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飛行場老宿舍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 陳志昌 鄭嘉明,剪輯 鄭嘉明

屏東機場旁,有一百多棟日治時期的飛行場宿舍,是全國面積最大的宿舍群。目前七十多棟保留,六十多棟面臨拆除危機,文化人士發起保存運動,希望留下完整的飛行場老宿舍…

打開深鎖的鐵門,屏東青年葉慶元,回到過去居住的眷舍。廣大的庭園,聳立著八十年歷史的日式宿舍,是他充滿記憶的空間。屏東飛行場官兵宿舍群,總共一百多棟,依照官階、職務,分區分期興建,樣貌多變,內部空間設計,深具巧思。

戰後,飛行場宿舍群接收為眷村,提供國軍及家屬居住,葉慶元的父親是空軍飛行員,配置宿舍居住。後來因為改建,陸續將眷戶清空,搬到新的國民住宅。留下的宿舍群,保留以勝利新村為主的七十多棟,作為文化資產,提供商業經營。

保留下來的宿舍群,並未指定為古蹟,而是以歷史建築身分,由屏東縣政府規範修復與保存。現今許多老屋修建成餐廳,形成地區特色,張聿中原本是軍官,現在在這經營餐廳,展示各國軍事裝備,希望透過創意思考,活化利用老宿舍。

廣大的屏東飛行場宿舍群,部分受到保護利用,另一部分卻未受到任何保護,不斷毀壞。來到一處荒廢宿舍區,葉慶元表示,老宿舍不只建築精美,更代表重要的歷史意義。幾年來,他不斷為老宿舍請命,希望全區保留,但是未獲重視,甚至發現政府公告招標拆除,讓他決定發起抗議行動。

抗議現場來了許多民眾,呼籲保留屏東的文化資產,不希望老建物消失。針對保存議題,縣政府表示,會依照文化資產審查機制,來做決定,而一旦老宿舍獲得保存,牽涉龐大的修復經費,不是地方政府所能負擔,希望土地所有人國防部,擔負起保護與修復的責任。

陳先生是眷村居民,他踩著單車,沿著宿舍群叫賣饅頭,讓人回憶過去眷村的風貌。面對老宿舍面臨拆除危機,他希望能保存,留下屏東的寶,讓老宿舍有新的發展。

程先生也是眷村居民,離家多年後,重回故鄉,租下一棟宿舍,用自己的方式來修復。修復的老房子,將作為繪畫的藝術空間,並成為認識飛行場宿舍群的起點。

其實除了大量的老屋,這裡更有著種類多元,數量龐大的老樹,成為重要生態資產,保護老樹也是保存運動的另一個重點。

鄭先生是位畫家,希望透過畫作,參與保存運動。他畫下老宿舍區的風景,在鮮豔水彩的渲染下,漾開一幅幅美麗畫作,畫中感受到老宿舍的靜美,也看見老宿舍的傾毀。同時他也以速寫方式,紀錄下老宿舍的保存運動,希望用不同的藝術行動,畫下歷史,讓後代能看見,一群人曾經為了保存老房子努力。

從一個人獨力推動守護老房子,到一群人相助搶救老宿舍,多年的努力,讓更多屏東人重視故鄉擁有的文化資產。

集數
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