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北門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 賴冠丞 陳添寶 陳忠峰,剪輯 賴冠丞 

有人說,建築是凝固的音符。百年台北城有個音符,保留著當年的原始。一個城門,能說多少故事?它被淹沒在繁雜交通中數十年,今年,北門終於完完整整的被聽見。

一百三十多年前建造的台北城,有五座城門,西門在日治時期被拆除,東門、南門、小南門被改為華北宮殿形式,只有北門,保存著閩南風格,始終清雅樸實。可惜,夾在忠孝橋引道間,四十多年,淪為行人匆匆一瞥的城市配角。

2016年2月,台北市政府以六天時間拆除忠孝橋引道,數十年的壓迫煙消雲散,一級古蹟終於重見天日。

在清代,台北城是最晚建造的城,卻是唯一用石頭築的城,北門當時設有接官亭,是官員們進入台北城的通道,也稱為「承恩門」。另外,建築採用當年少見的碉堡式,顯示防禦功能的重要。日治時期,拆除了北門的甕城、接官亭與城牆,即使如此,它依然是目前保存最好的台北城門。搭配北門周邊路型改善,原本的七岔路變成單純的十字路口,侷促一隅的北門廣場,也從2300平方公尺,變成6800平方公尺,擴增了三倍。

如何善用這得來不易的空間,負責廣場設計的建築師,第一步,從恢復清代高程開始。在現存古蹟中,北門是唯一擁有清代門板的城門,但是門板無法啟閉,為了不傷及北門主體,建築團隊以人工刨挖,將地面高度降低,重現當初清代的地面,歷史的高度。

傳統風水講究依山傍水,台北城依的是七星山,傍的是淡水河,從城門洞向外看,城門方向與街道走向有個偏移13度的夾角,這項空間格局,記著當年築城時,台灣道劉璈以風水學概念,調整城牆,北面正對七星山,而不是正南北。

仔細看北門基座,會發現一個顏色與四周石材顏色不同的區域,這區就是當年城牆與城門連結的面。日本人拆除城牆為的是興建縱貫線鐵路,建築團隊嚴謹考證當時的位置,將這段歷史記在廣場角落。

日治時期的三線路、呼應大稻埕茶產業的素馨花、參與建城的名人錄,每項布局都是一段歷史。用地景說故事,突破以往公園廣場單純考量景觀的思維,賦予北門一個與它相稱的人文廣場。華梵大學建築系教授徐裕健說,北門廣場是一個歷史故事的博物館,更是城市各時期不同先人努力的足跡,累積了不同世代的人,對台北的理想空間打造。

一年半的努力,北門廣場正式啟用。台北市長柯文哲致詞時表示,「法國巴黎有凱旋門,台灣台北有北門。以北門為中心,串連鐵道博物館、台北郵局、三井倉庫等歷史建築,重現台北的歷史意象。」

廣場完成了,台北市政府將它視為西區門戶計畫的核心,未來是否真能軸線翻轉,改造舊城區?沉寂數十年,城市配角躍升歷史新地標,北門廣場將帶來改變,譜寫不同於以往的台北城之歌。

 

地點
集數
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