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索的另一端

撰稿 張岱屏
攝影 陳志昌

台灣有許許多多熱心的人,投入山難搜救義工的行列。他們自掏腰包購買裝備、休假時勤做訓練、出任務時還要放下手邊工作,背著重裝上山下水,去搜救素未謀面的受難者。

這一群人請來美國專業救難教練,希望能夠提升自己的搜救技術,而美國教練與國內救難義工,究竟會撞擊出什麼火花呢?

台灣70%以上的地區屬於山林,愛好登山的人口在近年來日益增加,然而山野活動也潛藏著一些危險性。根據統計,自台灣光復以來,台灣的山難事件至今超過五百件,而山難的類型包括迷路、失溫、墜崖、滑落、被動物昆蟲傷害等等。

在過去發生山難時,深入山區進行搜尋救援的往往是長期行走山林的原住民,他們憑藉著敏銳的觀察能力,尋找迷失山中的落難者。民國七十年,台灣第一個民間救難組織--中華民國山難搜救協會成立,之後全台各地陸續出現許多救難隊伍,吸引許多志工投入救人的工作。

救難需要過人的耐力與毅力,每個救難人員都應受過基本的,攀岩、斷崖下降、 野外求生等訓練,一有突發狀況就得放下手邊工作,請假去救難,而要救的是什麼人連自己也不認識。這樣的行為一般人看來簡直是「頭殼壞去」。

民間救難隊在各種災難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他們的技術與裝備往往參差不齊,救難的過程中,有時候自己也不小心成了受難者。九二一之後,更多義工投入救難,也有人開始思考如何提升救難的技術與裝備,讓救人的工作更專業化。

在台灣不斷推動登山教育的登山教練歐陽台生,九二一之後前往美國見習。他發現在美國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山區救難志工,必須經過一到三年完整的救難技術與野外醫療急救訓練。考取證照之後,才能投入山區救難工作。美國的民間救難組織同樣具備了政府的組織與救難能力,並且擁有合格的救難員證件與技術,所以美國政府將非國家公園區域,劃分成一個個責任區,由民間救難隊全權處理。歐陽台生希望將這套專業的制度引進來台灣。

在歐陽台生的邀請下,美國教練Dick與Steve來台灣義務指導台灣省山難搜救隊與神鷹搜救隊各種救難技術,今年已經邁入第四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美國教練帶來新的救難知識,也帶來新的救難裝備。過去在台灣,救難人員大部分是用人力直接搬運傷患,運用新的搬運系統救難人員更輕鬆省力,傷患也更安全。

四年來的訓練,即將在今年驗收成果。這一群救難隊歷經長久的訓練,在團隊合作、臨場反應與救難技術上,是否可以通過考驗?而救難隊員是否可以通過嚴格的檢定,取得符合美國標準的救難人員的證照呢?這可能要等明年美國教練再度來台,答案才能揭曉。但重要的並不是能不能拿到一張證照,而是完善的救難制度,究竟能不能在台灣落實?

其實不只是山難,台灣的地震、風災、水災、土石流早已不是「意外」災害。但是歷經多次的災害,每到災難現場仍然可以看見消防局、警察隊、民間救援團隊等在指揮調度上呈現多頭馬車、無法整合的救災系統。

民間的救難人員正努力地磨練自己的技術,期待通過明年國際的檢定。而政府部門的救災指揮系統,是否正朝著更制度化、更有效率的方向邁進?還是要等到下一次的災害來臨時,再做一次檢驗呢?

在採訪過程中,令我好奇的是在搜救隊伍中也有許多女性救難人員,這些女性救難人員巾幗不讓鬚眉,運用智慧與耐心突破體力的限制。省力系統的運用,也使得在搬運傷患上可以節省更多體力,增加女性可以參與的空間。

集數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