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鄉願景|養魚也可以很有機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陳忠峰

全世界供應人類的水產品中,45%都來自養殖。當海裡的野生魚類越來越少,養殖漁業成為魚類的主要來源。魚該怎麼養,才能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態、永續的環境?

每到收成時節,各種候鳥在魚塭旁虎視眈眈。邱家兄弟划著竹筏,左右晃動,受到驚嚇的虱目魚,急忙跳起飛躍,這是漁鄉收穫時常見的景象。

嘉義布袋是虱目魚養殖重鎮。一提起邱經堯、邱健程這兩兄弟,許多人不禁要笑他們憨。別人一分地放一千尾虱目魚,他們只放六、七百尾,收益減少,為的是給魚一個比較健康的環境。

不但養殖密度低,邱家兄弟的養殖池也是個魚類共和國。除了主要經濟魚種-虱目魚外,還有許多工作魚,比如說草魚,就是池子裡的除草大將。其他還有肉食性的石斑、筍殼魚,扮演著清道夫的角色。還有一種魚牠不請自來,卻在養殖池裡越生越多,被邱經堯稱為「鳥養吳郭魚」。

邱家兄弟的池子裡因為有經濟魚種及各種工作魚,各司其職,維持水質與生態穩定,池水可以循環使用,幾乎不需要抽地下水。他們蒐集農民不要的米糠麩皮和酪農廢棄的優格,發酵後添加在飼料中,作為魚蝦的食物。

大部分的養殖魚類像是石斑、鱸魚等等都是肉食性魚種,餌料或魚粉來自海裡的小魚或下雜魚,大量養殖也會造成海洋生態的壓力。從生態永續角度來看,素食的虱目魚是值得鼓勵的魚種,但因為魚刺多,大部分消費者只取用魚肚,造成其他部位的浪費。為了推廣全魚利用,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與邱經堯合作推出虱目魚背肉、虱目魚丸、虱目魚一夜干等產品。

去年11月,虱目魚收成結束後,邱經堯決定來點新嘗試,在曬池的魚塭裡種小麥,消化池底過多的養分,改善土壤。兩個多月過去,小麥開始抽穗、迎風搖曳,邱經堯把它取名為「海麥」。他有個夢想,等收成後要邀請親朋好友,在魚塭旁辦個啤酒派對,喝一口海麥釀成的啤酒,配一口香煎虱目魚,就像他一直以來追求的悠遊自得。

跟邱經堯一樣寧願做個憨人,依循自然方式的養魚人家不只一個。在台南七股,魚塭裡一顆顆黑到發亮的文蛤,見證一段從挫敗中摸索的心路歷程。

高密度養殖就像和老天爺賭博的行業,運氣好時利潤可觀,一旦遇到疾病,損失也相當驚人。多年前黃芬香決定告別心驚膽顫的日子,轉向低密度養殖。除了養殖密度降低,魚池的設計也很重要。黃芬香的魚池是V字型,兩側30到50公分是文蛤生長區,中間則是魚類活動的區域。大部分的文蛤池都是用機器採收,黃芬香堅持用人工採收,文蛤不易破損。

在邵廣昭等人撰寫的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建議食用的水產中,貝類名列前茅,包括文蛤、牡蠣、蜆等等,不但能淨化水質,生長過程還可以將溶解水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碳酸鈣的外殼,具有固碳、減緩溫室效應的效果。

在花蓮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間,有片天然湧泉區,源源不絕清澈的地下水源,讓這裡成為東台灣蜆的養殖基地。

漁場主人利用地形落差,在最上游的池子飼養貴妃魚,池水流到中游吳郭魚池後再排入最下游的蜆池,魚池排泄物經過微生物分解,成為藻類的營養源,而這些藻又成為蜆的食物。漁場利用階梯式飼養,讓水可以重複使用,營養也可以充分利用,減少河川污染。此外漁場也回收蜆殼作為農業資材,甚至提煉成營養食品。

這幾年漁場邁向多角化經營,遊客可以自己下水摸蜆仔,了解蜆的生長過程,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近在咫尺。

當野生魚蝦貝類漸漸枯竭,水產養殖究竟是野生資源的救星?還是破壞生態的殺手?端看漁民用什麼養殖方式,還有消費者在消費時的自覺。在潮來潮往、水色遞嬗間,有一些憨人,正繼續摸索,尋求人、魚與土地共生的未來。

集數
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