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南庄是個觀光勝地,每逢假日總是擠滿遊客,但繁榮的觀光經濟,卻也帶來土地炒作,環境破壞的問題。南庄子弟邱星崴學成返鄉,希望為故鄉做些事情。他組織了一個農青小團隊,進行田野調查,希望從深度觀光開始,用老屋開設背包客棧,帶入更多能長時間停留的遊客,認識農業與歷史的南庄。
在農業推動上,邱星崴邀請農民劉孟承加入,透過生態農法,想改變原有的慣行農業。劉孟承在一塊山坳處,找到充滿水源的良田,進行生態田區規劃。過去農民耕作嫌這裡太濕,不好種植,劉孟承改變農法,讓原本的劣勢變成優勢。
有了生態田區,劉孟承開始帶著夥伴,一起到溝渠找蜆,希望將牠們復育到田區。因為農藥的使用,現在野地裡的蜆,已經很稀少,僅剩能存活的棲地,又缺乏食物養分,於是將蜆移到田區復育,再慢慢送回溪流野地,是劉孟承的心願。未來這塊生態田區,還想復育泥鰍、黃鱔等生物,讓友善農業的田區,成為保護生物的諾亞方舟。
幾位城市青年,也以打工換宿的方式,協助劉孟承的農園。幾年深耕地方,這群農青團隊有了新想法,想要編一齣舞劇,用舞蹈來介紹南庄。南庄是河灣上的平原,在客家人的文化中,河流及其流域稱為「河壩」,於是劇場就以河壩為名。有了想法,沒有經費,只好號召大家幫忙,許多人自各地前來,分工合作,製作服裝、道具。劉孟承則帶著大家修補河岸棧道,整理舞劇空間。
這齣舞劇,有許多專業舞者,同時邀請當地居民與孩童共同演出。南庄表演河壩舞劇,在網路上引發關注,許多觀眾到來,想看看這場有關南庄的環境劇。
透過舞者們演出的神明、洗衣、婚嫁等劇情,呈現過去人與河流的種種自然關係,但是隨著開發破壞,讓河神發怒。大型河神現身,繞行街道,觀眾跟隨,接著成了一場嘉年華會,一路走向河岸。
舞劇的成功,讓更多人關心南庄事物,希望看看不一樣的南庄,邱星崴思考有個聚會空間和農民產品的銷售平台,於是找了舊屋再打造一個新空間。
回到故鄉,邱星崴與夥伴,不斷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在他心裡,農村凋零,失去勞動力,青年進入農村,應該用更多創意開創生活。河岸邊,演了一齣環境劇,但是在生活裡,卻上演著現實劇,他們以心意和創意,在南庄河壩,追尋一個期待翻轉,可以重生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