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坑老街新美學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剪輯 陳忠峰

美,來自細節。堅持,才能對味。古蹟修復最怕的就是修整後失去古樸原貌,在新北市的深坑老街,一場三年多的修復工程最近竣工,在修復團隊堅持下,不但再現了老街屋的獨特面貌,也為這條繁華老街,注入了細緻的環境新美學…

位在台北盆地南緣的深坑,四面環山,景美溪奔流下切,因而叫做深坑,在開發初始的清代,它有一個優雅的地名,簪纓。

從清代到日治時期,深坑是景美溪船運的最上游,文山地區的大菁、茶葉等重要商品,都在深坑渡口轉運,商業鼎盛的老街也順勢而生,後來水運衰微,繁華不再,直到近幾年,交通條件大幅提升,深坑再度崛起。

搭配風味獨特的豆腐,深坑老街化身美食觀光重鎮,商機滾滾,然而重度商業色彩,讓老街原有的味道,完全被掩蓋。

希望找回街道中的歷史價值,2008年,新北市政府透過都市計畫,將深坑老街列為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並且引入專業團隊,編列三億六千萬元經費來進行修復。

深坑老街長度大約300公尺,第一期整建在2010年1月完成,除了將瓦斯、電信、污水等管線全部地下化之外,還恢復了前段66公尺、30戶商家的歷史風貌。

不同時期的建物,代表著不同時代的生活切片,留住個別的風貌,也留住深坑老街的歷程,當第一期成果帶來信心,第二期工程,緊接著展開,在街屋牌樓修整之外,主力放在恢復街尾土地公廟。負責修復的華梵大學建築系講師林正雄表示,從前很多人來深坑老街的印象,只有大樹,沒有土地公,現在整個街道整理之後,土地公變成主角,傳統的價值得以彰顯。

另一個信仰中心-集順廟,原本改建成水泥的戲台,也因為這次修整,而有了重生的機會。華梵大學建築系教授徐裕健強調,整座戲台都是用大木結構榫接,是高度工藝的展現。

每一塊木構件,都有著紋路優雅的復古雕花,這些美麗,出自台灣本土的國寶級藝師。老藝師彎著腰,仔細勾勒完美線條。修復團隊不計成本,把機會留給台灣藝師,除了在乎作工精美程度,更重要的是希望保護產業鏈,讓傳統工藝有傳續下去的機會。華梵大學建築系講師林正雄說,早期這些匠師構成一個很好的產業鏈,磚作、泥作、瓦作、大木作,建築現代化的過程中,工匠慢慢喪失工作機會,透過老街整理,找回老匠師,就是要讓產業鏈動起來。

亭仔腳、街屋立面、百年老石牆,有些修復、有些重建、有些風格管制,漸漸的,被埋沒的歷史浮現了。先民挑茶到景美溪深坑渡的古路,也趁這次修復,在老街中央,打通了山與水岸的串連,並且設置了一個古味十足的公共空間。街道利用回收的舊磚材做地鋪,就連水溝蓋也畫滿了深坑的記憶。

然而修復過程其實困難重重,由於不是封街整修,商家大多照常營業,穿梭工地的遊客成為一大奇景,更是營造團隊施工上的大挑戰。

更棘手的,是如何與居民建立共識。新北市府將騎樓徵收,希望讓老街最有特色的亭仔腳顯露出來,卻成為溝通過程中,最艱難的部分。商家希望能繼續使用騎樓,新北市城鄉局都市設計科長謝登武則堅持騎樓淨空,一方面建立新秩序,一方面凸顯亭仔腳的歷史價值。

從民國97年展開的老街修復工程,終於在今年8月底劃上句點。9月1日,熱鬧的開街儀式,宣告深坑老街站上新的起點。歷時將近四年,漫長的修復過程讓深坑老街歷久彌新,充滿活力的與未來接軌。

集數
676