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政府為了達到太陽光電20GW的目標,農漁業光電共生也成為推動重點,但在設址的過程,經常聽到能源發展與養殖漁民的生計、候鳥生態等衝突傳出,台南七股就是其中案例。

為化解彼此爭議,能源局委託工研院執行的「臺南市七股區漁電共生環境與社會檢核意見徵詢會」,要來收集民眾意見,今天(6/1)下午在七股區中寮社區活動中心舉行。不少當地漁民,以及關心能源轉型的團體都出席表達。

七股沿海土地資源保護協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台南市野鳥學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多個環保團體及漁民在會前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光電發展應訂出區域開發總量應管制、維護重要生態功能、確保漁民權益、台61以西應暫緩開發等五大訴求。

七股區三股里黃仙立里長表示台南市七股區的太陽光電面積已經約1149公頃,占全市最高,應該讓七股土地休息喘口氣。七股沿海土地資源保護協會楊惠欽會長則表示,漁民和業者的資訊不對等,屢屢發生業者施工,漁民無法養殖的糾紛,漁業署應該提供協助。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律師黃馨雯提出,室內養殖對土地及生態的可回復性遠低於戶外養殖,且多數漁民對室內養殖仍存有疑慮,而室內養殖的設立會對產業造成怎樣的衝擊,也需多加評估及嚴審室內養殖的申請,才能避免傷害到七股產業平衡。

大家都期待這場徵詢會議,政府確實有聽見民眾心聲,找出更好的方案,讓光電跟漁民都能有共存共榮的機會,後續我們也將持續追蹤,期待光電在台灣能有好的發展。

 

縣市
  • 台南市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攝影|張光宗
整理|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鋁渣棄置又來了!今日環團與民代在一處遭到廢置鋁渣的倉庫,共同召開記者會。現場台南社大環境小組副研究員林政翰,拿出XRF(X射線螢光分析儀)分析採集到的疑似鋁集塵灰廢棄物,測得總量鋅濃度超過14000 ppm,是土壤管制標準2000 ppm的7倍。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副教授黃煥彰指出,日前樣品送交環保署核可檢測單位時,甚至還測到戴奧辛403 pg-TEQ/g,是焚化爐底渣再利用標準100 pg-TEQ/g的4倍。


2020年,程姓地主將位於台南關廟區的一處閒置廠房,租給油品公司存放油品,沒想到兩年後打開廠房發現,居然放滿鋁渣。廠房內約有四百多包盛裝有灰黑色粉末的太空包,空氣中滿滿刺鼻的阿摩尼亞味,若要全部清運出去粗估可能需要2000萬元。

其實這些鋁渣與去年10月屏東縣枋寮爆出的魚塭廢棄物回填案,可說是系出同源。程姓地主表示,當初發現廠房遭棄置廢棄物就要求業者盡快清除,不料業者卻將210包的鋁渣太空包運至枋寮魚塭附近的土地露天棄置,如今該案涉案人已被移送法辦,但程姓地主卻被台南地檢署依廢清法第71條列為被告。

黃煥彰說,早在2008年就出現許多把事業廢棄物棄置於租賃廠房的案件,十多年後,國內事業廢棄物處理量能不足,廢棄物處理費不斷飆漲,許多不肖業者打著循環再利用的名義到處棄置,問題似乎更嚴重了。

台南市環保局土壤污染管理科科長陳振昌表示,現場廢棄物經TCLP所測出的重金屬含量都低於有害事業廢棄物的標準,目前調查已經掌握可能的廢棄物來源廠商,確定來源後將會督促廠商負起責任盡快清除。

 

 

學科
公害
縣市
  • 台南市
  • 關廟區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攝影/撰稿 廖羿雯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為了保護國內水泥產業,政府不敢輕易撤銷業者礦權,不合時宜的礦業法,終於在2017年送進立法院審議,雖然部分條文仍有待討論,但也算是開啟礦業改革的第一步,然而五年過去了,這屆會期任期又將結束,一天拖過一天,礦下居民的期盼幾時能成真,不論是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還是水泥產業本身的轉型,亞泥案都是重要的指標,挑戰著執政者的高度與決心…

學科
開發
縣市
  • 花蓮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整理|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相關大事記
1930年公布礦業法全文
1973地主拋棄
1986水泥長期發展方案
1996反亞泥還我土地自救會成立
1999環保署函釋
2017亞泥
2018礦業法修法
2019亞泥
2021亞泥
2022亞泥
2023亞泥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春暖花開,正是荔枝椿象大舉攻占的季節。牠們主要在春季進行交配和產卵,,繁殖力極強的母椿象,一生能下大約140顆卵,椿象若蟲有五個齡期,大約60至80天後,就能展翅飛翔。天氣越溫暖的時候,卵的孵化速度會越快,當攝氏22度時,大約7-12天就孵化出來。

荔枝椿象以荔枝、龍眼等無患子科植物為主要寄主的外來入侵種昆蟲,源自中國華南地區。1999年入侵金門,隨後在台灣擴散。牠們會吸食嫩芽嫩梢,導致嫩枝枯萎,或是果樹無法開花結果,影響經濟作物收成,讓農民頭痛不已。不只是果樹受害,現在很受歡迎的行道樹,同屬無患子科的台灣欒樹也是牠們喜愛的樹種。

▌重要提醒

看到荔枝椿象時,要小心,要記得千萬不要徒手抓取,因為牠受到驚嚇時,會噴出具有刺激性的臭液,造成人類皮膚有強烈的燒灼感,甚至潰爛。

面對荔枝椿象大軍來襲,有什麼可能的防治方式?除了直接移除和噴灑農藥,農政單位也推出生物防治策略,利用台灣本土的「平腹小蜂」,牠卵寄生的特性來殲滅蟲卵,想知道更多嗎?來看看以下專題吧!

學科
動物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影片後製|陳宥蓁
整理撰稿|陳宥蓁、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苗栗造橋龍昇村務農為生,生產多樣蔬果,有著豐富的淺山生態。是全國30個里山社區之一。2001年坤輿公司申請設置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當地居民擔心污染水源,組成自救會反對,並在掩埋場外搭建帳篷進行長期抗爭,從2021年1月4日至今已將近400天。監察院也就此案進行調查,認為有許多不妥之處,監察院認為環保署應該主動釐清本案爭議以及新舊法適用的問題。究竟這是怎麼回事?透過四張圖卡,來幫助您理解坤輿案的爭議所在。

▌設置地點 苗栗縣造橋龍昇村

苗栗縣造橋鄉龍昇村是全國里山社區之一,當地許多農民從事有機耕種,也多次獲得低碳社區、生態社區的認證。2001年坤輿公司申請設置約可掩埋27萬噸的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計畫收受廢塑膠、廢橡膠、污泥、非有害集塵灰、灰渣、爐碴等廢棄物。

延伸閱讀》龍昇村的護土戰役|想要乾淨的水和土

▌環評爭議

.由於業者申請興辦計畫時未把聯外道路算入,因此範圍面積為1.79公頃(當年法規2公頃以上才需環評),所以不需環評。業者多次遭到苗栗縣府駁回試運轉計畫的理由,也是因為沒有納入這條路。但2020年坤輿地主蓋屋申請建照時使用同一條道路,縣府因而認定這條道路為既有巷道,可不用納入興辦計畫,業者因而順利取得試運轉許可,免做環評。但居民認為這條道路唯一會出入的就是掩埋場車輛,且與掩埋場緊密相關的入口設施、置土區、地磅等都未納入計畫面積,並不合理,認為業者是有意規避環評。

▌農地污染爭議

居民質疑設置掩埋場的地目為山坡地保育區的農牧用地,為何可變更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另外,當地重要灌溉水源-龍昇湖,水源來自明德水庫和地下湧泉,居民擔心廢棄物進場會污染地下水,立委陳椒華也發現坤輿的興辦事業計畫書裡,地下水深度前後不一。根據農委會全國土壤調查研究,坤輿掩埋場所在地的土壤為砂頁岩母質沖積土,特性為滲透性佳。按照「一般廢棄物衛生掩埋場設置規範」,選址應避免地面水、伏流水、地下水等水量過多的地區,引發污染地下水流入鄰近重要水源的疑慮,雖然業者表示設有監測井,但地下水和農地一旦受污染將難以回復。環保署2021年9月行文苗栗縣政府,要求其確認坤輿掩埋場是否符合現行環保相關標準,目前尚未得到回覆。

▌同意設置文件超過20年

按照「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許可管理辦法」,廢棄物處理機構營運要走三階段審查:
1.取得同意設置文件
2.提報試運轉計畫並測試(目前坤輿公司處於這個階段)
3.廢棄物處理許可證

2002年3月坤輿公司取得同意設置文件,事隔20年,相關設施及防水布是否符合現行環保標準?業者表示防水布及設備都經過測試,使用沒有問題,遭到居民質疑。環保署也修訂法規,將同意設置文件之同意或許可證,許可期限限制不得超過五年,得展延一次為限。由於環保署也修法新增2012年12月5日前取得同意設置文件者,應自辦法修正後2年內取得處理許可證,否則失效。環保署表示,若坤輿未在2022年9月以前取得處理許可,原先的同意設置許可就自動失效。

縣市
  • 苗栗縣
  • 造橋鄉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張岱屏
攝影、剪輯|顏子惟
整理、製圖|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橋梁承接兩端交流的重要任務,肩上承接著重擔,但很多人卻忽略了它的存在。根據統計,全台橋齡超過30年的橋梁超過一萬座,面對這些年歲大的老橋,養護工作卻經常輕忽。加上橋梁管理單位的事權不統一,經常是A單位蓋了交給B單位管理,倘若橋管單位沒有相關知識或經驗,就會影響橋梁安危。尤其大眾大多關注新建橋梁,老橋往往發生事故後才被投注關愛的眼神。

事實上,橋梁檢測正面臨人力與經費缺乏的窘境。即使是專業人才相對較多的高速公路局,一位工程師平均要負責兩百座橋梁,人力不足只好將橋檢工作外包。經費不足,也容易導致橋檢不容易落實,颱風、洪水,又陡又急的河川特性,都讓台灣橋梁面臨極大的挑戰。

還記得1999年921地震,20多座橋梁損毀,2009年莫拉克颱風,有126座橋梁嚴重受損。除此之外,沿海橋梁更加需要防範鏽蝕,澎湖跨海大橋建好不到十年就因為鏽蝕而重建。近年來氣候變遷更是增加橋梁風險,要如何從永續出發,來讓這些公共設施可以用得久一點,台大土木系名譽教授陳振川認為要從規劃使用年限開始,才能有所因應。交通部在2015年修訂規範,重要橋梁使用年限不得少於100年, 其他橋梁不得少於50年,有了目標年限,就能從設計、構件上去做改變。

過去強調人定勝天的設計思維,到了今日要順應自然,懂得趨吉避凶。像是南投東埔日月雙橋重建時避開土石流;高屏溪橋興建時選擇長跨距、減少橋墩,少去會沖刷的危機,也能避免對河道的干擾,這也是近年來橋梁設計的趨勢。

從順應自然出發,橋梁設計上就更需要巧思,必須考量到力學與承載力、避災、避險。也更需要因地制宜,像是跨海的金門大橋,得考慮岩盤和海流的條件。中沙大橋過去因為掏刷造成橋梁危機,也省思到整個流域的情況都必須納入思考,包括集水區治理、河川疏濬情況等,不同單位必須互相協調,河橋共治。

就像人老了會骨質疏鬆,橋梁也會老化也會產生沉陷,根據台北市新建工程處的統計,民權大橋至今累積沉陷了30公分,新生高架也有40公分,高公局針對圓山橋近五年進行監測,在2016年曾經出現累積沉陷量達到70.5公分,2018年的累積沉陷量回彈至64.5公分,沉陷量呈現動態變化。

沉陷的主因,是因為混凝土會老化慢慢變形,影響對鋼鍵的抓著力。橋面鉸接點沉陷除了造成交通不便,也引發安全問題,要如何維持老舊橋梁的健康,管護工作的確實執行是重要關鍵。

交通部規定橋管單位,每兩年要進行一次目視檢測,看到鏽蝕隨時補漆,以免影響橋梁安危。橋梁檢測就像人體的健康檢查,有助於找出問題,如果想維持健康,日常的作息與飲食是關鍵,對橋梁來說,載重管理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高公局在高速公路沿線設置了四十多個地磅站,公路總局在省道、蘇花改、南迴等重要道路設置地磅站;警察機關則是在全台各處設置了一千多處地磅站。然而這些在全台兩萬多座橋梁裡(高公局管理兩千多座;公路總局管理三千多座),沒設置地磅站的地方,是不是有超載車輛經過,沒有人知道。當超重的車輛一再而再的輾壓,橋梁是否還能繼續承受?

九二一地震後,政府也重新修訂橋梁耐震規範,針對耐震不足的橋梁陸續補強,以台北市為例,目前只剩下環河南路高架橋與建國高架橋,還在進行橋柱鋼板包覆等措施。交通部高公局國一跟國三北部路段,耐震補強都已做完,目前進行國三還有其他路段,公路總局也表示歷年來已投入五百多億元進行橋梁補強或改建。

經歷了多次的天災地變之後,橋梁設計也有所改變,規劃橋梁的使用壽命後,慎選材料,也納入氣候變遷等因素是現代全生命週期的造橋思維。最近新蓋的淡江大橋、金門大橋都已經納入這樣的規劃。

人來車往的橋梁是通往安全的彼端,希望能多關注橋梁議題,好好呵護它,才能避免憾事再度發生。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整理|林燕如
繪圖|小童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戰爭下的動物們
「牠們沒有地方躲藏或逃跑」基輔動物園園長Kyrylo Trantin說。位在烏克蘭首都的基輔動物園,雖然園區沒有被砲彈直接擊中,但接連而來的空襲警報和爆炸聲,已對動物們形成極大的壓力,需要施打鎮定劑加以安撫;位在哈爾科夫的費德曼生態公園也在臉書粉專表示,戰爭讓園區受到嚴重摧毀,也有動物因此死亡,迫切需要資源來確保牠們的安全及營養。私人動物園也傳出動物死亡的消息,各地的民間組織紛紛協助安置動物。根據德國之聲的報導,目前約有80隻動物包含獅子和老虎,成功抵達波蘭西部的波茲南動物園,動物福利組織四爪動物也協助了7隻熊撤離基輔,目前和另外29隻熊,共同在暫時收容所接受照顧。

在這場戰爭中,不少難民除了自己逃難,家中寵物也一同帶離,對他們來說,這些寵物形同家人一般。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危機應變處理小組負責人瓦拉蒂斯推算,以百萬的難民來看,至少有一半的人正帶著寵物逃亡,歐盟及歐盟委員會也跟獸醫院、民間團體及零售業者合作,提供難民寵物醫療協助與相關物資,但也有不少寵物或許出自無奈,被主人遺留在當地,動物救援組織前往救援;當地的流浪動物收容所,向外界募集物資,希望協助這群動物們度過戰爭困境。

相關新聞》華盛頓郵報:基輔動物園被遺留下的動物

▊砲火下的環境風險
在一開始烏俄爆發衝突之際,1986年爆炸的車諾比核電廠,就被俄軍占領。3月4日俄軍再度攻下烏克蘭最大也是歐洲最大的扎波羅熱核電廠。雖然國際原子能總署表示該電廠的設施遭砲擊起火後,並無偵測到輻射外洩的情況,不過這場戰爭也引發全球對核污染風險的疑慮。烏克蘭外交部長表示,如果扎波羅熱核電廠發生爆炸,核災情況將會比當年車諾比還嚴重十倍。

除了核污染的威脅,密集砲擊還增加了有毒物質排放到環境中的風險。近日在蘇梅地區就有一處化工廠,遭俄軍砲擊導致氨氣外洩,鄰近村落都受到影響。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早在戰爭之前

▊砲火下的環境風險

在一開始烏俄爆發衝突之際,1986年爆炸的車諾比核電廠,就被俄軍占領。3月4日俄軍再度攻下烏克蘭最大也是歐洲最大的扎波羅熱核電廠。雖然國際原子能總署表示該電廠的設施遭砲擊起火後,並無偵測到輻射外洩的情況,不過這場戰爭也引發全球對核污染風險的疑慮。烏克蘭外交部長表示,如果扎波羅熱核電廠發生爆炸,核災情況將會比當年車諾比還嚴重十倍。


2022年3月25日衛星圖像,可見俄羅斯入侵後,烏克蘭伊爾平的伊爾平河附近建築遭轟炸後的樣貌。 照片來源/美聯社

除了核污染的威脅,密集砲擊還增加了有毒物質排放到環境中的風險。近日在蘇梅地區就有一處化工廠,遭俄軍砲擊導致氨氣外洩,鄰近村落都受到影響。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早在戰爭之前就是環境污染嚴重的地區,當地工廠林立,廢棄礦場、化工廠等有害廢棄物的處理一直是當地難題,連綿的戰爭砲火更加重了環境污染的威脅。烏克蘭環保組織「生態行動」在網路上不斷監測環境受害情況,擔心在不斷轟炸之下,工廠火災會讓有毒物質排放到空中、土壤及地下水。

烏克蘭「生態行動」紀錄戰爭下的環境傷害

除此之外,較少被關注到的,由於國際制裁之下,俄羅斯多艘載運石油和天然氣的油輪,遭到抵制而被拒絕卸貨,這些油輪航行在海上,學者提醒可能會增加甲烷外洩的環境風險。

.▊砲火下的糧食隱憂
烏克蘭是全球農作主要供應國,超過40%的小麥及玉米送往中東和非洲,戰爭持續下去,這些地區勢必面臨糧食短缺的問題。聯合國安理會對此糧食危機,指責俄羅斯發動戰爭,由於世界糧食計畫署採購的食物半數來自烏克蘭,這場戰爭已經危及他們在全球提供1.25億人口的食物救援行動。


戰火下的烏克蘭地區,濃煙密布  照片來源|美聯社

這場烏俄長期的戰火,已讓烏克蘭的土地和生態受到嚴重破壞,雙方談判的不順遂,不知道要等到何時才能停止戰爭,而未來想要恢復自然生態又是一條漫漫長路。


動物救援組織和波蘭的ADA基金會合作,搶救戰火下的寵物。 照片來源|美聯社 Sergei Grits

資料來源:
俄烏戰爭滿月-烏國憂環境破壞,盼戰後建綠色家園
俄烏戰事又添環境難題 俄羅斯油氣滯銷 反增甲烷外洩風險
烏克蘭核安危機不只車諾比 外媒盤點俄烏戰爭的環境代價
我們還有牠——烏克蘭戰火下,「動物難民」的生與殤
 
 

學科
動物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照片|美聯社
整理|陳宥蓁、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近年台灣夏季尖峰用電不斷飆高,尖峰用電五成以上來自住商部門,主要是空調需求,台電估計氣溫每升高一度,系統負載最高可能增加50萬kW,相當於興達火力電廠一部機組的發電量,要降低尖峰負載,必須提升建築能源效率。

根據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的研究,建築外殼隔熱效果對建築節能的貢獻約占四分之一,其他四分之三都來自設備能效的改善,因此老舊空調的汰換將是當務之急。

鼓勵更換節能家電 汰換吃電的老舊家電

為了增加民眾購買節能家電的誘因,財政部推出貨物稅減免的優惠,經濟部能源局也在2019到2020年,以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計畫的經費提供補助,總共汰換了86.6萬台老舊冷氣與冰箱,估計每年可以節電五億度。

能源局估計,目前還在使用的老舊冷氣與冰箱,合計有七百萬台,如果全部汰換,可以發揮每年二十五億度的節電潛力。然而住商節電計畫到期後,相關預算並沒有持續編列。另一方面,更換節能家電對房東來說,並沒有足夠的誘因。趙家緯指出,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台灣的增溫幅度比全球平均為高,空調需求勢必有增無減,相關單位應思考如何加速汰換老舊家電,並且針對廣大租屋族設計合適的節能方案。

改造節能建築 省電也省荷包

為建築降溫、改善通風,也能降低空調需求。在南台灣的烈日照射下,一般屋頂的表面溫度可能超過攝氏七十度,但成功大學綠色魔法學校種滿多年生灌木的屋頂,能讓溫度降低一半以上。

設置在屋頂的通風塔,玻璃窗內側漆成黑色,吸收太陽熱度後溫度會上升,熱空氣上升的原理,會帶動通風塔下方演講廳的空氣流動,這樣的設計,使得這個能夠容納350人的演講廳,一年有四到五個月不必開空調,節省耗電量27%。

▶延伸看專題 《黃衫軍拚節能》


黑色的通風塔窗戶在吸收太陽熱度後,熱空氣會帶動底下空氣,達到空氣流通效果。

另一家位於桃園的工廠,採用了新式的通風採光罩,工廠人員表示,裝設後廠內溫度大約下降了三度。室溫每降低一度,大約能省下6%的空調用電,因為白天幾乎不必開燈,照明的節省幅度更達到80%。


利用屋頂集光罩收集太陽光,再用導管將光導引到室內,達到節能照明的功用
​​​​

隨著節能需求日漸受重視,工業技術研究院在台南設置測試平台,廠商可以在這裡驗證節能建材或產品的效果。而工研院園區中的綠能展示屋,採用節能家電、能源管理系統、在陽光直射時能自動關閉的太陽能供電窗簾等設計,搭配屋頂設置的光電板、儲能電池,已經可以達到零耗能的目標。

建築節能科技百百種,然而目前欠缺更有效的法規制度,讓這些技術能更加普及。針對冷氣、冰箱等耗電量較高的家電,政府會訂定容許耗用能源基準,未達標準的產品就不能製造、販售,有沒有可能在未來,能源效率太差的建築,就無法取得建築執照呢?

利用建築能效標示系統  清楚建築的用電狀況

建築的能源效率,一般是以耗電密度指標(Energy Use Intensity,簡稱EUI)來評估,EUI指的是每年每平方公尺樓地板的耗能量EUI越低,代表建築能源使用效率越高。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已經和成功大學建築學系講座教授林憲德合作,訂定建築能效標示系統,將建築能源效率分為八個等級。

建築能效標示可以在建築節能方面發揮什麼作用呢?林憲德以美國的經驗為例,他們發現公有建築強制進行能效標示四年後,產生了節能7%的效果,一方面是因為分級評估的過程,能夠協助找出建築耗能的原因,一方面透過分級資訊揭露,促使政府單位或業主去提升能效。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王榮進表示,建築能效標示系統預計會先讓有意願的民間企業自願申請,並優先應用在公有建築:「現在造價超過五千萬的公有建築已經有強制要求取得綠建築標章,未來只要是造價超過這個金額的公有建築物,也一樣會要求進行建築能效標示。」


畫面來源:內政部建研所

建築能效標示制度何時上路,還沒有明確時間表,而公有建築畢竟只占所有建築的一小部分,林憲德建議,應該設法擴大適用範圍:「歐盟除了明文規定新建建築、既有建築都要進行能效標示,不動產租賃、買賣時也要出具建築能效資料,缺乏這些多管齊下的措施,建築能效標示系統是很難發揮功能的。」

▶延伸看專題 《翻轉耗能建築》

節電是另一種新能源

幾乎所有研究能源轉型的學者都不斷強調,節能是比創造能源更優先的選項。「如果在使用端節省一度的電,可能在生產端也就是發電端,就會有兩度電的燃料減少使用」,學者李堅明認為這樣能減少國家能源進口的負擔,還有創造就業機會,有很多的效益。

能源局早在2015年就規定,用電量達800kW的用電大戶平均每年強制節電1%, 五年過去,2020年沒有達到節電標準的工業用戶有174家,電子業34家,化工業和金屬業共56家。對於沒達成節電的用戶,能源局沒有公布名單,也不知裁罰和改善狀況。在法規上,節能的規定分散在各部門,沒有統一的權責單位。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系助理教授楊宗翰指出歐盟、日本都有一整套追求能源效率的上位法規來依循, 台灣在法規部分還需要調整。

國際能源總署今年五月提出,在2030年以前,各國必須達成每年改善能源效率4%,但是台灣能源效率改進目標還停留在,能源密集度每年下降2.4%、電力密集度每年下降2%,改善力道還不足夠。

註:
●能源密集度,是國際間用以衡量能源使用效率的指標。也就是每單位國民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能源密集度越低,代表
能源使用效率越好。
●電力密集度,則是每生產一單位的國民生產毛額(GDP)所需要投入的電力。

台灣的住宅電價是世界倒數第四,工業電價世界倒數第六,電價低廉是能源轉型的致命傷。「一個沒有資源的國家,有這麼便宜的電價,這等於就削弱了綠能或節能產業的競爭力」。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分析電價太低造成的明顯影響,「高污染、高耗能產業,其他國家不要的,都通通我們收,對整個社會發展是非常不利,我們以為我們賺到經濟,可是我們的代價是很多環境損害,很多健康問題。」

▶延伸看專題 《便宜的代價》

如果把空污、碳排放這些外部成本算進去,平均每一度電應該再增加1.3元,這些外部成本必須儘快內部化。工業用電占總用電量55%,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認為,工業電價太低,等於讓全民來補貼產業生產,不利於產業節電和社會公平。

因為經濟發展、產業需求,未來電力預估以每年2.5%速度成長,電力也成為民眾關切的問題。年底公投提案中,核四或是三接遷移,都是跟電源開發直接相關的議題。

從反核、反空污 到藻礁的保育運動,三十年來為了開發電力,我們社會付出了許許多多的環境與健康成本,也導致社會不斷地陷入對立紛擾。各種衝突的觀點,必須在符合程序正義的民主機制下釐清。

電源開發之外,節能優先、改革制度,才是長遠必須追求的轉型之路。
 

學科
能源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能源轉型轉到哪--下集完整影音】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張岱屏、林書帆
攝影剪輯/葉鎮中、陳添寶
圖表/吳亭霓、許靜之、公視動畫組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建議,要達成減碳目標第一要務是提升能源效率,也就是節能。2016年政府提出新能源政策時,也將推動節能極大化、抑制電力需求成長1%列入目標。但是這幾年在提升能源效率上成效如何?是否每個部門都有達到目標呢?

評估能源效率是否改善有兩項指標,分別是能源密集度以及電力密集度。政府對節能訂出的目標是:「2017至2025年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 2.4%,電力密集度年均改善2%」。根據能源局的資料,近十年來台灣的電力密集度和能源密集度都有下降的趨勢,能源密集度下降幅度達到2.4%,代表能源效率有提升,但電力密集度下降幅度不到2%,尚未達預定的標準。

註:
●能源密集度,是國際間用以衡量能源使用效率的指標。也就是每單位國民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能源密集度越低,代表能源使用效率越好。
●電力密集度,則是每生產一單位的國民生產毛額(GDP)所需要投入的電力。

 

2020年能源大用戶共4789家(工業及能源部門3382家、服務業1407家),總用電量1484.45億度,用電量超過全台用電50%以上。能源局早在2015年就規定用電量達800 KW的用電大戶,平均每年強制節電1%。

五年過去,到2020年未能達標的用電大戶有174家(工業部門162家、能源部門1家、服務業11家),占4789家的4%。工業用電大戶中未達標的電子業34家,化工業29家、金屬製品業27家。對於沒達成節電的用戶能源局並未公布名單,以及裁罰和改善狀況。

中華民國能源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趙宏耀表示,為達成減碳目標,國際能源總署今年五月提出,在2030年之前各國必須達成每年改善能源效率4%,但是台灣能源效率改進目標還停留在2.4%,相對而言力度就顯得不夠。

 

學科
能源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撰稿|張岱屏、林燕如
圖表|吳亭霓、許靜之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我們的電力主要來自燃煤和燃氣,兩者合計占電力來源八成以上。2016年,政府提出新能源政策,以非核、減煤、增氣、展綠作為發展方向,並訂出到2025年能源占比要達到燃煤30%、燃氣50%、再生能源20%的目標。

 

 

 

再生能源能否在2025年達標,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2020年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僅5.4%,未達政府原訂規劃目標值9%。主要原因是乾旱導致水力發電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光電和風力發電因為疫情、國際原物料供應、以及環境社會爭議等因素,進度也不如預期。
 

距離2025年僅剩四年時間。根據台大風險中心估算,從2021年到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年均成長幅度必須提升到61.6%,才可能達到2025年綠電617億度的目標。未來再生能源要如何在兼顧環境與社會影響下加速達標,是一大挑戰。

 

學科
能源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撰稿|張岱屏、林燕如
圖表|吳亭霓、許靜之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