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你知道我們用了多少度的電嗎?

從2016-2020年,我們總用電量不斷成長,2020年的電力消費從2019年的2656億度,到2020年成長到2711億度,大約增加了55億度,比2019年成長2.1%,遠高於近五年平均率1.62%,不免讓人憂心,我們該要如何因應不斷擴張的電力需求呢?

根據2019~2020年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未來電力需求預估每年成長2.5%,四年下來就有10%,電力加速成長的原因是什麼,我們能否繼續承受?

根據2020年國際能源總署的資料,台灣人均用電排名全球第八,僅次於寒冷的北歐國家及資源豐沛的美國、加拿大,甚至超越日韓,高居亞洲第一。
 

學科
能源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撰稿|張岱屏、林燕如
圖表|吳亭霓、許靜之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的潟湖,每年冬季都會有數千條灰鯨遠從北極來到這個溫暖的水域生產、養育幼鯨,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這些群聚洄游的灰鯨成了捕鯨人的目標,數量一度急遽減少,直到1946年全面禁捕,族群才逐漸從僅存的一、兩千隻,回升到現今將近兩萬隻。

身長十多公尺、重達三十幾公噸的成年灰鯨,遭受攻擊時可不會束手就擒,在過去的捕鯨歲月,鯨魚激烈抵抗導致船毀人亡的情況時有所聞。禁止捕鯨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漁民捕魚時都會避開這些鯨魚。直到1972年,發生了一件怪事:一隻巨大的母灰鯨主動接近漁船,還讓漁民摸了摸牠,才緩緩潛入水底。

如今對當地漁民和賞鯨遊客來說,鯨魚主動接近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母鯨還會把幼鯨推向船隻,彷彿是想教自己的孩子認識人類。真正令人震撼的是,部分鯨魚身上還帶著魚叉造成的傷疤,而灰鯨的壽命長達八十年以上,也就是說牠們很可能還記得自己的親族當年在這片潟湖中如何被獵殺,卻還是願意接近人類。

這個振奮人心的故事,在柯金源導演的最新紀錄片《平安龜》中,有一個相似的版本,主角是平均壽命與灰鯨相近的海龜們。紀錄海洋生態超過三十年的柯金源,1990年代開始潛水時就曾經看過海龜,但牠們一看到人就匆匆游走,幾乎無法拍攝,因此柯金源2010年造訪馬來西亞西巴丹島時,當地不怕人的海龜讓他大惑不解:一樣都是綠蠵龜,為什麼台灣的海龜這麼怕人?他半開玩笑地猜測:「是不是海龜會彼此告知:台灣到了,趕快注意唷,有人類要跑。」

後來柯金源在田野調查中,逐步了解到台灣海龜利用的歷史。在台灣海域活動的海龜有五種:綠蠵龜、玳瑁、赤蠵龜、欖蠵龜與革龜,《平安龜》主要紀錄的是較常見的綠蠵龜。在四、五十年前的台灣,特別是澎湖,食用綠蠵龜龜肉與龜卵的情形十分普遍,使得牠有「菜龜」的別稱;玳瑁被捕捉的主因則是因為殼能製成工藝品。


玳瑁龜甲的鱗片

1989年,隨著保育意識抬頭,五種海龜皆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2015年,柯金源前往小琉球時,注意到海龜開始變得不怕人、能夠近距離拍攝:「這樣的轉變讓我有了信心,可以再以海龜為環境指標生物來拍片,不然以前就算想拍也拍不到。」製作人于立平表示,拍攝目的並不只是單純紀錄海龜生態:「而是想要從牠身上看到某些東西,比如說看到人對牠價值觀的轉變,或者是看到牠面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同時也反映了海洋環境的現況。」

于立平點出海龜的特殊之處:牠生活在海洋中,卻需要上岸產卵,因此海洋與陸地的環境改變都會影響到牠。柯金源補充,海龜就像是海陸交界地帶的無國界使者,在紀錄片中,一隻隻海龜將海洋垃圾、漁網纏繞、沙灘流失、人工造島導致棲地破壞等種種環境議題,透過自身的擱淺、傷病、死亡傳遞給我們。


龜甲受傷的海龜   照片提供/蘇淮

透過這些海龜使者們的故事,我們也看到人與自然關係的轉變。片名「平安龜」源於澎湖的「乞龜」文化,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民眾會擲筊取得神明同意,求取一隻麵團做成的「平安龜」,希望一家大小能像龜一樣長壽、健康,也期望出海討生活的家人都能夠「平安歸」。

早年的澎湖,不僅從海龜的肉身獲得物質上的滋養,也向龜祈求平安,從龜的形象取得心靈的寄託。把海龜當作食物來源的不只有澎湖,日本屋久島在早年物資匱乏的時代,也將海龜蛋視為上天的恩賜,居民看到上岸產卵的海龜,會祈求海龜能平安回到海裡,現在人們不再吃海龜蛋,「為龜祈求平安」的文化卻延續了下來,紀錄片也講述了日本、台灣、馬來西亞等地的保育工作者,不僅僅是祈求,還付諸行動保育海龜的故事。


研究人員在馬來西亞海灘發現海龜蛋遭到真菌感染

而海龜對這些轉變的想法是什麼呢?如同科學家還無法確定墨西哥潟湖中的灰鯨為什麼會與人親近,小琉球海龜不怕人的原因也是未解之謎。柯金源說,目前其他離島都沒有觀察到類似小琉球的現象,只有部分潛水同好觀察到恆春海域的海龜開始比較容易靠近,但仍遠不如小琉球海龜的淡定。

海龜究竟是如何決定自己與人類要保持怎樣的距離?柯金源在片中旁白說道,海龜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不過他不願意多做解讀,反而是謙卑地認為,我們根本不知道牠在想什麼。

關於海龜,還有許多奧秘是我們無法參透的,我們不知道小海龜出生到成年這段時間吃什麼、在哪裡活動,也不知道為何母龜能記得自己出生的海灘,《平安龜》提供的不是科學上的解答,而是哲學上的反思:龜因為本身的長壽成為人們祈求的對象,如果龜本身過得不好,又怎麼可能護佑人類?

人與自然、與海龜的關係不斷轉變,也仍在摸索著想找到平衡。早年漁民抓海龜來吃、做成工藝品,後來海龜成了觀光業的金雞母,卻又衍生遊憩壓力影響海龜的疑慮。也許人類需要找到方法,跳脫這種對龜「有所求」的關係,才能如同紀錄片片尾所言,為各自的生命找到出路。

 

學科
動物, 海洋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我們的島》節目 記者/林書帆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照片提供/ 郭芙

而這支影片喚起了我的好多回憶。

我們的起點,是海龜,我們的終點,也是海龜。

我是郭芙,從2008年接觸到海龜之後,這輩子幾乎都沒有離開海龜,正如影片中所說,我非常喜歡去海邊,不是針對海龜,但透過海龜,認識了更多海洋的不同面向。兒時每逢假日去海邊探索大自然,就是我最期待的事。但那個探索,多半是抓回去養或是「品嚐」,鮮少產生保育的念頭。直到開始跟著海洋大學的海龜實驗室,一起到野外做海龜的研究調查,才發現原來海龜如此迷人,而牠正受到非常大的生存壓力,很可能在我有生之年內會絕種。

影片中的研究員馮加伶,是我在求學階段時非常重要的榜樣,總是認真負責且熱心助人,非常專注於海龜的研究,並且重視每次的學術報告,都會把報告做得很精美,很清楚的讓台下的人明白研究的內容,也許是這樣的特質,加伶在後來公民科學的推動上,都可以做得很細心,完全沒有艱深的學術感。


一起去旅遊。(左馮加伶,右郭芙)      照片提供/郭芙


一起去唱歌。(左郭芙,右馮加伶)      照片提供/郭芙


馮加伶邀請民眾加入「海龜點點名」的公民科學家行列

加伶全心全意的為海龜付出,她還籌組「海龜點點名」的公民科學調查社團,參與海龜保育的一些政策規劃,身為她的學妹,曾經在學校一起研究海龜,對我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經驗。

海龜給我們的不同人生

我們都因為海龜,展開了我們更精彩的人生,加伶持續專研海龜的生態調查及倡議海龜的公民調查;而我在了解海龜永遠脫離不了人為破壞而受傷死亡後,希望發揮一點點自己的力量,讓海龜的生活環境可以更好,開始投入淨灘以及倡議垃圾源頭減量的行列。


發現海龜屍體的地方,通常也伴隨著無數的海洋廢棄物     照片提供/郭芙


郭芙發起租借共享餐具行動,減少一次性產品垃圾


郭芙及志工用回收保麗龍製作「咕咕幣」做為租借環保便當盒的代幣

雖然現在沒有一起研究海龜了,但在推動海洋的守護過程中,很開心在守護的過程中,知道她也在某處努力的關愛海龜,為海龜發聲。

也很感謝柯金源導演持續記錄了,我們這些在海龜身邊大聲呼叫保育的人們,雖然許多我也參與其中,但透過影片的呈現,也深入其境般的參與了潛水教練蘇淮追隨海龜到馬來西亞及日本的感人故事,以及記錄台灣各種海龜的紀錄,讓我又更了解海龜與人之間的不同觀感,特別是看到屋久島以及太平島這兩段。
(😉還沒看影片的朋友們,先去看影片啊!不然會被我雷到喔!)

海龜很令人著迷的是不管哪個國家,這大海的旅行者,海龜的生殖生態流程幾乎都大同小異,海龜需要上到陸地產卵,也就是這個特點,比起鯨豚,讓海龜更容易親近。許多的研究跟觀光,都是針對上岸產卵的海龜,不過,每個國家對於海龜的保育觀點都不同。更特別的是海龜的生活幾乎都是跨國移動的,一隻海龜的一生,經歷著不同國家對海洋的運用方式。

海龜所面臨的生存挑戰

在影片中看到日本屋久島的居民,為了增加大家的就業機會,選擇保育及觀光兼顧的方式,發展海龜保育觀光,這是如此令人期待的社區與生態共存的方法,但沒想到這樣的共存,也會面臨觀光越來越發達,開始開發海岸導致沙灘流失,使得卵窩在颱風天過後,被海浪掏出。海龜保育志工需要去巡邏海灘,將還有可能救起來的海龜卵取回,嘗試人工孵化。影片中可以感受得到居民對海龜的尊重與感謝以及彌補,這種深入民族對大自然的尊重,是我們更需學習的。

而我一開始發現海龜受到人為破壞而受苦的案例,其實也是海岸開發。蘭嶼也因為各種人為原因,導致小八代灣的細沙流失,孵化出的小海龜就必須攀爬過大石頭才可以下到海水中,在這途中,許多小海龜會卡在石縫中被活活曬死。

(小海龜出生時就必須歷經重重險阻才能順利抵達大海   影片提供/郭芙)

小小的生命,剛出生時就必須攀爬這些大石頭,更別說滿沙灘的海廢了,也讓人不斷反思,我們是不是真的對環境造成太多的破壞了。忘了除了人們要運用沙灘做觀光、蓋飯店,其他的生物也會運用這片沙灘。不管白天或晚上,這些自然環境都應該是生物們與我們一同分享,而不是我們可以去獨占,更何況我們已經占領太多土地了,有時會覺得保留一點天然海岸線,在現在與海爭地的社會中,真的是很奢侈的願望。
 


2016年攝於充滿海洋廢棄物以及細沙已嚴重流失的蘭嶼小八代灣     照片提供/郭芙

看到太平島上海龜媽媽因為要產卵而被鐵網割傷,碰觸海水時,染紅的海水,讓人看了真的好心痛,很想當下在現場,把布輕輕蓋在海龜的頭上,透過有控制的壓制,讓牠保定後,幫牠移除傷口上的鐵網,我們這樣的動作,也許可以讓海龜媽媽康復得更快,但我做不到,只能默默祈禱,希望這隻海龜媽媽的傷勢後來有好轉。

我們只希望能為海龜發聲

海龜無聲地承受這些壓力,透過《平安龜》這部紀錄片,唯一希望的就是傳遞出更多海龜的聲音讓大家知道海龜的困境,如果我們的傳統信仰中,時常把龜作為神獸的化身,時常透過乞龜的宗教活動,祈求更多的健康、平安以及財富,而當神獸傳出求救的訊號時,我們是否可以一起停下手邊的工作,幫忙減少生活的浪費、傾聽環境的聲音,一起守護我們的大海以及海龜。

海龜,特別是台灣周遭沿海較容易看見的綠蠵龜,是非常溫馴且對產卵棲地非常忠誠的物種,我們好好守護好她的產卵棲地,每隔數年母龜們就會游經數千公里從棲息地回到產卵地來,海龜媽媽的平安返回,就好像在告訴著我們「放心,大海現在還是安全的,適合海洋生物們居住」,而當海龜越來越少時,也正警告著我們這個星球越來越不適合生物生存了……

因此對大自然多一點尊重、對眾生多一點同理、將更多的自然資源歸還給萬物,相信我們都可以一起平安生活,讓母龜媽媽們可《平安龜》。


攝於2019年,宮古島,海龜的屍體在充滿海廢的岸邊靜靜的躺著     照片提供/郭芙

 

學科
動物, 海洋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海洋保育工作者/郭芙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蘇淮拍攝海龜

第一次與海龜相遇

2010年開始潛水之後,就深深被神秘又有趣的海洋生物吸引,無法自拔。

當時在澎湖工作當潛水教練,平常帶著客人下水,雖然水下的珊瑚礁豐富,但要目擊到海龜可沒那麼容易,待在澎湖的五個夏天,在水下看到海龜的次數,用五根手指都數得出來,而且遇到的海龜看到人都和看到鬼一樣,還沒有機會靠近,就一溜煙不見身影。

入秋後,吹起東北季風,澎湖的海況已經不適合下水,我便移動到泰國、菲律賓等地,一邊潛水一邊旅行,接著也到澳洲待了一年,當潛水教練維生。走過這些地方,目擊到的海龜次數也並不多,所以對海龜其實沒有產生什麼特別的情感,一直到2015年從澳洲回台灣,來到了小琉球。

在來到小琉球之前,就聽潛水的朋友說起,這裡有很多海龜。當時的我對小琉球並不熟悉,也沒有概念,所謂的很多海龜到底是有多少。當我踏上小琉球第一次下水,漂在海面沒有目的浮潛,突然間,一個巨大的身影出現,一頭體型幾乎和我差不多大的海龜,完全無視於我的存在從我身旁經過。

我看著牠擺動前肢浮上水面換氣,接著緩慢下潛,趴著礁石啃食附著在上面的海藻,絲毫不受我的影響,完全投入做牠自己的事情。就這樣,我跟蹤牠跟了一整個上午,最後牠往外海游去,消失在深藍之中。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觀察海龜。


對於海龜還有著許多謎團未解  畫面提供/蘇淮

「海龜從哪裡來?又會往哪裡去?」「平常在做些什麼?」「這一次遇見的,和上一次遇見的海龜是同一隻嗎?」我開始對這些每一次下水幾乎都會遇到的海龜們產生了無數的問題與好奇,也從此著迷。

在小琉球「海龜點點名」

「大古」是我在小琉球認識的第一隻海龜。在當時,已經有許多當地的浮潛、潛水教練會對比較常見的海龜取名,就和我們見到小丑魚都會暱稱為「尼莫」那樣。我很好奇要怎麼認出大古是誰?問了許多當地教練發現,好像每個人心目中的大古都不太一樣。我開始思考,是不是能夠用比較科學的方式,去認出大古是誰?於是上網搜尋了一些資料和文獻,也請教了當時在小琉球做海龜調查,臺灣海洋大學程一駿教授團隊的研究生,得知原來每一隻海龜臉上鱗片的圖案和排列方式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和我們人類的指紋一樣。透過拍攝海龜臉部的照片,我們就有機會辨識出每一隻不同的海龜個體。


每一隻海龜臉上的鱗片都長得不一樣,成為辨識重點之一


蘇淮記錄每隻海龜特徵,收集在資料夾內

為了搞清楚下水遇到的海龜是不是大古,每一次拍回來的海龜,我都仔細比對牠們臉上的鱗片,就這樣拍著拍著,電腦硬碟裡就多了愈來愈多海龜的資料夾,一直到現在,都還在增加中。後來,也和幾位海龜同好組成了「海龜點點名」社團,用公民科學的方式搜集海龜的照片,辨識全台灣更多不同的海龜個體,挖掘更多有趣且不為人知的海龜故事。

2016年六月,我在小琉球水下紀錄了一隻海龜,從牠的肛門拉出了塑膠袋,代表牠很可能誤食了許多海洋垃圾。同一年九月,莫蘭蒂颱風直撲小琉球,平常大古喜歡待的棲地嚴重被破壞,原本的珊瑚礁所剩無幾,從此之後,幾乎再也沒見過大古。逐漸地,我意識到海龜除了可愛又療癒之外,同時也遇到了很多的危機,而這些危機,都很可能和我們人類活動有關。

也在這一年,公視製作團隊來小琉球採訪,與製作人于立平、攝影師陳添寶、水下攝影郭道仁教練、陳玉慧教練和柯金源導演結緣,在往後的日子裡,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遇到前輩們來拍攝記錄,透過他們的觀點和故事,也讓我認識了不同面向的小琉球和海龜。

屋久島海龜調查志工生活

除了小琉球,2019年公視製作團隊也到日本屋久島拍攝紀錄,當時我因「雲門流浪者計畫」的支持,正在屋久島當海龜志工,參與當地的海龜調查。屋久島早期仍有食用海龜蛋的習慣,如今已是北太平洋赤蠵龜產卵數量最多的產卵地,在當地,可以聽著長輩們說以前食用海龜蛋的故事,同時也還能夠在同一片沙灘上,看著海龜媽媽上岸產卵和海龜寶寶孵化爬向大海。這讓我想起了曾在小琉球聽過長輩們說起類似的故事,早期在小琉球也會撿海龜蛋來食用,如今的沙灘已被闢建為港口,僅剩少數的海龜媽媽會回來產卵,且已經幾乎沒有機會見到海龜寶寶奔向大海了。

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中,不巧遇上了颱風直撲屋久島。卻也在颱風過後,讓我們見到當地產卵沙灘正面臨的危機,海岸開發導致沙灘面積變小,因此颱風的大浪將更多的海龜卵窩翻出,需要更多人力去搶救海龜蛋。

看完了紀錄片,也讓我重新回想起當時充實的生活。在屋久島做海龜調查,並不如想像中那麼浪漫,因為產卵和孵化的海龜數量太龐大,人手有限加上當地要求各項細節都要做到極致完美,所以每天得從早上六點工作到晚上十一、二點,工作量非常大、非常辛苦,但也對這樣的精神和態度感到敬佩,勞累過後,心中感到相當滿足。

平安龜,平安歸

《平安龜》紀錄了這些年,熱愛海龜的人們將生命投入於海龜的種種故事,我們跟著柯金源導演穿梭在三十年間,從台灣的小琉球開始,一直到澎湖、蘭嶼、太平島,也走過馬來西亞西巴丹、熱浪島和日本屋久島。透過紀錄片,讓我們有機會一起到不曾到過的地方,見到不同時空環境下的人們和海龜的相處方式,這也讓我們重新思考,人與海洋生物、海洋環境之間的關係。

在中華文化之中,龜象徵長壽,我們相信龜能帶給我們平安。海龜是很古老的物種,卻在我們這個世代瀕臨滅絕,如此強韌的生命如果在世界上消失了,是不是也代表環境已經出了很大的問題?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海龜,我們人類會不會也無法生存下去?在沒有國界的海洋中,萬物都與彼此連結,我們的生活和海龜的生活都息息相關,關注海龜就是在關注海洋,紀錄海龜的同時也紀錄了整個海洋的變遷,海龜平安我們也才會跟著平安。

海龜從一出生後就獨自在大海中生活,牠們是大冒險家,在海中經歷的一定都比我們還要多更多,我們能有機會在海中與牠們相遇,都是生命中的奇蹟。同時,海龜也很戀家,時間到了,不管路途有多遙遠,都認得回家的路,遠渡重洋回到家鄉延續新生命。

「海洋中的生物這麼多,為什麼是海龜?」曾經被這麼問起。

我想了想,或許是自己的個性和海龜有點相像,享受孤獨,嚮往成為旅行世界的冒險家,同時卻也矛盾,還是最喜歡待在故鄉生活,又很戀家。


 

 

學科
動物, 海洋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亞洲
  • 日本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海洋保育工作者/蘇淮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早在1998年我們的島節目開播之初,就陸續製作多個與海龜相關的報導,事隔多年,會想要以紀錄片形式來製作拍攝,源自於一些觸發。

我們與海龜的距離 是疏離或是親近

導演柯金源回想,潛水三十多年,第一次能夠長時間拍攝海龜,卻是在馬來西亞的西巴丹島,因為以往在台灣海域,雖然偶而見到海龜的身影,但想要近距離拍攝到海龜相當困難,常常剛看到海龜,根本來不及拍下幾個鏡頭,牠就迅速的轉身離去,更別說可以與牠悠哉的共游。

但是這樣的印象,就在最近幾年,被小琉球顛覆了,這座沉寂已久的島嶼,因為海龜再度活絡起來,遊客與海龜相遇的機率,幾乎百分百,有些潛水教練甚至開玩笑說,「如果來小琉球沒看到海龜,代表你真的很衰。」尤其,每一次下水,看著海洋裡的海龜,多數無視人在身邊,不論是磨背、吃東西、睡覺,總是顯露出一派淡定,而這驚人的轉變,正是我們紀錄海龜的動心起念。

人與海龜的距離是怎麼轉變的,又或其實現在才是原本的樣貌,而海龜的到來與離開,是基於怎麼樣的選擇?牠與人類之間,又有哪些交互的影響?

當牠來到陸地 是怎樣的相遇情景

另一個起心動念,是與海龜的另類相遇,還記得第一次見到海龜是在澎湖望安,黑夜中,研究人員在沙灘上徹夜等待母龜上岸產卵,當苦苦守候數天,終於遇見,心情是無比的驚喜雀躍。


1998年8月澎湖望安,上岸產卵完的綠蠵龜,準備返回大海

然而,現在更多的相遇,是海龜生命已走到盡頭,常常看到的是潰爛的屍體或奄奄一息的身軀,只有少數擱淺的海龜,在治療、休養之後,有機會返回大海。目前台灣每年紀錄到上岸產卵母龜的數量,可能不到數十隻,許多的島嶼都是個位數,能與產卵母龜相遇是天賜好運,可是一年卻有兩三百隻的海龜擱淺,其中死亡的數量占了八成,為什麼人與海龜的相遇,最後會變成如此的情景呢?

拉開時空尺度 走訪日本及台灣各島嶼 

不過,紀錄片想說的不只是現在,更不只侷限於小琉球,我們想把故事的時空拉得更開一點,於是拍攝地點,就從台灣的澎湖、蘭嶼到南沙太平島等地,還有日本及馬來西亞。

說起台灣的海龜,絕對不能忽視澎湖,關於海龜的相關記載和傳說,澎湖應該是最豐富的,也是台灣海龜研究以及救傷的起點,澎湖曾經是海龜數量最多的地方,如今盛況不再,卻還保有濃厚的「乞龜」民間習俗。

而在南沙太平島,我們紀錄到早期軍事設施,對上岸母龜帶來的傷害,現在卻因為南海周遭島嶼大規模進行填海造陸,太平島意外成為海龜的避難之所;在蘭嶼,我們看到母龜辛苦的爬過礫石灘,牠們承受著沙灘流失後的苦難;在日本屋久島,我們遇上強颱來襲,目睹風雨強浪侵襲之下,小海龜的生命掙扎。

 

還好,慶幸的是,即使有苦難,在各地仍有人用不同的方法努力著,期盼為彼此尋找出路。

 

2016年到2017年,我們跟著郭芙,在北海岸拍攝擱淺海龜救援,當時她還在海大的海龜實驗室。這群年輕學子們,看見海龜的處境,想盡辦法為海龜找生路,而郭芙離開學術界後,更卯足全力與海廢進行長期抗戰,投入淨灘以及倡議垃圾源頭減量的行列。


離開學術研究的工作之後,郭芙全力推動減塑行動


左一馮加伶,右一蘇淮,在馬來西亞海灘合影,兩人共同成立了海龜點點名社團,推動海龜的公民科學家。

我們也在小琉球紀錄接觸許多為海洋努力的人,像是蘇淮,從第一次近距離觀察海龜之後,決定搬到小琉球定居,展開長時間的觀察,有系統性的為海龜編號取名,並且與海龜姊姊馮加伶,共同成立「海龜點點名」社團,一起推動公民科學,這些年輕一代的保育工作者,經由海龜的啟發,他們著手解決問題,在生活中實踐守護的行動。

當然時至今日,大眾能對海龜有多一點的關注與了解,也是奠定在許多前輩們,二十多年來研究累積及經驗傳承的基礎上,像是澎湖家畜疾病防治前所長郭仁政就是其一,他可說是海龜醫界的先鋒,救治過300多隻海龜,當年幾乎少有前例可循,只能一路摸索,醫治海龜的各種疑難雜症。柯金源導演就曾經在1998年拍攝了郭仁政獸醫師,自行設計,專門為搬運海龜而做的擔架,至今澎湖水試所仍在使用中。


1998年7月 郭仁政用特製的擔架安置需要醫治的綠蠵龜

運用東方元素,加入導演主述,以全知視角呈現

柯金源導演的紀錄片,一向以議題為核心,敘事方式多軸線,相較之前幾部海洋的紀錄片,「平安龜」加入較多導演的主述,以較為直接的方式呈現導演觀點,主要是希望藉由導演本身三十年的環境觀察,以及台灣人對於海龜從利用方式的轉變,讓此部紀錄片有種穿越時代、直視現在、期待未來的意涵。

而在影片風格方面,跳脫純生態的紀錄,融入更多的東方元素,一直是我們追求的表現形式,「平安龜」嘗試以台灣傳統的乞龜文化、擲筊,當作串接橋段,音樂則以木魚、缽、鼓、人聲等純粹之音,再襯托美麗的海底影像,希望觀眾能感受到有別以往的獨特性,還有淡淡的哲學味。

從小海龜出生、洄游,再到母海龜回到原棲地產卵,繁衍下一代,海龜奇幻的生活史,令人深深著迷,而海龜的文化元素,在人的生活中更是無比精彩。「平安龜」帶給觀眾的,不只是人與龜的故事,生態的感動,還有更多的省思與期待。

就如同影片中導演所言:「海很大,海龜的故事很長,在紀錄的過程中,我想,海龜應該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而關心海龜的人,想要展現的價值觀,也像是一面鏡子」…

 

學科
動物, 海洋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我們的島》節目製作人/于立平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近年來常在中海拔山區林道可見的黃喉貂,2021年6月30日防檢局接獲家畜衛生試驗所通報,出現首例黃喉貂確診狂犬病病例。6月11日台東林區管理處在錦屏林道發現一隻虛弱且疑似有神經症狀的野生黃喉貂,經送醫治療仍傷重不治,家畜衛生試驗所確診,發現感染狂犬病。

從防檢局2013年到五月底的病例統計,可看出狂犬病主要發生在鼬獾身上(高達856例)、遭鼬獾咬傷的幼犬(1例)、白鼻心(9例)以及錢鼠(1例)。

而今年的記錄,野生鼬獾仍是主要發病物種。此次發現首例黃喉貂病例,會帶來什麼樣的警訊?未來我們還是會持續關注。如果民眾在野外發現任何死亡或受傷的野生動物,可盡速通知在地的動物防疫機關。


▼小叮嚀

●安全起見家中犬貓及食肉目動物每年要施打狂犬病疫苗
●可避免狂犬病在人畜間傳播
●如遭流浪犬貓或野生動物抓咬傷,要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沖洗傷口15分鐘,塗優碘或酒精盡速就醫

學科
動物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整理|林燕如
攝影|柯金源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Q. 從大氣的變動來看中南部空污問題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鄭芳怡(以下簡稱鄭):PM2.5濃度有明顯季節性變化,夏天濃度低,因為通風擴散條件較佳,但是秋冬時期,臺灣的天氣系統主要受到源自於西伯利亞的大陸冷氣團影響,其盛行風場為東北季風。冷高壓東移,盛行風場會由東北風轉為偏東風的環境風場。當東風受到中央山脈阻擋,西半部屬於背風區,風速通常相當微弱。加上氣流的沉降作用,污染物於垂直方向的擴散條件變得更糟,這是秋冬時期,空品不良的主因。

Q. 境內及境外汙染源,不同的大氣條件下影響空品的比例?

鄭:大氣條件不一樣,受到境內、境外污染的影響也會不一樣。當受到大陸冷高壓系統影響時,東北季風可能帶來境外污染。但是當天氣系統轉為高壓出海、迴流的天氣型態,空氣污染轉為以本地污染排放為主。什麼時候大氣會變乾淨,就是等下一波鋒面來臨,將污染物都洗刷乾淨。但接著大陸冷氣團又會南下影響臺灣, 而東北季風可能又會把下一波的境外污染給帶進來。原則上,秋冬時期,臺灣的空氣品質變化大致會有這樣的週期循環。 

註解:弱綜觀是指臺灣受到綜觀尺度天氣系統影響變弱,或臺灣周圍沒有明顯的大尺度天氣系統。
 

當受到大陸冷高壓天氣系統影響,東北季風會把北邊的污染,一路往南帶進來臺灣。附圖為典型境外污染範例,此時北部的境外污染貢獻可達七成,高屏也有近五成。


當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境外污染對北部貢獻可達七成。圖片來源/鄭芳怡教授簡報


當大氣屬於弱綜觀氣象條件,中南部地區九成以上的污染來自於臺灣本地貢獻。圖片來源/鄭芳怡教授簡報

 

當冷高壓天氣系統遠離,轉為東風的弱綜觀大氣條件,整體西半部空氣污染主要來自臺灣本地的貢獻。

Q. 今年1-2月空氣品質跟去年的比較? 比較糟糕嗎?


圖片來源/鄭芳怡教授簡報

鄭:此圖橫軸為時間序列,縱軸為全臺測站,今年1、2月和去年1、2月比較,可看到今年1月中到2月中,長達將近一個月,中南部空品區超過一半的天數,達到紅色警戒。

為什麼今年空氣品質比較差,可從氣象的角度以及污染物排放來解釋。去年為暖冬,今年冬天有幾波大陸冷氣團的影響且達到寒流等級,整體大氣條件相對更為穩定,也發展出更深的逆溫結構,整體氣象條件更不利於污染物擴散。

從污染排放量的變動,今年較去年冷 ,中國北方當地居民藉由燃燒的供暖行為,也會增加大氣污染物。另一方面,去年受新冠肺炎COVID-19影響,中國工廠停工,降低排放到大氣的污染物。當疫情減緩,工廠復工,觀察到今年境外污染比去年嚴重。 另外從交通污染源來看,今年疫情關係,國人大部分待在臺灣,讓當地交通污染源增加, 特別連假期間各地行駛車輛增加、塞車怠速,也讓空品更糟。整體用油消耗量,確實比往年增多,這也會造成本地交通污染排放量變多。

註解:逆溫層如從溫度垂直分布來看,為溫度隨高度增加的結構。研究發現, 近十年來臺灣的逆溫結構呈現發展更深的趨勢。

Q. 空品有改善嗎?  為什麼民眾無感?

鄭:PM2.5濃度逐年遞減,顯示政府的減量措施作為能改善空氣品質,但為什麼民眾對於空品改善仍舊無感呢?本人認為這與高污染事件仍頻繁發生,且高污染事件改善不彰。PM2.5年均值確實因臺灣本地污染排放減量以及境外污染逐年改善,呈現逐年遞減趨勢。然而,達到紅害影響之嚴重污染事件,其改善卻相對較為受限。由於高污染事件,通常伴隨大氣通風擴散不良。而近期研究,提出全球暖化將加劇臺灣極端穩定天氣型態的發生,導致風速變弱、靜風天數增加以及大氣更加穩定,此影響也讓高污染事件的改善治理更加受限。


1979-2020年,氣象局地面測站風速變化 ,顯示風速逐年遞減趨勢。圖片來源/鄭芳怡教授簡報

Q. 為什麼臭氧濃度持續上升?

鄭:臭氧是由它的前驅物包含氮氧化物與揮發性有機物之間複雜的大氣化學交互作用所形成,因為是光化學作用的生成物質,大家可能覺得夏天濃度會比較高,但其實不然,在歐美地區確實臭氧問題在夏天較為嚴重。但在臺灣,夏天臭氧濃度為低值,因為夏天的擴散條件還是比較好, 垂直對流比較旺盛、午後雲層變厚太陽輻射減弱甚至於降雨,都會洗刷空氣污染物質。

臭氧高峰出現在10月和隔年4月,10月雖然已經進入秋天,但是大氣還算暖和,甚至會回暖到三十度, 光化學反應仍舊盛行。但是影響臺灣的天氣系統會從夏天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宰的天氣系統轉為冬天受大陸冷高壓系統影響。而此時盛行風也從西南風轉為東北季風,如前所述盛行風受山脈阻擋,中南部空品區為背風區屬於空品擴散不良區域。空品擴散條件不佳再加上盛行的光化學反應,造成臭氧濃度在10月有個峰值出現,11月至隔年3月,臭氧濃度慢慢往下走,到了4月又會有另一個峰值出現。

註解:人類若長時間暴露於高臭氧下,會造成頭痛、疲倦、咳嗽、氣喘等不同症狀;同時對植物有不良影響,臭氧亦是溫室效應氣體之一,會助長氣候的變遷。
 


1993-2019,各年10月到隔年4月平均變化趨勢。年均臭氧緩慢增加,臭氧高值(前五百分位)逐年遞減。圖片來源/鄭芳怡教授簡報 

臭氧生成的同時,也會與一氧化氮進行化學反應,造成臭氧的移除。但因為氮氧化物逐年減量,使得移除臭氧的途徑也減少,造成更多的臭氧累積在大氣中,臭氧平均值逐年緩慢增加。 另一方面,從2005年開始,臭氧高值濃度(前五百分位)於中部、雲嘉南以及高屏空品區,有逐年遞減趨勢,這告訴我們,目前減量措施對於改善高值臭氧濃度還是有正向效益。

Q. 下一步需要努力的地方有哪些?

鄭:目前減量措施行為,對於空品嚴重不良事件日的改善力道較為受限,減量策略應該針對主要污染來源、特定污染指標物種(如硫酸鹽類、硝酸鹽類、有機碳等), 嚴加管制其排放。至於臭氧,以降低有機揮發物的排放以及洩漏、逸散為主要改善方向。

 

感謝/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協助
鄭芳怡老師審校

 

學科
科學, 生活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整理/黃怡菁、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桃園以南水庫紛紛探底,寶二水庫、永和山水庫、鯉魚潭水庫、德基水庫都到了一成以下,白河水庫甚至掛零,一些水庫見底讓過去被淹沒的聚落殘瓦一一浮出水面。


苗栗永和山水庫

56年來最嚴重 多處水庫見底 三四月春雨水情仍不樂觀 

時序入春,水利署公布最新水情燈號,4月1日起高雄市由減壓供水的黃燈轉為減量供水的橙燈,4月6日起則是苗栗的竹南及頭份、台中和北彰化等部分地區,亮起分區供水的紅色燈號,採取供5停2的措施。對新竹、嘉義、台南等地發布橙燈警示,全天候減量供水;桃園市及新北市林口地區、南彰化地區、雲林、南投等地進入減壓供水的黃燈警示。全台灣西半部的水情大多不樂觀,大家期盼著能解渴的雨水究竟何時能來?


畫面來源:水利署

氣象局簡任技正伍婉華表示隨著春天鋒面南下,北部下雨機率還是高於缺水的中南部;對中南部來說,恐怕只能期待五六月的梅雨季帶來降雨,但從長期觀測顯示,要真的明顯降雨,恐怕還要好幾個月以後,大家要有省水策略來因應。

 

面對旱象地方政府祭出緊急應變做法  祈雨、盤點水資源

為了度過缺水難關,各地舉辦祈雨祭典,祈求老天爺給予雨水度過旱災,也進行人工增雨等作業,但人工增雨最多只能增加原本降雨量的5%-10%,效果有限。除了趁水位低的時候進行水庫清淤作業,替未來爭取更多的蓄水空間。政府也啟動抗旱水源2.0計畫,花費25億元來強化水情燈號黃燈以下的地區水源,進行區域調度、伏流水開發、增設淨水處理設備、興建海淡廠等等,預計可增加每日16.8萬噸水源。

在各項備援水源中,其中最快能上場應急的就是地下水,地方政府紛紛盤點自家水源,提出緊急應變作法。在這波紅燈名單中,苗栗縣除了因應分區限水政策,縣內其他自來水供水區域全日減壓供水,並採總量管制節水15%。規劃65處臨時民生供水點,盤點出36口抗旱水井,加上另外計畫新設10口水井,也陸續設置日產1500噸的淨水設備,以及從後龍溪取伏流水,每天約可取0.5至1萬噸的水量。苗栗田寮圳水質淨化中心、竹南頭份水資源回收中心共計可提供每日4300噸的回收水。

苗栗分區供水圖以及臨時供水站的甲區取水處乙區取水處

而台中市,則是從2015年的乾旱後就要求新興工地如有抽取地下水,都要設置取水口以便緊急調度。台中市府統計出52處工地,抽排水量大約一百萬多噸,開放民眾使用;另外像是抗旱水井、伏流水、移動式淨水處理設備和緊急海淡機組等也都啟動。開放福田水資源中心等六處回收水源,日產量達10.6萬噸,供民眾取水使用。4月6日起也針對公立游泳池暫停對外開放,作為緊急救災備用水源。
 


台中市52處建築基地外設有取水口,提供次級用水使用

●台中分區供水圖
【水資源回收中心回收水】及【新建建築工程工地地下水資源】取水處

彰化縣府沿海鄉鎮都是地下水管制區,沒有許可證就鑿井,違反水利法的話將開罰一到五萬元,還可連日開罰,並要求恢復原狀;目前已核定共2000多個地下水井,每月大多有十多件申請案,雖然沒有暴增,但仍要小心超抽造成地層下陷。另外則是加速進行烏溪伏流水擴大取水工程,從初期的1萬噸水量,到全部完工估計可再增加2萬噸水量,支援給北彰化用水,彰化縣也提供45處臨時供水站提供給民眾使用,境內的彰化水資源回收中心以及二林汙水處理廠也提供回收水供民眾取用。

●彰化分區供水圖
●水資源回收中心取水處

除了各自備戰,水利署也啟動「區域調度」的策略來支援用水。在北部區域,板新二期計畫完工後,新店溪的水源每天可支援大約60多萬噸到新北市新莊、板橋地區,石門水庫則供應桃園地區,並支援新竹地區用水約22.5萬噸。

然而除了找水,節水也是首要之務,尤其是大用水戶,能不能省出更多的水呢?

要求用水大戶關緊水龍頭  省下更多水 

台水公司日前公布台灣前十大用水大戶,分別是台積電、中鋼、中油、友達光電、群創光電、中龍鋼鐵、聯華電子、台灣美光記憶體公司、台塑、欣興電子等10家業者,這十家工廠,用水量就超過2億3028萬度。


 
水利署除了輔導用水大戶進行節水,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要求水情不佳的新竹、苗栗、台中等縣市,每月自來水用水量1,000度以上的工業用水戶,節水率要達到11%;1,000度以上非工業用水戶像三溫暖、泳池、洗車業等節水率要20%。其中每日1,000度以上的大用水戶,要是未能達到節水目標,將優先執行鉛封減供。另外像是高雄、台南、嘉義等縣市,超過千度的工業用水戶要求自主節水7%,非工業用水戶節水目標10%。

水情更為吃緊的台中市、苗栗縣,從2021年4月1日起加強節水,對每月用水量1,000度以上的工業用水大戶,節水率從11%提升到13%,非工業的大用水戶節水20%,截至2月26日台中市已經有94家用水戶被執行水表鉛封

同時,中央也積極打造城市小水庫,鼓勵企業多多使用再生水,目前全台的水資源回收中心每天產生330萬噸的放流水,水利署把這樣的城市污水視為城市小水庫,搭配再生水廠處理成工業用再生水,將是一股不受天候影響的新興水資源。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水利署希望2031年,可達到每年每天132萬噸的工業用再生水目標,來降低工業用水對自來水的需求。

 
為了達到節水目標,業者除了增加回收水的使用效率,像是非製程過程的回收水拿來澆灌綠化等,也要想方設法自籌水源。用水量居冠的台積電,今年南科廠區自建再生水廠,預計回收南科的產業廢水做再生水供晶圓製程使用,預估2023年可增加到2萬噸,在台積電擴廠的12萬噸用水中,也在環評中承諾將使用8.3萬噸的再生水。

而用水量居次的中鋼,因為煉鋼過程需水量大,每天大約需要用到12至12.5萬噸的用水,2018年8月中鋼導入鳳山水資源中心的2.2萬噸再生水,2019年9月提升到4.1萬噸。2021年底,臨海水資源中心完成後,預計每天可以供應中鋼2.2萬噸,屆時再生水將占中鋼用水量的49-50%。

但事實上對於廠商要使用多少再生水,並沒有明確的規範,唯一的強制力只有來自當初的環評承諾,然而早在2015年12月,政府就已經公布施行《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其中規定水源供應短缺之虞地區的開發案,應依中央主管機關核定之用水計畫,使用一定比率之再生水。民間團體呼籲,水利署應盡速公告缺水地區,讓再生水的使用有更強的法源依據。

想要長期解旱 多管齊下面對癥結點

從以往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到現在,可以說發生頻率越來越高,2015年才剛大旱,2018年也傳出旱情,短短幾年光景,2021年又面臨了五十多年來最嚴峻的乾旱,頻率越來越高,缺水恐將成為常態。

應急的抗旱措施只能暫時解決用水困境,長期還是要有抗旱政策,過去常被人詬病的自來水管漏水率,2021年漏水率13.85%,用水戶數不停成長,自來水公司宣示,用水成長較高的南部地區(嘉義、台南及高雄)平均漏水率優先於111年要降至10%。

而最常被提及的關鍵,水價未能合理反映成本,也就無法帶動節水產業的興起。針對用水大戶,今年三月下旬,經濟部預計從明年起開徵耗水費,徵收對象就是每月用水超過上萬度的五大產業,包括:石化、造紙、光電、電子和鋼鐵業,共計1817家廠商。

不過,更重要的還是在於水資源的回收利用,並制定規範讓用水大戶使用再生水、雨水回收等作法,不浪費上天恩賜的雨水,妥善利用每一滴水,在極端氣候頻繁的今天,永續的維護水資源環境,才能真正確保我們的用水安全。

 

學科
水文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陳佳利、張岱屏
攝影/賴冠丞、陳添寶、顏子惟
剪輯、製圖/張瑜珊
整理/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巨木的緣起,是林試所助理研究員徐嘉君有天被問到台灣最高的樹有多高開始?因為這句話,徐嘉君從此踏上尋找超高巨樹的旅程,但茫茫樹海要如何找起?

 

在沒有科技協助之前,她靠著口述歷史或是山野傳說,一步一腳印地去找,但人的記憶會失真,往往耗費心力抵達之後,才發現真實樹高與傳說樹高誤差很大。

2019年徐嘉君和成大測量及空間資訊系王驥魁教授組成「找樹的人」團隊,利用光達技術描繪出樹冠高度以及地面地形的模型,再設定條件篩選出65公尺以上的巨木潛在點位。然而一開始要如何設定尋找的範圍?徐嘉君從歷史文獻、訪談等資料去推估有可能的巨木熱區。

2019年以棲蘭、丹大地區的1265平方公里標定出272棵巨木點位,再從中挑選出有可能會破紀錄的巨木和可及性較高的,在大雪山南坑溪上游找到了72.9公尺高的台灣杉;2020年他們加入林務局的航空照片圖資來比對,標定出139棵巨木點位,在八月找到了樹高79.1公尺的桃山神木(台灣杉),刷新了最高樹紀錄。


台灣杉巨木_桃山神木樹高79.1公尺 (圖片來源:徐嘉君)

不過,尋找巨樹過程並不容易,大面積的光達圖資還是需要人工判讀辨識來做篩選,從百來棵的光達圖中,窮盡眼力的找出目標物。尤其台灣地形多變,更是增加光達圖資誤判的機率,有的地勢坡度超過70度,有的樹型歪斜,造成樹高誤差。找出目標巨木的可能位置後,再利用點狀雲描繪出3D樹型協助分析。


桃山神木生長谷地的周邊樹木群落3D模型 (圖片來源:找樹的人 FB)

更重要的是實地勘查,為了找尋這次的桃山神木,找樹的人團隊歷經四次踏查,好不容易已鎖定巨木位置,卻遭到高及人腰的箭竹林鬼擋牆,箭竹反彈的力道讓他們遲遲無法推進,直到八月份箭竹開花死亡後才得以突破重圍,但難題並未結束。

進行測量的前一天,剛好碰上巴威颱風來襲,讓徐嘉君忐忑不已。幸好,上午十點風雨稍歇,趁著這片刻寧靜,徐嘉君立刻登樹完成測量,當樹高傳來破紀錄的數字,在場人士都振奮不已。

找一棵樹,往往不是一次就成功到位,每次還要耗費七至八天的時間,背後還有研究團隊耗費許多的人力、精神,這樣到底值不值得?

徐嘉君經常都被問到這個問題,為什麼要去找巨木呢?徐嘉君認為巨木的存在可以提供生態解謎,像是為什麼這裡的環境得以支持巨木的生長,從地質分析來看,這些古老的巨木大多生長在早期崩塌地上,豐厚肥沃的土壤層讓巨木的根得以牢牢扎根於此,挺過無數的颱風與地震。除了生態研究上的探討,提供森林生態的基礎資訊之外,巨木也能促進民眾的保育意識的提升。王驥魁則認為探索巨樹的過程中,讓他更認識台灣這座島嶼的萬物,也是一種自我探索。


極端氣候下,乾旱頻頻發生,對巨木生態也造成衝擊。

徐嘉君也憂心極端氣候對巨木生長造成威脅,尤其是長期乾旱。缺水除了會延緩生長速度,如果併發天然林火或是其他人為災害像是外來入侵的病蟲害等等,都可能讓巨木承受無法回復的傷害與死亡。她以2018年的低溫為例,當時棲蘭地區短時間降下了大量的雪,她所追蹤的一棵超過45公尺的香杉,因為融雪後的「土壤凍拔」現象造成傾倒死亡。她呼籲這些超高巨木都應該列入優先保護監測對象,這也是建立巨木地圖的目的。

然而巨木地圖的曝光,也引起部分人士的擔憂,擔心山老鼠會有機可趁,對這樣的疑慮,徐嘉君回應與其隱藏遮掩,不如資訊公開,受全民監督,更能保障這些樹木的安全。況且這些巨木,大多生長在人力無法可及的山林深處,盜伐者要花高成本、高風險來運送,不符合經濟效益。

2019年底,徐嘉君找樹的人團隊,決定對外開放全台山區光達圖大約五萬多張,放置在 「台灣的群眾 一起尋找台灣的巨木」找樹網站,想募集公民科學家協助判讀可能潛在的巨木點位,排除電塔等人工構造物等,希望加快腳步,讓台灣最高樹木能盡速呈現在世人面前。為了增加趣味性,針對註冊玩家設計晉級制度,不同等級有不同造型的徽章,找到最高樹木的民眾還能獲得巨木命名權。


台灣地形多變,光達圖與實際樹高往往有誤差,有些甚至相差到10公尺。(圖片來源:找樹的人網站)


群眾找樹任務需要人工協助,判讀光達圖像,排除人工構造物等設施 (圖片來源:找樹的人網站)

 

 

 

 



台灣森林四季都有不同風貌,但鬱鬱蒼蒼中,我們對森林的了解卻是少之又少,你可能也不知道,台灣是東亞唯一有超過70公尺巨木分布緯度最高的地方。而我們也不知道,到底台灣最高的樹到底會有多高?是否會有超過80公尺的樹?懷想著種種的疑惑,我們從找尋答案的過程裡,一起更認識台灣森林。

學科
山林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找樹的人團隊成員攀上樹高79.2公尺的桃山神木(畫面來源:找樹的人)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整理報導|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中研院推估模擬 未來西北太平洋颱風將減少四成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以台灣所處的西北太平洋區域,以20世紀末、21世紀中、21世紀末做三組實驗,各25年的長時間模擬,並以增溫4度的RCP8.5情境來看。許晃雄副主任的研究團隊發現到21世紀末,大約是2075-2100年,西北太平洋的颱風會減少四成,以現在一年平均20幾個颱風的話,減少四成就剩下10幾個颱風而已,是全球有颱風的海盆裡面減少最多的、最敏感的。

暖化導致鋒面北移 北台灣春季降雨可能減少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針對台灣未來春雨變遷也做過研究,發現在2040到2060年的時候,整個大氣環流的改變,會變成不利於鋒面在台灣北方的發展。

由於台灣春雨大部分都是鋒面帶來的,暖化讓春雨跟鋒面都往北移,所以台灣附近的春雨就減少,而春雨又是台灣很重要的春耕的水資源,許晃雄指出不只是台灣,事實上從華南到台灣、日本南方,整個雨帶北移,雨量減少,整個北台灣降雨都會明顯的減少。

許晃雄從現在的觀測來看,颱風帶來的降雨,貢獻了台灣整年大約40%的雨量,未來颱風少了,即使單一颱風雨量變強,是否能夠彌補不足之處,還需要再進一步監測。

不過,他也強調,這是以碳排最嚴重、暖化最嚴重的情境來看,假設未來十年二十年,全世界的碳排放量能迅速減少的話,情況就不會這麼嚴重

強烈的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是今年沒有颱風侵台的主因

許晃雄表示今年是滿獨特的一年,在11月之前都沒有颱風影響到台灣,只有11月初,閃電颱風從南邊掃過去的擦邊球,但對台灣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從6月到10月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都非常強烈,整個水氣都被帶往中國和日本,也導致今年中國日本下了很久的梅雨,但許晃雄也坦言這還無法判定說一定是全球暖化造成的結果。


2020年7月4日大雨侵襲日本九州 熊本、鹿兒島(圖/美聯社)

由於強烈的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在東側的太平洋上面,颱風一發生就直接被帶著往北移。再加上今年又碰到強度在中度到強度之間的反聖嬰現象。以往反聖嬰現象發生的時候,台灣、華南地帶就比較容易沒有水,雨量會變少,今年就更加明顯。

許晃雄說明類似情況以前不是沒有發生過,只是今年沒有颱風比較嚴重一點。從2000年以來的長期趨勢來看,未來暖化情況下,中研院環變中心的研究結果傾向於雨量偏少。


圖片來源:氣象局氣候監測報告

他認為值得觀察的是,從2018、2019、2020連續三年,2018年7月只有一個瑪莉亞颱風影響到台灣,今年則是一直等到11月初才有閃電颱風,2019年有三個颱風但都沒有直接登陸,影響台灣時間都很短暫,所以過去三年來,颱風產生的雨量都非常的低

北台灣缺水成常態 氣候變遷更增加水資源調配難度

許晃雄團隊的未來氣候推估,北台灣缺水將成為常態,尤其北部地區將會是乾旱/缺水熱點。他說明石門水庫是北部的重要水庫之一,但由於容量小,每年必須要補給4次到5次,才足以提供我們所需要的水資源。


2020.10石門水庫  (照片提供:林瑞婉)

 


圖片來源:
台灣乾旱研究:變遷、水資源衝擊、風險認知與溝通(2016-2018)計畫。2019臺灣氣候變遷乾旱風險評估與調適-中研院永續科學研究計畫。

為了解決北部水資源不足的問題,政府推動板新地區供水改善計畫,將南勢溪與翡翠水庫供水區域擴及新北市板橋、新莊、鶯歌等地,減輕石門水庫供水壓力。許晃雄研究團隊模擬估算,如果在不考慮氣候變遷的情況下,板新二期可以解決缺水不足的問題。但如果加上2040-2060年的氣候變遷模擬,春雨量明顯減少的情況下,新竹、桃園或新北市,它的水資源會呈現不足,尤其桃園的農業用水會減少40%。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要做好調適策略來因應。


圖片來源:
台灣乾旱研究:變遷、水資源衝擊、風險認知與溝通(2016-2018)計畫。2019臺灣氣候變遷乾旱風險評估與調適-中研院永續科學研究計畫。

學科
科學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張岱屏、林書帆
攝影|顏子惟, 整理|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