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祭

採訪 蘇志宗
攝影 劉煌文 王志堅,攝影助理 朱致賢 陳政皓,剪輯 蘇志宗 余克瓊

自古以來人和猴的相處模式,似乎因為同屬於靈長類,而顯得相當的多樣化。只要是有猴子的地方,當地的文化也就或多或少地,會跟這種聰明的動物扯上一點關係。

最早記錄台灣獼猴的文獻,是1685年蔣毓英的《台灣府志》,所記載有關台灣獼猴的內容相當簡略,大致是延伸於大陸猿猴的印象。

幾萬年來,台灣獼猴在台灣島上看盡了這塊土地的種種變遷,最早讓牠們感到興趣的,可能是島上那些長得跟牠們有點像的人類相互砍頭的情景,也就是原住民的「獵首」文化,意外的是,牠們後來竟然成了獵首文化的「代罪獼猴」,不過這樣的發展對牠們的族群並不構成威脅。真正的威脅是從四百年前開始的,當時又有一批批長得跟牠們有點像的人類移民到台灣來,占領了長久以來自己生活的地方。

自古以來,人與猴的相處模式,似乎因為同屬於靈長類而顯得相當多樣化,只要是有猴子的地方,當地的文化或多或少會與這種聰明的動物有所關聯。在達爾文的進化論中,猿猴演化為人是科學上普遍認同的觀點,不過從文化的角度來看,人們對於猴子寧可保有更多的想像空間。以台灣的原住民的傳說為例,就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認為猴子是人變成的,而在所有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中,與猴子關係最為密切的莫過於卑南族的猴祭。

猴祭的整個過程──「原來是朝夕相處的朋友,後來成了針鋒相對的局面,最後獼猴成了儀式中的犧牲品」,是否也意味著台灣獼猴之於台灣人,將從過去的保育類動物轉變成現今利益衝突的對立者?

從猴群複雜的社會結構來看,很顯然的,牠們擁有足夠的應變和學習能力,去建構屬於牠們自己的族群文化,那麼以現今族群融合的精神來思考,我們是不是也該先為牠們多留一些空間,然後再進行彼此之間的行為規範?目前台灣的人口數大約是台灣獼猴總數的一百倍,這意謂著只要我們有誠意,其實台灣人和台灣獼猴之間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讓彼此的關係更為和諧。

地點
集數
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