽。美國環保署也已經將嘉磷塞,認定為環境荷爾蒙。

歐盟國家擬逐步限制嘉磷塞 美國一萬多起訴訟案進行中

2017年,嘉磷塞在歐盟的使用期限到期,儘管抗議聲浪不斷,歐盟最終決議展延五年。但德國、法國等農業大國,都已經相繼宣布,要逐步限制嘉磷塞,奧地利則在2019年7月,率先成為歐盟第一個宣布禁用嘉磷塞的國家。農民對這項禁令卻不領情,認為會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成本。

在美國,則接連有使用嘉磷塞而罹癌的民眾,對孟山都提出訴訟。2018年8月,一位學校校工「強生」,成為首例勝訴案件,他因為長期使用嘉磷塞除草,使用過程中也有多次農藥洩漏、身體大量接觸到除草劑的意外事件,罹患一種名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疾病,舊金山高等法院判定孟山都必須賠償90億台幣。2019年,一對長期在自家庭院使用嘉磷塞除草,罹患淋巴癌的老夫妻也勝訴,孟山都必須賠償640億台幣。

雖然孟山都持續上訴,這幾起官司都尚未定讞,仍然為一萬多起進行中的訴訟帶來曙光。

問世超過四十年,嘉磷塞改變了農業生產的面貌,在世界各地,反對它的聲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面對跨國農企業,遊說各國政府放寬管制的行銷壓力,消費者能不能有不同的選擇?

學科
農業, 公害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美洲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 葉鎮中 陳添寶,剪輯 陳添寶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荔枝窩的農夫黎慧儀,彎著腰照顧作物,這是來自台灣的台農16號-越光米。他的田位在荔枝窩聚落旁,是一個有四百年歷史的客家聚落,香港人稱為圍村,九條橫巷和三條直巷的聚落格局,保留至今。

聚落背後,是居民代代保護的風水林,面積大約一公頃,保有一百種以上的植物,從前如果有人破壞森林,必須殺豬向全村賠罪,因而又稱為殺豬林。

聚落前方是銀葉樹與魚藤交織的溼地,從前荔枝窩曾經盛產荔枝,後來轉作水稻與柑橘類作物。極盛時期居民有上千人,1950年代農業沒落,人口開始外流,隨著時間流轉,這個沒落的古村,現在因為農業而重生。

香港大學團隊與企業、民間組織合作,從2013年開始,推動復村、復耕的生態農村試驗計畫,選擇對環境干擾程度比較低的作物。本來田地因為廢耕,長起許多灌木,他們第一階段先種可以在林蔭下生存的咖啡樹。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策動永續發展坊項目經理戚曉麗表示,除了咖啡,還種了一些薑黃和肉薑,都是香港比較少的作物。最終目標是重新恢復荒廢農地的經濟價值,而又不會對整體環境有非常大的影響。另外也種植傳統作物,像是雪菜、芥菜等,藉由製作傳統客家醃菜,來重建聚落與文化的關係。

除了讓農地恢復耕種,香港大學團隊也著手建立產業經濟與推廣教育。當荔枝窩的活力逐年增加,不但外地人願意來這裡奮鬥,離鄉的居民,也願意回來了。

復甦的荔枝窩打響了名號,有的遊客搭船前來,有的遊客順著古道,走上三小時才能抵達。石頭鋪成的古道,寫滿先民與自然相處的智慧。現在的荔枝窩,在深厚的歷史脈絡上,發展生態農業與層次豐富的旅遊體驗,變成現代人追尋的桃花源。

相由心生,景觀是信念的展現,荔枝窩的面貌,是人們與自然環境互動的結果。當初沒跟上城市發展,反倒幸運地以純樸潔淨的面貌,與城市共生,彼此需要、彼此依靠。

學科
農業, 文化, 城市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亞洲
  • 香港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剪輯 張光宗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咖啡樹綻放潔白花朵,旁邊還種滿各式各樣的熱帶果樹。咖啡莊園主人陳金助,不只賣咖啡,也是一位養豬戶。養豬場的肥水,不落外人田,成了滋養咖啡樹的法寶。

動物糞尿曾是傳統農民珍視的資源,隨著化學肥料普及,畜牧產業也從早年的後院養雞、養豬,轉變為大規模的集約飼養型態,大量的動物糞尿,如今成為難解的廢棄物,也造成環境的負擔。

陳金助想在自家土地,重新串聯起農牧間的循環,將發酵除臭後的豬糞尿用來施肥,卻礙於法規限制,不受環保單位鼓勵。直到2015年,環保署修改水污染防治相關法規,開放「沼渣沼液」回灌農地,為畜牧廢水,打開了走向資源化的一扇門。

槽車緩緩灌溉著翠綠的牧草地。位在台南新化的畜產試驗所,是全台灣第一個農牧循環示範專區。灌溉的水肥,來自試驗所內的乳牛舍,生長出來的牧草,收割之後,又可以成為乳牛的大餐。

牛舍中的刮糞機,將牛的大小便集中,接著通過固液分離機,固體存放到堆肥區,剩下的廢水,流經厭氧與好氧兩種不同環境,微生物菌叢就會分解水中的有機物,將廢水慢慢變清澈。

堆肥和沼氣發電,這兩種畜牧廢棄物再利用的方式,已經行之有年。現在廢水也有了再利用的管道,讓畜牧廢棄物的資源循環,更加完整。經過厭氧發酵的畜牧廢水,就是所謂的沼液,池底的沉澱物則稱為沼渣,這時候廢水的臭味已經減少,同時還保有肥分。

根據估計,每公頃可提供牧場動物食用的狼尾草,每年需要800公斤的氮。相當於125包40公斤裝的化肥。如果把畜牧廢水排入河川,就像是把肥料直接丟進水裡,錯置了珍貴的資源。

儘管如此,為了增加動物的生長效率,長年以來,畜牧業者習慣在飼料中添加銅、鋅,有些農民擔心,重金屬如果殘留在糞便中,會不會隨著廢水進到農地,造成污染?

環保署與農委會為此制定了一套監測流程。牧場申請施灌前,必須先檢測沼液的重金屬成分,接受施灌的農地,則必須先測量土壤背景值。再依照作物類型,計算出容許施灌的水量與期間。開始施灌後,每年必須定期監測土壤重金屬含量,以及地下水的氨氮含量。

除了末端監測,研究人員也提醒,畜牧業者應該遵守飼料的銅鋅添加標準,並定期維護污水處理系統,避免處理槽中沉積過多重金屬,才能讓畜牧廢水再利用的流程更加順暢。

環保署期望在2025年,全台養豬和養牛場,能達成5%的畜牧廢水資源化再利用,2029年則要提升到10%。畜試所和各地方政府,都在努力媒合更多畜牧戶和農戶。

另外,2017年1月,環保署宣布對畜牧業者開徵水污費。如果成功申請沼液回灌農地,對畜牧業者來說,可以節省水污費的支出,增加了參與計畫的誘因。

從污染的製造者,轉化為滋養農地的助手,隨著時代轉變,循環經濟觀念的興起,農牧整合的古老智慧,為畜牧業的轉型,開啟了新的契機。

學科
動物, 水文, 農業
縣市
  • 台灣
  • 台南市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剪輯 葉鎮中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本週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