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的光環(上)

採訪 宋玉琦
攝影 陳添寶 葉鎮中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二十年,是台灣高科技產業IC製造重鎮,也是國家經濟的命脈。但是年產值近一兆元台幣的新竹科學園區,卻沒有相對應的環保工業。特別是針對流經新竹縣市的客雅溪所造成的污染,早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本集將披露由於園區工廠生產製程的多樣化,及有害化學物質的經常性使用,使得新竹科學園區在保護環境資源,及對污水的污染管制方面,有其侷踀與困難。然而從物原料的使用上,來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卻是目前唯一且最經濟的解決方法。

新竹市的水源倚靠頭前溪,而由新竹市政府下水道課管理的客雅溪,則成為新竹科學園區污水排放的地點。

新竹聖經書院院長林瑞榮表示,污水排下來後,校園溝渠裡的魚和烏龜因此消失,傳出的臭味常讓經過的人感到頭暈。經過不斷地反映,科學園區從一開始的否認,到後來默認,並表示他們已盡力。

淨竹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高清波認為,溪對於過往窮人家小孩的意義,第一是魚蝦等蛋白質的來源,第二是農業命脈,第三是天然游泳池。現在的客雅溪時常湧現藥水味,以往的魚蝦鱉不在,只剩下生命力強的吳郭魚。因為污染,吳郭魚的體色變得青綠,民眾不敢吃下肚,只有不知情的外勞仍在溪中戲水、捕魚。

科學園區擁有約兆元產值的高科技工業,卻無相應的環保工業,20年前的河川遭受傳統產業的汙染,現在則有高科技產業的汙染,整體對於河川整治的觀念,還是比較薄弱,新竹市長蔡仁堅為此感到無奈。

新竹科學園區所有的廢水,集中在竹科污水廠處理,每天處理出來的污水量達11萬噸。張姓工程師解釋,前處理會去除有毒物質及一般的重金屬,但是環保法規沒有列管的部份,如導電度、硫酸根離子等則無法改善。前處理好之後的水會依序到調節池、接觸氧化池、化學混凝沈澱池,然後放流。化學混凝沈澱池會有污泥產生,因為暫無合格的清運處理商,脫水後只能進行暫存。

背負著國家經濟命脈的園區,生產作業一刻都不能停歇。然而園區外的水污染、空氣污染的事件卻是層出不窮。原物料減廢,是降低事業廢棄物產生的根本之道,若執意加強廢水的處理只是徒增環保成本。這樣的問題,值得政府和產業嚴肅對待。 

地點
集數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