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的兩難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 張光宗 陳慶鍾,剪輯 張光宗

香煙繚繞,鑼鼓喧天,遠道而來的進香團,人手一束香,誠心祭拜,表達對神明的敬意。香火鼎盛的廟宇,熱鬧的廟會,近年來,是政府為了改善空污,努力管制的目標之一。

拜拜要不要燒香,一直存在爭論。有人擔憂,過度管制,會加速祭祀文化的消失。信仰的傳承和呼吸乾淨空氣的願望,要怎麼找到折衷之道?

人稱阿文師的杜文生,是製香近四十年的老手。他把整束細竹枝放進大水桶中沾濕,再放進擺滿香粉的圓盆中,師傅屏氣凝神,雙手俐落甩動,香粉開始一層層附著在竹枝表面。這是傳統手工製香最重要的環節。這道裹粉的工序,要重覆四次,才能完成一枝香,師傅的手勁,是決定香品質好壞的關鍵。

二十年前,台灣開放中國香品進口,儘管進口香品質參差不齊,大多數製香廠不敵低價競爭,紛紛歇業。還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業者,強調依循古法、成分天然,也獲得堅持台灣製造的消費者支持,銷量卻已大不如前,他們擔心,政府持續宣導減量燒香,會讓這項傳統工藝,更難生存。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一年燒掉二十四萬公噸金紙,三千公噸的線香,產生的空氣污染物相當於兩萬輛車的排放量。如何進一步減量,是環保署近年來重點宣導項目之一,也有越來越多廟宇響應減少香爐數量。

2014年,位在台北市中心的行天宮,宣布不再設置香爐,廟裡志工拿著大把大把點燃的香,分給參拜信徒的景象,從此走入歷史。早在五十年前,行天宮就開始宣導信眾不要燒金紙,如今進一步實施不燒香的措施,也獲得民眾支持。



不設香爐之後的行天宮,不再煙霧瀰漫,只在收驚等儀式少量燃燒線香,信徒對著原本擺放香爐的位置雙手合十膜拜。行天宮的新措施,站在環保角度來看,固然是模範案例。但每當環保單位宣導減燒香、減燒金紙,不免引發議論,為什麼不把力氣花在管制工業污染,反而要來限制民眾的祭拜文化?

研究指出,燒香、燒金紙和汽機車廢氣、工業污染一樣,都會產生細懸浮微粒PM2.5,長期吸入,會導致呼吸道、心血管疾病。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龍世俊透過實驗發現,每根香燃燒後,有2%到4%會變成PM2.5,民眾點香拜拜時,因為距離很近,就可能會直接吸入體內。

龍世俊提醒,一般日常生活環境充斥各種會排放PM2.5的社區型污染源,民眾不知不覺中長期接觸,都會對健康造成傷害。研究團隊把小型PM2.5偵測器裝在民眾身上進行實測,發現日常生活中會經過廟宇、工地、餐廳等社區污染源的民眾,曝露量明顯高出20微克每立方公尺。

儘管有科學證據支持,燒香畢竟是難以撼動的習俗,要做到完全不燒香,反彈還是太大。減少香爐數量,宣導一爐一炷香,是阻力相對小的折衷辦法。

傳統寺廟的天井設計,就是有利空氣流通的建築形式。將香爐移到比較通風的位置,也是改善方法之一。此外,許多歷史悠久的寺廟,內部由知名匠師所製作的彩繪、木雕,都是珍貴文化資產,受到煙霧長年薰蒸,難免會受損,修復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學者建議,避免燒劣質香、減量用香,對文資保存也是一大助益。

香,讓人們得以跟無形的力量溝通,也可能造成無形的健康傷害。在參拜同時,不忘留意空氣品質,才能庇佑身心皆平安。

地點
集數
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