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為什麼會倒?與修剪方式有關
當大樹倒下,最怕的是危及人命、損傷車輛和房屋,這次颱風造成嚴重的樹災,除了風勢太強,還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人認為棲地環境不良,也有人認為跟修剪很有關係。
以首善之都台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來說,受限於修剪經費,每年最多只能修三萬棵左右,全台北市有九萬棵行道樹,等於每三年才能輪一次。然而這些居住在城市裡的樹木想要生長得更好,樹木專家劉東啟認為只要做枯病死枝的整理就好。過去公部門的修剪,經常會引發愛樹人士的抗爭,主要是因為斷頭式的修剪方式。
修剪的位置是門學問,從標本來看,正常生長的側枝就像是三角錐,穩固插在樹幹中,結構扎實,不容易崩落,但錯誤修剪方式所長出來的側枝,從表皮層長出,難以抵抗強風吹襲,這次風災就有不少樹呈現撕裂傷,甚至攔腰折斷。
如果正確修剪就能降低傷害,為了改善修剪爭議,之前台中市政府就推出專人監看修剪,台北市政府則是在去年修訂行道樹修剪作業規範,明定禁止齊頭式修剪。
種樹的棲地環境也是關鍵
樹要生長得好,除了修剪的問題,如何種樹也是關鍵。養根是種樹的根本,便宜行事的結果,就是各地都能看見,樹根纏繞塑膠繩或網袋的畫面,顯示這樣的處理方式並非個案。
這次樹災慘重的台北市公燈處,現行的種樹規範已經不容許業者,連同包覆材種植下去。但樹木管理沒有統一規範,大多時候,只能靠主管機關看待樹木的態度,樹木得自求多福。
桃園大溪市區這排路樹,風災過後已經扶正,長期關心樹木問題的林長茂認為,棲地不改善,危機還會再現。這裡也能看到因為擔心樹木站不穩,安裝支架的方式,支架綑綁處直接傷及樹皮,一次又一次的摩擦,導致樹皮剝落,影響樹木生長。長時間依賴支架,樹木發展不出屬於自己的力學結構,就成了殘障樹。
情況好一點的樹來到公園,棲地周邊被開闢步道,或鋪設兒童遊樂設施,影響根系發展,不然就是增加多餘的花台設計,不利於樹的生長。有時候鋪路單位只考慮鋪設的方便,直接灌上柏油,種種行為都顯示出,人們欠缺對樹的尊重與考量。
錯誤的棲地環境,讓大樹不得不險地求生,卻成了大家口中,惡名昭彰的淺根性樹木,但這真是樹的錯嗎?我們有多重視樹,從主政單位就能窺見一二,有著花園城市稱號的新加坡,重視綠化,自然讓大樹擁有最佳的生活條件。
樹災慘重的台北市,在這次經驗有了初步想法,風災過後,基層人員忙著恢復市容,滿身汗水、馬不停蹄地,把有機會存活的樹木,重新種回去。公部門人力有限,一方面有著恢復市容的時間壓力,一方面不斷跟逐漸衰竭的樹木搶時間。但太多的樹木等待救援,於是有民間團體自發性找來志工,加入搶救樹木行列。公私部門都在努力救樹,希望把樹留下,讓城市多一些溫柔。
雨過天晴之後,正是重新體檢樹木管理的良機,我們能否善用這次教訓,重新與樹和解,找回那份和諧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